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溪县现有茶园总面积 1 5万hm2 ,2 0 0 0年茶叶总产量 1 4 4万t,分别占全国乌龙茶、福建乌龙茶总产量的 1 4和 1 3,产值 3 3亿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1 5 ;创税利 4 0 0 0万元 ,占全县财政收入的 18%左右 ,年外销量约 60 0 0t,创汇 2 0 0 0多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 ,茶业行业带动农户达 8万户以上 ,从事与茶相关行业的人员达 60万人以上。茶叶是安溪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1 安溪县茶叶生产现状1 1 茶树品种结构现状全县茶园 10 0 %为无性系乌龙茶品种 ,其中铁观音茶园约占 4 0 % ,产量约占 35 % ,黄旦、本山、毛蟹茶园约占 4 0 % …  相似文献   

2.
茶叶在安溪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县现有茶园 2万 hm2,茶叶产量 3万 t,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二分之一,茶叶总产值达 10亿元.  相似文献   

3.
茶叶在安溪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县现有茶园2万hm^2,茶叶产量3万t,约占全国乌龙茶产量的二分之一,茶叶总产值10亿元。  相似文献   

4.
茶业是安溪县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14666hm2,茶叶产量1.3万吨,占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1/3,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1/4;茶叶产值2.45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值1/4,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1/5。安溪茶业具有品种特、产量多、质量优、出口早、市场广等优势,因而也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只要思路对头,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安溪茶业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今后一个时期安溪茶业的发展战略是:"建基地,拓市场,建集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茶业整体效益。1建基地1.1建设6666…  相似文献   

5.
浅谈安溪乌龙茶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县是乌龙茶主产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名茶铁观音闻名遐迩,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制定和实施茶叶“优质、精品、名牌”发展策略,落实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建设基地搞改造,抓质量、创名牌,茶叶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辉煌,2001年,全县茶园面积达22.5万亩,比1990年茶园面积14.2万亩,增长一倍多,茶叶总产量达1.5万t,比1990年总产7000t,增长二倍多,茶叶总产值达四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4,年创税利3000多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8%,农民人均收入仅茶叶收入占20%,所以说“茶叶生产是我县支柱产业之一”,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学会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6.
一、安溪乌龙茶的生产概况:安溪是我省,也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主广区,所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早已闻名国内外。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叶生产得到了快速、持续发展,现有茶园面积达1.6万多公顷,茶叶总产量达1.25万多吨,茶叶总产值达3.8...  相似文献   

7.
杨文俪 《福建茶叶》2000,(Z1):53-54
加入世贸组织 ,对我国茶业必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安溪作为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又是我省最大的乌龙茶出口基地县 ,面临机遇与挑战。现就安溪出口茶叶在入世后面临国际竞争将会有哪些产销动态变化和相关的若干策略进行探讨 ,使安溪茶叶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得到新发展。本人就此谈一点浅见。1 入世后 ,安溪出口茶叶产销动态变化1 1 出口外销优势更佳安溪县生产乌龙茶历史悠久 ,茶叶品质独特 ,茶文化名扬中外。近年来 ,安溪茶叶出口外销有其特殊位置 ,既受机制约束 ,又有自营出口经营权 ,年出口量 60 0 0吨左右 ,约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一…  相似文献   

8.
林治 《福建茶叶》2001,(4):58-59
武夷山市和安溪县是我国最著名的两个乌龙茶主产区.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同属于乌龙茶类(也称为青茶类)并且都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不知始与何时,武夷山茶叶界在评论乌龙茶的品质特点时流行一种说法:"安溪铁观音的特点是香、清、甘、活,而武夷岩茶的特点是活、甘、清、香."一个"香清甘活",一个"活甘清香,这看起来只是四个字排列的顺序不同,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安溪把"香"放在铁观音品质特点的首位,而武夷山把"香"放在岩茶特点的末位,这就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安溪被誉为飘香的土地,近年来茶叶生产稳步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品适销对路,广受消费者的欢迎,199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目前安溪县的乌龙茶产量占全省的1/3,占全国总产量的1/4,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乌龙茶都.而生产乌龙茶历史悠久,曾以产茶名扬四海的武夷山却因为找不到提高茶叶质量的突破口,不懂得如何做出更"活"的茶,而始终在悲剧中盲目徘徊.  相似文献   

9.
翁徐 《茶报》2004,(2):20-21
200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头版标题:安溪茶叶鼓了农民钱袋。主要内容是: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生产基地,全县以茶为生,靠茶致富的人突破70万,据统计,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050元,增幅达9.4%,主要得益于茶业。在茶业主产区祥华乡的4千多农户  相似文献   

10.
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全县茶叶面积 30万亩,茶叶年产量3万多吨,产值3亿元;年外销茶叶1万多吨,出口创汇4000多万美元,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安全、卫生等认识的逐渐提高,尤其是中  相似文献   

