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对江苏地区7个饲草谷子品种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穗、叶片和全株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张杂谷10号、张杂谷13号和大同37的茎秆、叶片和全株中粗蛋白质(CP)含量抽穗期显著高于灌浆期和成熟期(P0.05);赤谷16、张杂谷16、豫谷18和衡饲1号的茎秆、穗和全株中CP含量灌浆期显著高于抽穗期和成熟期(P0.05)。大同37的茎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灌浆期(P0.05),其它6个品种茎秆中的WSC含量均为成熟期最高;穗中的WSC含量7个参试品种均为成熟期最低;叶中的WSC含量7个参试品种均为抽穗期最低。7个参试品种全株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抽穗期最高。7个参试品种穗和全株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抽穗期显著高于成熟期(P0.05)。综合分析表明,供试饲草谷子品种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茎秆、穗、叶片和全株中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抽穗期张杂谷13号茎秆、穗及全株中的CP含量高于其它品种,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品质较好;灌浆期张杂谷16和豫谷18全株中CP含量高于其它品种,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
36个燕麦品种不同部位养分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天祝高寒草甸区36种不同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叶片、籽粒和茎秆中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粗脂肪、磷、钙、粗纤维、中性纤维和酸性纤维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36个燕麦品种叶片中水分、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和钙含量显著高于籽粒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6.36%、9.28%、19.82%、13.71%和0.25%;籽粒中粗脂肪和磷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茎秆(P0.05),平均值分别为:4.48%和0.25%;茎秆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种子(P0.05),平均值分别为35.62%、65.18%和56.40%。总之,36种燕麦不同部位的营养价值高低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  相似文献   

3.
刈割对燕麦产草量及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刚  赵桂琴 《草业科学》2006,23(11):41-45
以燕麦Avena sativa开花期1次刈割为对照,探讨了不同刈割次数对燕麦青草产量、干草产量和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对4641、4632、巴燕3号、青永久425、青永久31早熟燕麦品种的刈割试验表明,1年内刈割2次比刈割1次其鲜草产量、干草产量以及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显著的降低,其中巴燕3号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产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67.65%和57.57%;青永久425下降幅度最小,分别为23.64%和21.28%。但刈割2次的牧草品质比刈割1次的好,其茎叶比值较低,粗蛋白、粗灰分含量较高,适口性好。特别是刈割的头茬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二茬草及对照。其中粗蛋白含量增幅最大的是4632,头茬草的含量比对照增加53.68%,增幅最小的为青永久425,比对照增加17.3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最多的是巴燕3号,头茬草比对照下降11.34%。青永久31的头茬草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黄土高原引种3种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采用模拟轮牧(SG)和全株收获干草(MH)两种利用方式,评价饲草生产性能。SG的3种高糖黑麦草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灰分的含量明显高于MH,SG的粗纤维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MH(P0.05)。SG显著增加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提高‘明星’和‘优质’的总能产量。高糖黑麦草品种"明星"的产草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各种养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高糖黑麦草品种‘神奇’和‘阿旺’(P0.01),其他高糖黑麦草品种与对照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SG提高高糖黑麦草的饲用价值,且‘明星’的饲用价值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5.
梁国玲  刘文辉  张永超  刘勇 《草地学报》2020,28(4):1024-1033
为探讨倒伏发生对高寒区燕麦(Avena sativa L.)产量形成产生的影响,本试验在灌浆期选择长势和表观倒伏率基本一致的6份燕麦材料,分析倒伏和未倒伏植株燕麦籽粒千粒重、含水量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形成规律。结果表明,燕麦籽粒灌浆速率随灌浆进程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倒伏燕麦籽粒灌浆进程较对照(未倒伏)变缓,其灌浆速率和生长速率分别较未倒伏植株籽粒低17.94%和10.49%;倒伏显著(P<0.05)影响籽粒千粒重、含水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倒伏发生后成熟期燕麦籽粒的千粒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平均较对照分别降低9.80%、33.58%和3.89%;倒伏对不同燕麦材料的影响程度不同,成熟期对‘青永久125’、‘青永久380’和‘青永久787’千粒重影响较大,分别较对照降低10.55%、10.23%和9.94%;对‘青永久402’和‘青永久380’淀粉含量影响较大,分别较对照降低6.86%和4.24%,对‘青永久402’、‘青永久787’和‘青永久993’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分别较对照降低46.79%、39.67%和38.43%。可见,灌浆期倒伏是燕麦籽粒产量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在燕麦育种中应加强抗倒伏型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6.
