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初,广东云浮思劳片区番鸭养殖场出现下痢、张口呼吸、脚软、堆积、采食量减少等症状。发病后的前3天曾经用过抗生素治疗,但没有效果,死亡率高达80%。病理解剖主要表现为肠道中后段膨大约3倍、整个肠道出血严重,有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胆囊明显膨大,肾脏肿胀。为查明原因,笔者对发病的雏鸭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工作,通过病毒分离、PCR、琼脂扩散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获得1株番鸭小鹅瘟病毒。经番鸭胚接种、雏番鸭攻毒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
番鸭小鹅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表现腹泻、肠粘膜脱落形成栓塞为特征的发病雏番鸭肝、脾中分离到2株病毒(命名为GPV-PT株和GPV-F株),分离株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和琼脂扩散沉淀(AGP)试验中只与GPV单抗反应,与MPV、NDV、IBDV单抗和DHV阳性血清均不发生反应;电镜观察见到实心和空心两种粒子,无囊膜,圆形,呈立体对称,直径20~24 nm;分离株无血凝活性;对紫外线和胰蛋白酶均不敏感;对番鸭胚的ELD50为lg6.5;雏番鸭人工感染病毒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并回收到病毒。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2株病毒均为番鸭小鹅瘟病毒。  相似文献   

3.
从死亡的具有典型小鹅瘟症状的7日龄雏鹅肝中分离到1株病毒.选用未免疫小鹅瘟疫苗的健康母鹅所产的12日龄鹅胚,进行鹅胚接种试验,雏鹅表现出典型鹅瘟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鸡胚致死率达到25%;不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能凝集黄牛精子,经琼脂扩散试验,用此株病毒感染的鹅胚液能与小鹅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综上所述,这株病毒初步鉴定为小鹅瘟病毒.  相似文献   

4.
 从扬州郊区某鹅场死亡的、具有小鹅瘟典型病变的雏鹅肝、脾、肠病料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试验鉴定,该毒株能与小鹅瘟阳性血清发生沉淀反应,通过电镜可以观察到典型的细小病毒样粒子;人工感染雏鹅,可引起发病和死亡,并与自然病例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该毒株的鹅胚半数致死量(ELD50)为106.160.2 mL,最小致死量病毒致死鹅胚的平均时间(MDT)为93.6 h;结果表明,该野外分离病毒为小鹅瘟强毒株,命名为YZ-0703株。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番鸭小鹅瘟病毒弱毒株(MDGPV-D)非结构蛋白NS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已发表的MDGPV-PT株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1对引物,采用高保真PCR技术扩增MDGPV-D株NS全基因序列。对番鸭小鹅瘟病毒疫苗弱毒D株(MDGPV-D)N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MDGPV-D株NS蛋白的同源性、遗传衍化、N-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B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D株NS全基因大小为1 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F926696),与MDPV NS基因的亲缘性最近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8.6%,97.6%~98.2%;MDGPV-D株NS蛋白具有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27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11个B细胞抗原表位,13个CD8+CTL表位,10个CD4+Th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高,分别为40.67%、41.15%,而β转角仅占4.63%。与亲本强毒PT株相比,弱毒D株的NS蛋白存在2个定点突变,分别位于核苷三磷酸区域(第338位氨基酸)与CD4+Th抗原表位(第225位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番鸭源小鹅瘟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结构蛋白及其抗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交叉免疫印迹方法,分析比较了番鸭源小鹅瘟病毒(MD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结构蛋白抗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MDGPV和MDPV纯化病毒在SDS-PAGE分析中均呈现3种结构蛋白,分子质量分别为81、65和55 ku;在免疫印迹试验中,MDGPV和MDPV的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均可被同源抗血清识别,而异源抗血清均不能识别VP1蛋白;免疫番鸭血清和感染耐过番鸭血清识别的条带无明显区别.可见,MDGPV和MDPV的抗原性差异主要体现在VP1蛋白上.  相似文献   