11.
<正>福建省安溪县是全国产茶大县,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发源地。2016年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产量6.8万吨,涉茶总产值148亿元,全县涉茶人口80多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50%以上来自茶叶相关产业,茶产业已成为安溪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大茶农片面追求茶叶单产,大量且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资产品,导致茶园土壤不断受到侵害,造成了茶园土壤结构性差,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严重酸化、板结,直接影响了茶叶品质下降。近  相似文献   

12.
茶饮料对我国茶叶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 我国茶叶生产的现状我国现有茶园 113 0万hm2 ,其中采摘茶园90 9万hm2 。年产茶叶 66 5- 67 5万t。其中 ,绿茶产量占 72 2 - 73 5% ,乌龙茶占 9 1- 9 3% ;红茶的产量和比例正在不断下降 ,如 1998年为5682 7t,占 8 5% ,1999年为 4 8899t ,占 7 2 %。茶叶出口量每年约 2 3万吨 ;1999年全国茶叶总产值约为 95亿元人民币。我国茶叶生产与世界主要产茶国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首先 ,单产较低 ,全国 1999年平均单产为 74 3 2kg/hm2 ,约为世界平均单产的 69%、日本的 4 3%、肯尼亚的 35%、印度的 4 5%、印度尼西亚的 59%、斯里兰卡…  相似文献   

13.
安溪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 ,全县茶业产量 1 5万t,生产产值 2 6亿元 ,加工产值 2亿元 ,年创税利 30 0 0多万元 ,出口创汇 160 0万美元 ,主要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茶叶 ,成为市场上的热点。开发具有安溪特色的绿色食品茶叶成为历史的必然。1 发挥资源优势 ,迎接新的挑战安溪产茶历史悠久 ,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海拔60 0m以上的高山茶园占 70 % ,青山绿水 ,水质、空气清新 ,洁净度高 ,不受污染 ;茶树资源丰富 ,优良品种繁多 …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华安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安县历来是福建漳州市的茶叶主产区(当前主栽品种是"红牙"铁观音,占99%以上)。近年来,全县茶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至今拥有茶园总面积15.6万亩,预计今年总产1.5万吨,产值可达15亿元。全县现有70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10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30多家,茶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转移劳动力4万多人,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5%,是我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  相似文献   

15.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6.
安溪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茶叶是安溪农业经济的支柱和传统产业,全县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叶6.5万多吨。由于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遭  相似文献   

17.
一、安溪茶叶生产技术进展史略安溪县是我省老茶区,也是乌龙茶主产区,安溪人民和茶叶工作者对乌龙茶生产技术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1.对茶树品种繁育及其技术的贡献。安溪人民在长期茶叶生产中,对适制乌龙茶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良种茶树空革于安溪,故安溪被称为:茶树良种的宝库”。目前全县尚存60多个茶树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发现与传播历史,但都缺乏文字记载。民间传说中就有:铁观音是1730年~1770年由西坪尧阳入发现的;黄旦是1860~1925年在虎邱美庄和罗岩一带发现的;毛蟹是1907年间由大坪的高响培育的;乌龙是…  相似文献   

18.
何融 《福建茶叶》1997,(2):42-44
泉州市是乌龙茶的主产区,安溪、永春两县分别为全国和全省的茶叶基地县,所产“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和“闽南水仙”已成为全国乌龙茶的两大品系,闻名遐迩,安溪县则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区,1995年3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安溪县“中国乌龙茶之乡”的称号。我市所产乌龙茶是具有竞争力的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本文就我市茶业所面临的产销形势,提出今后的发展战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泉州市茶业产销现状分析自1985年开始,泉州市茶业获得较大速度的发展。据统计,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总产量1.5万吨,…  相似文献   

19.
1 安溪乌龙茶的历史和现状安溪县地处福建省厦 (门 )漳 (州 )泉 (州 )金三角地带 ,全县面积 30 57 2 8平方公里 ,人口10 5万 ,现辖 2 4个乡镇 ,4 58个村 (居 ) ,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 ,是福建省主要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 ,产茶历史已有 10 0 0多年 ,早在宋元时期 ,随着泉州港的兴起 ,安溪茶叶就作为一项重要商品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十八世纪初 ,安溪茶叶生产已具有较大规模 ,尤其是公元 172 5年前后 ,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和推广 ,更使安溪茶业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那时安溪的茶叶…  相似文献   

20.
安溪是闽南乌龙茶的主产地,2010年全县有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产量6.2万吨,茶叶产值81亿元。 采用新技术生产的闽南乌龙茶,外形色泽乌油润、砂绿明显,汤色黄绿、清澈,香气清纯持久、音韵明显,滋味清醇,发酵程度略轻,叶底肥厚软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