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门氏菌与沙门氏菌病对养猪业的威胁,近年来已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几乎所有血清型都会污染饲料或环境引起猪只发病,因此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是相当大的。近年来,重庆地区不少猪场断奶前后的仔猪发生黄色水样腹泻,大量常规药物医治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笔者针对某猪场仔猪梭菌性肠炎病高致死率的案例,详细分析该病致病原特性及流行特点、典型症状等,针对性提出综合预防措施及治疗要点。  相似文献   

3.
陶建丰 《畜禽业》2008,(5):87-88
<正>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易给养殖专业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综合多年的防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朱风华 《畜禽业》2022,(7):87-89
仔猪梭菌性肠炎是一种对仔猪威胁严重、发病迅速、传播快的细菌性传染病。一旦农场有病例发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到整个猪群,并引发大批仔猪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猪龄越低其发病率和致死率越高,在哺乳期仔猪的感染率和致死率高达80%。探讨了仔猪梭菌性肠炎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为该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玲玲 《畜禽业》2022,(12):77-79
犊牛梭菌性肠炎由魏氏梭菌感染所引起,发病速度快、病死率高,是威胁犊牛健康的常见细菌病。消化道是病原的主要侵入途径,感染牛可表现急性出血性肠炎的症状,严重阻碍养牛业的发展。对此,从科学管理犊牛、加强牛场环境卫生的治理、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以及紧急情况下采用药物预防的角度详细阐述了该病的预防方法,同时结合疾病特点提出了不同发病阶段的对因和对症治疗方案,以及疾病康复期快速恢复生产性能的方案,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6,(9)
犊牛梭菌性肠炎是影响犊牛健康的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牛可出现急性肠毒血症,该病虽然呈散发,但是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文章通过病原体、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治方法等方面对犊牛梭菌性肠炎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陈振荣  沈磊  黎益图 《畜禽业》2023,(12):70-72
猪增生性肠炎是指胞内劳森菌侵害生猪,造成回肠、结肠隐窝内肠上皮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会造成生猪生长发育不良、饲料利用率低下,导致出栏时间延迟,严重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介绍了猪增生性肠炎的病原学、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12)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感染鸡肠道后发生的一种以肠道坏死为特征的细菌性疾病,病原能产生坏死毒素,对肠道细胞有破坏作用;高温高湿的环境易暴发该病,临床表现以肠道症状为主,病理变化也集中在肠道;口服抗生素或微生态制剂能起到预防作用,但二者不可同时使用;治疗该病时需在疾病发生的前期治疗,后期因肠道发生不可恢复性损伤,治疗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7,(1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鸡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毒血症;病原进入肠道后能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致死性的毒性作用,还能吸收入血引发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以肠道黏膜坏死、充血、出血为特征;对肠道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可诊断该病;加强鸡群管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该病,鸡群中若发现该病务必第一时间投放敏感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
刘金升 《畜禽业》2003,(3):53-53
羔羊梭菌性痢疾简称羔痢,是由B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特征。有时C、D型魏氏梭菌也参与致病。本病常可使羔羊大批死亡,给养羊业带来重大损失。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羔羊,尤以2~5日龄羔羊发病较多,7日龄以上很少见。纯种培育品种羊的适应性差,发病和流行及死亡率高。土种羊发病较少。初生羔羊可通过吮乳、饲养员的手和饲养用具、粪便感染魏氏梭菌。除经消化道感染外,也可通过脐带或创伤感染。当母羊孕期营养不良,春乏饥饿,产羔体质瘦弱,加之气候骤变,寒冷…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5)
猪增生性肠炎,又称为猪增生性肠病,是由胞内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保育猪或生长育肥猪出血性、顽固性或间歇性下痢,以回肠和结肠段黏膜呈腺瘤样增生为主要特征的肠道综合症。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较易感,虽然被感染猪死亡率仅有5%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较易感,虽然被感染猪死亡率仅有5%10%,但患猪饲料利用率比正常猪下降17%10%,但患猪饲料利用率比正常猪下降17%40%,被迫淘汰率升高,养殖损失较大。主要有急性型、慢性型、亚临床型,通过流行病学、病原检查、血清检查、临床症状可以将其与一般下痢区分开。提高管理措施,严格引种,加强免疫,消毒,药物预防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此病。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鸡沙门氏菌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的多发疾病的总称,不但具有多发性、传染性的特点,而且对人和动物都有一定的危害。阐述了鸡沙门氏菌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并分析了鸡沙门氏菌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鸡场疑似沙门氏菌感染发病鸡进行细菌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染色镜检、生化实验、血清学鉴定、DNA测序、动物回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6株沙门氏菌,生化特征和血清学特征符合肠炎沙门氏菌特性;DNA测序结果与肠炎沙门氏菌同源性为100%;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菌株能致死SPF鸡,并复制出与临床表现一致的病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和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为广西地区鸡源沙门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徐圃全  张文浩 《畜禽业》2007,(12):34-35
<正>鸡坏死性肠炎又称鸡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养鸡生产中发生较多,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认识不足,常造成误诊,耽误治疗时机,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笔者近年的实践,将该病的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肠炎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草鱼更是首当其中。本文综合介绍草鱼肠炎病的病原体、症状与诊断,流行与危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病原体 初步确定为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 Punctata)。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0.4~0.5μm×1~1.3μm,多数为两个相连,也有单个的,有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琼脂菌落  相似文献   

16.
自1996年以来,草鱼肠炎型出血病危害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发病塘口占常规鱼养殖面积的20%左右。若不及时治疗,一般塘口死亡率50%~60%,其中鱼种高达90%以上。草鱼出血病的流行与养殖条件恶化、劣质菜饼的大量使用有直接关系,发病草鱼有肝胆综合症显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防治禽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俊 《畜禽业》2007,(6):41-42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错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生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是世界性流行,禽类和野禽均可发病,鸡、鸭最易感染。3 ̄4月龄禽最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梅雨季节发病率最高。可经消化道、呼吸道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的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传播快,病鸡呈最急性死亡,病理剖解可见心冠状脂肪出血和肝脏有针尖大的坏死点,是近年来导致农村养鸡户鸡死亡的主要疾病,给广大养鸡户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对禽霍乱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的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6,(12)
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都比较高。综述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8)
沙门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家禽被沙门氏菌感染后,出现禽伤寒、禽副伤寒、鸡白痢等。我区历年来都有养鹅习惯"荣昌陆海空、畜牧猪鹅蜂",鹅源沙门氏杆菌病是危害我区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通过对鹅源沙门氏菌的流行病学、危害及防制措施进行综述,目的是为了今后在养鹅业生产实践中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