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地球葡萄在贮藏过程中果梗新鲜度变化是整穗果实衰亡的重要特征。果梗属于缺变型呼吸类型,呼吸高峰的到来标志着果梗死亡的开始。研究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在0℃贮藏第50天时果梗有明显呼吸峰。使用SO24800μL/L处理0.5h和使用2400μL/L处理2.5h在0℃和25℃贮藏30d后果梗萎蔫明显;当环境湿度低于80%、温度高于5℃时其果梗新鲜度明显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个SO2间歇熏蒸方法对0℃贮藏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个SO2间歇熏蒸处理均可降低葡萄腐烂率,延缓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下降;其中首次以5 000μL/L SO2熏蒸0.5 h、每隔20天500μL/L SO2熏蒸0.5 h处理可抑制丙二醛含量上升,保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果粒和穗轴失水,贮藏120天果粒漂白指数仅为0.3,果肉SO2残留量为8.26 mg/kg,低于FDA限量标准,贮藏保鲜效果最佳;首次以3 000μL/L SO2熏蒸1 h、每隔30天1 000μL/L SO2熏蒸0.5 h处理效果差,贮藏90天果肉SO2残留量高于FDA限量标准,贮藏120天果粒漂白指数高达15.6。  相似文献   

3.
屈彦伯  孙静  章程辉 《北方园艺》2015,(24):118-122
为了减少市场流通过程中"红地球"葡萄的损失率,寻找安全、有效、适用于西北"红地球"葡萄的贮藏工艺,采用质量分数不同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进行为期60d的贮藏试验,测定了贮藏期间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腐烂率、果梗新鲜度、漂白率的变化,研究了西北市售保鲜纸对"红地球"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末期60d时,经质量分数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处理后的葡萄腐烂率和漂白率最低;果实硬度较采收时降低了15.02%;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14.5%和0.508%,较好保持了原有的风味;能有效抑制果梗新鲜度的下降,保持葡萄的外观品质。由此可见,含75.0%的焦亚硫酸钠保鲜纸保鲜效果最优,既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滴定酸、果梗新鲜度的下降,降低果实腐烂率,又可避免漂白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东明学  王慧 《落叶果树》2003,35(3):15-15
红地球葡萄为个大、色艳、味甜、耐贮的优良品种 ,经贮藏保鲜可显著增值。但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2 0 0 2年山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 ,红地球葡萄成熟早 ,含糖量高。但果梗细 ,且含水量少 ,采收后很容易干梗 ,影响贮藏保鲜效果。遇到此种情况 ,应在采前 1 5~ 2 0天浇一次透水 ,保证果梗有充足的水分。②用于贮藏的果实必须无伤、无病、充分成熟 ,不应早采。③采收前两天对葡萄喷布CT—液体保鲜剂 ,采后轻轻摆放在衬有单层聚氯乙烯保鲜袋的果箱内 ,每箱重 5kg,立即入 -1℃预冷库快速预冷 ,预冷时间一般为2 4小时左右。当果温降…  相似文献   

5.
1-MCP对巨峰葡萄贮藏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0μL/L 1-MCP处理对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梗和果粒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L/L 1-MCP处理能明显降低巨峰葡萄果梗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峰值,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果粒的呼吸强度,保持果实较高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果梗褐变指数及果梗霉菌指数;巨峰葡萄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变化和乙烯释放量主要来自果柄,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均有跃变。  相似文献   

6.
以‘红地球’为试材,鉴别分离纯化得到的葡萄灰霉菌后,研究了不同温度对采后葡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在抑菌效果最佳的温度下,使用SO_2分别进行了持续式熏蒸和脉冲式熏蒸的体内、体外试验,进而确定了抑制葡萄灰霉菌的‘红地球’葡萄最佳贮藏条件。结果表明,-1℃是抑制葡萄灰霉菌的最佳温度;体外试验中,综合抑菌效果及SO_2残留,脉冲式熏蒸显著优于持续式熏蒸;体内试验表明,300μL/L SO_2熏蒸30 min迅速脱除,于-1℃贮藏,每15 d以50μL/L SO_2熏蒸30 min的脉冲式熏蒸为葡萄贮藏最佳防霉方法。贮藏48 d后,‘红地球’果实腐烂率为3.5%、失重率为2.2%,SO_2残留为8.15 mg/kg,符合FDA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1 000、3 000、5 000μL/L SO2熏蒸0.5 h处理对货架期(20±0.5)℃里扎马特葡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个SO2熏蒸处理均可降低里扎马特葡萄腐烂率,抑制果粒和穗轴失水,减少落粒,以3 000μL/L SO2熏蒸处理效果最为显著;3 000μL/L SO2熏蒸处理可有效延缓货架期葡萄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货架期第15天,其葡萄漂白指数0.52,果肉SO2残留量8.63 mg/kg,低于FDA限量标准(10 mg/kg),综合品质好;5 000μL/L SO2熏蒸处理容易造成SO2伤害,货架期第15天漂白指数15.11,果肉SO2残留量过高。  相似文献   

