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粪菌移植法治疗非特异病原性羔羊腹泻的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羔羊腹泻是一种常发生于新生和断奶阶段,且能够导致羔羊生长迟滞甚至死亡的消化道疾病。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技术在反刍幼畜消化道疾病防治上鲜有研究。本研究采用FMT对腹泻羔羊进行治疗并与不同抗生素药物治疗进行对比,探索FMT对吮乳期羔羊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日龄(24±2)d、体重(6.12±1.01)kg、临床散发的具有典型腹泻症状的吮乳期羔羊60只(公母各半)以及健康羔羊10只(公母各半),分为健康对照组(HC)、腹泻对照组(SC)、粪菌移植治疗组(FMT)、庆大霉素治疗组(GM)、恩诺沙星治疗组(ENR)、庆大霉素+粪菌移植治疗组(GM+FMT)以及恩诺沙星+粪菌移植治疗组(ENR+FMT),测定腹泻羔羊腹泻治愈天数、日增重以及羔羊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表明:1)腹泻羔羊平均日增重、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比例和肌酐浓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羔羊(P<0.05),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炎性因子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与SC组相比,经过5种方法治疗,除GM+FMT组外,FMT、ENR、ENR+FMT和GM组均显著降低治愈天数(P<0.05)。ENR组还显著提高腹泻羔羊日增重(P<0.05);3)与SC组相比,FMT治疗可显著提升腹泻羔羊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液淋巴细胞数量(P<0.05);4)经FMT、ENR和GM+FMT治疗后,各种炎性因子均显著下降到健康组羔羊水平。结果表明,FMT能够有效治愈羔羊腹泻症状,血液生理生化功能得到改善,抑制了炎性反应,显著降低腹泻率。FMT有望作为一种抗生素替代方法应用于羔羊腹泻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粪菌移植浓度对鸡器官发育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试验采用成年健康高体重吐鲁番斗鸡与来航鸡杂交后代鸡母鸡作为供体,90只1日龄相同品种健康雏鸡作为受体,进行类菌移植。将90只受体鸡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高浓度粪菌移植组(H组)和低浓度粪菌移植组(L组),每组30只,连续对受体鸡进行粪菌移植,4周后测定受体鸡的体重以及胸肌、腿肌、肝脏、脾脏、法氏囊等器官重量;采用H.E.染色法比较研究胸肌、腿肌和十二指肠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比较研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L组体重和腿肌重极显著大于H组(P0.01),胸肌和脾脏重量均显著大于H组(P0.05),肝脏和法氏囊重量大于H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C组和L组胸肌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量均显著高于H组(P0.05),L组腿肌单位面积内肌纤维数量显著高于H组(P0.05),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均显著高于C组和H组(P0.05);H组脾脏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组(P0.05),盲肠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增多且极显著高于L组(P0.01)。说明低浓度粪菌移植可促进雏鸡器官发育,而高浓度粪菌移植可导致雏鸡发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究不同粪菌液处理方法对其菌群活性及存活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为猪粪菌移植(FMT)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共设置7个试验组制备粪菌液:静置制备新鲜粪菌液组(FS)、静置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FFS)、离心制备新鲜粪菌液组(FC)、离心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FFC)、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组(NS)、甘油+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组(GNS)和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NFS),在37℃厌氧培养箱中平板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从FS、 FFS、FC和FFC 4组中根据菌落形态随机挑取87个单菌落纯化后进行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结果表明,静置和离心两种方法制备新鲜粪菌液时,粪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离心组显著低于静置组(P0.05)。但冷冻粪便使用静置和离心两种方法制备的菌悬液,其粪菌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静置还是离心方法制备粪菌液,新鲜和冷冻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粪菌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对活菌的组成也无显著影响。使用静置法制备粪菌液时,FS、NS、GNS和NFS组间粪菌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静置方法制备粪菌液时,超低温冷冻保存对粪菌活性及其活菌组成均无显著影响,这为大样本、长距离猪粪菌移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1):112-114
为研究恩诺沙星口服凝胶剂对腹泻犊牦牛临床疗效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随机选取40头自然放养的2~3月龄犊牦牛,其中30头腹泻犊牦牛分为恩诺沙星口服凝胶治疗组、青霉素治疗组、腹泻对照组,每组10头;10头健康犊牦牛为健康对照组;治疗组连续给药3天。恩诺沙星凝胶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采血分离血清并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恩诺沙星凝胶剂和青霉素对犊牦牛腹泻的治愈率分别为90%和7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0%,均极显著高于腹泻对照组好转率(P0.01);治疗前总蛋白(TP)、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与健康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总蛋白(TP)、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与健康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总蛋白(TP)、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口服凝胶剂对治疗犊牦牛腹泻效果显著,且对腹泻犊牦牛的肝、肾功能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粪菌移植(FMT)对仔猪肠道发育、肠道菌群组成、肠道激素分泌的影响。选取相同出生日期的新生"长×荣"二杂仔猪6窝,分为2组,每组3窝。在出生后3~7 d,FMT组仔猪每天灌喂1 mL健康成年猪的粪便菌悬液,对照组仔猪灌喂等量无菌生理盐水。28日龄时,每组挑选接近平均体重的6头健康仔猪采集静脉血后屠宰,收集相应肠道及内容物样品用于组织形态、激素水平、基因表达和肠道菌群组成的检测。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提高了约20%(P0.01),十二指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降低(P0.01),而隐窝深度极显著增加(P0.01)。