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赞名茶     
闻名天下的武夷山,既有奇峰秀水可赏,更有香茗甘泉可饮,算得上是祖国东南的一块宝地。对武夷岩浆的鉴赏,远不自今日始。翻开武夷岩茶有关文献,发现其足证者,是依哀干氏之考据,以孙樵送茶焦刑部书为最古,内云:“甘晚侯十五人,遣待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用涧云龛之品,填勿贱用之。”这碧水丹山为历代武夷之特称,可见佳茗出于武夷山已属无疑。  相似文献   

2.
巩志 《农业考古》2001,(2):324-327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中国武夷山 ,以其丹山碧水、秀峰奇茗著称于世。素有“风景秀甲东南、岩茶蜚声中外。”名胜与名茶 ,双绝于人寰。名山出名茶 ,名茶耀名山。武夷山古属建州 (今福建建瓯市 )位于闽江上游的建溪流域。“茶笋满山 , 利通天下” ,( 2 ) 是建州的特色。福建之茶“以武夷之产声名最著” ,自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 3) 之誉。十七世纪武夷茶率先走出国门 ,是中国茶叶输向欧洲最早的茶类 ,欧人称颂 :“茶是治百病良药。”英国国会文献上最早记载中茶的文字就“Bohea” ,以“武夷”为中国茶叶之代称。十八世纪中期 ,瑞典…  相似文献   

3.
武夷君与武夷茶《武夷山志山记》载:昔有神仙降此山。曰:“予武夷君也,统录群仙,罗馆于此,故而得名。”《武夷茶歌》云:“相传老人初献茶,死为山神享庙祀。”故而武夷山流传着这样的古老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在这“丹山碧水”的地方,峰峦岩壑,秀拔奇伟。清溪九曲,流出其间。这里峰岩交错,怪石磷峋,翠岗起伏,溪涧纵横。新石器时期就有闽族先民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刀耕火种的原始劳动生活。有一年,“越击楚亡国”,越贵族四处外逃。从中原来了一支部落,逃亡到这里。他们披荆斩棘,开山筑舍…  相似文献   

4.
碧水丹山迎嘉宾岩茶飘香敬友人──第五届国际无我茶会暨第四届武夷岩茶节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赵大炎为了进一步弘扬武夷茶文化,宣传独具“岩骨花香”的岩茶,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旅游促销,振兴武夷经济,1995年10月26日—29日,武夷山市岩茶...  相似文献   

5.
吴志强 《农业考古》2005,(2):312-312
品质优异,独具神韵,香幽而奇,味醇益清,回味甘爽,令人怡情悦性。古人诗云:“奇茗神话传古今,岩壁大红永世存,世间绝品人称颂,益思去病人长春。”历来只有皇帝才能喝到。元代就已作为进贡之品,是为御品。在经好事者夸大,喧染,有关大红袍的传说众多,闻听之后,便有几分“自古仙人栽,人间难得一睹此芳容”的出神入化之感,与武夷碧水丹山一起驰名天下了。  相似文献   

6.
新秋八月,晴空万里,碧水丹山,格外秀丽;武夷岩茶分外馨香。为配合南平市’98武夷旅游月活动,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第五届武夷岩茶节暨武夷无我茶会,已于8月18日在风景秀拔雄伟的大王峰山麓隆重举行。武夷山到处洋溢着节日盛会的喜庆气氛。参加这次盛会的有省、市领导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茶侣共400多人。与会者通过“茶之旅”观赏武夷茶艺,参加无我茶会和母树大红袍茶叶拍卖,以及游览武夷山水风光,攀登号称华东屋脊、海拔2158米的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等活动,个个为武夷山的奇山秀水而赞叹,为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神韵而倾倒。通…  相似文献   

