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不同产业都对经济起着促进性的作用。蔗糖业是云南省德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现阶段,随着蔗区的多样性和连作,以及在甘蔗种植上频繁外蔗区引种,使得甘蔗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病虫害侵害,对其防治不合理不科学,造成甘蔗产量低、品质下降,种植过程中成本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就从甘蔗蓟马的发生以及综合防治做简要的分析概述。  相似文献   

2.
《云南农业》2022,(12):47-48
<正>1 技术概述1.1 技术基本情况云南作为全国甘蔗种植第二大省,常年种植面积超过30万hm2(450万亩),随着蔗糖产业发展,甘蔗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的甘蔗种植技术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云南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西南丘陵山地区,甘蔗机械化种植受限于高原蔗区坡度大、地块小、气候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甘蔗种植机械化还未全面普及,大部分仍要依靠人工完成,使得糖料蔗生产用工量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蔗糖产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3.
蔗糖产业是西盟县特色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带动了诸多产业的兴起,为边疆的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甘蔗单产和蔗糖糖分低一直制约着全县甘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西盟县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市场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快新品种的引进与扩繁,抓好蔗区结构调整与布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积极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建立健全甘蔗产业保障制度等对策措施,旨在为西盟县甘蔗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糖”原料蔗的种植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是仅次于广西的全国第二大的甘蔗种植区,尤其是南部由于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甘蔗生长,从而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和蔗糖产量,是云南省重要的经济产业。本文以临沧为例,阐述了甘蔗种植现状,分析了甘蔗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探讨了临沧甘蔗种植区域及生态状况,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以期为实现"云糖"原料蔗产业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甘蔗糖业是贵州省的一项特色区域产业,分析了制约贵州省蔗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加快甘蔗良种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根据蔗区生产布局规划、加快良种基地建设的对策,以促进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准确定位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地位,寻求发掘产业潜力的途径,为维护蔗区稳定、推动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并选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投入和产值提高呈正比;甘蔗总产值滞后一期会对甘蔗下期生产产生正影响;蔗糖主产区产量差距不大,产值成本区别不明显.[建议]在我国蔗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应通过合理增加原料蔗生产投入,保持主产区甘蔗总产值的经济惯性,稳健推进主产区甘蔗加工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主产区规模效益及有效控制生产加工成本等途径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强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勐腊县甘蔗境外种植现状随着勐腊县农业结构调整,辖区甘蔗种植面临从优势区域向非优势区域转移且逐年下滑现状。为确保勐腊蔗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勐腊县人民政府决定采取两条路发展甘蔗原料。一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稳定国内甘蔗种植面积。二是发挥区位优势和境外土地及劳力资源,利用国家罂粟替代种植的相关政策,在老挝北部开展甘蔗境外替代种植,建立境外甘蔗种植基地来满足勐腊县制糖企业原料需求。在勐腊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下,  相似文献   

8.
龙陵县从1957年发展甘蔗产业以来,蔗区的气候、地质以及海拔等条件非常适宜建设高优蔗园。由于甘蔗见效快,经济效益较好,已成为蔗区农民的一项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甘蔗种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山区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也是蔗农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进入21世纪,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但龙陵县甘蔗产业发展依旧存在管理粗放的传统生产方式。所以要努力推动蔗区的持续发展,以促进甘蔗产业的持久、健康、安全、稳定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发展的目的。2016年甘蔗种植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府的推动与帮助下,蔗区规划将进一步扩大。本文针对龙陵甘蔗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浅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甘蔗产业发展概况、特点及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7个南亚热作省区之一,甘蔗生产和蔗糖业是一种区域性产业,是华南和川滇蔗区的延伸部分,具有较为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加工基础,现已成为蔗区发展地方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和维护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穷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食糖产业的国际化开放竞争,国家应对竞争采取的蔗糖业优势区域发展策略,贵州蔗区作为全国蔗糖业的补充部分,应如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本文论述了贵州甘蔗生产的概况、特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广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糖料蔗生产种植基地之一,其中桂中地区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最适宜甘蔗的生产。从当前市场上可以看出,广西目前的蔗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前景较为广阔,面对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情况,广西甘蔗种植与蔗糖产业都将迎来新的挑战。为确保广西甘蔗产业能够得到稳定的生产与发展,本文将根据当前双高甘蔗基地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以探讨广西蔗糖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玉溪市开展“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以来,以差别化、定向化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稳住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护的基本盘。但糖料蔗种植存在组织保障力度不足、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蔗田基础设施薄弱、良种良法推广滞后等问题。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宣传服务和人才培养力度、制定蔗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开展甘蔗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提升蔗料蔗渣综合利用水平,保障玉溪糖料蔗生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墨江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做好蔗区规划、品种布局、甘蔗抗旱种植和宿根蔗管理;抓好甘蔗产业扶持带动、奖惩推动,从而促进墨江甘蔗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云蔗08—1609"最高蔗糖分达19.2%,目前已在全国蔗区推广。在省科技重大专项"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支持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经过刻苦攻关,育出最高蔗糖分达19.2%的全国最"甜"甘蔗新品种——"云蔗08—1609"。这一重大育种突破,为云南乃至全国蔗糖产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省农科院甘蔗所甘蔗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及甘蔗育种一直领先全国。依托该所建设的国家甘蔗种质  相似文献   