2)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血清中胆囊收缩素(CCK)、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饥饿素(ghrelin)这3种肠道激素的水平不同程度增加,其中GLP-1和ghrelin的水平达到显著水平(P0.05);FMT组仔猪回肠中CCK和ghrelin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CCK的受体胆囊收缩素A受体(CCKAR)和胆囊收缩素B受体(CCKBR)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样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而ghrelin的受体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0.05);FMT组仔猪结肠中GLP-1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其受体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的mRNA相对表达量有上升趋势(P0.05)。3)FMT明显改变了受体仔猪回肠中的菌群结构,增加了结肠菌群的alpha多样性。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减少;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仔猪相比,FMT组仔猪回肠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减少,SMB53、Sarcina和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2组仔猪的结肠菌群组成差异不明显。4)将肠道中相对丰度排在前3位的菌群与肠道激素表达水平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回肠中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和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肠中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的相对丰度与GLP-1表达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与CCK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些结果表明早期FMT能够加速受体仔猪的生长和肠道发育,并通过干预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影响肠道激素的分泌和传递。  相似文献   

6.
旨在研究早期补饲开食料对羔羊空肠黏膜形态及微生物菌群区系的影响。选取12只体重相近、胎次一致的10日龄羔羊(湖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母乳组(M)和补饲开食料组(M+S)。羔羊在56日龄时,空腹称量体重,晨饲3 h后屠宰采样,取一段空肠黏膜组织用于形态学分析及微生物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M组相比,M+S组羔羊的体增重、小肠重量均有降低的趋势(0.050.05)。M组与M+S组羔羊的空肠黏膜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组羔羊空肠黏膜微生物测序共检测到16个门,其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门。与M组羔羊相比,M+S组羔羊的浮游菌门(P=0.028)和梭杆菌门(P=0.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迷踪菌门的相对丰度有下降趋势(P=0.053)。在属水平上检测到296个属,其中普氏菌属和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属。与M组羔羊相比,M+S组羔羊梭菌目的相对丰度(P=0.007)极显著降低,乳杆菌属(P=0.071)、瘤胃球菌科(P=0.071)和克里斯滕森科(P=0.053)的相...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家蝇抗菌肽(Cec Md)衍生肽——单体肽和串联肽对羔羊盲肠组织、黏膜形态以及腹泻频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7日龄小尾寒羊与澳洲白羊杂交一代公羔羊48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平均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空白组)、基础日粮+300 mg/kg单体肽(单体肽组)、基础日粮+300 mg/kg串联肽(串联肽组)和基础日粮+300 mg/kg金霉素(抗生素组),试验期28 d,每天记录各组羔羊腹泻状况,于羔羊14,21,28,35日龄时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择1只羔羊屠宰,取盲肠组织样品用组织学技术研究盲肠组织及黏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单体肽组能显著提高盲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在14,21,35日龄显著增大绒毛表面积(P0.05),21日龄和35日龄单体肽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串联肽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空白组相比,串联肽组和单体肽组降低了盲肠绒毛的损伤程度;除7~14日龄串联肽组外,试验组羔羊腹泻频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串联肽组、单体肽组羔羊腹泻频率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单体肽和串联肽均能有效改善羔羊盲肠肠道发育状况,能够部分替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地方品种吉林黄鸡粪菌移植(FMT)联合丁酸梭菌对海兰褐蛋雏鸡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将1日龄海兰褐蛋雏鸡3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空白组和FMT组饲喂基础日粮,丁酸梭菌组和FMT+丁酸梭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丁酸梭菌(5×108CFU/kg)。于试验第1、3、5天,FMT组和FMT+丁酸梭菌组灌喂100μL粪便菌悬液,同时空白组和丁酸梭菌组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FMT组、丁酸梭菌组和FMT+丁酸梭菌组雏鸡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空白组(P<0.01);7日龄时各试验组脾脏指数高于空白组(P<0.05),法氏囊指数高于空白组(P<0.05);FMT组和丁酸梭菌组7日龄回肠绒毛高度高于其他各组(P<0.01),FMT组14日龄回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高于其他各组(P<0.05);FMT组血清补体C3和IgA高于其他组(P<0.05);FMT+丁酸梭菌组丙酸、丁酸和总酸高于空白组(P<0.05);FMT+丁酸梭菌菌群丰富度指数(P<0.05)和多样性指数(P&g...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探讨羊源抗腹泻芽孢益生菌对断奶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从健康羊肠道中分离菌株Y4-100制备成羔羊微生态制剂。将80只3月龄的断奶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为添加0.1%、0.5%和1.0%(100亿CFU/g)益生菌,预饲期7 d,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质量提高34.79%(P0.05),料肉比下降17.03%(P0.05)。粪中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分别下降11.26%、18.59%和14.27%,且显著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1),腹泻率降低20.2%。