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至油对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mg/kg的10%牛至油预混剂,连续饲喂30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鸡,测定空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肠中乳酸杆菌数量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变化不显著(P>0.05);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P<0.05),大肠杆菌数量下降(P<0.05).结论:牛至油可以改善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4种寡糖对健康艾维茵肉仔鸡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用健康艾维茵肉仔鸡2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鸡,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试验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4、5组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同一水平糖量(0.015%)的低聚异麦芽糖组(GOS)、低聚木糖组(XOs)、果寡糖组(FOS)、甘露寡糖组(MOS).饲喂40 d后,研究寡糖对内仔鸡盲肠微生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低聚糖能显著降低肉仔鸡盲肠微生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其中XOS能显著提高盲肠微生物中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值,显示出良好的促进双歧杆菌增值的作用;MOS能显著提高盲肠微生物中乳酸杆菌与大肠杆菌的比值,显示出良好的促进乳酸杆菌增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1.6%和2.0%谷氨酰胺,试验时间15~42日龄,共28 d.试验期间从每天早上9:00到下午17:00温度维持在(35±1)℃,下午17:00至次日上午9:00温度维持在(30±1)℃,鸡舍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试验测定了热应激条件下28、35、42日龄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茵、大肠杆菌的数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28、35、42日龄热应激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谷氨酰胺可维持热应激肉鸡的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甘露寡糖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取11日龄肉鸡1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在肉鸡饲粮中不添加抗生素的情况下,添加适量的甘露寡糖,试验表明甘露寡糖能部分或完全取代抗生素在肉鸡饲粮中应用,其中甘露寡糖添加量以0.5-1.0g,kg效果较好。适量的甘露寡糖能促进盲肠和回肠中双歧杆菌增殖;也能促进回、盲肠中乳酸杆菌增殖;同时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酶制剂(含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植酸酶)对肉鸡胃肠道微生物菌群和食糜酸度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鸡随机分为6组,1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2~6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0、1500、2000、2500、3000 mg/kg复合酶制剂,于21 d、42 d检测消化道微生物数量和食糜酸度。结果表明:(1)21 d和42 d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2~6组均不同程度高于1组。4~6组空肠乳酸杆菌数量较1组高1.59%~3.20%(P0.05),盲肠较1组高1.09%~3.60%(P0.05)。十二指肠双歧杆菌数量较1组高2.92%~4.74%(P0.05),6组空肠较1组高1.78%~2.59%(P0.05);42 d肉鸡回肠双歧杆菌数量3~6组较1组高1.04%~1.64%(P0.05),盲肠较1组高0.63%~1.13%(P0.05)。十二指肠总厌氧菌数量较1组高0.79%~1.37%(P0.05),回肠较1组高0.97%~2.71%(P0.05),盲肠较1组高0.83%~2.11%(P0.05)。(2)21 d和42 d肉鸡肠道各部位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随复合酶添加水平增加均不同程度下降。回肠大肠杆菌数量较1组低0.94%~1.77%(P0.05或0.01);42 d肉鸡盲肠较1组低0.83%~1.11%(P0.05或0.01)。十二指肠总需氧菌数量较1组低1.28%~2.07%(P0.05);4~6组盲肠较1组低1.07%~2.99%(P0.05);42 d 5~6组空肠较1组低1.76%、1.76%(P0.05);6组回肠较1组低1.44%(P0.05)。(3)消化道(嗉囊、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食糜pH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均呈降低趋势(P0.05)。肉鸡小麦-豆粕型饲粮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优化肠道菌群,提高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总厌氧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总需氧菌数量,以2000~3000 mg/kg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首先探讨了饲料中添加2.5%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肉鸡盲肠菌群的影响。其次研究了饲料中添加鸡盲肠内容物和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鸡盲肠主要菌群的影响及其对肠道沙门氏菌定植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添加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数量(P 0.05),有降低拟杆菌和肠球菌数量的趋势(P=0.07)。与无盲肠内容物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盲肠内容物组的雏鸡厌氧菌数量升高,而包括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在内的需氧菌数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在采食添加甘露寡糖或棕榈粕饲料的雏鸡中肠炎沙门氏菌定植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与第2周相比,棕榈粕组肉鸡在4周时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增加(P 0.05),而肠炎沙门氏菌减少(P 0.05)。结论 :在含盲肠内容物的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或棕榈粕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加,而肠杆菌减少,它们还降低了雏鸡对肠炎沙门氏菌定植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添加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后21日龄肉鸡盲肠三种优势菌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可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其数量继续降低。