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天祥咏茶诗江西省文天祥纪念馆周承忠文天祥诗文中提及酒的甚多,与许多骚人墨客一样,他嗜酒豪饮,诗情横溢。但翻遍《文山先生全集》,却见不到几处提到“茶”的。是否可以认为他不善茶事呢?似乎不能作出这样的结论。文天祥有一首佚诗《饮中泠泉》,为各种版本的《文...  相似文献   

2.
我是茶诗的爱好者,并数十年致力于茶诗的收集。近来,欧阳勋先生将他的佳作《论茶绝句》馈赠与我,使我一下便获得了近三百首当代茶诗,当然十分高兴。中国的茶诗,源远流长,篇章浩瀚,自晋代迄今,其茶诗总量不下五千首。就个人写茶诗的数量而言,可以达到数十首到数百首,如唐代白居易写了六十多首。在宋代,梅尧臣写了六十多首,苏轼写了八十多首,陆游写了三百九十多首。明代文徵明写了一百五十多首;清代的厉鹗写了八十多首,乾隆帝写了一百多首。在当代,庄晚芳写了五十多首(据《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王泽农写了五十多首(据《…  相似文献   

3.
《农业考古》2001,(4):366-367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一套5本)为填补空白之作,由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分别以现当代茶诗茶词、茶事散文、茶事小说、茶歌茶曲、茶论新说各一册,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茶叶艺文的精华之作,并每本书前都载专文对有关艺文的流变、特色、影响作了深入的介绍。丛书由……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3月25日,为著名茶诗专家、杭州余杭茶人钱时霖(1934-2013)逝世三周年,他与姚国坤、高菊儿合编的《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历代茶诗集成·宋金卷》(上、中、下三册),经过三年多编校,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两书均为小32开精装,精致美观。共收集茶诗6080首,其中唐代665首、宋代5298首、金代117  相似文献   

5.
一、《茶经》成书应是761年这一成书年分是陆羽在他的自传(《陆文学自传》)中说的,他的自传写于唐肃宗上元辛丑年,即公元761年。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自禄山乱中原,为《四悲诗》,刘展窥江淮,作《天之未明赋》,皆见感激,当时行哭涕泅。著《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卜卷,《茶经》三卷,《占梦》上、中、下三卷,并贮于揭布囊。”29岁的年青陆羽,一下写了8部书,61卷,真了不起。而《茶经》是8部书中的一部,这是明摆着的,岂能不承…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02,(4):272-272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一套 5本 )为填补空白之作 ,由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编 ,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许多读者纷纷购买该书 ,还有的询问有关情况 ,现统一答复如下 :1、《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内容如何 ,有何特点 ?《中国茶叶艺文丛书》分别以现当代茶诗茶词、茶事散文、茶事小说、茶歌茶曲、茶论新说各一册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茶叶艺文的精华之作 ,并每本书前都载专文对有关艺文的流变、特色、影响作了深入的介绍。丛书由著名茶文化专家、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研究员任主编 ,一批有影响的诗人、作家、作曲家和研究专…  相似文献   

7.
自 嘲 ———答时霖先生一度戎马非生涯 ,解甲归杭复从稼。有幸晚年事茶业 ,茶文化里窥天下。 《中国茶文化》专号 2 0 0 2年 4期钱时霖《六咏茶人二十首》中一首写到敝人。自感于实难副 ,故作“自嘲”一首以答之。咏钱时霖先生本是茶专家 ,勾沉茶诗闻天下。老实人做老实事 ,五千茶诗布囊挂。 时霖先生自 1989年首出《中国古代茶诗选》一书以来 ,孜孜不倦继续系统收集中国古茶诗 ,日积月累 ,已近五千首。可也为今后如何出版而犯愁。自嘲(外一首)!浙江杭州@赵天相  相似文献   

