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伟 《北京农业》2007,(34):27-28
<正>近年来,果树棚室栽培发展迅速,不论栽培面积,还是栽培树种、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成功的棚室栽培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造成较大的损失5。为确保果树棚室栽培成功,果农应了解掌握棚室栽培的8个方面。1需冷量所谓果树需冷量,即是果树完成自然休眠所需要的0~7.2℃的小时累计数。  相似文献   

2.
<正>1.需冷量。所谓果树需冷量,即是果树完成自然休眠所需要的0~7.2℃的小时累计数。不同树种、品种需冷量不同,果树达不到各自的需冷量,就不能打破自然休眠。在果树的自然休眠期内搞棚室栽培是无效的,所以准确掌握果树的需冷量是非常重要的。同一树种、同一品种  相似文献   

3.
解除落叶果树休眠的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解除落叶果树休眠的方法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张运涛在热带和亚热带以及保护地果树栽培中,常因冬季的低温需冷量不能满足果树的需要,而造成萌芽开花不整齐,芽子脱落,果树生长发育不良。尽管在选育低温需冷量品种方面已取得许多进展,但仍需人工措施来弥补自然低温量之...  相似文献   

4.
由于落叶果树都有自然休眠的习性,如果低温积累量不足,果树需冷量不够,没有通过自然休眠,即使扣棚保温,给其生长发育以适宜的环境条件,果树也不会萌芽开花;有时尽管萌发,但往往不整齐,时间滞长,坐果率低。生产中普遍存在扣棚时间不当,尤其是过早扣棚而致大棚果树栽培失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秋冬季自然休眠是北方落叶果树重要特性和发育阶段.落叶果树进入休眠是对低温适应的一种表现,而打破休眠也必须有一定的低温需求量才能完成树体内部物质转化.近年来,桃、葡萄、杏、李等果树的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原有的冬季低温自然休眠的模式被打破,随之产生的问题是保护地栽培常因冬季的低温需冷量不能满足果树的需要,而造成萌芽开花不整齐,芽子脱落,果树生长发育不良等.为此,将生产上破除果树休眠的人工方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设施果树品种选择原则①促成栽培,应选择极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种,以利提早上市;延迟栽培则应选择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②选择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易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种,以进行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③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易丰产的品种。④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适口、商品性强及  相似文献   

7.
正油桃适应性强,进入结果期早,在我国栽培比较广泛。油桃休眠需冷量少,适合在保护地栽培,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果树品种之一。一、设施栽培油桃的品种选择设施栽培的油桃要选择休眠浅、需冷量低、生育期短、成熟早、花粉多、易成花、色泽艳丽、  相似文献   

8.
设施果树品种选择原则①促成栽培,应选择极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种,以利提早上市;延迟栽培则应选择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②选择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易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种,以进行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③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白花结实率高、易丰产的品种。④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适口、  相似文献   

9.
蓝莓需冷量的准确估算是蓝莓温室促成栽培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促成栽培的成败.综合有关文献,介绍了蓝莓需冷量估算方法、研究现状、生物学机制和存在问题.低温可以诱导休眠,休眠解除需要低温积累,从植物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述了蓝莓需冷量的机理.并对缩短蓝莓自然休眠期的可能途径从育种、施用外源化学药剂、环境调控3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曹伟 《北京农业》2007,(12):27-28
近年来。果树棚室栽培发展迅速,不论栽培面积,还是栽培树种、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成功的棚室栽培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造成较大的损失。为确保果树棚室栽培成功,果农应了解掌握棚室栽培的8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果树设施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设施栽培就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人为地为果树创造特殊可控的小区环境,以达到果品生产目标的人工控制。其主要技术要点有:一、品种选择促成设施栽培应选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低,自花结实能力强的品种,以便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延迟晚熟栽培,则选择自然休眠期长  相似文献   

