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的划分及其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初步划定了各地干热河谷的上限和层域范围。提出了地形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确定以坡向和坡位作为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划分的立地类型分别是:坡上灌丛区,分坡上灌丛区阴坡类型、坡上灌丛区阳坡类型;坡下草丛区,分坡下草丛区阴坡类型、坡下草丛区阳坡类型;坡足冲积区;河谷平坝区。据此,针对干热河谷各立地类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水热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从干热河谷的环境特点分析了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造林措施,为干热河谷的造林技术研究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中的造林措施对土壤水分水分的影响。以试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分析了挡水墙、覆膜、覆革和保水剂四种造林措施的优缺点,结果表明:(1)使用保水剂极为显著的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2)挡水墙改善土壤水分能力较弱;(3)覆膜改变了土壤水分的分布格局;(4)覆革增加了水分下渗,改善了苗木根部的土壤水分。综合分析,保水剂和覆草能有效提高造林苗木土壤水分含量,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凉山州金沙江干热河谷立地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干热河谷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及其支流卢尘河、黑水河、西溪河沿岸,总面积21.3万公顷,荒山18.3万公顷.沿江地势陡峻、山高谷狭,焚风效应明显,气候干燥酷热,年平均气温21——23℃,极值高温达42℃、地表最高温75.6℃,全年无冬季,最冷月均温12℃以上.年降雨多在700mm以下,而最大月降雨量近300mm,5—10月降雨占全年总降雨量的90%以  相似文献   

6.
研究及试验结果表明,经抗旱锻炼的新银合欢裸根苗“牛吃水”斜植深埋土造林技术,运用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困难地带造林,不仅能保证造林成活率,而且与容器苗造林相比可降低造林成本36%左右。该技术关键在于造林苗木必须经1-2个旱季抗旱炼苗,苗木规格地径0.8-1.5cm,修根、截干“牛吃水”斜植深埋土造林,埋干露头控制在5-10cm以内。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退耕还林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段退耕还林区适宜造林树种筛选结果:甜酸角、山毛豆、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印度黄檀等适宜在海拔1400m以下地带造林,构树、木豆、坡柳、余甘子、川楝等适宜在海拔1600m以下地带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墨西哥柏、干香柏等适宜在海拔1400~1600m地带造林。木豆、坡柳、山毛豆等可进行直播造林,山合欢、黑荆树、川楝、苏门答腊金合欢、新银合欢、久树等采用百日容器苗造林,甜酸角、墨西哥柏、干香柏、印度黄檀等采用1年生容器大苗造林效果更好。块状整地(规格40cm×40cm×40cm),施有机肥加一定量的N、P肥作基肥,塘底施放高丙体粉防治白蚁危害,于雨季初期择时取苗造林,造林后应防止种植塘积水。造林苗木选用充分木质化的粗大壮苗;造林后和雨季中、后期及时清除种植塘周围杂草。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蒸腾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1998的以来的实地观测研究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在,大叶相思,绢毛相国,赤桉和乡土树种柳等树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造林比较成功的树种可分为蒸腾作用强的乡树种和桉树类树种以及以较弱的蒸腾人艇度过旱季的相思类树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合理的造林密度不仅有利于幼树生长,减少造林、管理投入,而且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金沙江热河谷区域,其造林初植密度以每公顷3333株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恶劣环境条件下,K_(156)是银合欢中最优良的造林类型;KS型次之。在大面积造林时,应加强造林后的经营管理,降低榕片园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6个树种的育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适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用的川楝、墨西哥柏、圆柏、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山合欢等6个树种进行了育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肥能明显提高各树种苗木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其中以施用1%复合肥的效果最佳,一般以施用0.5%~1.0%为宜;尿素对这些树种苗木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苗木的增长效果更为显著,生产中用量以0.3%~0.5%为宜;过磷酸钙在这些树种的育苗生产中以1%的用量更为适合。试验结果还表明,育苗期间采用1%的过磷酸钙 1%的复合肥 0.5%的尿素,是此6个树种苗期施肥的最佳组合。合理施肥能缩短苗木出圃的时间,墨西哥柏、圆柏2个树种一般可提前1~2个月出圃,而对于川楝、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3个树种可培育出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2.