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牧草因长期处于亏水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抗性,存在一个较宽的对水分利用相对较高的生理耗水阈值。木文从这一水分生理角度出发,在充分研究牧草生理生态适旱系列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几种干旱半干旱草地的经济耗水量,并制定出相应的经济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需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我国正北方。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目前,草原沙化一退化严重,治理任务艰巨。干旱半干旱草原,土壤水分状况是制约天然草地牧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生态因子。草原生态耗水即草原为维持植物群落已经形成的景观功能和生产力不发生退化的最低水分消耗阈值。锡林郭勒草原因超载过牧严重,生态耗水包括天然牧草群落的水分消耗量和饲草料地灌溉用水量已严重不足。因此,采取必要技术措施维护草原生态的稳定,已成为锡林郭勒草原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准格尔旗属于我国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由于该区受特殊的地理、地形以及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使得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成为解决该区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出路,利用该工程结合微喷灌技术进行集雨补充灌溉,有效缓解了水分供需错位的矛盾且为保证牧草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条件.试验通过有限补充灌溉的方式,探讨了集雨补充微喷灌条件下对牧草产量和盖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牧草返青期采用微喷节水补灌技术,使灌溉处理牧草产量较不灌处理牧草产量提高了21.58%~68.73%,盖度提高5.77%~17.65%;旱作混播牧草较旱作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8.8%~40.8%,灌溉混播牧草较灌溉单播牧草产量提高25.0%~95.4%,为集雨补灌旱作区发展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旱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水分,而自然降水是旱地农田唯一的水分来源,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是提高旱地生产水平的根本途径。山西省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70%集中在7月-9月,其他季节非常干旱。所以,农田水分的保蓄、调控和合理利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探索旱地玉米农田水分调控的有效措施,提高其自然降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核心是保持水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水土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农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863"农业节水项目试验基地甘南县,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下的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核心是保持水土,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业水土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农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国家863农业节水项目试验基地甘南县,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技术条件下的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征、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正相关。该研究对促进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轩  孙永洪 《农业工程》2018,8(6):131-132
为进一步探究沙棘、柠条和侧柏的抗干旱能力,选择2年生沙棘扦插苗和2年生柠条、侧柏播种苗,对3个树种的光合生理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了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侧柏相对于沙棘和柠条具有更好的抗旱能力,同一时期内,侧柏的含水量、束缚水和自由水比值和临界饱和亏数值最大。因此,侧柏在3个树种中更具备抗旱耐贫瘠能力,在青海省互助县荒山造林、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中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侧柏。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草原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低,草原植被生长受到严重干旱威胁,因此该区植被退化、草地荒漠化严重。为保证荒漠草原植被有效利用降雨,对草原植被施加保水剂,降雨天气吸收水分,干旱天气缓慢释放水分,延缓土壤水蒸发,保证一定时段内作物持续吸收水分。在野外布置了采取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试验小区,通过野外监测植被长势、样方调查等,分析了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农机具之友》2004,(6):46-46
2BMC系列牧草施肥精量播种机是由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专门用于播种牧草等小粒种子。该机具吸收国外苜蓿播种机精密排种的优点,结合我国目前生产水平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为12~20马力和50一80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采用微型控制式密齿排种器,精量播种,最少播量(苜蓿草)可控制在每亩地400克以内;9行播种机采用钝角锚式开沟器,  相似文献   

10.
在半干旱地区九成宫研究了"太阳"、"楚依"和"优胜"与"蛮汗山"杂种F1代无性株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杂种性状优势表现为:提高了单株果枝数、新梢数、叶面积指数和百果重,并增强了对干旱的适应能力,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杂种生理优势表现为:光合强度偏向母本,水分利用效率偏向于父本,没有"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以农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作为灌水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要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按照农作物的生理和生态需水要求和土壤水份状況,抓住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需水敏感时期,适时地进行节水灌溉。为此,我们在1980~1984年,对农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与土  相似文献   

12.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水资源极其宝贵,如何最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即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使牧草在全生育期内省水、高产,这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应用动态规划原理,探讨牧草优化灌溉制度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动态试验方法.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问题的优化方法,其最优化原理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与节水补灌技术组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护性耕作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是对农田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实行免耕、少耕,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李洁 《节水灌溉》1998,(6):30-33
在作物的生长季节,如果土壤干旱缺水,作物的生理需水得不到满足,机体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干旱出现的生育时期、程度高低以及延续时间的长短,都可能使作物株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影响c以下根据试验资料分析研究于旱缺水对作物的各种生理反应。我们主要以内蒙水科所‘“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春小麦非充分灌溉试验研究”资料为例,3750kgihlnZ(亩产250kg)的春小麦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在4500m3/hmZ(300m3/亩)左右,这些水分除很少部分直接用于建造株体以外,绝大部分为作物的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所消耗。试验资料说明:水分亏缺引起春小…  相似文献   

15.
牧草免耕补播机关键作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是当前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在草场改良、草原生态建设中得以应用并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牧草免耕补播机就是适用草场退化或牧草植被较少的地区(草原)所使用的牧草免耕补播作业机械。由于牧草免耕补播机在草原、退化草场上的广泛使用,加强对这一机械作业性能指标的测试和实际作业效果的考核极为必要。但我国还无相应的牧草免耕补播机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类机械进行调研,并经过实际的测试分析,对牧草免耕补播机关键作业指标做了初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相似文献   

17.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 。)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导致人们生活饮用水困难,更制约着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建集蓄雨水工程-集流场,蓄水水窑,可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用水,还可用剩余的水发展庭院经济,脱贫致富。在这类地区微灌技术成为利用集蓄的雨水发展庭院经济的纽带。但目前雨水利用与微灌技术的结合尚处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研究适用于这类地区的设备和技术,使微灌给干旱半干旱地区人民带去福音。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半干旱和风蚀、沙化严重地区,实行保护性耕作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旱地农业的综合实力,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玉米水分胁迫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提供理论依据。以玉米在苗期、拔节期、抽雄-吐丝、灌浆-成熟期进行水分胁迫,测量玉米株高、穗位高、叶面积、穗部性状,对比充分灌水与非充分灌溉下玉米农艺性状差异。利用Jensen模型求解出玉米各生育期水分敏感系数,验证水分胁迫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进行干旱处理的株高、穗位高、叶面积受影响较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对穗部性状的形成较为明显,并且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