8.
茶乡茶通茶诗──访《中国茶诗》编者李传轼先生安徽省霍山县委宣传部张明石,金昭又到了“露蕊纤纤才叶碧,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的芳春四月。这是黄芽的故乡──安徽大别山区霍山县的明朝知县王毗翁的一首茶诗。在当时,这首诗和霍山黄芽...  相似文献   

9.
周志刚 《农业考古》2007,(5):187-192
前记:本文对陆羽撰著、编述、诗文、碑碣的所有著作,作一考察,记录存佚、卷次、版本,对各书内容不作详细介绍。因各书历代版本源流繁多,所记版本卷次仅以文后参考书目为准。《茶经》三卷存。有宋咸淳九年(1273年)左圭原刊百川学海本和明刻本等多种版本。原书三卷,据(唐)皮日休《茶中杂咏.序》:“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季疵始为三卷《茶经》,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饮之者,除而疬去,虽疾医之,不若也。”所言与今本《茶经》内容次第相同,今本都作三卷十篇。至宋以后,《茶经》卷本渐有歧异。(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探讨田艺蘅生平简历和卒年的初步探讨,为撰写《煮泉小品》著作,各处游历,尝泉品茶赋诗,后续又出版《香宇集》《香宇续集》《留青日札》等著作,并为读者留下了80多首茶诗及诸多的茶文,尤其是泉茶交叉品尝与众不同品茶风格展示给读者,以便让更多茶叶工作者去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海外来信     
编辑先生: 去岁返北京参加第三届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时,蒙惠赠贵处出版之《农业考古》三册,披阅之下,获益良多。返港后即在本港三联书店订阅。贵刊内容丰富,文章水平很高,适合从事农业考古及从事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者阅读参考。我校图书倌暂未有全份贵刊供参阅之用。故我拟补购贵刊一至四期(即1981年1、2期及1982年1、2期)。未知仍有存书供应否?请来信通知书款及邮费共若干,当即将款汇上。匆匆并颂撰安  相似文献   

12.
杨万里(1127—1206)字诚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其诗有不少是很活泼、风趣的。《宋诗钞》编者在杨万里诗钞的序言里评赞这些诗:“见者无不大笑。呜呼,不笑不足以为诚斋之诗。”当然,杨万里的诗篇,决不可能每首都会使人笑口常开的。杨万里的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留下不少有关茶的诗文。这些诗文不仅是其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同时也饱含了他治学创作的深切体会,为人处世的珍贵镜鉴,以及忧国忧民的沉痛情怀。这些都是杨万里深得饮茶的“味外之味”所获得的。本文拟从这一命题上,试作粗浅的探索。一、嗜茶如命,诗词为证杨万里喜好饮茶,是古代有名茶人之一。饮浓茶及夜间饮茶,常常引起失眠。杨万里深有此憾,但他决不责怪饮茶。其《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春风解恼诗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其《不睡》诗中又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相似文献   

13.
普洱清香久入诗 ,何期有谱竟如斯。存心一念非贪我 ,念一果然为得之。后记 :癸未春 ,与香白 (念一 )兄晤谈厦门。香翁得一册《普洱茶谱》 ,予艳慕十分。香翁即为我舍老脸而又索一册为赠。心甚感之 ,此亦吾与香翁一段茶缘也。口占一绝 ,题香翁之一册以为纪念。夫人生之缘份亦可叹也 !茫茫人海 ,同门同好 ,此真吾与香翁三世缘也。陈云君记于厦门。香白附记 :《普洱茶谱》乃厦门海峡茶都荣源茶庄小茶友王智育所赠。赠香白(念一)兄!天津@陈云君  相似文献   

