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椒县三合公社三合大队茶场是一九七二年开办的,这里属于沿江丘陵区,自然条件适宜种茶。八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叶生产经济效果很差。去年以来,随着农村联系产量责任制的多种形式的出现,使社队办的茶场原来的组织形式,即劳动在场,分配在队,群众负担的经济集中管理体制已不适应,阻碍茶农生产的积极性,影响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在新的形势下,三合公社党委进一步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对原茶叶生产的管理体制实行改革,组织茶场实行专业户责任制生产,推动了茶叶生产管理的专业化,初步显出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于三月十一号~十四号在丹阳县召开了全省茶叶生产工作会议,各重点产茶地(市)县、国营茶场、产茶公社管茶叶生产的领导同志、技术人员计153人参加会议。会议根据江苏茶叶生产的特点、交流了建全完善茶叶生产责任制;大面积持续增产;改造低产茶园使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需要,实行生产專业化,浙江省于潛县在建立人民公社的劳动組織中,普遍建立起茶叶特产專业排,这样做可以培养茶叶技术人員,保証茶园能够得到經常性的培育管理,使茶叶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是促进茶叶生产大跃进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宁国名茶历史宁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唐宋时代即盛产茶叶。据宋代李心传公元1162年著《建炎杂记》载:“宁国府产茶120万斤,宁国县鸦山茶为贡品”。在宋代宁国不懂生产大量商品茶叶,而且茶叶品质优良能作为贡品。据考证,鸦山即现在宁国县东岸区方塘公社高峰山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第二次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議的展覽室里,不仅展出了湖北省何厚成,诸几揚竟予,浙江农学院薛运风三位同志1958年創造的采茶机,而且还有新創的各种型式采茶机,南京农机所和茶叶研究所合制的三种,浙江农学院六种,安徽农学院一种,浙江余姚工业科学研究所一种。一起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不同型式的采茶机具十四个。  相似文献   

6.
提高采茶工效和采摘技术,在茶叶的叶质最优良的时候,及时地采收下来,保证制茶中有良好的原料,是1959年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经验。杭州市郊西湖公社十月生产队社员们创造的双手快速采茶法,是目前提高采茶工效最好办法。1959年全市开展了一个学习双手采茶能手沈顺照的运动,有4585个青壮年妇女学会了双手采茶,采茶工效在1958年的基础上普遍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7.
丰硕的果实     
十年来,我站在党及上級的正确領导下,茶叶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了巨大成績。明确的方向从总結群众經驗入手,进行茶树栽培和茶叶初制技术的研究,以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机械制茶指导茶叶生产。这一坚定不移的为生产服务的方針和由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我站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衡水县大葛村公社大葛村大队地处我省平原旱薄地低产粮区。1964年春,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衡水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衡水县农林局合作组成基点工作组,在当地党政领导大力支持下,围绕改变低产面貌这个目标,依靠大队干部和社员群众,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工作。特别是从许多方面培养样板,对提高当地生产已经取得显著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段建真 《茶业通报》1993,15(3):5-10
最近二年农业部组织了机采协作试验组进行机采试验、示范,贵州省都匀茶场、湄潭茶场、湖北省羊楼洞茶厂、湖南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浙江省杭州茶叶试验场、广东省普宁华侨农场、湖光农场、安徽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屯溪试验茶场、周王茶场、上海白茅岭农场、江苏芙蓉茶场、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等都有机采的成功经验。不久必将在全国形成大规模的机采生产茶园,根据这些试验、示范工作经验,对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奉化县溪口公社兰丰生产队,地处高山,气候较冷,全队78户人家。59年随着各项生产的继续大跃进,茶叶生产获得了特大跃进,全队75亩茶园,共产茶叶25,372斤,其中春茶6200斤,夏茶4000斤,秋茶15,172斤,平均亩产338斤。五亩试验茶园亩产428.5斤。总产比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使教育、科研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高校人材、技术、设备、土地资源及其他方面的优势,推动茶叶科学和茶叶生产的发展,经安徽省批准,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科学研究所已于1992年正式成立。研究所本着发展科技、服务生产的宗旨。目前正全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刊发行后,有些读者作者来问《茶业通报》的方向问题,是何性质?是普及茶业科学技术,抑是提高茶业科学技术?我们回答,既是普及又是提高,两者兼顾。在第一期已提出纲要性的征文启事,是《茶业通报》编辑的总纲,在此加以详细说明。我国广大茶区,茶叶技术干部数以千计,迫切需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为当前茶叶生产服务,为茶叶现代化服务。这是需要普及方面。我国有十一所高等院校设置茶业专业、十多所茶叶研究单位,教师和科研人员数以百计,有些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也不同程度地需要提高科学水平,促前茶叶科学现代化作出贡献。这是需要提高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6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4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5.
“看茶做茶”,是我国千年制茶技术的经验慨括、总结,是广大劳动人民从事制茶生产和科学研究的智慧结晶,是我国能生产出丰富多采、品质优异、誉满全球的茶叶的制造技术原则,它闪耀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对祖国宝贵的遗产理应加以研究,探索其哲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9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6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5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茶叶》创刊于1972年,创刊名为《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贵州省茶叶学会成立后,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茶叶学会合办。刊名为《茶叶通讯》,1980年成立编委会,编辑部设在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更名为《贵州茶叶》。《贵州茶叶》从创刊至今已刊出173期,本着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振兴贵州茶业乃至全国茶业做贡献的办刊宗旨,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春季,笔者因工作关系曾到广德县走访了芦村公社,就茶叶生产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作了一点调查,感到农村的茶叶生产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芦村公社毗邻浙江孝丰,地处丘陵半山区,适宜发展茶叶生产。是广德县的重点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