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林澳和丹红注射液。治疗15d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0.05),且以治疗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用复方丹参24 g于5%葡萄糖500 mL中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1 d。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呈下降趋势。可改善血液流交学多项指标,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液流交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K)的影响。方法:38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ILIB组21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下,ILIB组加用ILIB治疗,对照组不用ILIB。治疗后第3天和第14天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清NSE浓度,并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同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体积分数外,其余4项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ILIB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血清NSK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ILIB组下降也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IB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且可降低血清NSK浓度,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均治疗2个月。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参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参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氧化应激程度均较治疗前优化(P<0.05)。其中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电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参数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力(TA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在降低患者血黏度、氧化应激程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颅超声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寻找闭塞血管,使用经颅超声辅助治疗,疗程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不同梗死面积的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4例),每组并按责任病灶的梗死面积大小分为3个亚组:A组(大面积脑梗死)、B组(中等面积脑梗死)和C组(小面积梗死,包括腔隙性脑梗死)。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脑保护、调控血压、神经康复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7~14d。分别于入院后第2天(治疗前)和第7~14天(治疗后)抽查患者的Fn水平。观察人尿激肽原酶对不同梗死灶面积脑梗死急性期Fn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3个亚组患者的血浆Fn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大面积及中等面积梗死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浆Fn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亚期显著降低(均P〈0.05);而治疗组的小面积脑梗死组患者的血浆Fn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尤瑞克林能降低大、中等面积梗死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的Fn水平,提示尤瑞克林可能通过影响血浆Fn间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纤酶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ST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以降纤酶静滴5 d后加用STS治疗10 d;对照组直接用降纤酶治疗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P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FBG和P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T和APTT比对照组显著延长,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纤酶联合STS能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抗凝作用,效果比单用降纤酶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及血清衰老关键蛋白抗原-5(fibulin-5)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4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62)及对照组(n=62),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恢复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5.18±0.86)分低于对照组(9.78±1.18)分(P<0.05),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ADL)为(74.96±5.26)分高于对照组(61.42±4.85)分(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水平分别为(125.22±22.45) μg·L-1、(128.96±23.69) g·L-1、(1.52±0.47) mPa·s、(0.82±0.14)%,对照组治疗后D-D、FIB、CP、RCAI水平分别为(215.98±24.98) μg·L-1、(219.33±20.77) g·L-1、(1.78±0.38) mpa·s、(1.10±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8.52±1.63) μmol·L-1、(0.25±0.12) μg·L-1、(45.22±2.96) μg·L-1,对照组治疗后血浆Hcy、UCH-L1及血清fibulin-5水平分别为(10.36±2.45) μmol·L-1、(0.40±0.18) μg·L-1、(68.96±4.85)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黏稠度,降低血浆Hcy、UCH-L1、fibulin-5水平,有利于脑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加用低分子胞磷胆碱。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hs-CRP、TNF-、IL-6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而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hs-CRP、TNF-、IL-6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变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剂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具有抗脑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溶栓时间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5例在发病24h内接受介入溶栓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3组,分别为A组(0-6h),B组(7~12h)及C组(13~24h),比较3组间术后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间血管再通(Hc=10.372.P〈0.01)及临床疗效(H=11.404,P〈0.0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以A组效果最佳,B组次之,C组最差;3组间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CI患者越早接受介入溶栓术,其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越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0)和对照组(n=218)。治疗组予生理盐水250mL 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根据入院当日和治疗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血液流变学及脑梗死灶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22.49,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脑梗死灶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过敏性皮疹3例。结论: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用常规疗法加纳络酮 (3.2 mg+5%葡萄糖 2 50 m L静脉点滴 ,每天 1次 ) ,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 ,疗程均为 30 d。跟踪观察其 5 a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 3.1 % ,对照组为 2 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纳络酮能降低多发性脑梗死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步长脑心通胶囊.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后1、2、4、8、12周的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上述观察时期血浆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血浆Lp-PLA2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是否存在侧支循环以及脑侧支循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者99例,根据PWI结果分为脑侧支循环建立组(简称侧支组,n=37)和脑灌注不足组n=62),其中脑灌注不足组又分为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干预组,n=38)与非尤瑞克林干预组(简称非干预组,n=24).侧支组与非干预组均按脑梗死常规处理;干预组则予脑梗死常规处理+尤瑞克林.所有人选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NIHSS评分,于分组后第10天评定疗效,3个月后用mR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1)治疗前,侧支组的rCBV、rCBF值均大于灌注不足组(P<0.01),MTT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侧支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均优于脑灌注不足组及非干预组(P<0.05或0.01),与干预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尤瑞克林干预组的疗效与预后均优于非干预组(P<0.05或0.01).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周围存在侧支循环;脑侧支循环建立的脑梗死患者预后比未建立脑侧支循环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疏血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疏血通治疗组(25例)。常规治疗组利用常规的综合治疗,疏血通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入院时、治疗后第8天停止吸氧30min后均分别测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常规治疗组疗效劣于疏血通治疗组(Hc=3.9100,P<0.05)。疏血通治疗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可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粘滞度及肺动脉高压,升高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 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尿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52例)和正常组(50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入院后2周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高尿酸组治疗2周NIHSS评分、治疗6个月MRS评分和预后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高尿酸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正常组(69.2% vs 50.0%,P<0.05).治疗第2天,出现好转和无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好转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低于无好转者(P<0.05).结论 血清高尿酸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相对较好,可适当补充尿酸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参照国际循证医学中心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文献 的研究水平、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法检索1978年至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期 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中医学文献索引、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 据库、MEDLINE等文献资料库,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研究随机对照文献,研究了文献的数量、 质量、干预措施等〔结果共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文献1 963篇,其中符合meta一分析要求的文献 59篇,Jaded评分大于3分的高质量文献仅1篇;研究总有效率的文献52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篇、空腹血糖 14篇、糖化血红蛋白6篇、血脂11篇、血液流变学18篇;34篇文献使用了中药汤剂,中药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者 依次为黄茂(28)、地龙(27)、丹参(21)、川芍(20)、生地(19)、当归(18)、水妊(15)、麦冬(13),葛根(12)、桃仁(12), 赤芍(11)、石葛蒲(1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较多,但采用随机对照和双自试验者不 多;有限证据显示糖尿病性脑梗死中医多责之于气阴亏虚、疲血痰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