12.
曹伟 《农家顾问》2007,(11):33-33
近年来,果树棚室栽培发展迅速,不论栽培面积,还是栽培树种、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成功的棚室栽培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造成较大的损失。为确保果树棚室栽培成功,果农应了解掌握棚室栽培八个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呼吸速率和呼吸途径的变化规律,明确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诱导的关系,为休眠调控技术如无休眠栽培和秋促早栽培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进而解决葡萄鲜果的周年供应问题。【方法】以‘贝达’嫁接的3年生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和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为试材,采用专一性呼吸抑制剂法借助氧电极测定葡萄冬芽呼吸速率及呼吸途径的变化,结合利用单芽扦插沙基培养法界定自然休眠诱导的进程,研究自然休眠诱导过程中葡萄冬芽的呼吸代谢变化。【结果】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晚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且自然休眠深度浅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需冷量不同的‘京蜜’和‘夏黑’两葡萄品种在自然休眠诱导期间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变化趋势相同,呈单峰曲线,于自然休眠诱导结束时达最大值;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在自然休眠诱导结束时冬芽的总呼吸速率和增幅略低于高需冷量的葡萄品种‘夏黑’。‘京蜜’和‘夏黑’两葡萄品种在自然休眠诱导期间,冬芽底物氧化水平和电子传递链水平上不同呼吸途径的运行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其自然休眠进程紧密相关,其中冬芽底物氧化水平上的戊糖磷酸途径(PPP)途径的运行活性与容量、蛋白质脂肪-TCA途径的容量和电子传递链水平上的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与容量,随着自然休眠进程的推进迅速增加;低需冷量葡萄品种‘京蜜’冬芽底物氧化水平上的PPP、蛋白质脂肪-TCA和电子传递链水平上的交替途径等与自然休眠诱导密切相关的呼吸途径的运行活性和容量都要略低于高需冷量葡萄品种‘夏黑’的冬芽。【结论】在自然休眠诱导期间,葡萄冬芽的总呼吸速率达最大值即峰值是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期结束的标志。PPP途径和交替途径的运行活性与容量及蛋白质脂肪-TCA途径的容量的迅速增加是葡萄冬芽进入自然休眠的关键,是葡萄冬芽自然休眠诱导期的标志性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草莓栽培形式需要不同的草莓品种,1个草莓品种适宜哪种栽培形式是由其本身的需冷量决定的,明确草莓的需冷量是成功栽培草莓的1个关键因素。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选育的优良草莓新品系458-2为试材,在冷库(库温2℃)中存放不同的时间,然后放入到日光温室中,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分析打破休眠所需的低温需求量,确定其最适的栽培形式,可以使新品系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实现良种良法。结果表明:458-2新品系的需冷量为300h左右,属中早熟品种,适宜保护地半促成栽培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桃树休眠特性与温室栽培升温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8年,采用盆栽桃树分批移入温室的方法,在河北省永年县研究了不同桃品种通过自然休眠的日期,需冷量和不同升温期对叶芽,花芽萌发进程的影响并确定了供试品种萌芽所需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枣设施栽培,运用0~7.2℃模型、≤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京枣39、尜尜枣、伏脆蜜等20个红枣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研究,估算出不同枣品种的需冷量,确定适宜枣休眠需冷量鉴定的主要模型。结果表明:京枣39、伏脆蜜、马牙白、尜尜枣、八月炸5个品种需冷量较小,适宜设施促早栽培,其需冷量范围在288~480h。京枣39在10月下旬进入休眠,11月下旬结束休眠。疙瘩脆、骏枣、辣椒枣、大灰枣、胎里红、七月鲜、宁阳圆红枣、冬枣、露脆9个品种需冷量较大,范围在576~874h。新郑铃枣、六月鲜、金丝新2号、蜂蜜罐、早脆王、乳脆蜜6个品种需冷量最大,范围874h,约在1月中旬结束休眠。20个品种按需冷量的大小分为3个等级,即874h,576~874h和288~480h,适宜枣休眠需冷量估算的模型是0~7.2℃模型。  相似文献   

17.
桃树日光温室提早栽培丰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早栽培,是指桃树在自然条件下,满足需冷量后,即采取升温措施,使其打破休眠,让植株正常生长,延长年生长期。可使日光温室桃树当年定植,翌年667米^2产量达到25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品种要适宜目前桃树大棚栽培一般为促前栽培,即通过大棚栽培使果实提早上市。第一,所选品种要早熟,一般以果实生育期60~70天为宜,最多不要超过80天;第二,所选品种的需冷量要低,即满足自然休眠所需的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果树棚室栽培发展迅速,不论栽培面积,还是栽培树种、品种都在不断增加。成功的棚室栽培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反之,则可能造成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 1 需冷量问题。这是南方引种落叶果树成败的关键。所谓需冷量系指果树完成休眠时需要的低于7.2℃的低温时数。各种果树及各品种间,差别极大,从200~1500小时不等,若需冷量不能满足引种果树的需要,就会造成花芽枯死:或花多,但因花芽分化不良,大部为不完全花,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