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此羊源芽孢杆菌能促进羔羊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进而提高羔羊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散养和圈养撒坝猪粪菌移植(FMT)对昆明小鼠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脂代谢以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成年散养和圈养撒坝猪各10头作为FMT供体,制备粪菌液;然后选取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作为FMT受体,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只。5组小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CON组)、散养撒坝猪低剂量FMT菌液(SY-L组)、散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SY-M组)、散养撒坝猪高剂量FMT菌液(SY-H组)和圈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JY-M组),连续灌胃14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FMT组平均日增重(ADG)提高、料重比(F/G)降低,其中SY-M组差异显著(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各FMT散养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0.32%(P<0.05)。3)与CON组相比,各FMT组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参金止痢口服液对腹泻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7~1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计9头,其中有腹泻症状的6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腹泻空白组(FXK)和腹泻中药组(FZ),正常的3头为健康空白组(JK),中药组灌服参金止痢口服液,空白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在给药后的第8天对仔猪采血进行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并采集结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FXK组相比,FZ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调(P<0.01)。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结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FZ组仔猪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而FZ与JK组之间两个菌门差异不显著。属水平上,FZ组韦荣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FZ组与JK组之间这三个菌属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参金止痢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外源粪菌干预对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相近、胎次相同、同日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12窝,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每窝10~12头)。试验组于1~10日龄隔天灌喂1 m L金华猪粪菌悬液进行外源粪菌干预;对照组灌喂等量无菌0.1 mol/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期间,仔猪自由哺乳采食和饮水,分别于12日龄和27日龄进行屠宰、采样。结果表明:外源粪菌干预可明显减少腹泻,提高受体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成活率(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降低27日龄受体猪肠道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肠道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外源粪菌干预能显著增加肠道杯状细胞数和12日龄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阳性(SIgA~+)细胞数(P0.05),同时显著提高肠道黏蛋白Muc2、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表达水平(P0.05),而27日龄试验组的肠道SIgA~+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可知,外源粪菌干预能通过增加肠道杯状细胞和SIgA~+细胞数、提高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方式调节受体猪肠道屏障功能,具有维持猪肠道功能稳态和促进肠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232-1238
通过对比健康与腹泻成年川金丝猴粪便菌群,初步探讨腹泻对川金丝猴粪便细菌区系的影响。采集成年川金丝猴稀软粪样和正常粪样各7份,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技术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粪样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健康与腹泻粪样菌群DGGE指纹图谱形成2个聚类,相似性为0.78,细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明显。健康成年川金丝猴粪样菌群以梭菌属(包括柔嫩梭菌、梭菌clusterⅪVa、梭菌clusterⅣ)、拟杆菌-普氏菌属为主要优势菌群;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指标B/E值为0.97;腹泻粪样中双歧杆菌数量(P0.01)、乳酸杆菌数量(P0.05)显著低于正常粪样,而梭菌clusterⅠ和肠杆菌显著(P0.05)高于正常粪样,其他菌群差异不显著,B/E值(P0.01)极显著降低。表明腹泻导致川金丝猴粪样菌群结构失调。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果寡糖对哺乳羔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15日龄、体重相近的湖羊羔羊4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果寡糖,Ⅰ、Ⅱ和Ⅲ组开食料中分别添加0.5%、1.0%和1.5%果寡糖。所有羔羊60日龄断奶,记为第0天。羔羊第-7、7天进行消化代谢试验。试验期间记录羔羊腹泻情况并采集直肠粪样。断奶后继续饲喂至74日龄,试验期共59 d。结果表明:1)处理显著影响哺乳羔羊腹泻率以及腹泻频率(P<0.05),对照组哺乳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处理×时间对羔羊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处理对羔羊干物质采食量(DMI)及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干物质(DM)和粗脂肪(EE)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Ⅱ组D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Ⅰ、Ⅲ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羔羊CP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时间显著影响了DMI、CP、EE...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三丁酸甘油酯(TB)和牛至油(OE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7±0.68)kg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12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1 kg/t TB(TB组)、基础饲粮+1 kg/t OEO(OEO组)、基础饲粮+1 kg/t TB+1 kg/t OEO(TB+OEO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TB+OEO组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1)。