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栗坡兜兰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栗坡兜兰的种群生存环境、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等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麻栗坡兜兰产地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其它环境因子与麻栗坡兜兰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聚集群居生长,分布于石灰岩森林的岩石宽缝中的积聚较多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层上。凡生长在保存度完好的森林环境且腐质层土厚度大于8cm的条件下,其植株长势旺盛,叶片肥厚、宽大。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的科、属组成以单种属为主,属的成分与热带、亚热带的关系密切。麻栗坡兜兰生存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导致濒危的原因还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曾京 《花卉》2011,(12):33-35
全世界被发现的兜兰属植物约有80种,据《中国植物志》和《中国兰花全书》记录分布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有18种,其中杏黄兜兰(Paphiopedilum armeniacum)和白花兜兰(P.emersonii)为中国特有种,近年来新发现分布于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还有9种:  相似文献   

3.
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样线调查和群落生态学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河池市范围内兜兰属植物的分布数量和生境特征老蚌生珠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池市兜兰属植物资源丰富,共有6种兜兰属植物分布于全市10个县市区,但分布极不均匀;兜兰属植物生长于河池市石灰岩山地的常绿落叶阔叶林下的岩壁缝隙腐殖土上,所处环境条件脆弱,兜兰植株对环境的依存程度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生境的丧失和过度采挖的其致濒的主要原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池市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胡桃楸阔叶林、蒙古栎阔叶林、油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和草甸6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基于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阔叶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的OTUs和Alpha多样性均最高,细菌和真菌OTUs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土壤,Alpha多样性最低值出现在蒙古栎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真菌群落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土壤pH、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会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该研究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松华 《花卉》2011,(4):29-29
广东兜兰(Paphiopedilumguangdongense)是一种最近才发表的新种,它野生于广东省粤西云开大山靠近山顶海拔1500米左右的石壁上。此地云雾绕遼,空气湿度极高,从而造就了这种兜兰的生长环境。广东兜兰的外形与分布于云南和广西的紫毛兜兰(Paphiopedilumvillosum)相似,唯不同的是前者的花色较浅。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15,(5)
调查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天麻的分布情况,初步了解雷公山地区野生天麻种有4个变型种,乌天麻的资源丰富,储量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采集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的方法,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共计21科35属45种;结合钟海秀2003年的研究,目前历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29科55属80种,发现1科2属2种为山西省新纪录,对其中的新纪录种用显微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附录了苔藓植物明细,历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土生群落、石生群落、水生群落及木生群落4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松华 《花卉》2009,(12):17-17
大斑点兜兰(Paphiopedilum conco-bellatulum)是一个原产我国云南、广西和贵州的野生兜兰属植物,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野外踏查、线路调查方式,对优良林分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基本查清保护区内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包括野生乔木、灌木、竹类、木质藤本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探究保护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现状,总结分析保护区主要野生林木种质分布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措施,以期能为今后莲花山管护中心资源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菊科的藿香蓟,又名胜红蓟。广东称咸虾花、白花草、白毛苦、白花臭草;云南称重阳臭草;贵州称脓胞草、绿升麻;广西称臭炉草。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区均有分布,常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药用观赏植物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并根据性质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探讨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对具有重大开发潜力的种类进行详细介绍。结果表明:区内药用观赏植物资源丰富,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及其生活型丰富,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12.
以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区域曲宗贡地区为研究区域,以植物群落学为基础,较为细致地调查了该区域内9种群落类型中大型真菌的多样性状况.研究结果显示,大型真菌多样性状况为种类最多的是急尖长苞冷杉林,有80种以上;种类最少的是高山草甸及寒温性灌丛,仅有虫草1种;其余生态系统类型从多到少依次为黄背栎群落(25种),急尖长苞冷杉、黄背栎群落(23种),大果红杉、滇藏方枝柏群落(22种),亚高山草甸及寒温性灌丛(15种),滇藏方枝柏、大果红杉针叶群落(9种),大果红杉、急尖长苞冷杉群落(6种),黄背栎、大果红杉、急尖长苞冷杉、滇藏方枝柏混交林(4种).  相似文献   

13.
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对莆田老鹰尖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收集、鉴定,得出该区有22科、95种野生食用菌资源。  相似文献   

14.
对河北鹫峰山风景名胜区种子植物进行调研,该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69科、251属、465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66科、248属、462种.是河北省野生种子植物区系中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特有程度低,当地特有种缺乏.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湖南南岳自然保护区的野菜资源,并对101种野菜植物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叶绿体DNA(Chloroplast DNA,cpDNA)中的反向重复序列中的非编码区对于陆生植物的进化研究非常有指导意义,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分类阶元的系统研究中.该研究在叶绿体rRNA ITS 序列的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450 bp左右的叶绿体rRNA从4.5 S到5 S的片段,扩增产物直接测序,进而依据叶绿体rRNA ITS基因序列分析了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33个品种材料(12个兰属品种,14个兜兰属品种,7个石斛属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通过最简约性分析产生的叶绿体rRNA ITS系统树表明,石斛属和兜兰属为两个自然类群,兰属可能为一多源组.兰属的碧玉兰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构成其余各种的姐妹支.兜兰属的白花兜兰、麻栗坡兜兰独立于属内其他种而自成一支.由于兰科植物叶绿体rRNA ITS序列变异率较低,最简约分析产生的分支得不到Bootstrap分析的高度支持,各亚属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对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尚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以塞罕坝机械林场2019年更新的二类调查数据库为依据,参考《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对主要森林类型的生态功能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整体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其中较差林分占38.3%,天然林生态功能较人工林并无优势;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天然次生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占比分别达到各自林分的79.5%和93.3%,而樟子松人工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占比不足35%;8种不同森林类型中,针阔混交林生态功能指数最高(0.57),油松人工林生态功能指数最低(0.35);幼龄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不足30%,近熟林和成熟林中生态功能等级为中级的森林面积达到80%以上,然而,过熟林生态功能明显退化。本研究表明,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整体偏低,在对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进行严格管护的基础上,亟需进行适当的经营。  相似文献   

18.
 对兜兰宽瓣亚属( Paphiopedilum subgenus brachypetalum ) 8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的兜兰原生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6, 二倍体。白花兜兰( P. emersonii) 2n = 2x =26 = 18m + 8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9190%; 同色兜兰( P. concolor) 2n = 2x = 26 = 2M + 18m + 4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56.90%; 巨瓣兜兰( P. bellatulum ) 2n = 2x = 26 = 22m + 2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56.10%; 汉氏兜兰( P. hangianum ) 2n = 2x = 26 = 22m + 4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8.64%; 麻栗坡兜兰(P. m alipoense) 2n = 2x = 26 = 20m + 6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9.41%; 浅斑兜兰( P. jackii) 2n = 2x = 26 =14m + 10sm + 2st, 核型不对称系数63.00%; 杏黄兜兰( P. arm eniacum ) 2n = 2x = 26 = 24m + 2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5.05%; 硬叶兜兰( P. micranthum ) 2n = 2x = 26 = 20m + 6sm, 核型不对称系数56.91%。除同色兜兰、巨瓣兜兰和汉氏兜兰的核型类型为“2A”外, 其它为“2B”。染色体长度变化不明显, 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 未见随体结构。这些核型特征为兜兰属植物的系统进化提供了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广东云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本进行研究,经鉴定为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卵孢原球盖菇(Protostropharia ovalispora Yen W.Wang&S.S.Tzean).根据标本的形态特征,并结合ITS分子系统学分析,描述了该物种的主要特征为菌盖凸镜形至扁半球形,表面具黏液;菌褶直生;菌柄表面黏;担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