在甘肃省陇西县南部山区引种了15份燕麦(Avena sativa)种质,通过测定株高,产草量和牧草品质等项目,评价了15份燕麦种质的表现。结果表明,供试燕麦株高在83.1~119.8cm,平均株高为100.9cm;青永久108燕麦的产草量最高,为12.9t/hm2,青永久205燕麦的产草量最低,为4.4t/hm2。青永久198、青永久416、青永久205和青永久415叶片产量较高,约占总产量的35%以上;青永久415燕麦干草的粗蛋白含量为8.2%,显著高于其他燕麦种质(P0.05),青永久83燕麦的粗蛋白含量最低,为3.1%;青永久286燕麦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为44.5%,显著高于其他燕麦(P0.05);青永久198燕麦的ADF含量为21.5%,显著低于其余各燕麦种质(P0.05);青永久108燕麦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燕麦种质(P0.05);青永久18燕麦的NDF含量为39.9%,显著低于其余燕麦种质(P0.05)。综合干草产量和品质分析表明,青永久108和青永久415燕麦是甘肃陇西南部二阴山区建植燕麦栽培草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块茎不同发育期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地上植株、块茎和根系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以油莎豆(品种为‘丰产2号’)为试验材料,在块茎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分别收集地上植株、块茎和根系,分析其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地上植株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块茎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无显著差异。块茎的可溶性糖含量在块茎生长后期显著低于生长中期和成熟期(P<0.05),而粗脂肪含量在块茎成熟期显著高于生长中期(P<0.05)。根系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在块茎生长中期显著高于生长后期和成熟期(P<0.05),全钾含量在块茎成熟期显著高于生长中期(P<0.05)。综上,由块茎的可溶性糖和粗脂肪及地上植株的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指标体现,最佳的收获时间有块茎生长后期和成熟期,以期为油莎豆的收益模式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郭冬生  汤少勋 《草业学报》2022,31(10):178-188
玉米秸秆是反刍家畜主要粗饲料来源之一,其营养降解特性不仅受玉米品种及成熟时期的影响,而且与玉米秸秆形态部位组成相关。本试验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秸秆不同形态部位在2个成熟期干物质(DM)及粗蛋白(CP)的瘤胃降解特性,为玉米秸秆在反刍家畜中的利用提供数据支持。试验选用科湘玉11号(常规玉米)、高油115(高油玉米)、科湘糯玉1号(糯玉米)、沪青1号(饲用玉米)和科湘甜玉1号(甜玉米)5个品种玉米,分别在抽穗后的第17天(乳熟期)和第31天(蜡熟期)采集其叶片、叶鞘、茎秆及苞叶4个形态部位的样品,利用瘤胃尼龙袋技术分析所有样品的DM及CP的瘤胃降解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蜡熟期叶片、叶鞘、茎秆部位DM,以及叶片和苞叶部位CP的快速降解部分(a值)显著(P<0.001)高于乳熟期,但其叶片、叶鞘和茎秆部位DM,叶片、叶鞘和苞叶部位粗蛋白的慢速降解部分(b值),以及苞叶干物质有效降解率(ED)极显著(P<0.001)低于乳熟期。新培育品种玉米不同形态部位干物质及粗蛋白的a、b及ED值与普通品种玉米相近或更高。不同形态部位间DM及CP降解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ED值都按...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利用玉米秸秆各部位,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以整株玉米秸秆作为对照,对玉米秸秆不同部位(茎髓、茎皮、苞叶和叶片)的营养成分,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 30、48 h体外消化率、有效能和吨干物质产奶量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粗脂肪、粗蛋白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茎皮中最低;苞叶中的淀粉、总可消化养分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茎皮中的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的含量最高,苞叶和叶片中含量较低;苞叶的DM (48 h)和NDF (30,48 h)的体外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叶片、茎髓、整株秸秆、茎皮(P<0. 05);苞叶的有效能和吨干物质产奶量显著高于其叶片(P<0. 05),叶片显著高于茎髓、整株秸秆、茎皮(P<0. 05)。综合以上指标比较,玉米秸秆各部位的综合营养价值存在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为苞叶>叶片>茎髓>整株秸秆>茎皮。