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猴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实验猴对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和致病性,使用1~4号实验猴经气管接种2.8×1O5卡氏肺孢子虫包囊,接种后,按25mg/kg体重肌注醋酸可的松;5~8号实验猴接种7.0×105包囊;9号猴为对照.结果表明:接种后27~33 d,1~4号实验猴出现体温上升,厌食,消瘦,虚弱,咳嗽和呼吸急促,其中1~2号实验猴显得极度衰弱和呼吸困难,于第29 d,31 d死亡.5~8号实验猴呈亚临床症状,接种后30 d亦即连续肌注醋酸可的松的第22 d,出现类似于1~4号实验猴的临床症状,其中5号实验猴于23 d死亡.对照猴无任何临床变化.结论用醋酸可的松处理的1~4号实验猴,接种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后,出现典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有显著的致病性.虽然5~8号实验猴接种大剂量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只呈现亚临床症状,接受醋酸可的松处理后,出现类似于1~4号实验猴的症状,说明隐性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的实验猴经免疫抑制剂处理后可激活病原体,导致严重发病.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当前抗寄生虫感染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其有关机理、控制与可能的价值,关于实验动物及家畜寄生虫感染遗传变异的试验分析已有很多文献,而对应用这些资料于寄生虫实际控制方面正在发生愈来愈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以硫酸锌漂浮——耐酸滤过漏斗法,对181头1~7月龄水牛犊作卵囊纯化涂片镜检。结果发现自然感染的隐孢子虫2种: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和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皆为本省首次报道。水牛犊感染率结果:以3月龄牛犊感染率为最高(18.3%),2月龄次之(15.1%),7月龄最低(2.3%),以后随月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小白鼠人工感染成功,第10d粪检均查找到2种隐孢子虫卵囊,但受试动物均未出现腹泻、厌食和消瘦等症状。  相似文献   

5.
野生鼠隐孢子虫对实验动物的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张家港市某养羊大户把收购来的山羊并群混养,使多种寄生虫相互感染,造成羊群体内、体外寄生虫病并发,虱、线虫、吸虫、绦虫、球虫等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损失严重。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引起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是没有免疫力的牛在2~4星期前摄食了大量感染性胎生网尾线虫幼虫。在人工感染试验中,一次给牛接种25~50条/kg!w剂量的幼虫即可严重感染。与引起寄生虫性胃肠炎所需要的奥氏奥斯特线虫数量相比,引起气管炎所需要的胎生网尾线虫的数量要低,这说明在对胎生网尾线虫进行有效预防时,用药范围更窄。与胃肠道线虫病相比,肺线虫病的流行病学更为复杂,可预见性更差。这主要是因为肺线虫幼虫  相似文献   

8.
1907年,美国寄生虫专家Tyzzer在小白鼠体内作胃腺组织切片时,在上皮细胞内发现了一种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并命名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1955年Slavin报道隐孢子虫感染火鸡小肠出现急性临床症状,其特征是严重腹泻,但死亡率低,首次证明了隐孢子虫的强致病性。特别是1971年Panciera等在腹泻犊牛小肠中检测到隐孢子虫后更进一步引起了兽医界的兴趣,1985年周圣文等在国内首次发现并报道犊牛隐孢子虫病。  相似文献   

9.
<正>家猫主要用于药品检验中降压物质检查,浙江省一年用猫量约400-500只,并且随着注射剂(中药、西药)安全标准的提高,猫的用量还在增加。但由于猫的习性较特别,又较凶狠,不易像其它实验动物那样繁殖饲养,  相似文献   

