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和串枝红杏为试材,利用人工模拟霜箱,对3个杏品种花器官的抗霜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随着温度降低杏花器官褐变程度加剧,相对电导率增高,质膜透性增强,膜保护酶SOD、POD的活性在低温胁迫前期均逐渐升高,达到临界低温后,呈现下降的趋势。杏花器官抗霜性表现为花瓣>雄蕊>雌蕊,杏品种间抗霜性表现为兰州大接杏>沙金红杏>串枝红杏。  相似文献   

2.
兰州大接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大接杏是甘肃地方优良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早果丰产,适应性强,果实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82.5 g,果肉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5%,离核、仁甜,属中熟鲜食品种.兰州大接杏在甘肃中东部广泛栽培,并已引种到新疆、陕西、河北、辽宁等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现对兰州大接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作以总结报道,以期对指导生产、增加果农收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京杏是我市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从北京引进的优质杏品种 ,在 1992年进行苗木繁育 ,从 1995年在市果研所、市共青农场果园和市郊区沙尔沁乡永富村进行试栽。通过多年试栽观察 ,京杏表现抗寒、丰产、果大、品质优和着色好 ,比当地主栽品种兰州大接杏、陕西大接杏、金妈妈杏和金杏提早 1星期成熟 ,市场售价较高 ,是适宜当地发展的优质杏品种。1 试验园基本情况 市共青农场果园 ,土壤为黄沙土 ,定植 4 18株 ;市果研所 ,土壤为沙砾土 ,定植 381株 ;市郊区沙尔沁乡永富村 ,土壤为沙砾土 ,定植 32株。定植时挖 1m见方的大坑 ,把表土和杂草填入坑内…  相似文献   

4.
<正>用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两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品种兰州  相似文献   

5.
杏新品种‘凌浓2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浓2号’杏是以‘玛瑙’为母本、‘兰州大接杏’为父本育成的优良杏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坐果率高,早果,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果实酸甜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5.88%,可滴定酸1.54%,在陕西关中地区6月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6.
杏树良种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试验将束缚水,束缚水/自由水作为耐寒性生理指标,用FUZZY综合分析法,对所测得兰州大接杏,梅杏,山杏等十个试叶片总含水量,束缚水,束缚水/自由水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将十个样品划分为四类。第一类,耐寒性极强,有兰州大接杏;第二类,耐寒性强,有梅杏,安宁18号杏,山杏,第三类,耐寒性较强,有华县大接杏,金妈妈杏,猪皮水杏,唐汪川桃杏,大偏头杏;第四类,耐寒性中,有曹杏。  相似文献   

7.
榆林山林牧场境内有大量的山杏,果农在改接仁用杏(主要是大扁)过程中,将离住地近、立地条件好的一些杏树接了兰州大接杏(皮仁两用杏),以便既能给仁用杏授粉又可食用。近年来,离大接杏近的仁用杏出现了果皮增厚、可以食用、果核和杏仁变小的现象。2005年在仁用杏采收时,我们随机  相似文献   

8.
抗寒杏新品种——牡红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红杏是1982年以631杏与兰州大接杏杂交育成的杏树新品种。具有抗寒、丰产、品质优、外观美等特点。在牡丹江市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50g,最大果58.5g。果面有片状红晕,果肉橙黄,有香气。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龙垦2号杏。1999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现已在东北3省引种试栽。  相似文献   

9.
蔺孝 《山西果树》2012,(3):26-27
2011年在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太平镇、中川乡进行了优质杏高接换优试验示范建设,更换的品种为兰州大接杏。嫁接时间3月25日至4月10日。2011年共完成嫁接任务100hm2,调查时间2011年5月25日,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新梢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0.
‘凌浓2号’杏是1994年以丰产性强的欧洲生态型品种‘玛瑙’作母本,果大质优但败育花率高、丰产性差的品种‘兰州大接杏’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培育而成。连续4年区域试验表明‘凌浓2号’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和适应性强,中熟,果实货架期长。该品种于2006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1.
以18年生"兰州大接杏"为试材,研究比较了树行间自然生草和清耕(CK)2种不同的果园生草处理对果园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状及杏园病虫害和杏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园生草可使林间温度比清耕园温度变幅小,升温慢,降温也慢,表层土壤温度的变幅比清耕地小;生草杏园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使主栽培品种"兰州大接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单果重增加11.8g;同时杏园生草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杏抗寒新品种龙园黄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园黄杏 ,1984年以 79- 7- 1(北方二号李×大接杏 )为母本 ,79- 15- 14(6 31杏×大接杏 )为父本复交育成。该品种具有果实个大、品质好、丰产、抗寒力强、树体矮小等特点。 2 0 0 0年 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已在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 )引种试栽  相似文献   