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收获时期的玉米青贮前后的养分进行了测定,研究青贮对养分保存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籽粒灌浆和成熟度的提高,全株粗蛋白在青贮前后均有不同下降,但青贮后下降不明显;粗脂肪含量整体呈前高后低的趋势,但相同品种在同一天青贮后粗脂肪含量明显高于青贮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中性洗涤纤维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青贮可有效保存玉米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西部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研究和比较11个苜蓿品种(Medicago sativa)生育期、越冬率、抗旱性、抗病虫性、生长速度、茎叶比以及生产性能等7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龙牧801、龙牧803、公农1号、龙牧806和肇东苜蓿优于其他品种,可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牧草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牧草干物质(DM)及蛋白质(CP)在肉羊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肉用绵公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半体内法对13种牧草的DM和CP的降解率和降解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苜蓿DM和CP在瘤胃内各个时间点的降解率最高(P<0.05);沙打旺、狗尾草、燕麦草、草地早熟禾72 h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13种牧草DM的可降解部分和有效降解率的高低顺序与DM在不同时间点的降解高低顺序类似。豆科苜蓿和沙打旺CP的有效降解率最高(P<0.05);禾本科燕麦草、象草、草地早熟禾和狗尾草CP的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P<0.05)。苜蓿慢速降解部分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牧草(P<0.05)。由此得出,豆科牧草苜蓿、沙打旺DM和CP的降解率高于禾本科牧草。燕麦草、草地早熟禾、象草、狗尾草的降解率较高;冷地早熟禾、多叶老芒麦、羊草、披碱草的降解率居中;芨芨草、中华羊茅和芦苇的降解率偏低。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敖汉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营养物质累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分层法将苜蓿草层分成A、B、C三层。结果表明,生物量主要集中在B层,A层和C层较少。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B层和C层生物量不断增加,A层生物量相对稳定。从营养期到结实期,B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从48.15%增至64.48%,C层由9.88%增至21.06% ,A层则由40.74%降至14.16%。粗蛋白质(CP)含量随着生长的进程不断下降,而中性洗涤纤维(NDF) 含量则不断增加。CP含量从营养期的27.55%降至结实期的14.98%,NDF含量则由30.13%增至53.18%。枝条、叶、花、荚果CP和NDF含量各异,不同层枝条的CP、NDF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刘文辉  刘勇  马祥  魏小星 《草地学报》2018,26(5):1150-1158
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L16(45)],研究了燕麦品种、施肥和箭筈豌豆混播对燕麦人工草地生物碳储量影响的研究,为燕麦人工草地生态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品种、施肥和混播均显著影响燕麦草地生物碳储量,品种主要影响燕麦茎、穗和根生物碳储量,施肥主要影响燕麦叶生物碳和箭筈豌豆根生物碳储量;混播主要影响箭筈豌豆茎、叶生物碳储量。燕麦人工草地总碳储量为1 707.70~2 470.15 kg·hm-2,其中利用青海甜燕麦和采用尿素+磷酸二铵+有机肥施肥处理,箭筈豌豆混播75 kg·hm-2或60 kg·hm-2时建植燕麦人工草地地上、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均表现较高,其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 204.7 kg·hm-2,2 136.4 kg·hm-2和2 008.0 kg·hm-2,地下总生物碳储量分别为265.4 kg·hm-2,247.4 kg·hm-2和250.3 kg·hm-2。各器官碳储量及群落总生物碳储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显著增加,在乳熟期达到最大。燕麦和箭筈豌豆地上总生物碳储量分别在燕麦抽穗期—开花期和开花—乳熟期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首次研究了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劲直黄芪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受体植物燕麦、反枝苋、白三叶和荠菜种子萌发、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的化感效应以及对燕麦和白三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旨在提示劲直黄芪的化感潜力,为劲直黄芪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劲直黄芪水浸提液对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劲直黄芪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抑制程度不断增强;对反枝苋、白三叶和荠菜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基本呈“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且浓度达到100.0 mg/mL时,反枝苋种子不能萌发,被完全抑制了。不同浓度的劲直黄芪水浸提液影响燕麦和白三叶幼苗体内SOD、POD活性和MDA含量,当浓度为50.0 mg/mL时,SOD、P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加;浓度升高到100.0 mg/mL时,MDA含量继续增加,而SOD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完穗期8个时期。