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信阳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独特手工炒制技艺造就不同凡响的品质。炒制技艺已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该技艺形成、现状、流程,对传承信阳茶文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信阳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土特产,素以"细、圆、紧、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金奖,1958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之后又屡获国内外金奖。信阳毛尖茶好,除得天、地之利外,更与其独特炒制技艺有关,最好的信阳毛尖茶都是手工炒制而成的。2007年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信阳毛尖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信阳毛尖茶传统手工炒制技艺的形成、现状和标准手工炒制技艺流程,对弘扬传承信阳茶文化很有意义。一、信阳毛尖炒制技艺的形成与现状信阳种茶历史悠久,清朝中期是河南信阳茶叶重要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和完善,在清末出现了信阳毛尖的成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茶人机结合炒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广铭 《茶叶》2005,31(2):111-112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外形细、紧、圆、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享誉海内外,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茶。传统的加工炒制工艺为生锅-熟锅-烘焙三道工序,均为人工操作完成。手工炒制信阳毛尖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造成目前茶农仅加工生产中、高档春茶,而放弃低档茶加工,夏、秋茶更是无人问津,严重影响了信阳毛尖茶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4.
信阳毛尖茶以“细、圆、紧、直、多自毫”的美好外形和“汤色碧绿,香高持久,滋味甘甜”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茶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原传统的信阳毛尖茶手工炒制,已难以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信阳毛尖茶属特种绿茶,被誉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外形光、圆、紧、直,形如松针,内质具有独特的板栗香气。传统的炒制工艺为生锅一熟锅—烘干。生锅主要完成杀青和茶叶初步成条,杀青是用重约1.5kg的特制茶把,通过抖散、揉捻、吞吐推作、赶条等多种手法使茶叶形成紧细的松针形。手工杀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又称为豫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千百年来,信阳毛尖以其优越的色、香、味、形深受国人广泛喜爱。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意识越来越强,诸多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作为信阳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信阳毛尖却在众多平级的茶类中略逊耳闻,本文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信阳毛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寻求相应策略,以期解决信阳毛尖当下发展困境,助力其品牌发展。  相似文献   

7.
信阳毛尖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近十年来其销售规模扩大了3倍、公用品牌价值增长了66.37%,是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较快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AHP法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因素的准则层、指标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是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茶叶原产地与口感、信阳毛尖茶品...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茶生产中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质风格问题 信阳毛尖茶传统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圆、紧、直,锋苗挺秀,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内质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浓持久、有熟板栗香,滋味鲜浓、爽口、回甘生津,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相似文献   

9.
信阳毛尖茶化学成分与品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桂义 《茶叶》2000,26(4):228-228,233
对我国传统名茶信阳毛尖的化学成化与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信毛尖茶的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形成信阳毛尖茶鲜浓、爽口、耐泡的味特征;信阳毛尖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优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翠绿、叶底嫩绿的色泽特征。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9,(5)
近日,《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已于近日获得批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本月12日发布了相关公告,这一标准将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1.
魏趁 《福建茶叶》2016,(3):189-190
信阳毛尖的茶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发展为信阳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对信阳毛尖茶文化进行简析入手,对信阳毛尖的茶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外宣逐渐成为茶叶销售型企业(以下简称:茶企)走向国际的主要交流方式。通过对茶叶名称翻译、外宣文本翻译和茶企英文网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剖析茶企外宣翻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表明,茶企规范翻译机制,加强外宣网站建设,利用文化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茶企对外形象,提高茶叶销售业绩,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在河南地域茶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信阳毛尖企业以中小茶企业为主、对市场的定位不明、缺乏统一标准所致。河南的茶叶市场消费潜力较大、区位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信阳毛尖自身的茶叶品质较高。所以,只要对新产品的加大开发、实施茶文化发展战略并适当地加强营销策略,信阳毛尖就可以实现品牌形象的塑造。这样以来,信阳毛尖的品牌便可以在河南地域茶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传统手工技艺在乡村振兴、文化保护类村庄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发展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有助于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但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以手工制茶技艺为例,传承断代、认同度降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当下社会生产等问题频出。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手工制茶的优劣,对手工制茶技艺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明确定位,精准把握发展方向;重视人才,多渠道培养传承人;产业融合,茶旅康养融合发展;手机结合,共促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信阳毛尖感官品质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桂义  王运梅 《茶叶》1993,19(4):39-41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除净度外其余七项品质因子与品质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形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内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特别是香气和滋味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50…。干茶的色泽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净度、嫩度、条索三项因子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较小。最后对信阳毛尖茶审评品质因子的评分标准和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传统与现代工艺对信阳毛尖品质的影响,采用相同级别原料,按照不同工艺制作5组茶样,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同组茶样不同工艺间,感官审评总分差异不显著;茶氨酸、氨基酸总量、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儿茶素总量、多酚类、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8个指标,工艺间差异不明显;第2组茶样苦涩味指数和品质指数均差异极显著(P0.01),第4组茶样品质指数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来说,现代工艺茶样品质略高于传统工艺茶样品质,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试验对象,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为受试物,气管滴注PM2.5(Fine particulate matter)悬浮液建立慢性肺损伤模型,研究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对滴注PM2.5大鼠体重增长率、肺组织形态学、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并对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水提物一定程度上具有拮抗PM2.5导致的大鼠体重增长率降低以及肺部损伤等作用;此外,信阳毛尖茶水提物可有效阻止大鼠血清和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上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其效果与浓度呈良好的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张清改 《茶叶通讯》2019,46(2):234-238
唐代开始,饮茶之风兴起,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中原茶市场和西北市场开始出现,淮南茶区在内的多个重要产茶区也逐渐形成。而此时位于淮南茶区的信阳茶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优,既生产贡茶,也提供大量的商品茶。学术界对唐代信阳茶的制作加工和品饮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一时期信阳贡茶和商品茶的贸易运输通道即茶路的发展、演变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地方史志资料和茶学著述,结合田野考察,对唐代信阳茶路进行研究和梳理,认为唐代信阳的茶路兼顾陆路和水路两种,以水路为主,且水路主要沿历史悠久的淮颍水道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这个世界除了"变化"二字没有变外,什么东西都在变化中。当我们在呼吁要保护和传承茶叶传统制作工艺时,另一个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茶叶的作坊制作,阻碍着中国茶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类别,目前浙江已有30余项绿茶制作技艺分别列入国家、省、市和县级非遗名录。为强化社会传承的实践,2015年文化部和教育部启动了以振兴中国传统工艺为重点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浙江省的茶制作技艺非遗研培始于2017年,课程体系围绕"课堂教学、实训、观摩学习和总结交流"等4个模块进行构建,实践证明该研培体系与教学思路总体上是可行的,但需根据茶制作工艺的多样性、地域性等特点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