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几种菊科植物对矿区土壤重金属的吸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潼关县黄金生产区及附近菊科植物(金盏银盘、叉枝蒿和白蒿)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其铜、镉和锌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以便确定建立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结果表明:在3种植物中,金盏银盘的根对Cu的吸收效果最好,其值为98.58mg/kg,叶片对Zn的吸收效果较好,茎对Cd的吸收效果最好,且金盏银盘地上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达到405.9mg/kg。  相似文献   

2.
采集了南洞庭湖湿地优势植物蒌蒿及其根际土壤,进行了不同浓度的Cd胁迫处理,研究Cd对蒌蒿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及蒌蒿对Cd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低Cd浓度(15mg/kg)胁迫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强其生物活性,高浓度Cd(50mg/kg)胁迫对蒌蒿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当Cd浓度达到70mg/kg时,蒌蒿仍能正常完成生长周期。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蒌蒿体内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在70mg/kg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逐渐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蒌蒿体内各器官对Cd的富集含量随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在90mg/kg条件下,根的含量为910.66mg/kg,茎和叶分别为375.92和134.62mg/kg。在Cd胁迫浓度70mg/kg处理下,蒌蒿各部位对Cd富集量增加迅速,在70mg/kg胁迫下则增加缓慢,各处理浓度下,蒌蒿的平均根茎转移系数为0.85。蒌蒿对Cd具有较高的富集和耐受能力,是Cd污染的理想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3.
以峰峰五矿、九龙矿、梧桐庄矿的狗尾草和猪毛蒿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植物和土壤中Pb、Cu、Zn、Cr、Mn的含量,通过计算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比较分析了3个矿区中二者对5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积累,以期为利用植物-丛枝菌根真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狗尾草和猪毛蒿形成的菌根侵染率在梧桐庄矿均为最高,分别达到86.667%和49.033%,自然条件下二者能够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狗尾草对Pb和Zn的积累在梧桐庄矿均较优,其中狗尾草地上部Pb含量、地下部Pb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别达到24.157 mg·kg~(-1)、19.139 mg·kg~(-1)、1.262和0.156,以及地上部Zn含量、转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别达到42.295 mg·kg~(-1)、1.127和0.259,不仅高于梧桐庄矿的猪毛蒿,也高于五矿和九龙矿的狗尾草。对Cr的积累,狗尾草和猪毛蒿均为五矿高于其它矿区,并且同一矿区狗尾草也高于猪毛蒿。对Cu和Mn的积累,不同矿区2种植物表现不一致,表明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山银花种植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选点取样、指标测定、评价方法筛选及土壤综合肥力系数计算等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对研究区域3个样地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样地Ⅰ(坡顶)、样地Ⅱ(坡腰)和样地Ⅲ(坡脚)土壤pH平均值分别为4.59、4.41、4.63;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22.18、21.9、25.39g/kg;全氮平均含量分别为0.99、0.89、1.00g/kg;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29.85、90.67、99.91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分别为13.44、15.41、18.35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22.00、81.50、77.75mg/kg。评价结果表明: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的土壤肥力均属于肥沃水平,其中样地Ⅲ样地Ⅰ样地Ⅱ,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综)分别为2.39、2.36和2.32。总体来看,山银花种植区土壤肥沃,其养分能满足山银花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藜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又名水蒿、蒌蒿、芦蒿、泥蒿、柳蒿、香艾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南方特色蔬菜作物[1,2].野生藜蒿在我国东北至长江流域各地均有分布,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河汊岸边与沼泽地带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我国于20世纪80 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藜蒿[3,4].  相似文献   

6.
6 香蒲对重金属吸收积累能力如何? 6.1 铅(Pb)、镉(Cd) 李永丽等[63]对湖南永州铅锌铜尾矿的调查结果显示,东方香蒲对铅富集作用强,以干质量计,植株地上部铅含量为61 9 mg/kg,地下部铅含量为1 233 mg/kg,生物富集系数0.10~0.26.在Pb(NO3)2浓度为300 mg/L的水培液中,以干质量计,地上部最大铅含量12 413 mg/kg、地下部30 508.5mg/kg,远远超过"超积累植物"1 000 mg/kg(干质量)的界定标准.此外,在培养液中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对增加植株铅吸收量、增大铅在植株体内的转运系数、缓解植株铅毒害症状等均有明显作用.徐义昆等[64]试验结果表明,东方香蒲植株Pb积累量与营养液Pb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根和叶对Pb的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根的积累量明显高于叶.用Pb2+浓度为2.00 mmol/L的营养液培养10天,根中Pb含量为对照的332倍.  相似文献   

7.
以3~4年生(4年生为主)5种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水土保持植物[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Y.Yang.)和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为研究对象,利用SAS 9.0软件对夏季土壤干旱时期影响5种植物根系固土的10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是影响5种植物根系固土的主导因素,其次为根-土界面摩阻特性,最后为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5种植物根系固土差异性进行评价,为了减少主观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将主成分分析所得3个力学特性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5种植物根系固土指数分别为:柠条(0.954)沙地柏(0.084)沙柳(0.041)白沙蒿(-0.315)沙棘(-0.764)。  相似文献   

