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笔者通过苦豆子生物碱对甲醛致大鼠足趾肿胀试验、小鼠热板法镇痛试验,对苦豆子生物碱的抗炎、镇痛药理作用进行试验性研究探索。试验结果表明,苦豆子生物碱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抗炎、镇痛效果与试验生物碱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急性炎症模型和以小鼠琼脂肉芽肿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模型及进行小鼠镇痛扭体试验,观察口服生化黄腐酸(BFA)对小鼠急慢性炎症模型的影响和小鼠在镇痛扭体试验中的反应,研究口服BFA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口服BFA对小鼠急性、慢性炎症模型及镇痛试验中,小鼠的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咪达唑仑、布托啡诺和右美托咪啶3种药物联合用药对犬的镇静镇痛效果,试验采用6只试验犬,对给药前后犬的心率、呼吸频率等进行无损伤监测,并同时监测犬的其他体征变化和不同时段镇痛、镇静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物联合应用对犬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提高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剂量,镇痛作用起效快,镇痛程度与持续时间增加,镇静作用起效慢,镇静时间延长,恢复期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鼠单侧侧脑室埋管注射和光辐射热甩尾实验,证明静松灵(40mg/kg.sc)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CaCl2(1μmol/rat,icv)和EDTA(0.4μmol/rat,icv)分别拮抗和增强静松灵的镇痛作用。异搏定(0.4μmol/rat,icv)和硝苯吡啶(0.4μmol/rat,icv)可增强静松灵的镇痛并可逆转CaCl2对静松灵镇痛的拮抗。脑内5-HT、NE含量与静松灵镇痛密切相关。作者认为,脑Ca2+对静松灵镇痛效应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脑内NE和5-HT含量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瓜馥木碱甲对小鼠的镇痛药理作用,试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瓜馥木碱甲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瓜馥木碱甲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阀值。说明瓜馥木碱甲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马蹄香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对小鼠肠蠕动的影响,通过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研究马蹄香的镇痛作用,通过小鼠碳末推进法研究马蹄香对肠蠕动的影响。在验证外周镇痛作用的扭体试验和验证中枢镇痛作用的热板试验中,马蹄香药物组和阿司匹林阳性药物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碳末推进试验中,马蹄香药物组和多潘立酮阳性药物组均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马蹄香具有外周和中枢镇痛药物活性,并能够有效促进肠蠕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灌胃不同浓度的当归水煮液对正常和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当归水煮液分别对正常和神经痛大鼠灌胃,通过热板和压力测痛仪测试,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热刺激和机械刺激引起的后爪缩爪反应潜伏期(HWL)。结果表明:当灌胃6 mg/mL当归水煮液时,正常大鼠与神经痛大鼠相比,右爪热板的镇痛效果差异显著(P0.05),左爪压板的镇痛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当灌胃24,96 mg/mL当归水煮液时,正常大鼠与神经痛大鼠相比,右爪热板和左爪压板的镇痛效果均差异极显著(均P0.01)。说明当归水煮液对正常大鼠的镇痛效果强于神经痛大鼠。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草药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超微粉的镇痛机制,为千里光镇痛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6周龄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制备千里光超微粉混悬液,设千里光超微粉高(360 mg/kg体重)、中(180 mg/kg体重)、低(90 mg/kg体重)剂量组,以灌胃方式连续给药7 d后进行后续相关试验,通过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验证其镇痛作用并用以区分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作用,通过纳洛酮颉颃试验、利血平颉颃试验及对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检测等方法来探究其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机制。结果显示,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中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纳洛酮和利血平分别作为阿片受体阻断剂和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可部分颉颃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作用;千里光超微粉可显著提高脑组织5-HT的浓度,降低血清中5-HT的浓度(P0.05),但对于脑组织和血清中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千里光超微粉具有中枢性和外周性镇痛作用,其镇痛途径与阿片受体存在一定关系,可通过抑制囊泡膜对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主动摄取过程而间接发挥镇痛作用;还可通过升高中枢NO和5-HT的浓度及降低外周NO和5-HT的浓度来发挥其镇痛作用,但对于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许多从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入手对针刺镇痛机理进行的有关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并与体液中诸多神经介质有密切关系。七十年代以来,循经感传现象的发现及经络客观存在的证实,使人们相信针刺镇痛效应可能与经络的传导作用也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观察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模型和醋酸诱导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观察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炎作用.结果显示,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对热板法试验模型无显著镇痛作用;显著抑制醋酸诱导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高剂量下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结论表明,油樟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一定外周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采用70%乙醇浸提并浓缩至1g/L,加等体积水,冷却、过滤后将滤液用AB-8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浓缩干燥后得到总黄酮;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镇痛试验复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马蹄黄总黄酮对小鼠镇痛作用和炎症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小鼠断尾出血时间、血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研究马蹄黄总黄酮止血和凝血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的马蹄黄总黄酮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中、高剂量的总黄酮有明显的镇痛、止血作用。