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研究单一微生物菌剂对拱棚连作辣椒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法探讨了地菌净、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5种处理对拱棚辣椒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菌净及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辣椒株高、茎粗、冠幅度、果长、果粗、单株结果数、单果质量均高于其它3个处理及对照。枯草芽孢杆菌处理下辣椒小区产量、折合667m~2产量、折合667m~2产值均高于其它4个处理及对照,分别为202.3kg、5 767.4kg、8 074.4元,分别比地菌净、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及对照667m~2产量增幅9.1%、7.0%、4.5%、5.0%、10.7%;在辣椒采收盛期,荧光假单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连作辣椒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110.7mg·g~(-1);地菌净处理下辣椒维生素C含量次之,且连作辣椒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9.58mg·g~(-1);地菌净处理下连作辣椒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81mg·g~(-1)。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枯草芽孢杆菌水剂(AS)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81.8%和77.5%,明显高于5.0×109 cfu?L-1和3.1×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的防治效果,但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处理无显著差异|枯草芽孢杆菌AS对黄瓜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与清水处理相比,2008年和2009年8.3×109 cfu?L-1枯草芽孢杆菌AS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5.8%和10.0%。  相似文献   

3.
从冬枣果实中分离芽孢杆菌,通过对峙培养法筛选对炭疽病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菌株,利用冬枣果实检测拮抗菌对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并对拮抗菌进行种属鉴定,采用抑菌圈法及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拮抗菌合成抑菌物质进行抑菌活性检测和结构鉴定。获得1株对枣炭疽病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芽孢杆菌Tj-19,经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Tj-19菌体及其发酵上清液对冬枣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4.9%和75.8%,主要抑菌物质为伊枯草菌素A和伊枯草菌素B。  相似文献   

4.
香菇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食品行业中可做为天然防腐剂。本试验以干香菇为主要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充分提取香菇中的活性多糖,用葡萄糖标准曲线计算出香菇多糖纯度。为探究香菇多糖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我们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香菇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性能,并探讨在不同时间、p H值和多糖浓度与其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在24h时达到最大,对枯草芽孢杆菌在12h时达到最大;p H值为5时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5.
从贵州省安龙县辣椒炭疽病发病地块采集健康辣椒根际土壤,通过平板对峙法获得具有明显拮抗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的1株芽孢杆菌,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观察,并结合16S rDNA、gyr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嗜铁素和磷酸酯酶等生防相关酶,对高粱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石榴干腐病菌(Phomopsis sp.)、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等5种重要植物病原真菌也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可作为生防制剂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6.
以采自六盘水的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红花龙胆全草、地上部分、组培苗根超声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并检测氧化剂、温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以上3种菌的抑菌效果,组培苗根全草地上部,全草与组培苗根的抑菌效果为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地上部的抑菌效果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提取液浓度为0.125 g·m L-1时,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组培苗根为(11.33±0.44)、(11.67±0.38)、(9.67±0.53)mm,全草为(9.42±0.45)、(9.05±0.72)、(8.36±0.44)mm,地上部为(8.34±0.42)、(6.00±0.00)、(9.33±0.44)mm;氧化剂对红花龙胆抑菌活性影响较小,红花龙胆提取物具有热稳定性。红花龙胆组培苗根可以开发成天然抑菌剂。  相似文献   

7.
对长白山野生复序橐吾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序橐吾乙醇提取物具有较明显的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作用,清除率与浓度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复序橐吾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产气杆菌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p H和温度条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的影响,本试验共设置了3、5、7、9、11五个p H梯度和20℃、30℃、40℃、50℃、60℃五个温度梯度,并测定其有效活菌数。同时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进行了拮抗实验。结果表明在p H为3~7时,本试验所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其有效活菌数生长旺盛;当温度在20~40℃之间时,其有效活菌数存活率可达到90%以上,且本试验所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会和巨大芽孢杆菌产生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灵芝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萍  冯翠萍  常晓敏 《食用菌》2012,(2):60-61,64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灵芝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作用时间和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抑菌时间和pH值。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四种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酸性环境下抑菌效果有所加强,灵芝多糖的抑菌活性在与细菌作用12h或24h时达到高峰,以后抑菌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是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在农业生产上有促进植物生长和抵御病原微生物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开发生物药剂潜力较大的微生物。该研究从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和命名、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抗菌机理、分类地位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甜瓜品种西州蜜25 号为试材,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为基础基质,将2 倍或4 倍Hoagland 营养液、 保水剂、枯草芽孢杆菌等混配成不同复合功能性基质,探究营养液浓度、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菌混配对甜瓜生长发育及果实 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仅添加2 倍和4 倍营养液肥料的处理(T1、T5)相比,营养液、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菌三者混 配的基质(T4、T8)均可显著增加甜瓜植株的生物量,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单果质量,促进果实可溶性蛋白 和可溶性糖含量积累,降低果实硝态氮和可滴定酸含量。由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保水剂对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 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态氮含量效果最明显;枯草芽孢杆菌对增加植株生物量、促 进光合作用、提高果实可溶性蛋白及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效果最明显。所有处理中,4 倍营养液条件下与保水剂和枯草芽孢杆 菌混配(T8)的处理效果最优。为此,在甜瓜基质栽培生产中,推荐选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为基质, 混配含有4 倍营养液、保水剂(8 mL · L-1)和枯草芽孢杆菌(2 g · L-1)的复合功能性基质。  相似文献   