8.
六种蒿属植物提取物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花蒿、艾蒿、茵陈蒿、大籽蒿、蒙古蒿、林地蒿6种菊科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为试材,采用滤纸片扩散法和液体悬浮培养法,研究6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引起植物细菌性病害的丁香假单胞菌、根癌土壤杆菌、马铃薯环腐病菌的抑菌效果的影响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6种蒿属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均表现为对供试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艾蒿、黄花蒿的抑菌作用最强。不同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则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龙蒿(Artemisia dracunculus L.)又名狭叶青蒿、蛇蒿、椒蒿,为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新疆分布范围广,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寒和耐瘠薄等特征.龙蒿具有独特的香辛味,富含碘、矿物质、维生素A和C以及维生素B6,是一种口味独特、营养价值较高的野生蔬菜兼药用植物、香料植物.其幼嫩部分作为蔬菜食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北部山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采取野外调查的方法,寻找重金属忍耐型植物或具有(潜在)超富集特性的植物,以期为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优势植物中Cu、Zn、Pb、Cd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计算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羊胡子薹草对Cu的富集和转移能力较强;地榆和烟管头草对Cd的富集和转移能力较强.最终确定青城子铅锌矿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先锋物种:排土场中选取烟管头草、地榆、羊胡子薹草;尾矿库中选取兴安毛连菜、苦荬菜、白花败酱;周边山地中选取白桦、绣线菊、大籽蒿等植物.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农村奔小康,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为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带来了新的契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芦笋营养成分分析与加工品质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江苏徐州产白、绿芦笋 1.2成分测定方法 水分-烘干法可溶性固形物-阿贝折光仪法  相似文献   

13.
栽培种管理应是菌种管理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食用菌生产中 ,母种、原种、栽培种各有其不同的功能 ,混淆各类菌种的功能 ,忽视对栽培种的管理 ,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菌种管理体制中应当以栽培种的质量控制为菌种管理重点  相似文献   

14.
影响红枣幼茎组培增殖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  杨宇  徐崇志  高疆生 《北方园艺》2012,(11):116-119
以灰枣、骏枣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有机添加物对红枣组培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灭菌采用酒精处理20s、升汞处理10min,茎段污染率低,平均出芽数比较高;灰枣初代培养基:MS+6-BA 1.0mg/L+NAA 0.2mg/L,骏枣初代培养基:MS+6-BA4.0mg/L+NAA 0.5mg/L;灰枣继代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4mg/L,骏枣继代培养基:MS+6-BA 4.0mg/L+NAA 0.5mg/L;最适有机添加物为水解酪蛋白,在灰枣和骏枣的继代培养中的添加浓度分别为400mg/L和500mg/L。  相似文献   

15.
张善江  幺秀英  李洪中 《中国果菜》2005,(5):i0005-i0006
京东板栗是我国出口创汇率最高的果品,又是地域性极强的特产.是栗区近百家板栗加工出口企业和百余万栗农赖以生存和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但自国家取消板栗出口配额管理后.板栗出口市场出现了无序竞争的局面:受利益驱动,一些不法栗商和栗农搀杂使假,致使京东板栗的信誉受到损害;为了争夺出口份额.各企业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窝里斗,板栗出口价格一落再落。如何解决制约板栗产业发展的这一关键问题,进而巩固京东板栗在世界食用栗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是板票栽培者、贮藏加工及出口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此分析了板栗出口价恪下滑原因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更新,食品消费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移。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开发,顺应了市场要求,也是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新的消费群体、逐步减轻无机农业对人及环境消极影响的长远战略,代表着传统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走向。同时,在发展绿色食品总体战略之下,与之相关的农业技术也逐步在进行调整,其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一个重要内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绿色食品发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酚类物质与果品及加工品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类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在果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不仅涉及到果品及其加工食品的外观、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也会影响到品质的稳定性。而酚类物质在食品中的成分和含量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它们的稳定性、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 1、酚类物质及其特性 植物酚类化合物为次生代谢物质(Secondarymetabolic compounds)。它们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和综和性,因此种类繁多。根据基本碳架可将其分为简单酚类(Simple phenol)、苯醌类(Benzoqunones)、酚酸类(Phenolic acids)、苯乙酮类(Acetophnones)…  相似文献   

18.
许磊 《中国果菜》2003,(5):51-51
黄瓜,又名青瓜、王瓜、刺瓜、胡瓜和吊瓜等,为葫芦料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可食,性凉味甘.黄瓜原产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从西域引入,故称胡瓜,因古代赵王避讳胡字,所以改称黄瓜,目前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大棚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因而其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常年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19.
钱存 《中国果菜》2007,(3):53-55
村办企业还剩多少?农民企业家还有几个?请看胶东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第一代农民企业家李德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地处我国大西北的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誉,哈密也因盛产哈密瓜而闻名世界.近年来,哈密市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于1999年建立了哈密市无土栽培现代农业示范园,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反季节哈密瓜.经过一年多的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示范园的发展加快了哈密市农业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