10.
卡氏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carinii)是机会性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75%艾滋病(AIDS)患者可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而出现致命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成为艾滋病的一个重要死因.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存在于多种动物体,当动物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造成动物的发病乃至死亡.本实验从一条幼犬(因发生肺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死亡)肺组织涂片检到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和滋养体,取肺组织分离病原体制成接种物,经气管接种实验犬,以检测犬对同源卡氏肺孢子虫的易感性.在感染成功而导致实验犬出现典型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基础上,应用氨苯砜-联磺甲氧苄啶进行疗效试验,以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恢复及肺组织、气管内的病原体消失为依据,判断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采自河南省6个地市及吉林双辽、辽宁朝阳和山东东营共1109份绵羊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发现9种(类)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7.2%,以球虫感染率最高,达93.5%,卵囊数(OPG)最高值达652000;圆线虫和阿米巴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1.2%和71.3%,圆线虫卵数(EPG)最高值达69400;隐孢子虫、贾第虫、鞭虫、细颈线虫、莫尼茨绦虫和矛形双腔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6%、5.7%、9.7%、0.3%、5.1%和2.6%;80.7%的绵羊阳性样品呈混合感染,最多可达5种。1岁以下和1岁以上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8.5%和87.5%;舍饲和放牧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97.5%和96.8%;寄生虫季节流行动态调查显示夏秋季节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调查结果表明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其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对采自新疆5个养殖基地的185份羊驼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显示:129份样品呈肠道寄生虫阳性,总感染率69.72%;检出8种寄生虫,以球虫为优势感染虫种,感染率57.83%;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双腔吸虫和莫尼茨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4%、0.54%、15.14%、7.57%、11.35%、1.62%和0.54%。调查表明,新疆地区羊驼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其检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宠物兔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1个宠物市场和2个宠物兔场的305份兔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检出肠道寄生虫5种,总感染率为71.2%,其中球虫感染率最高,为47.2%,隐孢子虫、贾第虫、圆线虫和栓尾线虫感染率分别为2.0%、3.9%、29.5%和1.0%;不同采样点和不同年龄段宠物兔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统计学差异均极显著(P<0.01),寄生虫感染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数据表明宠物兔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且存在人兽共患机会性原虫,应加强其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貉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南阳地区某特种动物养殖场笼养貉的232份新鲜粪便进行检查,结果显示:75份样品呈阳性,总感染率为30.17%,其中贾第虫感染率为6.47%,隐孢子虫为0.86%,球虫为5.17%,圆线虫为15.95%,钩虫为3.88%。本次调查结果为预防和临床治疗貉肠道寄生虫病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河南省尧山白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对河南省鲁山县某羊场尧山白山羊的63份新鲜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查出17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8.4%,分别为艾美耳球虫(9种)、隐孢子虫、贾第虫、阿米巴原虫、圆线虫、细颈线虫、鞭虫、莫尼茨绦虫和吸虫,其中以球虫感染率最高,为95.2%。对检出球虫进行种类鉴定,发现9种艾美耳属球虫,多呈混合感染,最多可达5种。结果表明,该品种羊肠道寄生虫较为普遍,且存在人兽共患寄生虫,应加强其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PCR技术在鼠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已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热核酸酶nuc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的引物 ,利用PCR技术扩增nuc基因片段。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抽提的DNA进行扩增。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PCR产物出现 6 6 8bp的特异性DNA扩增片段 ,而其他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出现扩增片段 ,证实了合成的引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特异性。将抽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进行系列稀释 ,测定此PCR体系的敏感性。结果显示 ,该PCR体系能检出 3pg金黄色葡萄球菌DNA ,且从抽提DNA到PCR扩增及电泳结束仅需 4h。因此 ,研究所建立的扩增耐热核酸酶nuc基因检测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CR方法 ,具有快速、可靠、敏感和特异的特点 ,可用于临床样品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的检测 ,适合应用于实验大小鼠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核酸长度>200 nt、不编码或具有有限编码能力的RNA,早期一直被认为是遗传暗物质,但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lncRNAs被发掘。研究表明,lncRNA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因子,能在组蛋白修饰、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等方面影响基因表达,几乎参与所有的细胞生物学过程。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胞内寄生虫,入侵机制复杂,对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的互作研究已成为新型抗虫药物的研发基础。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作为一类新型调控因子广泛参与到顶复门原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中,包括感染免疫、发育分化和信号传导等细胞生物学过程,既可帮助宿主抵御寄生虫入侵,也可协助寄生虫在胞内增殖发育,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笔者通过对lncRNA的生物学分类及其在细胞生理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进行概述,综合近年来lncRNA在以弓形虫、疟原虫和隐孢子虫为主要代表的顶复门原虫的相关研究,系统梳理了lncRNA在宿主免疫反应、寄生虫发育分化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顶复门原虫致病机理研究及高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新的思...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首次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加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ES抗原做刺激物,通过对鼠胸腺淋巴细胞DNA损伤、凋亡水平的检测,进而证明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能够诱导鼠胸腺淋巴细胞发生调亡。掌握这种免疫细胞凋亡(apoptosis)发生的过程,对分析免疫应答的特点和调控,以及探索旋毛虫病(Trichinosis)的发病机制和提供防治对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al inoculations of 1000 Toxocara cati larval eggs were carried out in 18 BALB/c mice. The T. cati eggs used for inocula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aeces of naturally infected cats. Euthanasia was performed on two mice on days 1, 2, 3, 4, 5, 6, 14, 21 and 28 post-inoculation (p.i.). Tissue samples were taken for digestion and histopathology. Larvae were recovered from all infected mice and the average of all larvae recovered was 28.3% (95%; CI: 14.1-42.4). Maximum number was obtained from liver on days 1 and 2 p.i.; from the lung on day 2 p.i. and from the brain on day 28 p.i. In muscle, the recovery was high as from day 3 p.i., with the maximum obtained on day 28 p.i. Superficial foci of congestion and haemorrhage were macroscopically observed in the lungs between days 2 and 5 p.i. and in the brain between days 3 and 6 p.i. Microscopic les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liver between days 2 and 14 p.i., with periportal and subcapsul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In the lungs, haemorrhages and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can be observed in the alveolar parenchyma, close to bronchioles and large blood vessels. In the brain, congestive areas without inflammatory reactions were seen. In muscle, the presence of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and degenerated muscle can be observed surrounding a parasite larva. These same lesions were observed in myocardium and pericardium. The kidneys were congested with inflammatory infiltrates. The inflammatory cells present in all the tissues studied were lymphocytes, neutrophils and a few eosinophils. Formation of granulomas or signs of larva encapsulation were not observed. The migratory pattern of T. cati larvae in BALB/c mice and its tendency to become concentrated in the muscle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se as a paratenic host for the parasite's cycle i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调查云岭牛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以其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从小哨云岭牛核心育种场和楚雄锦达牧业扩繁场采集382份新鲜粪便样品,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和自然沉淀法检测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检测出89份样品存在寄生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23.30%。分别检出了线虫、球虫和吸虫的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17.28%、7.07%、0.26%,混合感染率为1.31%。云岭牛核心育种场寄生虫感染率为31.25%,楚雄锦达牧业扩繁场为15.26%;自由放牧云岭牛寄生虫感染率为36.05%,圈养云岭牛为19.59%;不同养殖场、不同养殖方式的云岭牛之间寄生虫感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云岭牛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云岭牛寄生线虫感染较为突出,应加强综合防治以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