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2,(5):30-30
1.选料 按山楂1千克、白糖500克配料.选个头均匀无病虫害、无腐烂的山楂.  相似文献   

2.
3.
黑龙江省不同大豆品种中棉籽糖与总糖含量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测定黑龙江地区18个品种的大豆中总糖及棉籽糖含量,建立大豆中总糖含量与棉籽糖含量的关系,为大豆中棉籽糖的含量测定提供简便方法,为优质品种大豆的育种和选择不同用途的大豆专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8个品种中棉籽糖的平均含量为7.847mg.g-1,含量最高的品种是东农361(19.7mg.g-1);总糖平均含量为30.645mg.g-1,含量最高的是东农48(44.766mg.g-1),并得出大豆总糖含量和棉籽糖含量相关性方程。  相似文献   

4.
5.
6.
7.
甜高粱茎秆汁液锤度与总糖含量间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生命科学的新领域--糖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糖化学和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学科—糖生物学的概况,包括糖生物学的崛起、研究特点、国际社会对它的重视及在该领域开展的工作和糖生物学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9.
对叶霉病抗性不同的4个豇豆品种芝豇28~2、白豇2号、红嘴燕、张瑭等发病后,叶片中的总糖和淀粉含量下降,而还原糖含量却反而增加。发病后的豇豆叶片内的氨基酸种类仍为17种,但氨基酸的总含量和绝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都降低了,其中以脯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下降较多。  相似文献   

10.
11.
曹雯 《宁夏农林科技》2004,(5):14-14,13
对菊糖水解生产果葡糖浆工业生产中酸的浓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菊糖浓度为10%,硫酸体积百分比为2.2%,水解温度为70℃,水解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快速、精确测定柑桔结果母枝中5种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含量的方法。HPLC可应用于分析各类果树枝、叶、根、果汁、果皮等组织器官的糖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14.
还原糖和总糖是评价烟叶化学成分的两个常用指标,而生态因素对二者造成的影响要大于品种等其他因素,因此适宜的生态条件才可能生产出糖类含量适中、化学成分协调的烤烟。分析了影响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的重要因素,概述了温度、光照、海拔、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等生态因素对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糖不仅作为呼吸底物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能量和代谢中间产物;而且具有信号的功能,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笔者概述了植物体内糖信号产生的途径、存在的糖信号系统以及糖信号的转导和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豆类萌发期矿物质元素和糖类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绿豆(PhaseolusradiatusL)、大豆[Glycinemax(L)Merr]和黑豆(GlycinesojaSieb.etZucc)的萌发期,研究其矿物质元素和糖类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3种豆类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大多数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②3种豆类的总糖含量随芽的增长而普遍降低,大豆芽超过4.5cm时,其含量有所增加。还原糖含量随芽的增长而普遍升高。黑豆芽萌发到4.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2.35g·kg-1);大豆芽萌发到4.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2.05g·kg-1);绿豆芽萌发到1.5cm时,还原糖含量达最大值(1.50g·kg-1)。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中糖转运途径、糖转运蛋白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源叶进行光合作用而固定大气中的CO2,为汇组织或器官提供了能源和碳源。碳从源到汇的转运以糖的形式尤其是蔗糖进行的。糖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是由糖转运蛋白完成的,糖转运蛋白具有双重功能,即糖载体和糖传感。糖在植物体内的转运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理活动,如光合作用和碳分配。如何使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碳朝人们所希望的方向转运是研究糖在植物体内转运及糖转运蛋白的生理功能的根本目的,因此,这些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和林木的生产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糖生物学与糖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链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复杂的结构显示出来自于DNA高级的遗传信息,在生命进程中具有极为特殊的功能作用。概述了糖链的结构、功能以及糖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20.
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主要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两糖差值、还原糖/烟碱、总糖/烟碱比值均表现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随着采收日期的延迟,烟叶中两糖差值的变化呈现出上升趋势,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叶片中两糖差值的差异不显著、还原糖/烟碱和总糖/烟碱比值的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之间3个化学成分派生值的差异不显著。不同采收日期与两糖差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56*);烟叶中总糖/烟碱与还原糖/烟碱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