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为了解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变化特征,基于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样地调查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对福州市乔木林主要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福州市乔木林林下灌木层总生物量169.37×10^(4)t,总碳储量为79.61×10^(4)t,平均碳密度达1.49 t/hm^(2);(2)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碳密度1.11~1.94 t/hm^(2),其大小依次为人工阔叶林>天然阔叶林>人工马尾松林>天然针叶林>人工针叶林>人工杉木林;(3)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郁闭度的增加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生物量大小为低郁闭度>中郁闭度>高郁闭度;(4)不同森林类型林下灌木层单位面积生物量、碳密度随着乔木层林龄的增加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生物量大小为幼龄林>成、过熟林>中龄林>近熟林。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3年深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更新数据,在样地调查和平均木生物量、含碳率、土壤有机碳含量测定基础上,对深圳市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深圳市经济林生物量103.66×104t,其中植被生物量94.74×104t,枯落物生物量8.92×104t;总碳储量232.31×104t,其中土壤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和枯落物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78.25%、19.79%和1.96%;荔枝林碳储量占经济林总碳储量的92.26%。在空间分布上,宝安区的经济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分别为41.54×104t和94.07×104t,其余依次为龙岗区(41.14×104t,91.68×104t)、南山区(16.49×104t,36.70×104t)、罗湖区(1.95×104t,4.34×104t)、福田区(1.59×104t,3.54×104t)和盐田区(0.94×104t,1.99×104t)。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104.17 t/hm2,其中植被碳密度20.62 t/hm2,枯落物碳密度2.03 t/hm2,土壤碳密度81.52 t/hm2。深圳市经济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较低,固碳潜力大。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碳储量及碳汇潜力,准确制定增汇减排的森林保护管理措施,估算并分析甘肃省白龙江林区近3年森林碳储量动态及碳汇特征。利用2016和2019年甘肃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和单位面积生物量法,估算白龙江林区不同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2016和2019年,白龙江林区各植被总碳储量分别为3 146.084×104和3 430.523×104t;乔木林碳储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94.47%和94.72%。乔木林为碳汇,灌木林为碳源。2016和2019年,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分别为2 860.031×104和3 121.858×104t,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6.23%和96.07%。2016—2019年,人工乔木林碳储量增加,占比上升,碳储量年均增长率(4.35%)比天然乔木林(2.92%)高出1.43%,固碳速率高于天然乔木林。不同优势树种间碳储量差异大,对碳储量贡献较大的树种有冷杉(Abies fabri)、云杉(Picea asperata)、针阔混、阔叶混、针叶混、...  相似文献   

4.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实地测定了造林10年、18年、25年和30年樟子松人工林树木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草本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并研究了各碳库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樟子松各器官平均碳含量为48.12%;随着林龄的增大,除了林下草本碳库碳储量减小外,樟子松地上部分碳库、枯落物碳库、根系碳库及土壤...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省维西县第三次(2006年)和第四次(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对乔木林生物量进行了估算;运用生物量-碳储量转换系数法,估算了乔木林碳储量;按照储量变化,对维西县2006到2016年10 a期间乔木林林碳汇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利用碳税率法、造林成本法、碳市场CEA价格法,分别估算了维西县乔木林碳汇价值。结果表明:(1)2006年和2016年维西县森林碳储量分别为2.174 89×104Gg C(1Gg=109g)和2.323 2×104Gg C,蓄积量分别为4.582 69×107m3和4.851 03×107m3,平均碳密度分别为66.49 Mg C·hm-2(1Mg=106g)和70.87 Mg C·hm-2(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不包括枯死木、枯落物和土壤有机碳)。10 a期间碳密度净增4.38 Mg C·hm...  相似文献   

6.
以"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库(2000—2010)"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1976—2006)"为基础,研究了贵州省华山松林分结构与碳储量及动态变化。连续清查样地数据分析表明华山松林构件生物量排序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华山松林生物量由2000年的0.958×106t增至2010年的2.166×106t,碳储量由2000年的0.518×106t增至2010年的1.165×106t。二类资源调查数据分析表明1976—2006年华山松林生物量从0.297×106t增至3.244×106t,碳储量从0.160×106t增至1.75×106t,不同龄组华山松林生物量和碳密度分布趋势为近熟龄组>中龄组>成熟龄组>幼龄组,华山松纯林生物量和碳密度高于混交林。全省华山松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不同的生物量与碳储量结论源于数据库基础数据的差异与统计方法不同。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山西省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3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研究了山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0年间山西森林的碳储量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全省森林的总碳储量由1995年的3514.22万Mg增加到2005年的4505.61万Mg。在14个(类)森林优势树种中,栎类、油松和杨树这三者的碳储量占主导地位,合计占山西省森林总碳储量的60%以上。在全部森林中,幼、中龄林及近熟林的碳储量合计约占总量的90%。2005年,人工林碳储量占森林总碳储量的百分比提高了5.28%,全省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3.8933~26.3717Mg/hm2。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及碳密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09-2013年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利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采用改良的计算参数,从不同龄组、林型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云南省森林资源的生物量、碳储量及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我国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中,云南省森林林分生物量为1 640.92×106t,平均生物量为101.71 t/hm2,林分碳储量为775.30×106t C,林分平均碳密度为50.77 t C/hm2,森林植被碳储量总量为818.29×106t C。人工林碳储量只占林分碳储量的5.90%,幼龄林只占林分碳储量的17.09%;天然林与成熟林在云南省森林资源碳储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在扩大云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方面,可以通过选择林龄结构及森林林分类型来加以实现。人工林将会在森林植被碳储量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外业样地(乔木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土壤)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乔木生物量模型,研究了秦皇岛市海滨林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海滨林场森林平均碳密度为132.19 t·hm~(-2),碳密度的大小顺序为乔木层(113.55 t·hm~(-2))>土壤层(21.68 t·hm~(-2))>林下灌草层(1.07 t·hm~(-2))>枯枝落叶层(0.88 t·hm~(-2))。总碳储量为105 224 t,其大小顺序与碳密度一致,乔木层(87 094.4 t)>土壤层(16 632 t)>林下灌草层(822.7 t)>枯枝落叶层(674.9 t)。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是海滨林场乔木层碳储量的主体,占乔木层总碳储量的89.46%。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碳储量动态特征,采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解析木数据和加拿大林业碳收支模型(CBM-CFS3),以云南省迪庆州云杉林为例进行研究。2005—2016年迪庆州云杉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逐渐增大,范围为9.56~10.69Tg C,碳密度平均值为65.20Mg C/hm~2。树干、其他木(含树皮)碳储量逐渐增加而树叶碳储量逐渐减小,三者碳储量范围为6.81~7.81Tg C、2.12~2.28Tg C和0.60~0.63Tg C;树干、其他木和树叶碳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7.08 Mg C/hm~2、14.17 Mg C/hm~2和3.95 Mg C/hm~2。地上生物量碳储量年均固碳速率为0.10Tg C/a,表明未来迪庆州云杉地上生物量碳库仍有较大的固碳潜能。  相似文献   