8.
红地球葡萄为个大、色艳、味甜、耐贮的优良品种,经贮藏保鲜可显著增值.但在贮藏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2002年山东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旱灾,红地球葡萄成熟早,含糖量高.但果梗细,且含水量少,采收后很容易干梗,影响贮藏保鲜效果.遇到此种情况,应在采前15~20天浇一次透水,保证果梗有充足的水分.  相似文献   

9.
环剥和GA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于2003、2004年分别在河南长垣、开封及新密进行了4个独立试验,主要研究了环剥和GA3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粒大小、果穗重量、种子数目、果梗耐拉力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5-16mm时主干环剥可增大果粒10%左右,应用GA340-60mg/L水溶液浸蘸果穗,可显著增大果粒,增加果穗重量,对果穗其他性状、成熟期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以水晶葡萄为试材,研究1-MCP结合SO_2缓释保鲜剂CT-2自发气调包装对低温下水晶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MCP 1.0μL/L结合低剂量(1袋/kg)CT-2处理对水晶葡萄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使用1-MCP 1.0μL/L处理,能显著延缓水晶葡萄落粒和腐烂,贮藏60d时落粒率仅为5.6%,好果率高达65.0%,长期贮藏期间抑制水晶葡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维持较低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延缓果实硬度、黏着性、凝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的降低。由于高浓度SO2破坏果实细胞壁,1-MCP 1.0μL/L结合2袋CT-2/kg处理组反而会增加其果粒脱落和腐烂。综上所述,1-MCP 1.0μL/L结合1袋/kg CT-2低温贮藏能有效延长水晶葡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贮藏技术的适宜性并确定最佳贮藏温度,分别测定了‘巨峰’葡萄果实、果浆和果梗的冰点。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粒的冰点温度为-1.4℃,果浆的冰点温度为-1.5℃,果梗的冰点温度为-1.4℃。为避免‘巨峰’葡萄在贮存期间发生冻害,综合‘巨峰’葡萄测定出来的果粒、果浆、果梗的冰点温度,最终确定‘巨峰’葡萄的冰点温度为-1.4℃。临界低温高湿贮藏最佳温度的确定,为‘巨峰’葡萄临界低温高湿保鲜技术研究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关键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对‘晚红’葡萄采后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红’葡萄含糖量高,水分多.皮薄,易受病原菌侵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失水、干梗、落粒、腐烂等,导致商品品质下降。‘晚红’葡萄对SO2极为敏感,少量的SO2能使其受到伤害并出现漂白现象,加重果实的腐烂。此外,葡萄果梗和穗轴的蒸腾失水量是整个果穗蒸腾失水量的50%以上,极易导致干枝、干梗。壳聚糖是四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无毒副作用,无异味,  相似文献   

