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水稻肥床旱育秧,具有省水、省工、节本、增产等方面优点.但在旱育秧条件下,秧苗又易发生立枯病、恶苗病和黄白化病等菌源性和生理性病害.这些病害的发生,主要由病原菌的存在和水稻的生理特征对旱田生态环境的不适应所致.但土壤培肥不当,营养元素的失衡,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的供应不足,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苗体瘦弱,抗逆能力低下,也是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秧苗立枯病常发生在秧苗1.5叶~2.5叶期,有青枯、黄枯等类型。青枯常急性发生,叶片卷成针状,叶色灰绿,很快枯死,死苗青灰色,极易在低温阴雨后初晴的上午大量发生,成片枯死。黄枯最初表现为中午卷叶,叶片逐渐枯黄,根系变褐,白根少,茎变褐甚至腐朽,常成族、成片枯死,  相似文献   

3.
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春季4月份相对温度高于常年,很多农户在4月上旬开始播种,到4月中旬已播完60%。到了5月初温度偏低,此时恰好是水稻秧苗的离乳期,而此期是水稻秧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能力最差的时期,加上部分农户苗床管理不当,秧苗根系发育不好,秧苗长势弱,遇到持续低温多雨的气候,导致部分苗床立枯病大量发生(尤其是生理性立枯病),轻者点片发生,重者全床秧苗枯死,造成缺苗现象,增加了种稻成本。所以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  相似文献   

4.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育苗期间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轻者点片发生,重者毁床。由于病原菌种类,为害时期和发病环境不同,立枯病有芽腐、针腐、黄枯和青枯四种类型。最常见的是黄枯型和青枯型。黄枯多发生于二叶期前后,症状是早晨观察叶尖不吐水,以后萎蔫枯黄,心叶卷曲。初期茎基变褐,根毛稀少暗白,以后逐渐发锈变褐,茎基软化,拔取心叶时易与茎基部脱离。青枯属于生理性病害,多发生于三叶期前后。在低温、阴雨之后,天气骤睛、升温之时特别容  相似文献   

6.
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诱发立枯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旱育苗水稻该病发生比较严重。发病较轻时大田内成片发生,发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严重影响水稻的秧苗质量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病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按照症状的不同,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死苗,心叶突  相似文献   

8.
白文旗  艳艳 《现代农业》2014,(11):27-28
<正>一、苗期立枯病立枯病是水稻苗床常见的病害,虽然现在的水稻育秧技术比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无论老稻区还是新稻区,常常因为大意,没能按天气、育苗地势等采取相应的措施,每年都有所发生,造成不同的损失。1.发病因素(1)土壤中广泛存在引发立枯病的真菌。(2)土壤的酸碱度不适合,过高则利于立枯病的发生。这是发病的主要因素。(3)气温不利于壮苗,如持续低温、床土昼夜温差大、日变温大等等,易使叶片徒长、根系发育不良,而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由于早春气温低,阴雨天气连绵不断,光照不足,造成全市水稻青枯、立枯病陆续发生。青枯、立枯病是水稻旱育秧苗床上常见多发的病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生严重的甚至使秧苗失去使用价值。能够引发立枯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受气候、苗床管理、播种量、苗床ph值、壮秧剂质量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等因素的影响,必须一切因素综合考虑,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才能水稻秧苗生长健壮,减少青枯  相似文献   

10.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 1、病原与症状 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  相似文献   

11.
据2020年4月中下旬的农业气象调查,结合3月中旬到4月中旬光温水农业气象要素实况,分析了当年成都市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较常年偏重发生的原因:由于2020年水稻播种期较常年提前,使秧苗在2~3叶抗寒能力最差时遭遇4个的低温降雨天气时段,低温和气温变化剧烈导致水稻秧苗立枯病发生,同时多降雨天气又促使发病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2.
<正> 水稻烂秧是在秧苗期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水稻烂秧,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低温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善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有稻绵腐病、稻腐败病和稻立枯病。按照症状的不同,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青枯型死苗,心叶突然萎蔫,卷成筒状,随后下部叶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是暗色,根毛稀少;黄枯型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由叶尖向叶  相似文献   

13.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黑龙江省水稻立枯病呈加重趋势,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为此,文章介绍了寒地水稻育秧期立枯病的症状、发病时期、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立枯病是寒地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对秧苗素质及后期生长和抗逆性影响较大。轻者造成成片发生,重者导致幼苗全部枯死。1发病病因1·1真菌性立枯病由真菌危害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由于种子或床土消毒不彻底,使床土或种子带菌,加之幼苗的生长环境不良和管理不当,致使秧苗生长不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秧苗立枯病是早春旱育秧的常见病害之一,一般在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容易发病.发病初期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腐烂,扯时易断,后期受害常心叶枯萎卷缩,茎基部腐烂软化,病株基部大多有赤色霉状物,是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水稻立枯病一旦发生,轻者影响秧苗素质和成苗率,重者秧苗全部坏死,贻误农时,使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水稻幼苗期烂秧是生理性病害与绵腐病和立枯病等等造成的,长期低温阴雨和温差变化大导致生理失水和用肥不当、播种质量差、缺氧以及绵腐病、立枯病等病原菌的侵染发病引起的秧苗死亡是主因.  相似文献   

17.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我县水稻立枯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采取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达到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努力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  相似文献   

19.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几年,我县水稻立枯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个别严重的苗床全床枯死,严重影响了水稻秧苗素质和水稻单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水稻立枯病对旱育秧田危害十分严重,特别是遇到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时发病尤重,可造成秧苗大量死亡。1病原与症状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通风时蒸发量大)。心叶卷筒状,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根毛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