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药质量评价指纹谱研究与中药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质量控制的理想技术方法是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效应谱,但由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滞后于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的研究和发展,某些问题亟待提出和寻找对策,以促进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效应谱的健康、有序发展.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和效应谱两者对应,效应谱是对指纹谱的验证,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是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对于这样一项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应视为政府、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与企业的联动行为.由于我国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中药化学成分指纹谱一效应谱的研究和制定将在新的机遇中蓬勃发展.在中药有效成分不可能完全研究清楚的现实条件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由此带来中药农业发展新的契机.这是树立和落实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三七及西洋参纳米化方法及皂苷类成分的溶出行为进行研究,为纳米技术在传统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基础,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了三七及西洋参的纳米化方法,并进一步运用球磨法对其进行纳米化处理,研究皂苷类成分的体外溶出行为,绘制溶出曲线。结果显示,固液比值为3. 125%,转速为2 000 r·min~(-1),研磨时间为2 h,可得到粒径为300~400 nm的纳米颗粒。三七及西洋参经过纳米化处理后,与其超微粉相比皂苷类有效成分溶出速度更快,溶出率高。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在60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三七超微粉高4. 73%、11. 01%、26. 71%。西洋参中人参皂苷Rg1、Re、Rb1在60 min内的累计溶出率分别比市售西洋参超微粉高14. 51%、43. 89%、15. 93%,其中人参皂苷Re溶出效果最好。中药纳米化处理是中草药快速发展及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纳米药物研究资料的归纳整理,介绍了纳米药物的发展现状和纳米药物的特点及纳米兽药、中药的研究状况.同时,对纳米药物给药系统及载体系统的发展和纳米药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找出了纳米药物研究中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研究单味中药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下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抑制效果。首先,在同浓度单味中药培养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除鸦胆子中卵囊孢子化率没有升高外,其余中药球虫卵囊孢子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鸦胆子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仙鹤草、常山、青蒿、马鞭草、使君子和柴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组洗去中药继续培养3 d,发现各组卵囊孢子化率均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虽然有些中药对兔球虫孢子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却不能杀灭卵囊。不同浓度中药抑制实验结果表明,仙鹤草、常山、青蒿、鸦胆子随浓度增高孢子化率改变明显,100%浓度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效果优于50%和25%浓度,而马鞭草、使君子、柴胡随浓度变化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药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笔者对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特点、应用范围及研究现状,旨在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芳  李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07-12609
血清药理学是使用药物给予动物灌胃后一定时间所得血清进行体外研究的新方法。通过对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药效学研究中建立的试验方案进行对比后,发现其应用所得试验结果的好坏与该方法的动物选择、给药剂量与时间、取血时间与血清的处理等均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对近年来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药效学的方法学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血清药理学方法在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研究中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概念,介绍了目前超微粉碎采用的机械设备,重点对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当前该项技术尚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2):288-289
微生物在中药生物转化的作用是指我们在进行药物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微生物产生的酶系作用于中药的底物,用来定期的产生新的活性成分,以此来提高中药的药效,降低药物中不良反应。同时微生物也可作为除去中药成分中大分子杂质的方法之一,并且还能够有效的应用于对研究药物代谢机制的辅助手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微生物在中药生物转化过程中的应用,并对其中的机理进行简单的说明,由于利用微生物对中药成分进行转化是重要在利用过程中的一条新思路,这也符合当前药品生产的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值得在将来的市场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免疫调节剂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及方剂组成,主要作用是调整机体过高或过低的免疫状态,使免疫系统的功能趋于正常.近年来由于动物疾病越来越复杂,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所以兽医中药免疫调节剂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日渐广泛.本文概述了免疫调节剂的概念、分类、适用范围、使用要求、作用原理,特别是重点综述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及方剂及其现代药理学研究、兽用中药免疫调节剂的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南  陈元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02-7502,7510
目前,组织细胞培养是中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综述了药用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优点,并对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曲登峰 《北京农业》2012,(24):82-8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学科发展迅速.由于纳米粒子具有特殊的控释、吸附以及吸收效应,纳米技术在畜牧业以及兽药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工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纳米材料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纳米金属及氧化物、碳纳米材料以及半导体量子点对藻类的毒性效应研究,同时归纳了纳米材料对藻类的致毒机制,并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按照纳米材料在卷烟中的不同添加方式,即添加至滤棒、烟丝和其他卷烟材料中,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材料在卷烟减害方面的应用,可知今后纳米材料在卷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我国中医药数据库建设现状,分析了我国中医药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长期纳米氧化锌腹腔内注射,初步测定纳米氧化锌颗粒对小鼠一般状态、肺及炎症介质的慢性影响。[方法]取25 g左右健康小鼠2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1只。试验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83 mg/ml纳米氧化锌悬浊液各0.15 ml,连续注射7 d,对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药物结束3 d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取材,肺叶称重测定湿干比(W/D),采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试验组小鼠死亡率增加,平均体重明显减轻,肺的湿干比增高;血清及灌洗液中炎症因子TNF-α及ICAM-1含量显著升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显微镜下可见肺组织有损伤。[结论]长期纳米氧化锌腹腔注射可对小鼠肺产生慢性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纳米硬质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摩擦磨损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硬质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测量了摩擦系数,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摩擦表面形貌,并和普通硬质合金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纳米硬质合金的摩擦系数有降低的趋势,与普通硬质合金比较,纳米硬质合金表现出了更多的抗磨损性能及塑性去除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纳米复合材料改性杨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速生杨木材的力学性能,以酚醛(PF)树脂和纳米SiO2粉为主要改性剂,并使用偶联剂,利用减压-加压的方法浸渍处理杨木,并通过热压使处理剂在木材中固化,制成了改性木材。以密度、硬度和力学强度作为主要指标对改性材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材料和酚醛树脂混合液、以及不同压缩率对速生杨进行处理后,均能够提高木材的密度、硬度和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以CBMdisc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7-2005年全国23所高等中医院校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的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旨在揭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科技论文产出现状和分布规律,进而了解全国同类院校的科研水平和地位,为领导决策,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思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政府一系列大力扶持中医药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春风下,随着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深入和健康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传承与创新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秉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原则,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要做到中医学科内部相互融合、中医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学术与产业等三方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医药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中医药行业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医药数据库建设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