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日本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支流。虽然二者都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都拥有"茶禅一味"的思想内核,但其意境与精神气质完全不同。中国茶文化没有繁杂的礼仪,并且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和谐快乐的饮茶气氛。但日本茶文化礼仪繁杂且严苛,并且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强调的是在茶道过程中清净苦寂的精神修行。  相似文献   

2.
宁翠玲 《福建茶叶》2016,(3):336-337
中国和日本都是饮茶大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茶文化,但作为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一直以来都很注重茶文化的传统发展和茶的"中庸和谐"思想,并从中追求创新,比较向着生活化、实用化方向发展,而日本则是秉承着茶文化传统,却自成一派,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鲜明特色的茶文化体系。中国与日本的茶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两者又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本文从中国与日本茶文化的发展渊源,就茶文化在其传承方式、精神内涵和礼仪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之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茶文化包含着“人本”思想与“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也包含着“仁”“和”等传统文化观念,象征着高洁清廉的品行追求,与崇高的精神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茶文化内涵高度契合,将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修养,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气质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全人格。从饮茶、品茶到精神熏陶,是多样化思想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方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茶自唐代后开始传播到世界各地,各个地区都在开展茶道交流活动,其中日本较好地继承了我国的茶文化。日本独有的文化逐步演变发展为具有日本特点的禅宗。日本化的禅宗在日本人性格塑造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茶道推崇的是茶人和饮茶人逐步感悟人生,最终上升至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与禅宗追求的"茶禅一味"的体悟有高度统一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须通过有效组合茶具、摆放饰物等要素。茶具这一重要客观载体,体现出禅宗"茶禅一味"思想,因此对茶道中茶具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钟斐 《福建茶叶》2023,(4):186-188
中华茶文化注重原生态,以“天人合一”的理念承担传统文化的赓续,囊括了中华传统儒释道精神核心内涵的中华茶礼仪,汲取了生态文化的哲学智慧,继承与创新了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中华茶文化的生态文化价值中窥探关怀、包容、和谐的中国哲学精神本质,从中华茶礼仪的生态文化构建中追求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华茶礼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广博包容的生态文化理念探索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7):304-305
众所周知,茶的原产地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山丘自古以来盛产茶。史料记载,早期日本没有茶树,茶是在唐朝时由最澄和尚带入日本,并首先从日本寺院发展起来的。同样日本茶文化也深受我国茶文化影响,然而如今的日本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有很大差异。通过将禅导入茶的精神世界,日本茶道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日本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本文从日本茶道的发展可以看出茶与禅紧密的关系和日本茶道的本质。通过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的禅意意境和"禅茶一味"、"一期一会"的精神境界,我们不难看出禅道思想在茶人精神世界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蔡梦莎 《福建茶叶》2023,(10):140-142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最早起源于“神农时代”,距今已超过4700多年,其中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书、茶谱、茶诗、茶画等等。“茶文化”的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每个国家茶文化各有千秋,能够准确反映出国家的悠久文明和礼仪。将茶文化应用在“思政课程”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节操,丰富其民族文化与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茶文化为背景,围绕“思政课程”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茶文化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意义,最后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韩两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及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儒家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自然理念、佛家的禅悟精神皆汇于其中,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精深、独绝的境界.可以说,没有这一宗教基础,茶无以形成文化.本文探讨的是,儒释道三教是如何用于茶文化并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下,茶文化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普及,茶德的提出使得茶文化上升为一种深层次、高品位的哲学思想范畴,旨在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和道德风尚。历代古人将“仁”、“知”、“勇”等定义为君子的品德,本文从茶的平和里仁、睿智超然、坚贞清廉三个方面展开,初步论述了茶的君子品德。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文化体系中,茶文化无疑是其中极具特殊性的文化体系,其中所诠释的精髓极为成熟,无论是与茶相关的礼仪,还是与茶相关的精神理念认知,都是我们生动体会茶文化的重要基础。