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舍是养猪必备的建筑,是猪生活居住的地方,建筑设计好坏直接影响猪的健康与生长,所以猪舍建筑在养猪生产中甚为重要。设计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养猪业是否成功。广西暑天气温高达33℃~38℃,雨水集中在高温时期,气温高,湿度大。冬春季8℃以下寒冷天气,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在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发展趋势下,发展现代规模养猪业,猪场及猪舍的建筑规划及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合理选址,猪舍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妥当与否,对整个猪舍的内、外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猪舍的设计与建筑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工厂化养猪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它是采用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工业生产方式,进行高效率的养猪生产.随着瘦肉型猪种的选育成功,配合饲料工业的发展,养猪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和猪舍建筑设计的进步,兽医防疫水平的提高,世界上七十年代出现能够依照固定周期、稳定节奏、连续生产规格化的工厂化养猪.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约化和机械化养猪的发展,养猪企业以及养猪农户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加高效管理猪群。因此,养殖企业(户)越来越倾向于在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饲养更多的猪。然而,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饲养更多的猪会对猪的生长性能、健康以及猪的福利指标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饲养密度过高,猪舍的环境卫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空气质量,这会增加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从而造成猪疾病的发生,继而降低猪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从猪群饲养密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猪只的影响这两方面阐述适宜饲养密度的重要性,以期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猪舍的建筑与舍内环境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建筑是否合理,猪舍内环境能否满足猪的生长发育的要求,是关系到能否发挥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和保障猪体健康以及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影响猪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空气质量和光照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养猪大国,随着社会进步、科技水平提高,养猪的水平、理念也不断更新提高,健康养猪新理念在广大养猪界获得共识,其中净化猪舍空气品质对猪的生产性能有益也逐步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同.猪舍内(特别是密闭的保育舍、产房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对生猪的危害以前往往被忽视,但却影响到猪的生长性能以致诱发呼吸道等疾病.  相似文献   

7.
猪舍温度的科学控制对于健康养猪极为重要,合适的温度不仅可防止猪的冷热应激、感冒、腹泻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有效提高猪的抵抗力和饲料报酬,是显著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猪舍温度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安装加热或降温设备,更需要在猪舍设计、建筑材料选择、通风效率优化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彰冠乡集约化猪舍不断增多,极大推动了全乡畜牧业的发展,但是许多养殖户不重视猪舍的选址,要养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址、建场。选址不当、猪舍结构不合理等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对猪的生长、猪的健康、猪场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所以在新建猪舍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防治宋良敏金石(沈阳益华实业总公司肉类加工厂110145)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猪生产向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方式发展,大规模和密集饲养给猪舍环境卫生带来了恶化因素。不仅猪的呼吸道疾患有多发的倾向,而且疾病也越复杂化、多样化。猪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10.
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和繁育的环境。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生猪产生的粪便和污水  相似文献   

11.
随着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一些养猪单位片面追求规模效益,在现有圈舍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对养猪过程中的兽医卫生防疫工作重视不力,致使猪病在猪场内不断发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并加强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尤其是要高度重视环境卫生的消毒,以消灭或减少传染源,进而保证猪只的健康生长,是提高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消毒药的基本功能消毒药的作用机理说法很多,大致有如下三种,即:破坏病原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致使病原微生物蛋白变性;包围病原微生物表面,阻碍呼吸、阻碍其对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要…  相似文献   

12.
影响健康养猪的5个因素分别是品种、环境控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的推进,猪场的养殖密度不断升高,适宜的猪舍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猪舍中的环境控制技术可能会影响猪的饲料转化效率和猪的健康.猪舍中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通风、降温、采暖、空气质量等因素,应在提高环境调控效率的情况下,降低猪舍环...  相似文献   

13.
<正>在办猪场经营和在没进猪之前,应当建筑合理舒适的猪舍,因为猪从出生到出栏都生活在猪舍中,猪舍对猪体健康,生长十分重要,猪的一生都是在猪舍里度过的。因此,只有选择一个好的场地修建猪舍,才能保证猪的健康,提高猪的生产力,降低养猪成本,增加经济收入。一个修建不合理的猪舍,能使猪生病,长势慢,从而影响经济效益。1地势与地形修建猪场的场地要求高燥、平坦、向阳、被风、排水良好。不要修在低洼潮湿的地块,如谷地、山坳里,  相似文献   

14.
《猪业科学》2019,36(4):26-26
正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养猪生产在日益扩大,有效监测个体猪和猪群健康是养猪业必须要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在大型养猪群体中,仅依靠人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会很耗时,并且时间有限容易出现人为错误。众所周知,猪的行为在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最准确地反映猪群的行为,需要进行连续、无干扰的监测。摄像机监控系统是实现猪舍不间断观察的关键一步,随着技术和程序的发展,科研人员对动物行为与其健康和福利之间的联系也有了初步了解。林肯大学和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环境对养猪生产的影响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猪的生产表现,是由遗传与环境决定,但是在饲养过程中,特别是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环境因素如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猪舍内的有害气体等有着密切关系,环境因素对猪的生理过程能否正常进行、猪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只有使猪群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猪的生产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l温度适宜的环境温度,是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条件。猪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因其年龄、类型和品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养猪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1~2头,到现在的10头左右.如何保证经济效益的正常获取,笔者提示农户在养猪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合理进行猪病的免疫工作是确保生产安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1消毒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规模养猪迅速发展,同时,疾病预防出现困难。原因何在?我们首先要从规模养猪特点入手。规模养猪的猪只数量多,饲养密度高,运动范围小,环境应激因素多,所以,猪的体质差,为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猪场的环境卫生体系是以传统的防疫保健为基础,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根据。要求规模养猪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完善猪场内外布局和猪舍内部的工艺设计等一系列措施,给猪群提供一个良  相似文献   

18.
猪场和猪舍是大群养猪所必须的基础设施。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着猪群健康、生产成绩、经济效益、环境保护以及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研究一套适合我区气侯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最佳方案,这对于发展我区养猪事业,特别是当前建立商品瘦肉型猪基地是必要的。兹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的体会,参考我国、特别是南方一些猪场设计的优点,对猪场布局和猪舍设计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并作了一个年产三千头商品瘦肉型猪的猪场设计方案,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户养猪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往的1~2头,到现在的10头左右。如何保证经济效益的正常获取,笔者提示农户在养猪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合理进行猪病的免疫工作是确保生产安全,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1消毒环节农户养猪的目的一是自食,再就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养好猪呢?本人认为农户首先应高度重视消毒这一环节,因为消毒可以消灭猪体表及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幼虫及虫卵等。因而降低了传染病和寄生虫的发病几率。  相似文献   

20.
正猪肉是我国主要的肉制品之一,随着养猪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猪肉的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并逐渐开始关注猪的生存环境,认为只有健康的环境才能养出健康的猪。本文从猪舍选址、猪舍布置以及生物安全方面对猪的生存环境及对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介绍,以实现健康养猪的目的。1健康养猪的环境要求1.1猪场选址选择合适的场址对养猪很重要。(1)场址应选择在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