11.
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中国油松林碳密度的各因子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油松林适生的温度范围内,低温、高降雨量更有利于其积累碳素;随着林龄的增大,气温和降雨量对碳密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密度预测模型分别为:C=-5.107×T+0.079XR+1.263XA(R^2=0.895);C=-3.319×T+0.010×R+2.220×A(R^2=0.934).  相似文献   

12.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林碳储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业调查的林木、林下灌木、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等资料成果为依据,对云南省的云南松林碳储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云南松林储碳总量为4.649亿t.文章还以"连清"推算的生长率及消耗率数据为依据预测了云南松林碳储增长量.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省2005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建立了不同林分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对山西省森林的碳贮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山西省森林的总碳贮量为4684.56×10^4C,平均碳密度为21.99tC/hm^2;其中针叶林碳贮量为1689.69×10^4tC,阔叶林碳贮量为2994.87×10^4tC,分别占全省森林总碳贮量的36.07%和63.93%。阔叶林为山西省森林碳贮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15.
柳杉人工林皆伐后初期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皆伐后1年内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动态。结果表明:柳杉人工林皆伐林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比对照(未皆伐林地)减小2.01 gC.kg-1,但差异不显著,而土壤平均有机碳储量及微生物量碳分别比对照减少20.97 tC.hm-2、6.68 mg.kg-1(P0.05);皆伐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微生物量碳均随季节的变化而逐渐降低,但有机碳储量随季节的变化无明显减少趋势;皆伐林地土壤四季的有机碳含量、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差异不显著。皆伐对柳杉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20 cm土层(P0.05);皆伐林地和对照在0~40 cm土层的微生物量碳和有机碳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但对照的相关性高于皆伐林地。总之,柳杉人工林转变为采伐迹地后,其初期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微生物量碳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林——三峡库区最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对维持区域碳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田林场40 a~45 a生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铁山坪林场46 a~51 a生马尾松林文献资料,探讨了三峡库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的总生物量约为140.00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于80.00%。新田林场和铁山坪林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分别为206.28 t.hm-2和197.78 t.hm-2,其中植被层约占1/3,土壤层占2/3。植被层中,乔木层碳储量占绝对优势。土壤层的碳储量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层碳储量呈现出随深度而降低的规律。与其它地区关于马尾松林的研究相比,年龄相近的林分,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偏低。因此,对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可能增加其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云南永平县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平县1990年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和2006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有林地面积增加;林分面积增加;无林地面积减少;森林蓄积量减少;森林覆盖率增加;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对永平县森林资源特点及今后发展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该文以冰砬山3个年龄阶段的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木收获法建立了生物量与胸径的相对生长方程,推算了各林龄的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12.09 t.hm^-2、224.92 t.hm^-2和276.18 t.hm^-2。蒙古栎林分配到其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大,与此同时分配到根系生物量的比例从幼龄林的36%下降到28%。蒙古栎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净生产力在中龄林达到最大12.13 t.hm^-2.a^-1,比幼龄林和近熟林分别高3.43 t.hm^-2.a^-1和1.42 t.hm^-2.a^-1。在所有不同年龄阶段,各器官的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比例平均为叶(45%)〉树干(30%)〉根(18%)〉枝(7%)。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油松林生物量碳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油松林生物量碳密度的估算方法,对油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纯林与混交林碳密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油松天然林乔木层的碳密度(63.34t/hm2)是人工林(42.14t/hm2)的1.5倍,且其变化幅度大于人工林;油松天然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154.98t/hm2)大干人工林(103.46t/hm2),其变化幅度也较人工林大。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42.60t/hm2)大于混交林(28.31t/hm2),而生态系统碳密度(95.89t/hm2)小于混交林(109.26t/hm2)。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省西部地区2010年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及生长量、消耗量为基础数据,按IPCC清单法测算了该区域森林植被生物量、碳储量和年固碳量。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森林植被生物量为3 015.91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55.65 t·hm^-2;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 494.67万t,森林植被碳密度为27.58 t·hm^-2,森林植被年固碳量为26.89万t·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