综合探究茶文化精髓对日语语言文学的启发,能够帮助我们在系统化理解日本茶文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具体感知和体会日本文化习惯。本文拟从茶文化精髓理念内涵探究入手,结合茶文化精髓与日语语言文学的关联性认知,通过探究茶文化精髓对日语语言文学的实质性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在中国被称为“国饮”。从西周初开始人工种茶,迄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中国的茶道精神至大至深,包含着无尽的玄机和传统的道德观、宇宙观。儒家中庸和谐,以茶雅志;道家混同物我,以茶清心;佛家明心见性,以茶助禅。此中无处不见先人思想精华的闪烁。茶文化之兴,肇于魏晋。从清谈家的铜瓶烹新绿,弹琴复长啸,到唐代茶圣陆羽著成《茶经》,再到苏轼、陆游、李清照斗茶觅句的幽雅韵味,直至明清文人呼出:“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春芽。”我们几乎可以从茶文化的发展,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所以,茶文化与诗、书、画一样,都是…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元素指的是和茶相关的文化,主要包括以茶为媒介进行展现或者传播的文化,具有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茶文化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在医学、贸易以及文明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动画环境设计中蕴含的设计理念,正是茶文化元素在动画环境设计中应用的直观表现,将茶文化元素创新性的应用在动画环境设计中,能够赋予动画环境特有的“形”、“神”、“意”,显著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因此,文章针对中国茶文化元素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动画环境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董菁 《茶叶通讯》2015,(4):49-53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从起源、发展到兴盛,无不充斥着务实的精神.本文通过考察古代文献,顺着茶文化的源起、发展、兴盛的脉络探讨中国茶文化务实的根本原因,茶文化的“廉”、“俭”、“和”、“洁”都是在传统文化培养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后,人们以茶育德,茶文化忠实的践行了务实的精神,成为宣扬社会秩序和谐、规范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刘倩 《福建茶叶》2022,(2):57-59
现代中华文化本身就有独特、绵长的传统茶文化骨髓精华,在传统饮茶文化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现代中华民族传统饮茶文化的重要组成代表,其文化思想及具体的各种精神文化内涵,都是来源于茶的文化意境,这也许就是中国茶文化、茶道理和精神等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思想基础.因此,本文以茶的审美意境特征为设计切入点,并进一步了解茶...  相似文献   

15.
梁珍明 《福建茶叶》2024,(4):179-181
宋代的茶事,把中国古代茶文化之雅推向了极致。宋代文人爱茶,推崇茶性清雅、茶器精雅、茶技风雅、茶境神雅、茶人高雅,既体现了传统文人的艺术化人生追求,又体现了宋代文人在审美追求上的嗜“雅”风尚。研究宋代茶文化的思想意蕴及其嗜“雅”的美学风尚,以时代赓续宋代茶文化优秀传统,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茶饮品早已超出固有的饮品属性,已然成为了一种美好文化品格的象征。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育人为根本任务,以中国茶文化为载体。将思政教育与茶文化内涵相结合,可以使新时代的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在加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的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素及茶文化内涵深入人心、促其建立教育常态化机制。茶文化视域下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需要从抓好学生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讲好思政课、做好网络育人、发挥榜样力量、建立教育基地等多方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区独特的一种品茶风尚,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支,其器具精巧、茶艺细致、程式讲究、礼仪周全,具有“和、敬、精、乐”的思想内涵,又与本地习俗和信仰相结合,极具地方特色。而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唐代,确立于中国宋朝,在茶室内外的设计、茶具的选择以及制茶方式中,创立了完整精细的准则,并与禅宗结合,确立了“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本文从物质载体、冲泡程式、思想内涵、文化习俗等角度对潮汕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两种茶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各自特点产生的原因,探求潮州工夫茶和日本茶道之间的可融合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引作用,其蕴涵着丰富的儒释道精神内涵,有助于高校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高校需要挖掘茶文化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借助茶的历史、茶道茶艺传播和谐的精神,从而彰显出包容的价值理念。其实茶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美学等德育元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可以引领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从而弘扬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柳姗姗 《福建茶叶》2016,(6):332-333
纵观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茶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各朝各代,人们将饮茶与自己的生活追求、审美活动、精神向往等内容相联系,使得各种茶叶、茶具等都具有了特定的审美内涵。尤其是对于明代的文人画家,茶是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家园,饮茶也不仅仅只是普通的生活享受,而是一种包含着高雅追求的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20.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禅文化,受禅宗文化影响至深。中国茶文化东传日本的主要传播者就是禅僧,日本茶道的建立和发展也离不开禅僧。日本茶道中所谓的"茶禅一味"、"茶道四谛"理念的实质也与禅宗精神完全一致。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禅文化对日本茶道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