7.
商品肉鸭鸭瘟病毒河南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疑似鸭瘟的商品肉鸭肝作病料分离病毒,经致病性试验、被动免疫试验、中和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证明该分离病毒为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8.
无菌采取怀疑患小鹅瘟雏鹅的脑、肝、脾、肾等组织样本,健康鹅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经雏鹅保护试验及鹅胚内中和试验鉴定,确诊病雏鹅的病原为小鹅瘟病毒,应用所分离的病毒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效力检验,取得对小蛾瘟攻毒保护10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7个病毒分离株。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外壳直径75nm,内核直径50nm;病毒核酸型为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试验感染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100%,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并可回收到该病毒。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0.
采集以腹泻、呼吸困难及主要症状的雏番鸭肝、脾病科,接种14d龄非免疫番鸭胚,80%胚在3~7d死亡,胚体呈弥漫性充血、出血。接种番鸭胚成纤维原代细胞72h可见细胞圆缩、聚团等变化。收集尿囊液及细胞培养物,以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us,MDPV)阳性血清进行聚苯乙烯乳胶凝集,病料培养物均呈阳性反应,提取病料接种的尿囊液及细胞基因组DNA,用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到与设计相符的600bp片段,经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克隆到的片段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特异性片段,从而初步证明分离到的病毒为雏番鸭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1.
抗小鹅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在防治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部分免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这些单抗不仅特异性强,而且反应效价高,其中以GD_4和GD_6单抗的反应滴度最高,ELASA效价前者为10~(-6),后者为10~(-5).同时对GPV均具有中和能力和凝聚能力。用GD_4单抗进行小规模现场防治试验,对小鹅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2020年8月,福建省福州地区某鸭场饲养的半番群发病,发病率约为65%,病死率高达90%以上,感染鸭皮肤表面可见大量出血,为了明确其病原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分别采集发病鸭的肝脏、脾脏、胰腺、肾脏、皮肤等组织进行鸭常见病原检测、病毒分离鉴定、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原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61-262
鸭瘟病毒是引起鸭、鹅等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可造成鸭群规模性死亡,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江西上饶某鸭场的一例鸭瘟病例,总结鸭瘟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以期为广大养鸭大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初步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南京某地具典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变的死亡雏鹅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用12日龄鹅胚增殖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到腺病毒样粒子,直径70-120 nm;经与小鹅瘟阳性血清进行中和作用后,接种鹅胚后仍出现死亡。人工感染4日龄健康易感雏鹅,引起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用此株病毒感染的鹅胚尿囊液制备的沉淀抗原,经琼脂扩散试验,不能与小鹅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  相似文献   

15.
从湖北省武汉市某种鸭场送检的死亡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变化特征初步诊断为鸭瘟病毒感染。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病毒核酸DNA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416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与Gen 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鸭胚感染试验表明,感染的鸭胚在第四天开始死亡,并出现典型的鸭瘟病毒感染症状。上述结果表明,该种鸭场种鸭死亡是由鸭瘟病毒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正>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病原体是小鹅瘟病毒。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4~20天的雏鹅,传染快、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可传至下一代。  相似文献   

17.
18.
张旭  董志壮 《新农村》2000,(6):19-19
由于番鸭生长快速,饲料报酬高,又能旱地圈养,近年来,深受各地养殖户欢迎,饲养量增长很快。但一些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小病毒病、小鹅瘟时有发生。由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严重地威胁着养鸭户的饲养效益。我们在跟踪服务中,常常碰到一些养鸭户未能及时确诊,滥用了许多抗菌药物,既贻误了病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医药费支出。所以广大养殖户必须有所警惕,认真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番鸭病毒性肝炎、细小病毒病、小鹅瘟等,就临床症状来说,由于病毒性肝炎死亡雏鸭常见角弓反张姿势,因而容易诊断,而其他两病在临床症状上极为相似,主要症状为厌食、腹泻、气喘、软脚和迅速消瘦。  相似文献   

19.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 7个病毒分离株 .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 ,外壳直径 75nm,内核直径 50 nm;病毒核酸型为 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 ,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 ,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 ,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 ;试验感染 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 10 0 % ,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 ,并可回收到该病毒 .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20.
番鸭"白点病"(Muscovy Duck White Necrosic Disease,MDWND)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因其肝脏特征性病变又称为"花肝病"。重点对番鸭"白点病"病原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纯化;易感动物攻毒试验;病毒蚀斑克隆,克隆病毒回归试验。通过试验鉴定出MDWND的一个广东清远分离株为细小病毒科成员,对该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