7.
丁运苍 《农业考古》2007,(5):271-273,282
2007年8月下旬,我因公事从南京禄口机场乘飞机去厦门。三天之后,我又从厦门改乘火车,到达闽北的武夷山,顺便考查了有关武夷山岩茶的轶闻往事。(一)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祖鼻,乌龙茶源于武夷山。久负盛名的武夷岩茶,为碧水丹山增添了无比的神韵与辉煌。武夷山地处福建闽北的崇安县境,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建县,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而始于唐代,风靡于宋代的武夷茶,经过当地茶农数百年的精心栽培,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名气的上等好茶。18世纪初,茶农们经过精细的工艺改进,便将武夷茶改制成为一种半发酵的青茶,即现在的乌龙茶。这种乌龙茶…  相似文献   

8.
巩志 《农业考古》2003,(4):246-246
茶,“臻山川灵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乃天地间之灵物,生于丹山碧水之间,与青山、明月为伴。以清风、云雾为侣,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赵大炎 《农业考古》2001,(2):331-333
武夷岩茶品质优异 ,出类拔萃。素以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令人为之倾倒 ,为之神往。早在晚唐进士徐夤对武夷茶就倍加赞赏 ,给武夷茶写下“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 ,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评语。所谓岩韵 ,韵者 ,味也。即武夷岩茶具有独特的神奇的韵味。它有如秀丽的武夷山峰峦岩壑 ,此起彼伏 ,若隐若现 ,移步换景 ,亦真亦幻那样 ,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和谐和的美感 ,令人心旷神怡 ,回味无穷。历来对岩茶韵味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说。笔者认为 ,岩茶包含着两层意思 :一是岩茶顾名思义 ,是长在岩石上的茶 ,“岩岩有茶 ,非岩不茶” ;二是…  相似文献   

10.
武夷山茶叶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奇特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1,19(2):335-338
人们在倾慕武夷茶的芳名 ,谈论其特突的制造工艺 ,脱俗入仙的栖身之处 ,品味美妙无比的茶汤时 ,却往往易忽视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有趣事情 ,实为一大憾事。今特略述如下 ,以飨读者。一、茶叶品名争艳斗奇武夷茶属乌龙茶的一种 ,它的栖身之地是弛名中外、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武夷山。“建茶名品甚多”( 1) ,仅“武夷各岩所产之茶 ,各有特殊之品……名目诡异 ,统计全山将达千种”( 2 ) 。“其品分岩茶、洲茶 ,附山为岩 ,沿溪为洲 ,岩为上品 ,洲次之。又分山北、山南 ,山北尤佳 ,山南又次之。岩山之外 ,名为外山 ,清浊不同矣。”( 3)以上可见 ,…  相似文献   

11.
吴巩志 《农业考古》2012,(2):329-333
亿万年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沧海桑田的演变,给神州大地留下许许多多壮美无比的名山大川,处处有奇峰、异洞、流泉、飞瀑,真是多姿多彩,气象万千;其中最突出的是丹山碧水武夷山。闽中山水幽奇以武夷山为第一,武夷山水集雄、奇、险、秀之美,兼幽旷、古趣之妙,丹山碧水与"千古儒释  相似文献   

12.
<正>“丹山碧水天下奇观,人杰地灵世间胜境。”你见过像彩霞般灿烂的红色的方山、石柱或是断崖吗?这些景象在贵州的赤水、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泰宁、江西的龙虎山、浙江的江郎山、湖南的崀山等地随处可见。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属于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正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上述六个地区在2010年以“中国丹霞”的名称共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13.
武夷斗茶源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斗茶创始于以产贡茶闻名的建州茶乡。建溪上游的武夷山,是历史名山。在这碧水丹山的茶乡,种植和使用茶叶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36年,濮闽族君长率兵与周武王会盟伐纣时,曾将饮用的茶叶献给周武王“以茶代酒”。最初贡茶只是作地方官吏献给皇家的一种礼品,以示尊敬之意。至于形成钦定的贡茶制度,则是从唐代开始。斗茶是当时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比赛活动。斗茶要比技巧,斗输赢,富有很强的趣味性。它是武夷山区品饮茶叶的主要方式,是武夷山传统文化之葩。武夷斗茶之风,随着“斗品充官茶”,从茶乡传入朝廷,逐渐向全国传播开来,斗茶的时间也不再限于采摘新茶之时,参加者也不限于茶农,其目的也不限于评比茶品,更重视评比斗茶者点汤、击拂技艺的高低,久而久之,斗茶风靡全国,  相似文献   

