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美禄 《农业考古》1990,(1):195-197
《禾谱》是北宋时期庐陵太和(今江西泰和)人曾安止(公元1048——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所著的一部农业著作。《宋史·艺文志·农家类》和《文献通考·经济考·农家类》中皆有著录。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南迁时道经太和,得见此书,极为赞赏,称其“文既温雅,事亦详实”,并作“秧马歌”(其碑刻现存泰和县博物馆)一诗赠安止附《禾谱》之末。《禾谱》在宋元明时期还一直流传于世,到明代末期仅空存其目。关于此书的内容,苏轼在其“秧马歌”及其文集中只字未提,学者们也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2.
秧马是我国北宋时出现的一种先进农具,近年来不少书籍中提到它,但皆有不确之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通史组蔡美彪等人编写的《中国通史》第五册(1978年版)在北宋《农具的改进》一节中这样写道: 秧马——苏轼在武昌看到农民种稻插秧用“秧马”,说是比弯着腰插秧,劳动强度大为减轻。秧马虽然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但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极可贵的。另外如曾枣庄所著《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也记载到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常到武昌游玩,发现武昌农夫骑着秧马插秧”,“他于是专门写了一首《秧马歌》”。这些说法有两点是值得纠正的。一是只提到苏轼是秧马的发现者,甚至认为秧马这种农具“没有进一步推广和流传”,而实际上是由于苏轼的推广,这种农具曾被广泛流传。再则是人们误解了苏轼的《秧马歌》,误把秧马当作了插秧的农具,实则这是一种用来起秧的农具。  相似文献   

3.
罗庆芳 《农业考古》2013,(1):119-121
本文认为秧马是一种插秧工具,创制于汉唐,大量应用于北宋.文章从“秧马”的辞海释义上查找其含义,认为其是一种古代农具,能减轻插秧的劳动强度;并对苏轼创作的《秧马歌》和清代诗人郑珍创作的《播州秧马歌并序》中的“秧马”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崇德同志:您好读了您的大作《关于秧马的推广及用途》(载于《农业考古》1984年2期),我表示非常赞同您的观点。对坡公所见“秧马”这一农具的阐述、正名,您的文章是有披辟之功的。我想借《农业考古》一席地,向您展示我所见到的有关“秧马”的实物例证,并再说上两三句。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县境内的扬子江心,有个高桥乡,在这个乡的柳洲村,家家农民都有用来拔(水稻)秧的“秧船”(当地亦有称为“秧马”、“秧鞍”或“秧凳”的)。82年我在那里工作时,顺便拍摄了“秧船”的照片(见本期封三图版),这种秧船如苏东坡公在《秧马歌引》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宋代的插秧工具——駃騠,曾以它的灵巧轻便、新奇而富有特色吸引了历代不少农学家、文学家及有识之士的注意。他们反映秧马在推广地区“民皆施用以为便”,亲切而形象地称它为“木駃騠”。本文就秧马的使用年代和地区、形制特点及文献记载情况作一简略介绍。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分析,秧马出现的最早年代应在北宋中期,主要使用地区为湖北武昌一带。苏东坡在游历武昌时“见农夫皆骑秧马”,十分赞赏。此后他曾向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大力推广。在向江西推荐的过程中,挥笔写下了驰名海内的《秧马歌》,并为之作  相似文献   

6.
曾雄生 《农业考古》2003,(1):152-156
有迹象表明 ,王祯在《农器图谱》中不仅沿用了曾氏《农器谱》的名目 ,而且也大量地保留了曾氏书中的内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钱门”中的“薅鼓”一节就直接引述了“曾氏薅鼓序”。王祯不仅沿用了《农器谱》的正文部分 ,就是宋人周必大为《农器谱》的题辞 ,王祯也加以引用。周必大为周氏《农器谱》题序中有关于牛耕起源的一段文字 ,这段文字 ,王祯在稍作删改后 ,悉数收入《王祯农书》的“农桑通诀”和“农器图谱”之中。南宋·周必大 ,曾氏农器谱题辞(文忠集 ,卷五十四 ,文渊阁四库全书 )王祯农书·农桑通诀·牛耕起本(王毓瑚校 ,王祯农…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江西泰和县有关部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通力合作,最近在该县发现了北宋时期江西著名农学家曾安止所著《禾谱》一书的部分内容以及其他有关曾安止生平的珍贵资料。曾安止(1048—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江西泰和县文溪村人。所著《禾谱》一书,《通考·经籍志》和《宋史·艺文志》农家类中均有著录。宋元明时期,一直流传于世。只是在明代末期,才淹没无闻。这次所见《禾谱》一书的部分内容,是曾安止后裔(迁往  相似文献   

