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焦卓然 《福建茶叶》2022,(4):127-129
茶叶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性产品,在其种植、烘焙、品鉴等过程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茶叶、茶具、茶艺等都是其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精神层面,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修身养性的特点,继承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时代茶文化的主要呈现形式,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制定出传播推广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朱燕 《福建茶叶》2023,(9):179-181
据史料记载,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时期,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以及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新媒体盛行的现下,国人应该担负传播茶文化的使命,弘扬我国传统的茶文化。秉承着让普通大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茶文化,本文将阐述茶文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3.
孙闻 《福建茶叶》2023,(4):141-143
在现代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依托新媒体提升文化传播成效,成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茶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浸润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征程中,内涵丰厚、意蕴深远,其传播对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新媒体为茶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出了分析与论述,就新媒体时代茶文化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拥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茶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中国人的礼仪文化、行为品性,彰显出中国人智慧中的大道无形与中庸之道。在当代,继续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国茶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网络时代的悄然到来与新媒体的席卷而至,使得人们信息发布和接受的速度更快,也给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对外翻译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此,本文科学探讨了新媒体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对外翻译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新媒体视域下,找到现代社会中更加适合于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5.
马晶 《福建茶叶》2016,(1):112-113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也十分理想,所以我国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先天优势。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媒体时代,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扩大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促进茶文化旅游的经营发展,是相关人士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艳 《福建茶叶》2016,(8):133-134
茶文化旅游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在当前新媒体发展背景下,茶文化旅游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创新发展思路,促进茶文化旅游经济在新媒体背景下的优势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洁 《福建茶叶》2016,(6):187-188
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我国的茶文化逐渐形成了以廉俭有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为核心的茶道精神,这对于引导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大有裨益。特别是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如何更好运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来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已成为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楠 《福建茶叶》2016,(8):394-395
中国茶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英国茶文化主要源于上层社会的社交礼仪活动。中英茶文化从文化背景和饮茶习惯的比较中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对于中国茶文化传播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琛 《福建茶叶》2016,(3):320-321
中国茶文化意象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和蕴涵,而茶文化意象中的特质部分在对应转换时难免存在意义的损耗。因此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时应尽力保留文化意象的文化特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和理论描述探讨中国茶文化意象传播的原则,以有效地进行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探讨武强年画与茶文化的融合与传播.对于武强年画和茶文化之间的结合,从文化内涵、艺术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明确认识到两者结合的必要性.随之总结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传播现状,总结武强年画与茶文化传播存在的不足以及存在的挑战,最后提出创新传播形式、设计文化周边产品、创新工艺传授形式、开发新媒体文化产业四点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4大洲17个国家的60名外国高层次人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中国茶及茶文化的了解情况,提出做好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要加强国家层面的对外推介和宣传,加大茶叶茶文化类书籍、广告、宣传片的外文传播,充分利用教育渠道推介中国茶文化,大力开发茶叶产品和茶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2.
张萌  王谦 《福建茶叶》2022,(1):252-254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电影对外传播呈现出内热外冷的发展形势.在内部发展中我国国内电影市场逐渐扩大,其票房收入逐渐增加,成为世界电影市场发展中的第二名.我国电影在对外传播发展中存在许多困境,主要体现在文化折扣现象严重、面临文化贸易壁垒、传播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进而导致中国电影海外传播效率不明显.阻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的原因有历史...  相似文献   

13.
韩国茶文化缘起于中国,同时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又不断融入了本民族的生活风习、礼仪规范、精神信仰、行为方式等,从而形成了自身的本土特色和范式.韩国政府较为重视茶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形成了良好的茶文化氛围.文章依据5W模式探讨中韩茶文化传播的区别,在分析韩国茶文化传播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动中国茶文化传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的装饰性研究是基于在新时代下的新媒体视觉设计,茶文化的装饰特点及传统元素的推广和应用,更具数码化、时效性、互动性等特征。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是我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虽以茶为载体,除沏茶、敬茶、品茶这一过程外,还通过其茶文化元素的装饰性来传播艺术。  相似文献   

15.
张帆 《福建茶叶》2016,(3):383-384
虽然国内电视剧制作方有着很高的拍摄热情,但是就播出情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错误的市场定位和盲目的拍摄制作,都无法从真正意义上使茶文化电视剧受到观众的认可,制片方和地方政府应该从这一问题出发逐步推动茶文化电视剧的发展。本文首先就茶文化电视剧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电视剧传播角度分析了我国茶文化的两大特征,希望对我国茶文化电视剧的制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孙静 《福建茶叶》2023,(9):9-11
本文主要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首先,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渊源。然后,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最后,论述了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包括采用现代的传媒手段、强化对茶文化传播、建立起茶文化理念、强化创意宣传、重新确立中国茶叶的国际定位、注重茶文化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的提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国的一种特色饮品,茶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也突破了时空限制,影响着世界茶文化的发展。本文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背景,总结一些茶文化的跨地域传播途径,然后分析中国茶文化传播在各个层面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中国茶文化跨地域传播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智慧结晶,在众多的优秀文化中,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自古以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以及茶文化都是我们的骄傲,茶叶以及茶文化虽然都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但是在发展中它也逐渐成为了一种世界文明,给世界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批又一批反映茶文化的历史纪录片,随着传媒的发展,传媒的视角也逐渐的伸向了我国的悠久、丰富、灿烂的茶文化,不断涌现出具有浓郁特色的茶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优秀纪录片,丰富了我国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茶文化以及文化产业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式更加的多元化,传承了茶文化,使茶文化走出了地方、走向了中国、走向了全世界,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使世界享受了茶文化、了解了茶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卢雪强  黄虔菲  王岳飞 《茶叶》2018,(2):105-111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态,在文化传播上具有相对传统媒体而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以笔者参与建设的微茶楼官博(@微茶楼)和微空间茶文化传播新媒体产品为实例,介绍了其在线上和线下同时以"茶产业为基础、茶文化为重点、茶微博为运行平台"开展茶文化传播的内容建设,分析了其推广策略和效果,以期为新媒体在茶文化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拓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享誉四方,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会涉及很多茶类专有名词的翻译,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英语翻译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和误解,为了消除这些误解,翻译者应该基于中西茶文化差异视域之下,以对外传播为目的,研究茶文化的英语翻译对策,保障茶文化英语翻译的正确性,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