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有利物种长期生存繁衍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阶段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方法中没有考虑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特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效益,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保护区分区模型。为此,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模拟珍稀物种的分布,提出基于网络流的保护区功能分区模型,划分出一个连续和紧实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同时考虑保护区保护效益最大化。为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将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划分为5 969个候选单元,以珍稀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选出方格的最优组合作为自然保护区规划结果,并结合原保护区提出保护区优化方案。模型规划核心区和缓冲区具有连续性和紧实性,且核心区被缓冲区所包围,其中,核心区选中491个候选单元,其生境总适宜值远高于原保护区;结合原保护区进行优化,以原保护区为中心,向正东方向拓展,核心区候选单元数拓展至614个,缓冲区候选单元数为184个。研究设计了新的功能分区整数规划模型,结合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提出新的优化建议,由原保护区向正东方向拓展,覆盖珍稀水生动物的集中区域,有效保护珍稀水生动物及其生境,为我国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推动农村扶贫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依据。【方法】以陕北G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农业产业扶贫现状进行研究。【结果】陕北G县重视产业利益联结,构建了“企业+合作社”模式;立足产业提质增益,建立了多元产业结构;开拓特色产业市场,提升了特色产业附加值但依旧存在市场同质风险大、区域品牌效应弱、责任连带成本高等问题。【结论】G县产业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布局;立足特色产业,增强品牌效应;优化利益分配,减轻企业压力的建议,以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的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3.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庞大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总结出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着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等有关社区共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农村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依据。以陕北G县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该县农业产业现状。认为,陕北G县重视产业利益联结,构建了"企业+合作社"模式;立足产业提质增效,建立了多元产业结构;开拓特色产业市场,提升了特色产业附加值。存在市场同质风险大、区域品牌效应弱、责任连带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布局;立足特色产业,增强品牌效应;优化利益分配,减轻企业压力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存在区域局限性、部分不合理性以及生态效益不够突出等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涵养型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实证项目生态效益为合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为中等,综合效益为中等.尽管生态效益权重较大,但不能决定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其原因是生态效益的权重没有超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之和,因此,在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中,不仅要以综合效益评价其效果,而且要充分考虑单项生态效益,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土地整治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才能体现生态涵养型的整治目的,为建设生态宜居型的美好乡村创造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行生态补偿机制不完整,环境利益及其相关经济利益在保护者、破坏者、受益者和受害者之间分配不公平,故完善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生态补偿机制迫在眉睫。文章在分析湖南生态补偿机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湖南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中,如何以最合理地块构建自然保护区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矛盾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戴云山地区探讨地块选择方法的适用性,基于戴云山地区生态评价,结合空间特征和生态现状要求,提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空间优化建议。结合保护区植被多样性特征,应用地块选择算法,将戴云山所属地区共18 762小班进行网格分割,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选取地类、树种组成、郁闭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龄组和立地质量7个指标,求得各网格的生态值,绘制戴云山地区生态值分布图,引入改进的nal-Briers优化模型,实现保护区范围的最优化选择。依此方法共选择88个地块(网格)组成5个构建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其中包含原自然保护区2处备选区域(编号2,3),新增备选区域位于原保护区东部(编号4)、北部(编号1)和东南部(编号5)各1处。考虑保护区设计原则,编号2,3和4备选区域形成的区域可有效减弱边缘效应的影响,为建设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最优区域组合。选择后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地块数量与生态值间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保护戴云山整体植被多样性。地块选择算法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可能具有适用性,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应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在后申遗时代中遇到的威胁与挑战,创新遗产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遗产保护效果。【方法/过程】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选定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和优化的影响因素,并基于ISM模型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梳理各个因素的层次结构关系,分析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科研队伍的质量、相关主体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度是影响保护政策制定的基础;政策保护对象、多方利益协调机制、农户对遗产保护的认知度、生产技术对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政策制定起到辅助作用;政策内容、实施手段、实施人员是政策制定和优化的直接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姚天罡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56-4457,4459
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形成了以政府利益为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了政府扩大征地规模、降低征地补偿标准的经济诱导机制,从而导致耕地保护失灵,农民权益受损。此外,城市化的纵深发展已开始冲击和动摇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基础。可见,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势在必行。在分析总结几种现存征地改革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些相关建议,以期对政策制订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开始重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扩展工作途径是相关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并重点阐述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途径,主要有构建生态系统监测机制、科学划分管理区域、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在外围区域开展生态旅游等,旨在为相关人士工作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1.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数目众多。目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大多只重保护、不重规划,因此系统研究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总结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特征:价值功能多样性、区域独特性、开放性、水资源依赖性、保护对象特殊性,根据泛生态系统理论,将保护区划分为保护对象子系统、生态支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研究各子系统的互动关系以建立保护区规划方案,并以怀沙河、怀九河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为例,对保护区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全域振兴的重要途径,为红色革命文化底蕴的挖掘传承、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的开发保护提供了契机。但红色文旅融合在助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旅游资源布局分散,省内省际缺乏有效互动、平台"夸张性宣传"降低游客体验感、利益分配集中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区域联动,实现区域间区域内串联式发展;加大官方合理宣传力度,塑造文旅品牌;构建利益分配调节机制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类型和组成部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种类丰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数目众多。目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大多只重保护、不重规划,因此系统研究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对于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总结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特征:价值功能多样性、区域独特性、开放性、水资源依赖性、保护对象特殊性,根据泛生态系统理论,将保护区划分为保护对象子系统、生态支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通过研究各子系统的互动关系以建立保护区规划方案,并以怀沙河、怀九河水生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为例,对保护区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针对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也为自然保护区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评价,认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提出以资源保护为前提的四点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保护区中有着丰富的生物种类,同时也是开展保护工作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在抢救式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逐渐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针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保护与管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主要以大股东利益最大化或融资最大化角度出发制定股利政策,股利分配中的短期行为严重。很少考虑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的现状,现从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信息发布,修改完善股利分配的会计处理方法,利用股票回购解决国有股不流通的问题,培育制定良性股利分配政策的市场环境,完善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5个方面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粮食价格高涨背景下的农地撂荒研究: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为例,针对粮食价格高涨的背景下农地撂荒行为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较差、种粮效益低下、粮食直补标准低是造成农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农地撂荒表明现行农地制度、粮补政策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重大缺陷。解决撂荒问题不仅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完善粮食直补政策,也需要推进土地流转并理顺粮食价格机制。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要想得到有效的保护,就需要应用科学合理的保护价值评价方法,本文针对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重要性,还有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展开分析,然后通过对相关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展开评价,以此来探究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吉林头道松花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是头道松花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野生笃斯越桔与藓类沼泽湿地及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本文通过对其自然属性和生态价值进行定性定量评估分析,认定其符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评估标准。根据评价结果和保护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建议,为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积极保护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环境协同发展.生态补偿制度能够切实解决利益分配的冲突这一根本问题,对遗产地农民因保护而投入的成本和减损的资源利益课以补偿,带动其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建立农业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机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首先应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