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取39头泌乳量相近、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无添加剂青贮饲料、菌制剂青贮饲料和菌酶制剂青贮饲料。预饲期10 d,正式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提高(P 0.05),分别提高了9.41%、8.54%,乳脂、乳蛋白等乳成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 0.05)。(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提高(P 0.05),分别提高了24.01%、46.46%。3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0.05)。(3)试验组经济效益略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添加菌酶制剂的全株玉米青贮可以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小麦秸秆和小麦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重、胎次、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的36头健康荷斯坦泌乳中后期奶牛,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小麦秸秆组和小麦青贮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隔栏单独饲养。对照组饲喂全株玉米青贮的TMR饲粮,小麦秸秆组饲喂含有12%小麦秸秆的TMR饲粮,小麦青贮组饲喂含有20%小麦青贮的TMR饲粮,试验期共70 d,其中预饲期14 d,正式期56 d。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小麦青贮组(P0.05),对照组和小麦青贮组奶牛的DMI无显著差异(P0.05)。3组奶牛的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小麦秸秆组奶牛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CF)的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小麦青贮组奶牛(P0.05),对照组和小麦青贮组奶牛之间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3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逐渐降低。对照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最高,为(16.84±4.92)kg/d;小麦青贮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为(16.60±4.68)kg/d;小麦秸秆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最低,为(16.37±3.66)kg/d,但3组奶牛的日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对照组奶牛乳蛋白率、乳糖率高于小麦秸秆组奶牛和小麦青贮组奶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麦秸秆组奶牛的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小麦青贮组(P0.05),小麦青贮组奶牛的乳脂率与对照组奶牛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小麦秸秆和小麦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对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无显著影响,生产中可以利用小麦秸秆和小麦青贮替代部分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奶牛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酶和乳酸菌制剂青贮玉米秸秆对海南黑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8头初始体质量(178.20±24.18)kg一致及遗传背景相近的11月龄健康海南黑牛(日本和牛×海南黄牛),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未添加(对照组)或添加1.00 kg/t复合酶和20.00 g/t乳酸菌制剂(试验组)的青贮鲜食玉米秸秆,试验持续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末质量和日增质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54%(P0.05)和38.26%(P0.05);而采食量和料重比则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1.39%(P0.05)和35.1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毛利润显著增加45.74%(P0.05);而饲料增质量成本显著降低32.85%(P0.05)。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和乳酸菌制剂青贮玉米秸秆可使海南黑牛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62±3)kg、1~2胎次、产奶量(1.90±0.15)kg/d、泌乳期相近(产后0~60d)的健康奶山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奶山羊全混合日粮(TMR)中分别添加0(CK组)、10(A组)、20(B组)和30g/d DM(C组)马齿苋青贮添加剂,试验期共7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60d。试验期间测定每组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的增加,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随之增加;添加马齿苋青贮的试验组奶山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羊乳的pH呈弱碱性(7.10~7.24),并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降低,其中CK组最高,C组最低;羊乳中乳糖、总多酚(TPC)、总黄酮(TFC)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着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增多;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则相反。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无不良影响,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及乳品质,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乳体细胞数、泌乳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5,600头荷斯坦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00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保持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80g/头/d。结果表明,饲喂10d后试验组体细胞数从21.0万个/mL降低到13.8万个/mL,试验组奶牛泌乳量比对照组平均高出1.80kg/头/d,试验组的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菌复合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泌乳天数及生理性状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40头,随机为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和1.5 kg/t的酶菌复合制剂,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分别于试验第10、20、30、40天采集牛粪便,利用粪便分析筛对牛粪便组成进行分析。分别在试验第1、20、40天采集乳样,采用乳汁分析仪测定各组乳样中乳脂率、乳蛋白率、非脂固形物和奶中体细胞数(SCC),试验期间记录每头牛平均日产奶量(ADMY)及平均日采食量(ADFI)。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酶菌复合制剂能够显著增加奶牛平均日产奶量(P<0.05),提高牛乳中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P<0.05),降低体细胞数(P<0.05),改善粪便结构。综合试验结果,酶菌复合制剂应用于奶牛养殖的最优添加量为1.0 kg/t,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降低牛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奶牛饲喂相同日粮对采食行为和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相近的8头健康泌乳牛,其中4头处于泌乳盛期(泌乳盛期组),4头处于泌乳后期(泌乳后期组),2组奶牛饲喂相同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5 d。结果表明: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天干物质采食量(24.0 kg)高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每千克干物质的采食时间、一昼夜总反刍时间、躺卧时间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泌乳盛期组奶牛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低于泌乳后期组(P<0.01)。由此可见,泌乳盛期奶牛采食时间极显著高于泌乳后期奶牛,泌乳盛期奶牛躺卧时间极显著少于泌乳后期。  相似文献   

8.
