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浙江食用菌》2008,(2):52-52
野生食用菌消费市场广阔,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升,是云南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目前,云南省食用菌年创汇7000万多美元;年产松茸1200吨,出口日本近1100吨。经营野生食用菌,投资小、  相似文献   

2.
云南拥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采集和销售野生食用菌是许多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手段。通过研究发现,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组织管理方面各自为政,开发利用模式陈旧,产业融合度不高;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矛盾突出,资源管理力度不够;依靠传统经验保障食用安全有风险,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隐患;企业与科研院所结合不好,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不够;出口竞争没有充分发挥优势等问题。如何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而实现这一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易门野生食用菌资源与农户收入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食用菌是云南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之一,通过对地处云南省滇中西部的易门县3个乡6个村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6个村落经济收入来源及经济状况相关性分析,发现当地农户野生食用菌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例并不高,为1.22%~2.95%;农户是否出售采摘的野生食用菌、野生食用菌的收入高低和农户所在村落的立地条件、其它经济收入状况有明显的关联,尤其是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收入较高的家庭,野生食用菌收入明显降低;而劳动力缺乏或田地较少,林地较多,而导致经济作物收入较低的农户,则比较注重野生食用菌的收入;农户基本没有任何真菌资源保护的措施和观念。同时也对易门县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用菌》2012,(6):73-73
近日,记者从云南省农科院了解到,随着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利用以及人工食用菌的培育发展,食用菌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进一步加快,食用菌出口已成为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东盟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依托于云南"真菌王国"丰富的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和云南农业大学几十年真菌研究历史以及几代真菌学者、教授的学科积累,云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正式于2000年挂牌成立。研究所以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生物学研究、保护性开发利用研究为研究重点,以解决云南省野生菌产业发展和人工栽培食用菌产业发展所遇到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学报》2007,14(1):42
由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菌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云南省农业厅,昆明海关,中国国家濒危动植物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吉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中国菌根联合会,国家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域规划研究所,中国林业微生物资源保藏中心,云南食用菌协会,中华合作供销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中国农学会食用菌分会共同协办的第五届世界菌根食用菌大会将于2007年8月26—29日在云南楚雄召开.会议将由菌根食用菌的科技论坛,商业贸易论坛和文化论坛(野生食用菌科普展览和云南野生食用菌品尝)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种类丰富,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首位,但近年随着野生食用菌市场扩大,以及人们对野生食用菌认识加深、需求增加,导致其商业价值成倍上涨。受生态环境变化和过度采集的影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种类和自然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概况、保护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讨论,以期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鑫 《中国食用菌》2021,(4):154-156,161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通过对各地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兼具食用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对野生食用菌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能够有效的拓展云南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云南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菌种资源与动植物一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生物资源。云南是著名的野生菌王国,资源种类和产量全球第一,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占全国的90%以上、全世界的45%以上。云菌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小蘑菇可以成为大产业,"云菌"(包括野生食用菌和栽培菌)产业是能够在脱贫攻坚、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大作用的朝阳产业,会成为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可达千亿元的大产业。4月2日,在昆明市水源保护区阿子营街道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羊肚菌新品种种植示范基地,"中菌羊肚菌1号"品种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鉴定,这又将为我们云南省从食用菌资源大省到强省的转变,添上重重一笔。  相似文献   

10.
郑丹 《中国食用菌》2020,(3):150-152
野生食用菌以往的营销渠道范围较小,而这种模式已跟不上现代发展需求。互联网+的概念给予了野生食用菌营销模式改革的契机,通过对网络营销中野生食用菌的发展状况展开相关分析,重点阐述互联网+下常见的网络营销渠道,并以渠道为切入点,应用于野生食用菌营销中,由此构建野生食用菌网络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光度法对12种野生食用菌和2种栽培食用菌中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生食用菌总三萜含量极显著高于栽培食用菌;多糖含量在12种野生食用菌和两种栽培食用菌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中总三萜和多糖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效液相色谱对野生食用菌三萜酸进行分析结果,野生食用菌所含三萜酸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食用菌》2011,(6):68-68
专家认为”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贸易技术措施的应对技术研究”项目领先欧盟各国,为解决牛肝菌尼古丁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也为对外谈判交涉奠定基础。据介绍,2008年底欧盟实施了牛肝菌产品的尼古丁限量新标准后,云南省输欧美牛肝菌因尼古丁含量普遍超标,导致出口受阻,产业链上各方经济损失惨重,全省野生食用菌出口面临困局。为积极应对云南牛肝菌贸易受阻问题,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食品实验室牵头,联合省农科院等单位,于2009年5月紧急向云南省科技厅申请了2009CH001《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贸易技术措施的应对技术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4.
高嵩 《中国食用菌》2020,(1):192-194
基于野生食用菌主题公园,对食用菌的艺术设计进行分析。在维护野生菌自然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借助艺术手法,充分开发其观赏价值。以野生食用菌主题公园为形式,实现珍稀菌类的保护和繁育,在保留野生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等基础经济开发活动的同时,挖掘野生食用菌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玉溪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提升玉溪市食用菌产业竞争力,并着力将玉溪市打造成为“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先行区”“全省羊肚菌栽培规模领先区”“云南省高原特色食用菌加工及贸易示范区”的重要依据。通过对《规划》的思路、目标、内容和重点进行分析解读,正确认识《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对达到《规划》提出的目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玉溪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是全国乃至世界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快速,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云南省食用菌经济栽培品种丰富多样,多种生产方式并存,产业区域格局逐渐形成。通过对云南省食用菌主要经济栽培品种、生产方式及产业经济分布等进行概述分析,以期为云南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为背景,对互联网背景线下的野生食用菌贸易进行研究,并科学分析英语专业词汇在野生食用菌贸易中的作用,提出规范性的英语专业词汇运用策略,积极促进野生食用菌贸易与互联网的紧密融合,使野生食用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南华县具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享有“野生菌王国”的美称,其野生食用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南华县野生食用菌年产量与前一年及前两年的降雨量呈正相关,周产量与前一周降雨量呈正相关,与前一周温度具有负相关。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处于野生食用菌采摘和初加工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产业链过短。因此,在林地内创造低温高湿环境可提高野生食用菌产量,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产业链延长。通过研究南华县野生食用菌生产、加工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以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行业作为21世纪的绿色产业,对于云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食用菌产地的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云南省的食用菌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食用菌产业链的龙头,对于当前我国的食用菌市场体系的构建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我们对云南省野生食用菌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状况进行研究,对当前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云南省的食用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13种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物分析及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显示,13种野生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在种类间存在显著差异,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老人头、谷熟菌、黑虎掌、青头菌和干巴菌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复合污染指数较高,存在明显的复合健康风险。对19种农残污染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与最大限量值进行了比较,其中须重点持续关注监管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