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再议玉米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23  
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是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系统介绍了耐密型玉米品种概念的由来、耐密型的内涵和特征及耐密型品种的选育鉴定方法,并提出了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应注意的问题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加快耐密型玉米品种的选育进程,大力推广和种植耐密型玉米品种,并辅以配套栽培技术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我国玉米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玉米新品种更新速度的加快,市场对玉米子粒品质及耐密型品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河北省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优质耐密型玉米材料的选育和研究,2002年选育出高产、优质、较耐密型玉米新品种承玉358(曾用名:承312),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3.
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的选育及其对玉米育种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新  王延波 《杂粮作物》2007,27(3):165-16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辽单565具有矮秆、耐密、高产、优质、高抗倒伏、高抗病虫害、适应性广等优点。2007年1月该品种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其选育技术及迅速扩大的应用面积,得到如下玉米育种启示:要以市场需求确定选育方向;要注重资源创新;选育矮秆耐密型品种可能是玉米产量再上新台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宜密植的玉米新杂交种选育,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在我省玉米主产区种植的耐密、广适、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杂交种陇单10号,对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玉米的耐密性及选育耐密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从育种角度探讨了玉米的耐密性及玉米的边际效应指数,并研究了产量边际效应指数与穗部各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认为,玉米的耐密性是重要的农艺性状,选育耐密品种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边际效应指数可以作为选择耐密品种的指标.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粒深、出籽率等性状的边际效应指数与产量边际效应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穗行数的边际效应指数与产量边际效应指数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耐密型玉米品种中单909和非耐密型玉米品种丹玉405穗期不同遮荫条件下(S0,自然光照;S1,遮荫44%;S2,遮荫66%)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穗期遮荫后,两种类型玉米品种株高和穗位高升高;茎基部茎节单位长度、干重、穿刺强度、压碎强度、折断力度、产量和穗粒数均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且非耐密型玉米品种下降幅度大于耐密型玉米品种。随弱光胁迫程度的增加,非耐密型玉米品种倒伏率明显高于耐密型玉米品种,非耐密型玉米品种较耐密型玉米品种对弱光反应敏感,千粒重和结实率下降是导致非耐密型玉米品种产量大幅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承玉系列玉米育种模式及今后的选育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自学 《玉米科学》2006,14(Z1):11-14
通过对2001~2005年期间审定的承玉系列玉米品种分析,结果表明,品种资源狭窄,组配模式较少,品种类型单一。为适应生产需求,要加强对早熟、耐密、高产、优质类型玉米的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名玉20(原参试代号高雨6号)是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G156和自选系G068杂交于2007年选育而成。该品种是根据陕西省夏玉米生产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确定以高产、稳产、耐密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为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并通过引进国外及热带种质资源,扩大育种材料的种质基础.进一步挖掘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增强杂交种耐密性和多抗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我国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增大选择密度、选择农艺性状、早代选择大群体、增大选择压力、提高自交系的抗逆性、目测选择外观性状、田间测定配合力、耐密育种材料的改良与创新,和耐密型玉米自交系选育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耐密性数学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玉米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的种植密度越来越大 ,高产再高产给玉米品种的耐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的品种耐密性就是指某个玉米品种在较大群体下具有的较高的单株生产力 ,且对不同群体密度反应的迟钝性。近年来 ,有关玉米耐密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如何将耐密性进行数学量化 ,以便对玉米品种的耐密性进行正确评价 ,目前尚研究不多 ,本文试图通过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的量化研究 ,给玉米育种及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品种选择 4个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 :东岳 2 1号、掖单 1 3号、掖单 4号、鲁单 50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多年来开展的有关田间试验及生产调研工作,对玉米种植密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不同性状对种植密度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越是发育与建成较晚的器官(性状)对密度变化的反应越是敏感。除了玉米品种本身耐密性等因素以外,产量环境是种植密度高低的决定性因素。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应从性状角度予以认识与评判,抗倒伏性和结实性是评判品种耐密性最为重要的两个(类)性状。在玉米新组合初、中级测试时,要设置尽可能偏高的密度。在新育成玉米品种推广之前,应设置多环境×多密度互作试验,以测试出新品种在不同产量环境下的耐密性,明确新品种在每一个具体产量环境类型中的安全生产密度。  相似文献   

12.
从农大108和郑单958中得到的玉米育种启示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段民孝 《玉米科学》2005,13(4):049-052
通过分析玉米优良品种农大108和郑单958的特征特性,提出育种中可以借鉴的策略,从而提高育种效率。通过拓宽种质基础,注重对抗倒性选择,培育耐密性好和生育特性适应广的品种,兼顾对穗部性状选择,制种技术简单并且高产,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血缘较为狭窄,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尚不多。探索鲜食糯玉米育种新方法,育成适口性佳、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是现今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玉米新品种陕单609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增强适应性为主线,以优异种质引进、创新与利用为基础,坚持"大规模、多地点和持续性"的育种思路,实施多地点、高密度、少施肥和少灌水的技术路线,选育出陕单609玉米品种。陕单609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植、抗旱、品质优良、产量潜力大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分析陕单609玉米品种的选育背景和育种过程,总结玉米自交系91227和陕单609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玉米品种改良要重视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强化育种环境的选择压力,创新玉米品种的推广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耐密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5个玉米品种材料,设置9个密度梯度,分别测定各密度处理下的单株产量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比较不同品种的耐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单株生产力(单株穗粒干重)随密度的逐渐增大均呈二次曲线的变化规律,且拟合度均达0.932 4以上;多密度处理下的玉米单株产量偏高,但随密度的变化趋势和常规小区保持一致,能准确检测玉米品种耐密性大小;玉米各品种的第3节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均表现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超试1号的穿刺强度在各密度下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郑单958随密度变化不大。耐密性筛选结果表明,超试1号、郑单958的耐密性明显优于中单808、京科518;中试839的耐密性适中。  相似文献   

16.
玉米育种理论技术新拓展与商业育种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一套功能健全的商业育种技术体系是商业育种研发流水线的保障。新世纪伊始,各种玉米育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品种精确评价技术和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等,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商业育种研发流水线的效率。本文从我国玉米种业的研发现状出发,分析育种新技术在加速商业育种进步中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体系,该体系整合了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单倍体育种技术、品种精确评价技术、高通量数据采集技术和育种大数据管理技术在内的先进商业育种技术,构建了玉米规模化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可以更有效地加速我国玉米商业育种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种质创新和商业育种策略   总被引:25,自引:17,他引:25  
张世煌 《玉米科学》2006,14(4):01-003
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是玉米育种技术发展的基础,其目标是促进新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正趋向于成熟,将大规模地推向育种应用。发展商业育种要明确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还要分析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之间特殊配合力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产量增长的相对贡献率。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玉米商业育种要实行循环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孤雌生殖诱导系的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被广泛应用,极大加快了育种进程。综述了玉米单倍体获得的途径和加倍的方法,讨论了孤雌生殖诱导系产生单倍体的机理以及单倍体的应用价值,最后分析了单倍体育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青贮玉米的育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贮玉米育种的分类、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在青贮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青贮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普通玉米蛋白质品质差,以改良玉米蛋白质品质为目标的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一直是玉米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利用o2基因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的育种历程,重点介绍了QPM的营养价值、遗传基础、种质选育和应用以及分子标记应用于QPM辅助育种,分析了目前QPM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杂种优势研究滞后和QPM品种抗逆性差、适应性窄等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展望了QPM的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