苜蓿青贮对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1~3胎次泌乳中期的荷斯坦牛10头,配对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的混合精料组成相同,对照组粗饲料为豆秸、玉米秸、花生秧和玉米淀粉渣,试验组以10kg苜蓿青贮替代等量粗饲料,进行60d的饲养试验,以研究苜蓿青贮对低质粗饲料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青贮提高了供试奶牛体重(P0.01);(2)试验组各期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60d时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3)添加苜蓿青贮,提高了供试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肪含量(P0.01,P0.05)。  相似文献   

9.
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全混合日粮(TMR)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饲喂价值。随着我国奶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对奶牛饲喂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升,那么,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为研究添加菌制剂与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常规指标的影响,选择在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牧场同时制作3种不同青贮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分别为添加菌制剂处理、添加菌-酶制剂处理和作为对照无添加剂制作的全株玉米青贮,待青贮发酵完成后采样,进行感官评定,每种青贮采集3个样品,采样后分别测定其p H值,NH_3-N浓度,DM、CP、Ash、NDF、ADF、EE、SS、Ca和P等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菌制剂可显著降低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浓度(P<0.05),两种添加剂均可显著提高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添加菌-酶制剂可显著降低青贮的粗脂肪含量(P<0.05),提高磷的含量(P<0.05),且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青贮的含量(P<0.05)。可以看出,添加菌制剂和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品质,且菌-酶制剂青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挑选60头体况、产奶量、泌乳日龄和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奶牛,每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0、200和30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饲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200和300 g/头·d添加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高于0和100 g/头·d添加组奶牛(P0.0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奶牛的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浓度(P0.05),其中以200 g/头·d添加组浓度最高。复方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提高了热应激奶牛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血液丙二醛含量。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使用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以200 g/头·d的添加剂量具有最佳效果,可以显著改善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产奶量和泌乳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牛;其中,对照组饲喂未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试验组饲喂复合菌剂处理的全株青贮玉米。预饲期为2周,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后,全株青贮玉米的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9.49%(P0.05);在试验14~28、28~42、0~42 d试验组奶牛产奶量显著提高3.30%、5.06%、4.32%(P0.05);试验结束时奶牛牛乳中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了4.11%(P0.05);试验期饲喂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的奶牛总经济效益高达2494.80元。但添加青贮复合菌剂全株青贮玉米对采食量、血液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说明在全株青贮玉米中加入青贮复合菌剂可提高奶牛经济效益及牛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PM发酵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水平的影响,在新疆伊犁中州牛场选取60头年龄、胎次、泌乳期相同,体重和泌乳量接近的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每天饲喂微生态制剂12 g。预试期10 d,试验期90 d,每3 d测日采食量,每5 d测日产奶量;每30 d静脉采血待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泌乳牛的产奶量、采食量(P0.05)。试验奶牛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有升高趋势,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饲料蛋白质和能量转化率;结合本次试验产奶量可知,饲喂微生态制剂可通过调节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和泌乳素水平,提高饲料转化率,进而促进奶牛泌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乳酸菌对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牛,根据胎次、体重、泌乳天数及产奶量等相近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乳酸菌1组和乳酸菌2组除饲喂基础日粮外,分别饲喂乳酸菌制剂15g/(头·d)和30g/(头·d),整个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添加乳酸菌能够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5),降低乳中体细胞数(P0.05),但对乳蛋白率、乳脂率和乳糖率均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乳酸菌2组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 G)和可溶性CD4(s CD4)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丙二醛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每头牛每天饲喂30g乳酸菌制剂可以提高奶牛的泌乳性能,对机体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籽粒苋对泌乳牛采食量和产奶量的影响。随机挑选体况、产奶性能和胎次相近的24头泌乳早期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籽粒苋干草粉代替10.0%全株青贮玉米,试验Ⅱ组籽粒苋干草粉代替20.0%全株青贮玉米,预试期10天,正试期6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奶牛的日采食量、日产奶量均有所提升,且试验Ⅰ组,即添加量为10.0%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择2胎次以及泌乳天数[(92.1±25.6) d]、产奶量[(36.8±4.6) kg/d]和乳蛋白质含量[(2.98±0.48)%]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3 kg/d的复合菌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每20 d采集1次牛奶测定乳成分;正试期开始和结束当天采集奶牛血液,测定乳成分以及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第41~60天,对照组奶牛平均日采食量比试验第1~20天降低了2.92%,而试验组提高了3.12%。试验第21~40天和第41~60天,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17(P<0.01)和2.42 kg/d(P<0.05)。试验期间,2组乳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试验第60天,试验组奶牛血清溶菌酶(LZM)含量、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6.