表明马蹄黄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其总黄酮抗炎、镇痛和止血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美洛昔康片的解热、镇痛效果,为其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新西兰兔肌肉注射蛋白胨建立致热模型以及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乙酸溶液建立扭体疼痛反应模型,用美洛昔康片进行相应的治疗,考察其解热镇痛作用。结果显示:美洛昔康片各剂量组对由蛋白胨引起的发热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美洛昔康片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对乙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镇痛率均超过80%。研究结果表明:美洛昔康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镇痛近年来在医学和兽医学临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镇痛原理国内外学者也作了大量地研究工作,提出针刺镇痛是痛觉传入信息和针刺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相互整合作用的结果。大脑皮层是否参与针刺镇痛?我们为此作了一系列实验。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氟安定对小鼠的镇痛作用,试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温浴法测小鼠痛阈的变化,并试验了纳洛酮对氟安定是否有颉颃作用。结果表明:100,200 mg/kg的氟安定能明显延长镇痛反应潜伏期,小鼠灌胃1 h后有效,灌胃2 h痛阈到达高峰;100,200 mg/kg氟安定能明显抑制小鼠温浴法甩尾反应,注射氟安定2 h左右痛阈达到高峰;氟安定+纳洛酮组相对对照组的痛阈提高百分率比氟安定+生理盐水组相对对照组的痛阈提高百分率有所降低,氟安定的镇痛作用有减弱趋势。说明氟安定对小鼠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纳洛酮对氟安定有颉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确定广藿香的镇痛作用。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广藿香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方式,分别给予0.25、0.5、1.0g/(kg·BW)广藿香及生理盐水;给药后,各组小鼠灌胃20%冰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体态变化以及扭体次数,并计算镇痛率。结果表明,给予20%冰醋酸溶液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腹痛症状较轻,低剂量组小鼠的腹痛症状较为严重,抽搐明显;高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低剂量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镇痛百分率最高(36.73%),低剂量组的镇痛百分率最低(14.45%)。广藿香对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镇痛作用,且镇痛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与缰核在针刺镇痛中的机能联系作了研究。用微电极记录外侧缰核的单位(神经元)自发放电时,观察到缰核的绝大多数单位对伤害性痛刺激呈现暴发性高频放电反应。这种反应可被电针或镇痛药盐酸吗啡所抑制,又能被吗啡反转剂纳洛酮所反转。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使外侧缰核的自发放电和痛诱发放电减少或消失。表明大脑皮层在针刺镇痛中,可发出下行信号到达外侧缰核,抑制或削弱缰核的活动。从而加强了中缝大核的下行抑制作用,达到缓解疼痛或镇痛的效应。在电针“邪气”穴的同时刺激大脑皮层感觉运动区,可加强针刺对缰核自发放电的抑制效应。表明大脑皮层参与针刺镇痛,是大脑皮层发出的到达缰核的下行信号与针刺传入信号在外侧缰核同一神经元相会聚,进行整合,从而加强了针刺镇痛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据文献资料,中枢5—羟色胺(5—HT)是重要的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并与镇痛有密切关系。它既参与吗啡镇痛,又参与针刺麻醉等。显然中枢5—HT在镇痛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为了进一步探索He—Ne激光麻醉机理,开展本试验,对He—Ne激光麻醉与脑脊髓液内5—HT含量消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中草药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超微粉的镇痛机制,为千里光镇痛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6周龄昆明小鼠为试验动物,制备千里光超微粉混悬液,设千里光超微粉高(360 mg/kg体重)、中(180 mg/kg体重)、低(90 mg/kg体重)剂量组,以灌胃方式连续给药7 d后进行后续相关试验,通过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验证其镇痛作用并用以区分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作用,通过纳洛酮颉颃试验、利血平颉颃试验及对小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五羟色胺(5-HT)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检测等方法来探究其中枢镇痛和外周镇痛机制。结果显示,千里光超微粉能提高甲醛致痛模型和热浴甩尾法中小鼠的痛阈值,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纳洛酮和利血平分别作为阿片受体阻断剂和抗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药,可部分颉颃千里光超微粉的镇痛作用;千里光超微粉可显著提高脑组织5-HT的浓度,降低血清中5-HT的浓度(P<0.05),但对于脑组织和血清中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结果表明,千里光超微粉具有中枢性和外周性镇痛作用,其镇痛途径与阿片受体存在一定关系,可通过抑制囊泡膜对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的主动摄取过程而间接发挥镇痛作用;还可通过升高中枢NO和5-HT的浓度及降低外周NO和5-HT的浓度来发挥其镇痛作用,但对于NO的浓度调节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二甲苯胺噻嗪对大鼠镇痛和麻醉的ED50及时效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腹腔注射二甲苯胺噻嗪(xylazine)后,采用序贯法(SequentialAnalysis)测定对大鼠镇痛和麻醉的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结果,镇痛的ED50值15.524mg/kg麻醉的ED50值为45.096mg/kg,在增加一个公比(r镇痛=1.507,r麻醉=1.143)的基础上,我们取25.0mg/kg和55mg/kg用于镇痛和麻醉实验,结  相似文献   

20.
蜂毒(Honey bee venom)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的生物制品,其中蜂毒多肽(Melittin)、蜂毒明肽(Apamin)及磷脂酶A是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临床资料表明,蜂毒对三叉神经痛、头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其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应用化学刺激法及电刺激法研究了蜂毒的镇痛作用。同时,测定了它的急性毒性。并以吗啡、安替比林作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