幼穗分化是从生长锥顶端第1枝梗原基与小花原基开始分化,相同小枝梗上原基与小花原基均是自下逐渐向上发育;整穗是从顶部向下逐渐开花,下部枝梗开花时间小于上部枝梗;小穗上的小花由下向上逐步开花。与荒漠绿洲区相比,高海拔地带的无芒雀麦幼穗分化时间晚,周期缩短,穗部赤霉素(GA)、脱落酸(ABA)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和种子千粒重较低,但高海拔地带单穗成熟种子粒数与单位面积内种子产量高,更适合无芒雀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青燕1号燕麦(Avena sativa L.)饲草生产适宜播量、行距和播种方式,本研究采用播量和行距两因素试验设计,设4个播量水平和5个行距水平,探究不同播量、行距下饲草产量变化,完善该品种在生产推广中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鲜草和干草产量影响显著(P<0.05),同一播量下,二者产量随行距增大而减小,相同行距下,鲜草和干草产量随播量增大而增大;各处理间以播量S4、行距R1最优。不同播种方式下撒播以播量S4鲜草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6.324 t·hm-2和11.330 t·hm-2;与撒播相比条播增产效益明显,条播鲜草、干草最高产量、最低产量均显著高于撒播最高产量。不同收获时期下,以乳熟期鲜草和干草产量最佳,分别达102.562 t·hm-2和30.504 t·hm-2,较抽穗期高4.51倍和3.81倍。不同播量、行距下,株高、茎粗、叶面积和总分蘖数随播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行距增加株高、茎粗呈上升趋势,叶面积则先升高后降低,总分蘖数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刘晶  才华  刘莹  朱延明  纪巍  柏锡 《草业学报》2013,22(2):250-256
为研究2种紫花苜蓿:肇东苜蓿和农菁1号苜蓿的耐盐程度及其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反应规律,在1/2 Hogland营养液水培条件下,用0,50,100,200,300,400 mmol/L 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2种紫花苜蓿幼苗,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盐害情况,分别测定胁迫前和胁迫3,6,9,12,15,21 d的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和脯氨酸(Pro)含量,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下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二者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2种苜蓿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够抵抗一段时间较高浓度(200 mmol/L)的盐胁迫。随着浓度的增加,MDA含量逐渐升高,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在200,300 mmol/L处理下,2种苜蓿的MDA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二者受到的盐害逐渐增大,Chl含量逐渐降低,Pro含量大量累积,但二者的Pro累积程度与它们的耐盐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0,200 mmol/L NaCl胁迫下,农菁1号苜蓿比肇东苜蓿更耐盐;而300,400 mmol/L NaCl处理时,肇东苜蓿的耐盐性大于农菁1号苜蓿。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黄土区优势植物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枯落物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百脉根(Lotusc corniculatu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等四种常见豆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铁杆蒿对这几种豆科牧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总体上均呈现“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效应;紫花苜蓿综合化感效应在不同处理中均受到抑制,随着铁杆蒿枯落物含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的综合化感效应表现出低促高抑的趋势;红豆草和沙打旺在30 g铁杆蒿枯落物浓度时促进效应最强,百脉根在60 g时促进效应最强。以上结果初步表明在有铁杆蒿分布的草地不适合种植以及补播紫花苜蓿,而适当密度的铁杆蒿分布有助于种植以及补播红豆草、百脉根和沙打旺。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宁夏干旱地区滴灌条件下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按同行、间行、交叉和条撒4种混播模式对草地生产性能、种间关系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综合评价,探寻燕麦与光叶紫花苕最佳混播模式。结果表明,4种混播模式较单播均显著提高了牧草产量(P<0.05),其中,间行混播下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6495和11906 kg·hm-2;混播草地较燕麦单播显著改善了牧草品质,其中间行混播牧草相对饲喂价值为115.89,仅低于光叶紫花苕单播;4种混播模式相对产量总和(RYT)均大于1,表现为种间竞争弱于种内竞争,燕麦和光叶紫花苕具有一定的生态位分化,其中间行混播尤为明显。经主成分分析(PCA),燕麦与光叶紫花苕间行混播模式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