14.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2):237-237
茶人 ,这一今天看来带有茶香雅气的称号 ,在唐代仅用来称呼茶农。如《茶经·二之具》中有 :“ ,……茶人负以采茶也。”皮日休、陆龟蒙写的《茶人》诗 ,指的也是采茶人。往后 ,茶人概念扩大了 ,泛指茶业、茶学、茶文化工作者和爱茶人。据老茶人冯和法回忆 :抗日时期 ,由吴觉农领导的浙江茶叶改良场的同人出版过《茶人》刊物 ,那时他们一面在浙东茶区搞茶叶科研、生产 ,一面宣传组织抗日斗争。“茶人”更有了进步爱国者的涵义。改革开放后 ,茶文化得到复兴 ,杭州庄晚芳先生建议提倡“廉、美、和、敬”中国茶德。使“精行俭德”之茶人家风得…  相似文献   

15.
<正>1937年4月15日,中国上海出版了一份茶叶刊物——《茶报》,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本茶叶刊物。《茶报》名称是"报",其实应该是杂志。杂志(Magazine)是指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而《茶报》在封面上就清晰地标明第一卷第一期;同时,《茶报》的  相似文献   

16.
闽中名泉记     
陈龙 《农业考古》2000,(2):82-86,91
“名茶难得,名泉尤不易寻,有茶而不瀹以名泉,无茶也。”(明·徐渤《茗谭》) 名茶与名泉是相得益彰的。茶是饮料,其色、香、味的优劣要通过水的冲泡或煮渍来品定。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质量,这便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我国古代茶书中在论茶的同时,往往兼而论水。除此之外,还有一批专门研究用水的著述,较有代表性的有唐代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宋代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叶青臣的《述煮茶小品》;明季则有徐献忠的《水品》、田艺蘅《煮泉小品》;清代有汤蠹仙的《泉谱》等,上列…  相似文献   

17.
毛文锡《茶谱》辑考复旦大学陈尚君上编《茶谱》辑存1、[荆州]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事类赋注》卷一七)按:《太平寰宇记》卷八三引《茶谱》云:“绵州尤安县生松岭关者,与荆州同。”2、峡州:碧涧、明月。(《全芳备祖后集》卷二八)有小江园、明...  相似文献   

18.
夜品龙井佳茗感赋山西太原,王庆华友人杨力君目前惠赠西湖龙井珍品。清宵无事,冲而饮之,遂为其色、香、味、形“四绝”所陶醉。乃作七绝三首,以纪之。终日纷繁笔墨间,今宵难得有清闲。窗前久坐情思动,欲借佳茗唤羽仙。茶融沸水化仙汤,绿雾轻飞荣异香。莫道虎泉千里...  相似文献   

19.
茶德吟     
壬申初月,接《中国茶文化》专号(2)之后,灯前拜读庄老晚芳撰写的《中国茶德》一文并诗,颇受教益,特赋一律,以表崇敬之情—米茶中华茶德射龙光,拜读诗文仰史庄。廉俭方能扬正气,美真恰可报安康、和诚处世均怀阔,敬爱为人意味长。妙笔生花香万里,晚霞映日满天芳。 (一)东风一笑绿山冈,南北茶乡处处芳.掉约村姑忙米摘,收来云雾压千反。 茶与诗漫云美酒醉诗家,自古骚人亦爱茶。清饮娱神添雅兴,茗香肺腑笔生花。 (二)正值阳春三月天,层层云雾烧山边。穿红着绿农家女,笑指新茶就是钱。茶德吟@徐治!江苏盐城~~  相似文献   

20.
八南宋以后的文坛,曾经流传过黄庭坚与苏轼之间,有相互讥诮及争名的一些琐闻。近来,曾枣庄先生写了《评苏黄争名论》一文《见《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认为这不过是他俩有时切磋或戏谑而被人误解所致。这篇论文从许多诗文及轶事中,精辟地分析他俩一直相互尊重,而黄庭坚更是虚怀若谷,尊视苏轼为老师的。就在黄庭坚的一些茶诗中,其尊苏崇苏之意,也大有句在。《双井茶送子瞻》是黄庭坚的一首著名茶诗:“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指翰林院)森宝书。想见东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