13.
华县大接杏在陕北丘陵区的表现谷爱仙(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所米脂718100)华县大接杏主产于陕西华县,是著名鲜食杏品种之一,果实品质优良,经济价值高。我们于1985年秋从华县园艺站引进大接杏成品苗82株,砧木为山杏,按株行距4×5m定植于米脂县远志...  相似文献   

14.
凌浓2号杏是1994年以丰产性强的欧洲生态型品种‘玛瑙’作母本,果大质优但败育花率高、丰产性差的‘兰州大接杏’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2006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果实卵圆形,果顶平圆,微凸,缝合线不明显,片肉对称。果实中大,平均单果重81g,最大105g。果实汁液多,酸甜可口,风味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杏品种花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个杏树品种优选一号、优选二号、红丰、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骆驼黄、凯特、金太阳的花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经过0℃、-2℃、-4℃、-6℃,3个低温梯度处理后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其花器官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4.87、-5.44、-5.65、-4.32、-4.76、-4.39-、2.57-、5.45℃;SOD、CAT、POD较高的活性有利于花的抗寒;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杏花的抗寒性成正相关;较高的MDA、H2O2含量和较快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会协同低温进一步伤害杏花。8个供试验品种抗寒性排序为:红丰>优选一号>优选二号>凯特>骆驼黄>新世纪>兰州大接杏>金太阳。  相似文献   

16.
杨晓梅  刘芬  胡霞  王玉安 《中国果树》2021,(2):55-59,I0002
以‘兰州大接杏’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琼脂离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温度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大接杏’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处理组合为10%蔗糖+0.10%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赤霉素、吲哚乙酸、萘乙酸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作用,最适浓度分别为40、5、0.5 mg/L。  相似文献   

17.
杏是甘肃省重要的果树树种。观察研究其花芽分化的规律,可为制定正确的栽培技术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1981~1982年,我们以大接杏为试材,开展了杏花芽分化的研究工作,现仅就兰州地区杏花芽分化观察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引物组合对中国杏品种资源S基因特异扩增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已报道的5对蔷薇科李属通用引物组合对起源于我国的30个杏(Prunus armeniaca L.)品种进行了S等位基因的专一性PCR扩增(S-allele specific PCR),并依据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两个指标对扩增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不同的引物组合对参试杏品种的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差异很大,其中引物组合EM PC2consFD+EM PC3consRD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均为最高(66.7%和53.3%),效果最好;②引物组合EM PC2consFD+EM PC3consRD对‘华县大接杏’和‘猪皮水杏’未能扩增出任何条带,而PruC2+PruC4R和PaConsⅡ F+PaConsⅡ R两对组合却能对其扩增出两条带;此外,5对组合均没有对‘兰州大接杏’和‘白木杏’这两个品种扩增出任何条带,表明要对中国杏品种资源的S基因型进行全面、准确鉴定,除了采用不同的引物组合外,还需要根据中国杏的S基因序列进一步开发、设计新的专用引物;③ EM-PC2consFD+EM PC3consRD和PruC2+PruC4R两对组合对‘红丰’、‘新世纪’、‘红荷包’和‘二花槽’等4个品种的扩增结果表明,依据本试验所提出的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两个指标评价不同引物组合的扩增效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杏品种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杏1年生枝条为材料,对9个杏品种的6个生理生化指标通过运用SAS软件进行综合评价,排出了抗寒性大小:意大利2号〉苹果杏〉山黄杏〉鸡蛋杏〉华县大接杏〉麻真核〉猪皮水杏〉金荷包〉大杏梅;不同杏品种在低温下通过增加POD、SOD、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将有利于提高品种的抗寒性;MDA和相对电导率会协同低温进一步伤害植物的细胞组织。  相似文献   

20.
杏花芽分化观察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杏为我国重要果树之一,分布广泛,北方地区尤多,但栽培管理较为粗放,且存在冻花芽、败育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栽培技术的提高及花芽分化密切相关,迄今对杏花芽分化规律的研究较少。1981~1982年我们以兰州地区大接杏为试材,开展了杏花芽分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