12.
瑞椒1号是以自交系瑞98M08为母本、自交系5A-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个中晚熟粗牛角椒新品种,果长14~16 cm,肩径5~6 cm,果肉厚0.60 cm,单果质量130~178 g,果色深绿,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品质优,VC含量高迭121 mg/100 g,丰产抗病,每667 m2产量可达4 372.51 kg,高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适应性强,春秋保护地、露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3.
瑞椒1号是以自交系瑞98M08为母本、自交系5A-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个中晚熟粗牛角椒新品种,果长14~16cm,肩径5-6cm,果肉厚0.60cm,单果质量130-178g,果色深绿,辣味适中,商品性好,品质优,VC含量高达121mg/100g,丰产抗病,每667m^2产量可达4372.51kg,高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适应性强,春秋保护地、露地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4.
赵妍  邵兴锋  屠康  陈继昆 《果树学报》2007,24(3):339-343
主要研究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病害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作为拮抗菌,以新鲜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接种时间的B10活菌液、菌悬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草莓果实人工接种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及不同浓度菌悬液对果实自然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B10活菌液、菌悬液对病害的抑制效果较好,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好于对照;在25℃和1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在接种拮抗菌之后8h和16h分别接种病原菌的不同时间下,拮抗菌接种时间早,抑制效果好;B10菌悬液对草莓果实自然病害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5.
榆耳的抗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道了榆耳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榆耳子实体浸提液能抑制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等病原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黄瓜褐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褐斑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室内测定抑菌效果最好的是50%多.福.锰锌可湿性粉剂在25 600倍液、10亿个.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19 200倍液时抑菌率均为100%,20%烯肟.戊唑醇、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次之。该结果为田间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测定枯草芽孢杆菌LF17与3种化学药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毒力,而后将菌株LF17的菌悬液与化学药剂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及其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LF17与甲基硫菌灵生物相容性最好;LF17的菌悬液与甲基硫菌灵复配剂(浓度为1.36×107 cfu/mL+1.0271μg/mL,按体积比5∶5配制)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率为81.36%、毒性比率为1.66、表现为增效作用,离体枝条的防治效果为74.05%,显著高于2个单剂的防治效果,且复配剂中甲基硫菌灵的使用量减少约60%。  相似文献   

18.
采用灌根、拌种、拌种+灌根的方法,研究了化学农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40%多菌灵?福美双(烂根愈)WP及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根肿灭)水乳剂(EW)对西藏林芝地区普通白菜(小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拌种 + 灌根复合处理比单一处理效果好,其中,75%百菌清WP拌种 + 灌根的防治效果最为显著,防效高达95.6%|生物农药枯草芽孢杆菌EW拌种+灌根的防治效果为89.5%,与同样处理的40%多菌灵?福美双WP防效(90.1%)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新发现的越橘镰孢果腐病菌(Fusarium acuminatum)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产孢最适培养基为OA培养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产孢最适温度为21℃;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最佳氮源分别为酵母粉和尿素;pH 5~6适宜菌丝生长,pH 6产孢最佳;全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但全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为51℃(10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67℃(10 min)。病菌生长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病菌生长的影响最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21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菌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咯菌腈、丙环·嘧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敏感性较高,其EC500.5000 mg·L~(-1)。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越橘镰孢菌果腐病的发病率和病斑直径均明显小于对照,防效较好,能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