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进一步研究玉米品种登海605不同密度和施肥方式对光合生理的影响,挖掘其增产潜力,建立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D1、D2、D3、D4、D5)、3种施肥方式处理(S1:农大缓释肥、S2:分次施肥、S3:一次性施肥),并对不同处理的光合指标、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透光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施肥方式上层、中层、下层光合指标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各层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S2>S1>S3,玉米植株上层无论哪种处理都能获得足够的光能和CO2,光合指标相差不大,适宜的密度和施肥方式将获得更多的光能、有效辐射,合成有机物,形成更多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3.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方式对玉米品种登海605光合生理的影响,挖掘其增产潜力,建立高产栽培模式,本试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4万、5万、6万、7万、8万株/hm2)、3种施肥方式处理(施用缓释肥、分次施肥、一次性施肥),并对不同处理的光合参数、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透光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玉米植株上层、中层、下层光合参数变化规律表现一致,各层次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分次施肥>施用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玉米植株上层各处理都能获得足够的光能和CO2,光合参数相差不大,适宜的密度和施肥方式能使玉米植株获得更多的光能、有效辐射,形成更多的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以药用植物杜仲为材料,在3个种植密度D1(3000株/hm2)、D2(6000株/hm2)、D3(9000株/hm2)水平下测定了杜仲的生长指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探讨密度对杜仲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杜仲株高显著下降,单株叶片数量、叶面积、叶厚、干物质积累量和含水量均在D2处理组(6000株/hm2)达到最高;气体交换参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杜仲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无显著影响(P>0.05),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上升,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下降,说明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叶片叶绿素含量在D2处理组达到最高水平;次生代谢产物在D2和D3处理组含量最高(P<0.05).因此,杜仲种植密度对不同的生长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在6000株/hm2种植条件下,杜仲叶片保持良好的受光面积,水分和养分吸收充分,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多. 相似文献
10.
11.
施氮量对高密度种植下寒地春玉米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种植密度为90000株/hm2,设置了0-N(不施氮)、70-N(195kg/hm2)、100-N(279kg/hm2)、130-N(362kg/hm2)四个氮肥处理,来研究施氮量对高密度种植下寒地春玉米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氮肥处理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及Fv/Fm(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呈倒“V”趋势变化,均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100-N处理功能叶片的SPAD值在灌浆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00-N处理下的玉米功能叶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光抑制最弱。吐丝期100-N处理的LAI(叶面积指数)数值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灌浆期后100-N处理群体LAD(光合势)高于其他氮肥处理,并且总LAD也以100-N处理最高;100-N处理后底层和穗位层透光率均为最小。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超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以施氮100-N(279kg/hm2)处理为最适宜,玉米功能叶片的光合参数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错株增密种植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增密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往往会造成群体郁闭,光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削弱增密后对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方法】试验于2018和2019年,以登海60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株/hm2、82 500株/hm2 2种密度,以常规对株种植为对照,研究错株种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错株种植与密度的互作机理,提出高产夏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增密降低了群体整齐度,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光合关键酶活性在高密度下随生育期推进降幅更大,表明增密会使叶片衰老速率增大,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错株种植模式下群体整齐度提高,茎叶夹角增大,叶片更为平展,光能截获率增大,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错株种植较对株种植2个品种平均增产3.8%—6.1%。错株种植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削弱了群体内个体植株间对光温资源的竞争,保证玉米个体发育潜力的充分发挥,使玉...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旱地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对渭北旱塬不同株型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差异的影响,旨在揭示旱地不同株型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确定与降水资源相适应的适宜种植密度。【方法】于2015—2016年以豫玉22、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品种,设置D1(5.25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8.25万株/hm~2)和D4(9.75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玉米各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量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1)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降低,而LAI增加,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Pn降低1.32μmol CO2·m-2·s-1,Tr降低0.297 mmol·m-2·s-1,LAI增加0.181。(2)有效穗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增加,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P0.05),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穗粒数平均减少45粒,千粒重平均减小12 g。3个品种籽粒产量均以D2密度最高,2015年豫玉22、郑单958、先玉335产量分别为10.52、9.59、9.14 t·hm-2,2016年分别为11.37、9.73、9.77 t·hm-2。密度从5.25万株/hm~2增加到6.75万株/hm~2,两年内平均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21.9%、19.5%和7.5%;密度从6.75万株/hm~2增加加到9.75万株/hm~2,籽粒产量分别降低了19.8%、15.4%和7.7%。(3)春玉米基部茎粗、穗长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密度每增加1万株/hm~2,穗长平均降低0.86 cm,基部茎粗平均减小0.09 cm,豫玉22和郑单958倒伏率随之增高,但先玉335各密度下均未出现倒伏。(4)收获指数在两年间差异较大,平均表现为2015年高于2016年,品种间表现为先玉335郑单958豫玉22。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结论】渭北旱塬旱地豫玉22、郑单958和先玉335最适种植密度分别为7.25、7.40、7.32万株/hm~2,其中豫玉22稳产性和丰产性较高,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适种植密度范围为7.26—7.40万株/hm~2,稀植型品种宜采用较低密度,密植型品种宜采用较高密度。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耐密型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研究了耐密型玉米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以郑单958为代表的耐密型玉米夏播的最佳密度为4850株/667m2。在本文研究密度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春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少元;刘丽娜;赵海超 《张家口农专学报》2013,(3):54-58
目的筛选适宜张家口市宣化县密植与机械化栽培的春玉米品种。方法通过对17个品种与郑单958田间对比试验,测定株高、穗位高、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生长及产量指标,确定高产品种。结果低密度(67 500株.hm-2)下,北盛2号株高最高,德玉18穗位高最高,唐2143穗粒数最多,隆平206千粒重最大、隆平206产量最高。高密度(75 000株.hm-2)下,先玉335株高最高,巡天969穗位高最高,唐2143穗粒数最多,XS 1 102千粒重最大,隆平206产量最高。低密度下,隆平206、伟科702产量比郑单958分别增加了25.88%、21.87%,高密度下,隆平206和伟科702比郑单958分别增加了33.51%和29.12%。唐2号反交高密度比低密度产量增加了33.52%。结论隆平206、伟科702适宜在本地区推广,唐2号反交适宜在该地区高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发挥优良玉米品种特性,设置了2个密度水平,对7个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评价。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对玉米的生育进程、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无影响,对有效穗数、株高、穗位高、地上部第三节茎粗及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适度增加密度对不同品种产量均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不同品种增加密度后增产表现差异较大,仲玉3号、绵单125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左右,中单901、绵单315稳产丰产性较好,适宜密度的弹性较大,密植可使二者获得更高的产量,协玉901、绵1304、蠡玉16号则需要适度密植。由此说明,合理密植是充分发挥品种特性、促进玉米增产挖潜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