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9年北票地区通过实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稳定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土地深松、保护性耕作、玉米播种以及机械收获等先进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文章就北票市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技术支撑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息县地处淮河流域,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主要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水稻、玉米为主。息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生产,以突破薄弱环节为切入点,以发展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为支撑,以促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为抓手,积极开展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探索与创新,着力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2016年,息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8.2%,其中,耕地机械化水平95.1%,种植机械化水平58.8%,收获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机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日益趋向智能化。冀中南作为黄淮海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成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加快冀中南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智能化、轻简化发展,围绕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引进大型智能作业机具,对小麦和玉米耕、种、管、收作业机械化环节机具配置进一步优化,形成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精准智能作业模式,加快推进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关键环节智能化技术集成,实现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为当地实现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智能化、轻简化提供借鉴,有利于保障当地及周边粮食安全,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丘陵烟区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探索出科学合理的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下烟叶生产机械化路径。本文在全面综述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贵州省代表性烟叶生产基地单元(遵义县鸭溪、普安县青山和黔西市林泉)的生产实际开展全程机械化测试。首先,通过专家咨询和实际考察,明确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机械化主要环节农机农艺融合参数;其次,基于烟草农机全程机械化测试结果,确定了丘陵烟区烟叶生产主要环节机型选择原则、作业时限、储备系数和农机配置方法;最后,制定出适合于“坝区”和“山区”烟叶主要生产环节农机千亩配置选择标准。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水平,优化农机配置选型,为丘陵烟区不同生态环境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前不久在"中国农村发展金秋报告会"上称,2013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10年前提高27%。毕美家说,目前中国小麦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但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差距,潜力仍然很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器设备作业的数量占总作业量的百分数。农业机械化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基础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物  相似文献   

7.
正8月2日上午,重庆市科委邀请有关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庆丘陵春玉米耐密宜机品种筛选及高产高效技术"和重庆市十三五攻关项目"功能玉米高效种植与机械化技术研究"项目建设的玉米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现场进行测产验收。通过测产,项目集成的宜机品种全程机械化节肥节药生产技术示  相似文献   

8.
朱满德  张梦瑶  刘超 《世界农业》2021,(2):27-34,44
推进全程化机械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路径,也是近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本文基于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综合机械化率、不同环节农机作业率对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现实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可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并推动种植结构的"趋粮化"发展;劳动消耗更多、专用程度更强的播种和收获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对于"趋粮化"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而机耕环节影响并不突出。为稳定粮食生产,需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和瓶颈环节的联合攻关,对专用性较强的农机装备购置和环境友好型生产农机服务给予适度补贴,深入推进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需完善全程机械化作业所需配套建设,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丘陵山区农地宜机化改造。  相似文献   

9.
陈雅芝 《农学学报》2013,3(12):60-63
为确定吉林省各市玉米机械化生产主导模式,提高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出玉米生产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农民购买能力、机械化水平及自然条件等5个因素是进行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划分的主要因素,并选取玉米产量、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丘陵山区所占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利用Q-型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区域分类,将吉林省划分为3个区域。在分析各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各区域玉米机械化生产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铜川第一大粮食作物,全市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耀州区西部山区和中北 部塬区、宜君县西部山区和中部塬区、川道,印台区的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塬区,王益区中部丘陵 区,2017 年种植面积52.48 万亩,约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55.83%,玉米总产量15.72 万吨,占全 市粮食总产的65.17%。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机械化能够有效推进铜川现代农业发展。机械化生 产不但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减生产成本,而且能够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充分发挥 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同时对实现玉米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具有 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铜川全市玉米机械化生产总体情况、耕种模式及收获模式等进行分析,指 出了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的 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同时丘陵山区也是当前农机技术推广最滞后的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伟大目标,使丘陵山区的广大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当前制约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做好农机技术推广是转变传统农业在耕、种、收等方面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当前,国家正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关政策,保质保量地完成2025年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的目标,本文结合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及机械化水平状况、国家现有相关政策等,从多方面分析了制约安徽省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因素,得出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机械适应性不足、经济环境不良和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导致安徽省山区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通过政策上倾斜、研发上发力、经济上帮扶、宣传上引导等策略来提高安徽省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以期补齐安徽省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短板,推进安徽省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北京农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全市农机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种植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8%,其中小麦生产全程实现机械化;玉米耕地、播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收占可机收面积的75%;设施农业耕整地、植保机械化水  相似文献   

14.
为响应国家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等有关政策,保质保量的完成2025年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的目标,本文结合安徽省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及机械化水平状况、国家现有相关政策等,从多方面分析了制约安徽省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因素,得出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机械适应性不足、经济环境不良和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四个导致安徽省山区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通过政策上倾斜、研发上发力、经济上帮扶,宣传上引导等多种途径及措施来提高安徽省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以期补齐安徽省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的短板,推进安徽省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于德清 《吉林农业》2011,(7):172-172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多,农民致富的项目也多起来,用机械化耕种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中解放出来,再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去创业,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吉林省的东部山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块小、坡地多,增加了实现玉米机械化生产的难度。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玉米的弯钩犁时代悄然离去,玉米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中耕、植保、收获、收后整地等环节。其中播前整地、灌溉、中耕、植保可采用通用机械作业,玉米生产机械化所特有的或者对其具有制约的作业环节主要是玉米机播、收获或收获后整地等环节。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80%,农机总动力突破3000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突破50万台,玉米水稻收获机械突破5万台,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突破7000个,拉动农机销售总额突破50亿元,农机化经营总收入突破170亿元。高度重视,高位运作,统筹谋划推进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农  相似文献   

17.
推广应用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是推动长子县乃至周边县市农业现代化进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从玉米生产"耕、种、管、收"四个关键环节进行初步研究,探讨适宜本地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主要机械和技术要点,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丘陵山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是四川第二大粮食作物。长久以来,玉米生产的机械化技术进展较慢,严重阻碍了四川丘陵山区中主要粮油作物整体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文章在深入分析影响四川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阐明该地区玉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与对策。以期推动四川丘陵山区玉米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的发展,实现由传统的劳力密集型玉米种植模式向现代型玉米种植模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漯河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利用项目优势,不断提升农机装备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大力引进新机具、推广新技术,积极开展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机械研发和试验示范等一系列工作,探索构建多种推广新机制,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一、玉米收获方式的历史变迁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基础薄弱,我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20.
介绍师宗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现状及优点,分析制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原因,并提出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对策,为当地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