青贮饲用型甜高粱饲喂奶牛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时间、产奶量及生理状况相近的中国荷斯坦牛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试验期为37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30d。在饲喂精料和管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试验组饲喂青贮饲用型甜高粱。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1.3kg/(头·d),但差异不显著(P>0.05);日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2kg/头,但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率、乳蛋白率与对照组相比均略有所提高,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可知,试验组每头奶牛每天的经济效益比对照组增加3.27元。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会造成奶牛采食量降低,葡萄糖依赖增加,因此可以通过制定合理饲料配方改善日粮消化率,从而提高奶牛瘤胃养分流动和生产性能。本试验以巴西东南部泌乳奶牛为研究对象,研究夏季日粮中添加酵母菌对奶牛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28头泌乳天数相近(207d±87d)的泌乳荷斯坦奶牛,采用单独栓系饲养,预试期14d,正试期70d。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并随时间进行重复测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温湿指数都高于68达到75.6%。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和酵母组(酿酒酵母),酵母菌数为25×1010 CFU活菌数和5×1010 CFU死菌数。日粮由玉米青贮(37.7%)、东华草青贮(7.1%)、生大豆(4.1%)、豆粕(16.5%)、细玉米面(20.7%)和柑橘渣(11.9%)组成。结果表明,酵母组提高了日产奶量(26.7和25.4kg/d)和固形物含量(3.06和2.92kg/d),特别是乳糖含量,整个过程的产奶量基本一致。可消化OM每日摄入量、总肠道养分消化率、尿中尿囊素排泄量、咀嚼模式、干物质采食量均不受影响。酵母组有提高血糖含量(62.9和57.3mg/dL)、降低呼吸频次(48和56次/min)和提高血浆中烟酸含量(1.31和1.22μg/mL)的趋势,奶牛直肠温度保持一致。酵母组降低了瘤胃有机酸(如乳酸和丁酸)含量,但对其他有机酸含量、pH和原虫含量无影响,血浆中尿氮含量在24h后有所提高。在第72~74天,采用细玉米面替代日粮中柑橘渣诱导奶牛酸中毒,发现日粮增加了淀粉含量,提高了干物质采食量,升高了CO2、HCO3-和碱剩余的静脉血分压,降低血液pH,酵母组血液pH高于对照组(7.34和7.31)。奶牛在热应激下,日粮中添加酵母可以显著提高奶牛泌乳性能,且奶牛泌乳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调节奶牛恒温性而不是提高消化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栏式饲养方式下,饲喂半胱胺盐酸盐对泌乳中期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体重(562.25±37.85)kg,泌乳天数(123.64±10.67)d,胎次(1.23±0.42)胎,日产奶量(26.58±1.58)kg],根据体重、泌乳天数、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3、15、30 g/kg。预试期12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随半胱胺盐酸盐添加剂量的增加,奶牛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呈显著的线性降低(P0.05);干物质采食量、乳脂较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并且以添加3 g/kg组的效果较好;正试期末,3、15 g/kg组血清甲状腺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 g/kg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半胱胺盐酸盐能有效缓解散栏饲养的泌乳中期奶牛热应激,提高产奶量和乳品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3 g/kg半胱胺盐酸盐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试验探究了饲粮中添加不同处理方法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瘤胃发酵参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胎次、泌乳期、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60头,按照单因素设计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无添加剂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1组奶牛饲喂经益生菌制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2组奶牛饲喂经酶制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试验3组奶牛饲喂经菌酶复合制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3组奶牛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奶牛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试验3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体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3组瘤胃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菌体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3组血清中总蛋白水平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血清葡萄糖水平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奶牛饲喂经添加剂处理的全株玉米青贮可以改...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通过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杜仲叶提取物,确定其在泌乳奶牛中的安全使用剂量。将60头泌乳高峰期荷斯坦奶牛按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上添加20、100和2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杜仲叶提取物[20 g/(d·头)]有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的作用,同时对产奶量和乳脂率有明显提升作用,并可降低牛奶体细胞数;添加1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了0.78%(P0.05),且产奶量比对照组降低了1.38%(P0.05);添加2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42%(P0.05),且使牛奶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添加适量杜仲叶提取物[20 g/(d·头)]对奶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有促进作用,但是添加高剂量杜仲叶提取物[200 g/(d·头)]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具有抑制作用。添加高剂量杜仲叶提取物[100和200 g/(d·头)]未对奶牛血液指标产生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推荐以100 g/(d·头)杜仲叶提取物作为泌乳奶牛最高安全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