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8个造林树种的有关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思类树种在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乡土树种坡柳和3种桉树则是雨季水分亏缺较大,具有WSD高而RWC低的植物同样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比叶面积增大是植物提高抗旱能力的一个表现方面,但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细胞质浓度也是途径之一;干热逆境可造成叶绿素含量降低,雨季叶绿素含量有较大提高,叶绿素a/b值也随之得到提高;参试树种的糖分含量旱季比雨季高,除马占相思外,其它树种淀粉与糖的比率则旱季比雨季低;在干热逆境胁迫下,7个树种(除尾叶桉)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旱季植株易出现萎蔫现象,有部分或较多叶片脱落的树种积累的游离脯氨酸较多。除造林效果较差的马占相思与其它7个树种有较多差异外,造林效果较好的7个树种在生理生态变化方面有较多相似性;同时,同类树种间有明显的一致性;乡土树种坡柳则在某些方面更近似于相思类树种,在某些方面又近似于桉树类树种;除马占相思外,3个相思类、3个桉树类树种与乡土树种坡柳同样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表现出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元江干热河谷海拔1 000 m以下的困难立地上残存的植被较少,且立地条件衰退严重,林相单调、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较差,加之受干热河谷特有焚风、酷热、干燥的天气影响,形成了荒凉的植被景观,已成为区域重大生态问题。通过对元江干热河谷困难立地类型上的植被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前期众多试验结果和经营措施,提出了适宜于不同困难立地类型的生态修复造林技术措施,以期在生产中得到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防止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恶化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金沙江干热河谷自然地理条件,阐明其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并提出防止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系统恶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干热河谷印楝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印楝树高生长量指标与坡位、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速效P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合是影响印楝生长的主导因子。缺磷少氮和水分含量低是印楝人工林土壤的共同特点,在选择造林地或制定营林措施时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从广东湛江引进尾叶桉组培苗 ,先种植建立采穗圃 ,然后采其嫩枝作为插条。用不同浓度的 5种生长激素处理插条、并在 3种基质上作尾叶桉的扦插育苗试验 ,经扦插生根天数和生根率的对比 ,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间的插条生根天数存在极显著差异 ;不同生长激素浓度和育苗基质间插条的生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育苗基质以无菌生红土为好 ,生长激素以 1g/L桉树生长调节剂和 1g/L吲哚丁酸为好 ,插条的生根率达 90 %以上。本项技术已在元江大批量培育尾叶桉扦插苗中应用 ,且扦插苗种植后生长快 ,表明尾叶桉在元江干热河谷区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树种。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中,以马占相思、山毛豆、真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绢毛相思、坡柳在旱季游离脯氨酸累积较多;赤桉、泰国赤桉、柠檬桉、尾叶桉、大叶桉、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滇刺枣无明显差异。无论从种属间或种源地,还是不同生态类型,都看不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作者认为,用游离脯氨酸作为植物抗旱性指标有一定局部性,但用它作为某些树种在干旱胁迫时植物体发生变化的一个比较敏感的参数或指标则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18.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中,以马占相思、山毛豆、真珠相思、大叶相思、台湾相思、绢毛相思、坡柳在旱季游离脯氨酸累积较多;赤桉、泰国赤桉、柠檬桉、尾叶桉、大叶桉、新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滇刺枣无明显差异。无论从种属间或种源地,还是不同生态类型,都看不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与抗旱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作者认为,用游离脯氨酸作为植物抗旱性指标有一定局部性,但用它作为某些树种在干旱胁迫时植物体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植被恢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地为研究对象 ,在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进行了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初步筛选了 10余种适应于干热生境和退化耕地植被恢复的乔、灌、藤、草植物物种 ;对其开展了乔草、灌草、藤草、草草、乔灌草等复层植物群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该植被恢复模式的建立 ,对水土保持效益明显 ,试验区的泥沙流失量平均减少 5 7% ,其中以草草及藤草模式的泥沙减少量最大 ,分别达 73%和 5 1% ;同时 ,由于所营建植被为生态经济型植物群落 ,既改善了环境 ,又给当地增加了经济收入 ,促进了小流域生态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人工混播造林试验,于1991~1992年在永胜大龙潭、猫猫山和水平水泄3个造林困难的地区进行。选用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滇合欢、银荆、黑荆等树种进行人工混播造林试验。还分别进行了云南松与车桑子、银荆、黑荆、滇合欢、红木荷、金合欢的混播造林试验。经3、4年的试验,通过对各参试树种的种质评价,落种状况、出苗率、成苗率和各成苗期,苗木生长状况的观测。得出以车桑子、山毛豆、银合欢作为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的混播造林种较好。可在今后形成多树种,多层次的林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