8.
陕西洋县南宋《劝农文》碑再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陕西洋县的前身“洋州”,始置于西魏废帝二年(553),治所在今陕西西乡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废;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置,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徙治兴道县(今洋县)。其州治衙门,即今洋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千余年来,未移地址,故唐、宋名人撰书的石碑,多集中嵌其二堂壁间。其中有唐·韩干《牧马图·》碑、戴嵩《牧牛图》碑,宋·文同、苏轼、苏辙、韩亿、韩缜、鲜于侁等诗碑,皆萃于此。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宋代是江西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能代表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及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曾之谨专门论述农具的著作《农器谱》正是这一时期江西农耕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结晶。《农器谱》是一部最早系统记述各种农具的专著,对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牛匕豚乞刂(郭注:亦割刺之名),糈用禾余。今按,此经起自“洞庭山之首”,中有“澧沅”、“潇湘”诸水,其倒数第二为“柴桑之山”,郭注:“今在浔阳柴桑县南,共庐山相连也。”则此《中次十二经》稻产区当分布于今湖南北部和江西北部。这与上述湘北、赣北史前稻遗存发现地点也是吻合的。史称“三苗之后,左有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战国策·魏策》)然而,三苗族所创造的文化类型,应属于稻作文化。南方多水稻。今本《海内经》说:“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豆)、膏稻、膏黍(黄米)、膏稷(即粟、谷子)…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的家乡——洪州分宁双井(今江西修水杭口乡),位于修江上游北岸,是著名的产茶区。早在宋代双井就已经是“绿丛遍山野,户户有茶香”了,所产青茶(绿茶)“细者有白毛,状如银须,色碧,味隽。”故又有“白茶”、“龙须”、“云腴”、“风爪”,“雪芽”等佳誉,一时名噪京华,列为贡品,深受封建士大夫和文人们的青睐。《宋史·食货志》上说:“茶产于东南者,……隆兴之黄隆、双井,皆绝品也。”据与黄庭坚同时的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的记载:“自景祜(公元1034——1037年)以后,洪州双井白茶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避暑湿之气,其品远在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江西武宁旧志上也记载有黄庭坚乐赠当  相似文献   

12.
<王祯农书>是元代东鲁名儒王祯所撰之农书,而"曾氏农书"则是<王祯农书>中所提到的一本农书.本文作者认为,这里的曾民农书很可能就是宋代曾安止及其侄孙曾之谨所撰之<禾谱>和<农器谱>.本文从历史学和文献学等方面就<王祯农书>和"曾氏农书"之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苏记 《农技服务》1997,(6):36-36
<正> 由中外合资江西富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首创的“禽畜乐”牌草秆饲料制作剂,荣获国家专利(专利号:92109133·8),属于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该产品能将低效能的稻草、麦秆、玉米秆、花生壳,花生秧、红薯秧、  相似文献   

14.
茶禅一味与云居山--"吃茶去"源头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静 《农业考古》2004,(4):216-218
“茶禅一味”恐怕是人们对禅宗茶文化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 ,其最重要的一个理由 ,便是赵州和尚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赵州和尚即著名的唐代名僧从谂 (公元 778— 897) ,因常住赵州 (今属河北省赵县 )观音院 (今柏林寺 ) ,又称“赵州古佛” ,由于其传扬佛教不遗余力 ,时谓“赵州门风”。他于禅学于茶学都有很高的造诣 ,《广群芳谱·茶谱》引《指月录》文曰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处 ,僧曰 :‘新近曾到此间么 ?’曰 :‘曾到。’师曰 :‘吃茶去。’又问僧 ,僧曰 :‘不曾到。’师曰 :‘吃茶去。’后院主问曰 :‘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  相似文献   

15.
古代居住在长江流域以南有一民族,就是史称的百越族。《汉书·地理志》颜师古引臣瓒的话:“自交趾(今越南)至会稽(今浙江境内)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他们的分布范围大约在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以及东南亚诸国境内。他们发展的历史,原始社会时称“有苗”(或三苗),进入阶级社会后称越族(或百越族),一直延续到三国时期的后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皇帝常赐给大臣一些名茶,其中有种“七宝茶”特别珍贵,它是由7种甘香的原料配合细嫩茶芽制成的,专门进贡给皇宫享用。《广群芳谱·茶谱》引《甲申杂记》:“宋仁宗朝(公元1023——1063年),春试进士集英殿,后妃御太清楼观之,慈圣光献出饼角子以赐进士,出七宝茶以赐考试官。”可见七宝茶之珍贵。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曾写有“七宝茶”诗: 七物甘香杂蕊茶,浮花泛绿乱于霞。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  相似文献   

17.
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的《辞源》修订本第一版,将“嫁枣”一条误注为“嫁接枣树”,这是一个明显错误,今补正如下。《辞源》原文:“[嫁枣]嫁接枣树。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四·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驳椎之,名曰嫁枣。’注:‘不斧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见《辞源》第一册第765页)这里,注释者将“嫁枣”和“嫁接枣树”混为一谈,其实不然。“嫁枣”和“嫁接枣树”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园艺技术措施,缪启愉先生在《齐民要术校释》一书中,对此已有明确恰当的注释。《齐民要术校释》种枣注十八说:  相似文献   

18.
在秦汉文献中,曾屡屡出现“种树”一词。例如: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纪》者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书”。《汉书·卷四·文帝纪》:“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相似文献   

19.
关于秧马     
编辑同志: 读《农业考古》83年二期刘崇德同志的《关于秧马的推广及用途》一文,我完全赞同他的意见,即“秧马并非为插秧所用,而是为起秧所用”。刘同志的根据是《东坡先生外集》中的《题秧马歌后》四条,我则根据农村实践略作补充。现在农民插秧时不许两脚在田中随便移动,否则留下很多脚印,不能保持田面平整,反而成为许多小水潭。如果秧马用于插秧,势必在移动时在田中留下一条浅沟,这对排水烤田是很不利的,古代农民不可能用它进行插秧。如用  相似文献   

20.
“茶艺”论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 ( 1 36 )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注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