14.
探讨如何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稳定元江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和质量,实现蔗糖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对振兴元江蔗糖产业作了思考:充分调动山区群众种植糖料甘蔗的积极性;建立糖料甘蔗种植重点区;合理布局糖料甘蔗生产与各种粮经作物协调发展;强化科技措施,增强生产性服务,实施低产蔗园改造,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流转土地,稳定糖料基地.  相似文献   

15.
蔗糖产业是梁河县的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粮经作物价格上涨,作物之间争地矛盾日趋突出,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不明显,蔗农种蔗积极性不高,导致梁河县甘蔗种植难度大,面积不稳定,特别是水田甘蔗种植。为提  相似文献   

16.
历经400多年的发展,弥勒县蔗糖产业从小到大,如今已发展成为上规模的龙头产业,成为弥勒县重要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的富民产业。弥勒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甘蔗生产和蔗糖分积累,具有发展蔗糖产业的良好条件。多年来,弥勒县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注重加强甘蔗种植规划、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和推广。2006年以来,弥勒县每年投人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改善蔗区  相似文献   

17.
以甘蔗品种闽糖69/421为试材,分别种植于400,600,800,1 000,1 200,1 400,1 600 m海拔高度的蔗区,对不同海拔的甘蔗成熟期的蔗糖分的积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甘蔗蔗糖分积累时期受海拔影响不一样,在蔗糖分积累初期,海拔400~1 000 m时,甘蔗蔗糖分受海拔的影响较大,随着海拔升高,蔗糖分降低;但在海拔1 000~1 600 m,甘蔗蔗糖分变化不大。而在甘蔗蔗糖分积累中后期,海拔对甘蔗蔗糖分积累的影响变小,随着海拔升高,甘蔗蔗糖分积累呈现总体下降,不同海拔间蔗糖分起伏较大,但下降幅度不大。甘蔗蔗糖分积累除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西省甘蔗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广西蔗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甘蔗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提出了广西省甘蔗产业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种植技术推广、蔗糖生产技术升级、改善甘蔗生产条件三个方面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甘蔗产业布局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16年甘蔗作物地块矢量数据,选取土壤、地形、气象和经济4个因子共16个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及加权指数和模型评价江州区甘蔗种植适宜性,根据评价结果采用GIS技术将甘蔗种植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域.[结果]将甘蔗种植最适宜和适宜面积与部分"双高"基地(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差异较小,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甘蔗种植最适宜区面积为3799.80 ha,占最适宜区总面积的36.90%;崇左市新和镇甘蔗种植不适宜区面积共177.85 ha,占不适宜区总面积的28.84%.[结论]为了科学、合理及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甘蔗产量,建议新增"双高"基地,可调整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甘蔗布局区域向濑湍镇、罗白乡、太平街道、驮卢镇和左州镇等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1引言昌宁县蔗区主要分布在枯柯河和减统河流域6个乡,蔗区海拔623-1400m,年平均气温17.9-21.3C,年降雨量700-1323mm,全年无霜期335天以上,具有发展蔗糖生产的自然条件。1996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10266.阿公顷,有机制白糖厂5座,日处理甘蔗设计能力达5800吨。蔗糖生产已成为我县的骨干产业,年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1993年以前,由于科技体系落后,农田基础设施差,甘蔗品种老化,病虫害增多,产量、糖份和经济效益均不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1993年昌宁县被列为国家“八五”计划第二批糖料商品基地县。在中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