13.
微型节能冷库贮藏‘红地球’葡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庆县地处北京市西北部的延怀盆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4大优质葡萄产区之一,栽培葡萄历史久远,产品质量优良.1992年本县从辽宁省锦州市引进‘红地球’品种,目前已成为本县的主栽品种.‘红地球’葡萄成熟期晚,硬度大,味甜,是耐贮运的品种之一.为满足"延庆县冬雪艺术节"旅游市场需求,缓解采收季节的销售压力,调节产销矛盾,近些年来本县建造了微型节能冷库贮藏葡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产量、多施有机肥、合理整形修剪、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套袋、适时采收等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的‘红地球’葡萄,利用微型节能冷库贮藏,应用保鲜剂,以及严格的预冷、码垛和温度湿度管理,可以将‘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到"五·一",售价可达20.00元/kg,明显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葡萄日灼病阈值温度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8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从诱发葡萄果实日灼病发生的阈值温度(临界果面温度)研究入手,探索气温、光照、风速等对果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面高温是果实发生日灼的直接原因。在‘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快速生长期测得日灼病发生的阈值温度为42.0~42.8℃(平均值42.3℃);遮阴下的果实突然暴露在阳光下,12min后果面温度可达到最大值;强烈的光照可产生较高的气温及较高的果面温度,是日灼病发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夏季晴天无风的中午,每1万lx的光照强度可使果面温度增高1℃左右;无风时果面温度显著高于风速1.5m﹒s-1以上时。在3.0m﹒s-1风速下6min内可使果面温度降至最低;在相同的光温条件下,较高的空气湿度更利于日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非SO2型红地球葡萄专用保鲜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SO2型红地球葡萄专用保鲜剂CND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过CND处理后,红地球葡萄还原糖、总酸、VC 的3种营养指标总体消耗显著降低,品质保持较好.贮藏期间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影响红地球葡萄品质的3种主要酶类均保持较低活跃水平.说明CND能较好的控制红地球葡萄的生理代谢,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牛奶葡萄采后SO2双重释放装置辅以CT-1处理不但有效降低了药害发生率,而且提高了贮藏效果。在此基础上辅以采前喷布内含杀菌剂的壳多糖,牛奶葡萄可达到最佳贮藏效果,在1998年生长季发生全国性洪水灾害,田间带菌量剧增,各地葡萄贮藏效果极差情况下,参试的牛奶葡萄腐烂率只有1.6%,果梗鲜绿,褐变指数只有0.4%,药害率仅为1.0%,果肉亚硫酸盐残留仅为0.067mg/kg。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非SO2型红地球葡萄专用保鲜剂CND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经过CND处理后,红地球葡萄还原糖、总酸、VC的3种营养指标总体消耗显著降低,品质保持较好。贮藏期间呼吸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影响红地球葡萄品质的3种主要酶类均保持较低活跃水平。说明CND能较好的控制红地球葡萄的生理代谢,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冰温结合SO_2两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后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冰温(-1.0、-1.5℃)结合SO_2两段释放避免了果梗褐枯和果粒漂白问题,腐烂减轻,贮藏120 d腐烂率分别为1.5%、0.9%,果粒SO_2残留不超过3.2 mg/kg,糖、酸含量接近于葡萄采收值。与-1.0℃相比,-1.5℃贮藏葡萄穗梗冷害率30%,表现为穗梗鲜绿色转暗并呈现水渍状,而前者未发生冷害,因此,-1.0℃结合SO_2两段释放处理更适合‘玫瑰香’葡萄低硫贮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及套袋处理对采后“巨峰”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常规测量法、电导率法和比色法,研究了不同温度(0、10、25℃)及有无套袋包装条件对果实生物学特性、果柄耐拉力、果梗褐变指数、果梗不同部位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叶绿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以期研究温度和套袋处理对葡萄果梗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套袋处理相同部位果梗的耐拉力和叶绿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不套袋处理,但其褐变指数和果梗细胞膜透性显著(P0.05)低于不套袋处理,而无果梗不套袋处理的耐拉力、褐变指数和叶绿素含量略高于不套袋处理;对于果梗不同部位来说,相同时间的果柄细胞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和PPO活性最大,副轴次之,主轴最小。随着时间的延长,果梗各部位的褐变指数、细胞膜透性和PPO活性也随之增加,而耐拉力、叶绿素含量则随之减少,且温度越高变化越快。因此,低温和套袋对于抑制果梗的褐变、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PPO活性的增加,以及减缓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有很好的作用,尤其在0℃贮藏环境中果梗各部位各个指标的变化极显著(P0.01)低于其它处理,更有利于果梗的保绿和失水的减少,而高温不套袋会加速果梗干枯和褐变。  相似文献   

20.
1 适期采收 根据试验观察 ,红地球葡萄的耐贮性随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过熟的葡萄 ,贮藏效果反而下降。因此 ,贮藏葡萄含糖量应在 14 %以上 ,要求充分成熟 ,适期采收。在涿鹿县 ,红地球葡萄的适采期应在 10月 10日前后。2 贮前处理 因机械损伤会降低贮藏效果 ,所以 ,在采收、运输、包装过程中要轻拿轻放 ,避免或减少磕碰、挤压、摩擦、震动造成损伤 ,并保护果面的果粉和蜡质层。要尽量缩短从采收到入库的时间 ,并迅速在 0℃条件下预冷 ,包装物 (吸水纸和 0 .0 4 mm的聚乙烯薄膜袋等 )要严格消毒灭菌 ,避免再次污染造成腐烂。3 贮藏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