2)各组之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TB+OEO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表观消化率(P0.01)。4)与对照组相比,TB组、OEO组和TB+OEO组均极显著降低了粪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1);TB+OEO组显著提高了粪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综上所述,基础饲粮中添加TB+OEO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改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羔羊在断奶应激期对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肠道上皮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咬合蛋白(Occluding)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十二指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比值的影响。为探索羔羊断奶应激腹泻肠道屏障的调节机制,随机采集45日龄断奶5 d内的羔羊,并分为腹泻组G0和健康组G3,每组5个样本。结果表明,肠道组织中G3健康组与G0腹泻组相比,肠道组织中sIgA的浓度显著增加(P0.01);G3健康组与G0腹泻组相比,ZO-1和Occluding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TNF-α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而两组的IL-1β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十二指肠绒毛和隐窝HE染色测量中,G0腹泻组与G3健康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也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羔羊在断奶应激期肠道屏障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为后续羔羊应激性腹泻分子调控机理及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散养和圈养撒坝猪粪菌移植(FMT)对昆明小鼠脂肪沉积和粪便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散养和圈养撒坝猪作为FMT供体,制备粪菌液;然后选取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作为FMT受体,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只。对照(CON)组灌胃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灌胃散养撒坝猪低剂量FMT菌液(SY-L组)、散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SY-M组)、散养撒坝猪高剂量FMT菌液(SY-H组)和圈养撒坝猪中剂量FMT菌液(JY-M组),连续灌胃14 d。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平均日增重(ADG)提高、料重比(F/G)降低,其中SY-M组差异显著(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ADG显著提高(P<0.05),F/G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附睾脂肪指数、腹股沟脂肪指数和总脂肪指数降低,其中SY-M组差异显著(P<0.05);与JY-M组相比,SY-M组附睾脂肪指数、腹股沟脂肪指数和总脂肪指数分别降低了12.32%、10.61%和11.76%(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选用30只出生日期相近(5d之内)、体重相似的健康西农萨能羊羔羊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半),探讨3种羔羊培育方案对西农萨能羊羔羊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育方案对各组羔羊的全期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C组羔羊日增重最大,B组羔羊75日龄之后日增重呈下降趋势,A组羔羊全期腹泻发病率最高,不同培育方案对3组羔羊的体高、体长和胸围无显著影响。不同培育方案对羔羊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尿素氮、总蛋白、总胆固醇浓度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项指标测定值都在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饲粮营养限制对断奶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器官发育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出生日期、体重相近的60日龄断奶湖羊羔羊64只,根据体重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ON)、20%蛋白质限制组(PR)、20%能量限制组(ER)和20%蛋白质能量同时限制组(BR),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羔羊,公母各半。称取羔羊60和120日龄体重,记录羔羊采食量;试验结束时对羔羊进行屠宰,称取羔羊器官重量、胴体重以及测定羔羊GR值和眼肌面积。结果表明:1)PR、ER组的断奶羔羊末重、日增重以及饲料转化率与CO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R组末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2)BR组羔羊屠宰率显著低于CON组(P0.05)。PR、ER和BR组羔羊眼肌面积、GR值显著低于CON组(P0.05);3)PR、ER、BR组羔羊肝重和瘤胃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同时ER、BR组肝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显著低于CON组(P0.05),但是瘤胃重占宰前活重的比例4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和蛋白质同时限制降低了羔羊生长以及屠宰性能,营养限制对断奶羔羊肝发育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不同粪菌液处理方法对其菌群活性及存活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为猪粪菌移植(FMT)的优化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共设置7个试验组制备粪菌液:静置制备新鲜粪菌液组(FS)、静置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FFS)、离心制备新鲜粪菌液组(FC)、离心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FFC)、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组(NS)、甘油+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组(GNS)和液氮冷冻粪便24 h静置制备粪菌液于-80℃冷冻1周组(NFS),在37℃厌氧培养箱中平板培养48 h后,进行菌落计数。从FS、FFS、FC和FFC 4组中根据菌落形态随机挑取87个单菌落纯化后进行16S rRNA基因全长测序。结果表明,静置和离心两种方法制备新鲜粪菌液时,粪菌活性存在显著差异,离心组显著低于静置组(P<0.05)。但冷冻粪便使用静置和离心两种方法制备的菌悬液,其粪菌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无论是静置还是离心方法制备粪菌液,新鲜和冷冻两种不同处理方式下的粪菌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对活菌的组成也无显著影响。使用静置法制备粪菌液时,FS、NS、GNS和NFS组间粪菌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表明,静置方法制备粪菌液时,超低温冷冻保存对粪菌活性及其活菌组成均无显著影响,这为大样本、长距离猪粪菌移植技术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