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使用 Boost 软件建立起一款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的一维计算模型,并利用发动机台架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进而在确保模型满足误差要求的情况下,通过该模型计算得到了实验难以获取的气门位置的进排气压力波信息;结合柴油机实际特点,对这些不同工况下的进排气压力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归纳比较及合理性分析,并与相应工况下缸内压力进行了比较;最后,基于理想进排气压力波的关键要素要求,指出了进一步优化进排气压力波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优化的初步方向及具体措施。研究工作表明了一维仿真研究进排气压力波的可行性、实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模拟增压发动机实际排气压力波状况,进行涡轮增压器动态特性测试,分析了发动机排气压力波特征,确定了脉冲发生器设计目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脉冲发生器转动盘开口型线提出了改进方案,利用一维非稳态仿真计算和三维CFD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脉冲发生器进行了设计,模拟发动机不同频率和不同进气相位的排气压力波.利用试验对脉冲发生器产生的压力波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脉冲发生器可以准确地模拟出典型的发动机排气压力波,证明了设计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和改型方案的正确性,为脉冲发生器提供了一种比较完善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3.
催化转化装置是发动机排气后处理中的重要装置,三元催化装置能高效地净化排气中的污染物这是基本要求,三元催化转化装置与发动机及汽车的优化匹配是三元催化转化装置能否发挥其最优性能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催化转化装置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分析研究与计算,阐述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电控系统、排气系统的优化匹配问题,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1.巧除黑烟。排气冒黑烟、工作无力、冷却水开锅是拖拉机经常出现的故障。其重要原因是柴油机排气管和消声器积炭严重,致使排气阻力增加,汽缸内废气排不净,从而导致进气不足,发动机燃烧不充分,功率下降。遇  相似文献   

5.
火花塞故障是汽油发动机点火系常见故障之一,而驾驶员一般又不易发现,往往会加大节气门开度以弥补缺缸的功率损失。一个缸火花塞不工作,排气污染将会增大3~4倍,如果一台发动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火花塞不工作,就会使油  相似文献   

6.
曲轴依靠曲柄将气缸内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并输出动力。曲轴曲柄的行程大小决定了发动机的压缩比的大小。行程大,压缩比就大,发动机的爆发压力就大;反之行程小,压缩比就小,发动机的爆发压力就小。因此曲轴曲柄的行程大小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一般行程比规定值大1毫米以上时,活塞在上止点就要顶缸盖,而不能装配使用。 一般发动机曲轴的回转半径的公差为±0.15毫米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动机排气压力瞬间增大减小和转速的比例关系,采集发动机排气压力的频率信号,并将压力信号转为电信号传递至信号处理器转换成数字脉冲信号,再传递至中央处理器,根据数字脉冲信号计算并通过显示器显示转速数值.这种测速仪可以避免外界因素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既可用于发动机生产线检测,又方便用于专门的道路汽车速度测试.  相似文献   

8.
Starrotor发动机是美国的一项专利技术,它采用的是容积式旋转布雷顿循环,从废气热能中回收部分能量加热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而加热后的空气有益于燃料的燃烧。同时它具有高效率、高功率、长寿命、低噪声、低振动、低排放、低维护性、低污染等优点。因此,对于Starrotor发动机的研究学习,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在了解学习了Starrotor发动机工作原理以及布雷顿循环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膨胀排气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调查学习,进而对其膨胀排气系统进行结构设计,包括膨胀机、热交换器、排气管、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  相似文献   

9.
配气机构是控制发动机进排气的装置.发动机工作时,吸入气缸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物越多,发动机能释放出的功率越大.理论上,曲轴在进气、压缩、做功、排气每个冲程转角都是180°,也就是说进、排气门都是在上、下止点打开和关闭,但实际工作不适合.每款发动机都预设了最佳的配气正时,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动机配气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详细...  相似文献   

10.
配气机构是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装置,其作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以便在进气行程使尽可能多的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进入气缸,在排气行程将废气快速排出气缸。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阿大核心机构之一,其结构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掺混重整气对汽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载燃料重整制氢技术可以回收发动机尾气余热,在线制取重整气与汽油混合燃烧。基于一台1.6L四缸汽油机,在转速1800r/min,进气道绝对压力61.5kPa,理论当量比条件以及最大制动扭矩点火角条件下,考察混重整气对汽油机燃烧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进气中重整气混合分数的逐渐增加,重整气中氢气的体积分数逐渐升高,燃油油耗率降低,指示热效率升高。尾气中HC、NOx和CO2的排放量降低,而CO的排放量则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2.
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管压力波动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进气管波动效应、增压柴油机排气管压力波动和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通过对缸内工作过程的计算,编制了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管内气体压力波动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增压柴油机的进、排气管内气体压力波动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4102BZLQ柴油机在额定转速下,不同的进、排气管长度对进、排气管内气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不同工况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试验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设计了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建立了ORC热力学仿真模型预测系统回收性能,并对某款柴油发动机在有、无ORC作用下分别进行试验,对比了试验数据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将模型应用于不同工况下,观察不同工质流量对ORC净功率及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RC净功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工况下最大热效率均为12.1%,且对应的工质流量选择区间随着转速的提高而扩大,此区间的确定可为ORC试验时工质流量范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495G型汽油机进排气歧管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进排气系统的波动效应理论,对495G型汽油机的进排气歧管进行了设计计算,所设计的进排气系统消除了各缸之间的进气干涉、排气干扰,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进排气歧管,495G型汽油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造成471QE发动机排气温度高的原因,提出对471QE发动机气缸盖改进设计的技术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燃烧室容积、点火提前角、燃烧室结构和气缸盖冷却水道内表面粗糙度对发动机排气温度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可变进气涡流机构改善柴油机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流机构,并在不同进气涡流下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了涡流强度对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在高,低速区的最佳进气涡流强是不同的。在低速大负荷区适当提高进气涡流强度,可以改善发动机的性能,在高速区降低进气涡流强度,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均有明显改善,副进气道可变进气涡机构可满足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进气涡流强度控制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机内净化、排气后处理、改善燃油品质三个方面分析了近年来降低柴油机微粒排放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ZS195柴油机掺氢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标定转速下试验研究了小比例掺氢燃烧对ZS195柴油机工作过程、排放和经济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ZS195柴油机掺氢燃烧后,随着掺氢率的增加,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峰值都会增加;ZS195柴油机进行小比例掺氢燃烧会降低HC、CO和烟度排放水平;富氢进气会提高缸内混合气燃烧速度,改善缸内燃烧质量,使柴油机热效率有所增加;柴油机排温和NOx排放也会随着掺氢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柴油机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机内净化技术是控制柴油机排气污染主要途径;对Y385T小型农用柴油机机的燃烧室、配气机构、喷油系统等进行了优化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排放性能明显改善,低于相关标准最低限值,且动力、经济性能良好,生产成本较低,运行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