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台湾等省(区)。是我国南方松树的食叶性主要害虫之一。我州过去很少发生思茅松毛虫灾害,但近年来发生频繁,我州的榕江、黎平、剑河、从江等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生日趋严重。据统计。1985年  相似文献   

2.
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 (DendrolimuskikuchiiMatsumura)的生物学特性观测表明 :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 1年发生 1代 ,以 4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林分内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m 与 x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式为 :m =0 80 4 0 +1 2 873 x ,最适抽样数量为 :N =180 4 / x +2 8 73。组建了思茅松毛虫 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 ,揭示了该虫在禄丰县种群消长趋势 ,其指数 (I)为 0 33,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当地滇油杉林的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思茅松毛虫(Dendr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危害华山松、黄山松、云南油杉、马尾松、分布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台湾等省(区)。在我省主要危害马尾松,其分布  相似文献   

4.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禄丰县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的生物学特性观测表明:思茅松毛虫在禄丰县1年发生1代,以4龄幼虫越冬。幼虫在林分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m^*与x^-之间的直线回归关系式为:m^*=0.8040+1.2873x^-,最适抽样数量为:N=180.4/x^-+28.73。组建了思茅松毛虫2个世代的自然种群平均生命表,揭示了该虫在禄丰县种群消长趋势,其指数(I)为0.33,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有效控制当地滇油杉林的思茅松毛虫危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毛虫观察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利用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选用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WP、苏云金杆菌WP、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灭幼脲3号SC和氯虫苯甲酰胺SC五种制剂对思茅松毛虫4~5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思茅松毛虫在长沙年生2代,以幼虫在松树表皮树缝或枯枝落叶层越冬。第一代幼虫始于7月上旬至9月上旬,越冬代幼虫始于10月下旬至翌年的6月上旬。0.18%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WP表现出较好的前期防控效果和后期持续效果,综合防控效果可达90%左右,1 000倍剂与2 000倍剂无显著差异性;25%灭幼脲3号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防控能力,但防治10d后,防效仅为70%左右,且3个稀释浓度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松毛虫病毒防效不甚理想,主要原因与其病毒的来源存在较大关系。结果可为湖南地区思茅松毛虫监测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思茅松毛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思茅松毛虫生物生态学特性、抽样监测和测报技术、防治技术等方面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综述了我国思茅松毛虫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思茅松毛虫是中国南部的重要松毛虫之一。以Pinus langbianensis Chu为食和以Keteleeria evelyniana为食的幼虫的在形态上及发育上均有重大差异。在安宁,幼虫主要取食Keteleeria evelyniana,每年发生1-2代,越冬后的幼虫在5-6月间化蛹而后在6-7月间发育成熟羽化,第一代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分化;大部分幼虫生长缓慢而以幼虫越冬,其余的幼虫在四龄后生长迅速,于8月底化蛹,羽化,第二代幼虫于9月中,下旬孵化而以三龄幼虫越冬,引起分化的原因还不明了,应予深入研究,我们设想至少应追索到第一代幼虫孵化之前,因为了7月以前孵化的同一母虫的幼虫都可以产生分化,这一害虫的化学防治试验了13种杀虫剂,每公斤“621烟剂加5%DDVP40毫升的试验在野外进行,死亡率高达90%,每公斤“621烟剂加5%DDVP40毫升的试验在野外进行,死亡率高达90%,其他:50%phoxim 1:15000,90%T1:15000,50%嘧啶硫磷 1:3000,50%C 1:5000,30%1:5000,40%伏地松1:5000,20%MTMC 1:500,25%C擅1:250 ,95% Cartap 1:5000,50% Chorophenmidine 1:10000,50% Garodona 1:600及50%1240 1:3000倍均在室内进行试验,死亡率高达90%-100%。  相似文献   

9.
应用思茅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kikuchiiCPV (2 0 2 5× 10 11PIB/hm2 )防治云南油杉及云南松林内的思茅松毛虫的试验表明 ,其防治效果达 70 9%以上 ,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防治效果 ,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kii)是为害其生长的重大害虫。对该虫在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表明:1年发生2代,以3至4龄幼虫越冬。根据该虫取食量、银杉的生长状况和年生长量,制定划分虫灾级别指数,提出综合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在浙江为害马尾松,1963年大发生于开化县,猖獗为害面积达3万余亩,部分受害树木死亡。嗣后继续蔓延,1965年在淳安县与马尾  相似文献   

12.
中方县现有马尾松林面积11103公顷,为我县的主要绿化用材树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对马尾松毛虫进行了综合治理,马尾松毛虫的发生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近几年来,思茅松毛虫在我县的局部松林呈块状分布,主要危害马尾松林,其食量比马尾松毛虫更大,局部发生区危害较重时出现了针叶稀疏、光干现象,林相从远处看就象被火烧过一样,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为此,我们采用两种农药对其进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于1986年在首次发现,经3年调查研究,我市1年仅发生1代,幼虫有7龄,4龄越冬,多发生在海拔500m以上短叶松林中,并已基本摸清该虫在本市的分布及各虫态,虫龄的发生期与历期。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在浙江为害马尾松,1963年大发生于开化县,猖獗为害面积达3万余亩,部分受害树木死亡.嗣后继续蔓延,1965年在淳安县与马尾松毛虫D.Punctatus Walker及少量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混杂发生达36万亩,许多片松林针叶被吃光,形同火烧,因此已成为本省马尾松的一个重要害虫,直至近年仍不断有所发生,1976年开化县林场发生面积近4,000亩.为此,笔者曾对思茅松毛虫做了一些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白僵菌喷粉法对云南油杉的思茅松毛虫进行防治,通过分析笼内虫口及非笼内虫口死亡情况表明:白僵菌防治思茅松毛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高山小毛虫(Cosmotriche saxosimilis Lajonquiere)在分类上,隶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小毛虫属。国外未见报道,国内仅《中国蛾类图鉴》Ⅳ作过简短的介绍,因此,它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尚属空白。 1984年秋,此虫在中甸县碧古林区海拔3800—4000米的天然冷杉水源林内大发生,为害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成灾面积达7万多亩。1985年春,由云南林科院主持,迪庆州林业局、中甸县林业局、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参加,组成“高山小毛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防治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竹黄毛虫(Philudoria laeta Walker)在福建省南靖、龙海、建瓯、南平、邵武、三明、福州等县市以幼虫取食南岭黄檀叶片、叶柄及嫩梢,虫口密度高时能把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紫胶虫的放养。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对思茅松毛虫在中低丘陵湿地松林的发生环境作了简单调查;初步划分了危害类型,分析了成灾原因。探讨了发生的突发性、偶然性、周期性,并对该虫的调查测报等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宁化县思茅松毛虫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澄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35-236
调查了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大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对该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