14.
名山茶城相辉映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赵大炎武夷山水奇秀甲东南。六十平方公里名胜区,集庐山之雄,黄山之奇,西湖之美,桂林之秀。碧水丹山,飞翠流霞,山抱水转,水贯山流。景区内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千姿百态,令人神往。“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1998年第四期)曾刊出“臻山以秀气之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谜”一文,内中有[大红袍]一小节,说是“大红袍”起于清代,位于四大名丛之首,俗称武夷岩茶“茶王”。据天心永乐禅寺僧人说:“该树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据当地农民谈:“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窠底的一座崖上,只有三株,民国吴石西在此摩崖刻石“大红袍”三个字。据武夷茶馆的招待员介绍“大红袍”的由来:元代福建知府道经武夷,身染重病,得寺僧献茶治愈,过后携香烛前往膜拜,因香火过旺,怕损伤茶树,将大红袍罩在茶树上。古时,闽南秀才赶考,在天心岩…  相似文献   

16.
吴怡仁 《农业考古》2007,(5):268-270
中国之茶以“闽中茶品天下高”著世,在明末清初以前,武夷之茶,都称“‘武夷茶’而不能称‘武夷岩茶’”。武夷岩茶顾名思义是在大山岩或岩石上所生的茶,两者是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属蒸青团饼茶包括炒青绿茶;后者是专指乌龙茶类,即生产加工在武夷山的半发酵茶。闽茶以武夷产者声名为最著,昔时武夷茶充为贡品,今以武夷岩茶(乌龙茶类)品质优异,脍炙人口,声振中外。世界茶叶市场上概以武夷(Bohea)为中国茶叶代称,武夷所产之茶却有武夷茶与武夷岩茶的区别;它有两种不同含义,是不能混淆的。武夷茶始于唐,兴于宋,衰于明而盛于清,历史久远。历经宋元…  相似文献   

17.
锐则浓长清则幽远──话说武夷岩茶之“岩韵”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武夷岩茶,之所以能闻名天下,成为中极品,究其原因,与它品具岩骨茶香之胜的“岩韵”密切相关。为了说明问题,我想先叙述一个武夷山茶农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话题,那就是清代有个台湾籍青年名叫林凤池的...  相似文献   

18.
一.红茶的历史轨迹中国的茶叶生产有数千年历史,但一直是以绿茶为主,相对而言,红茶的历史很短,只有几百年,是晚到明末清初才在福建武夷山桐木关星村产生的。清代乾隆十八年间(1753年)成书的《片刻余闲集》在记载武夷山茶叶生产的情况时说:"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  相似文献   

19.
武夷茶与早期欧洲茶文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夷岩茶,香、清、甘、活兼之,品质特具一格,驰名中外。早在宋、元、明、清各朝都列为“贡品”。明末清初传到欧洲,清代康熙年间,大量运销欧洲,备受欢迎。最早在欧洲一般上流社会就喜用Bohea一字,作为武夷茶的别称。由于武夷茶的独特优异品质,博得人们的喜爱,有誉为“百病之药”。诗人借吟诗作赋,赞口不绝。苏格兰诗人阿兰·莱姆赛在1721年写的一首诗中称:“信嘉乡之殊珍兮而百草之尤,称绿茶兮而武夷之名茶最优”。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市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北段南麓,闽赣交界处,素有“碧水丹山”之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境东西宽70km,南北长72.5km,总面积2798km^2。据统计,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茶山115473亩。其中大红袍32636亩,占总面积的280k:肉桂24210亩,占总面积的21%;水仙48805亩。占总面积的42%;奇种9822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