(2)添加20mg/kg的硫酸抗敌素可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mg/kg硫酸抗敌素提高不显著(P>0.05)。(3)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对21日龄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地衣芽孢杆菌对麻羽肉鸡的肠道组织结构及其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00只1日龄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任何抗生素;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和200 mg/kg的地衣芽孢杆菌;V组为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在28日龄时,Ⅱ组绒毛高度较I组增高了11.35%,较V组提高了5.81%,Ⅱ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较I组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V组(P<0.05);70日龄时,Ⅲ组和Ⅳ组肉鸡肠道隐窝深较I组分别变浅了25.67%和24.72%,差异显著(P<0.05),试组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较I组显著降低(P<0.05),Ⅱ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V组(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有益于肉鸡的肠道发育和盲肠微生物区系平衡,饲养前期50 mg/kg添加水平,饲养后期200 mg/kg添加水平显著优化了肉鸡的肠道组织结构,抑制了盲肠中有害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添加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后21日龄肉鸡盲肠三种优势菌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①添加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可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其数量继续降低。②添加20mg/kg的硫酸抗敌素可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mg/kg硫酸抗敌素,提高不显著(P>0.05)。③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对21日龄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家兔盲肠区正常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稀释滴种法对8只40日龄健康断乳仔兔盲肠区(圆小囊、盲肠、蚓突)正常菌群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进行研究测定.结果表明,拟杆菌、双歧杆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等厌氧菌群数量占优势,大肠杆菌等需氧菌群数量很少,差异极显著(P<0.01),未分离到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各菌群在盲肠区不同部位的分布数值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和姜黄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3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35 mg/kg抗生素、200 mg/kg抗菌肽、200 mg/kg姜黄素和200 mg/kg抗菌肽+200 mg/kg姜黄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姜黄素和抗菌肽均能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提高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和42日龄体重(P0.05)。2姜黄素和抗菌肽均能极显著降低肉仔鸡血清中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1)。3抗菌肽和姜黄素显著降低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含量(P0.05);极显著提高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含量(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抗菌肽可以替代抗生素,显著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功能,显著增加盲肠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数量。  相似文献   

12.
抗球虫中药制剂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80只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第1组)、0.2%中宝杀球散组(第2组)、0.4%中宝杀球散组(第3组)、0.2%中草药+1 mg/kg地克珠利组(第4组)、0.4%中草药+1 mg/kg地克珠利组(第5组)研究抗球虫中药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第3、4、5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盲肠的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及回肠、空肠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结果推荐添加0.4%中宝杀球散.  相似文献   

13.
浒苔粉对肉鸡免疫机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观察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浒苔粉对肉鸡免疫机能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4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浒苔粉,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肉鸡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5日龄肉鸡脾脏指数3个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肉鸡盲肠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酸化剂对肉鸡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选用健康AA肉鸡500羽随机分为5组,研究了富马酸和乳酸宝对肉鸡肠道微生物数量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125%的富马酸,21日龄肉鸡空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下降10.03%和4.14%(P<0.05),乳酸杆菌分别增加19.3%(P<0.05)和1.25%(P>0.05),42日龄肉鸡空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分别下降3.39%和4.56%(P<0.05),乳酸杆菌数量增加0.88%和0.9%(P>0.05)。添加3种水平的乳酸宝分别使21日龄肉鸡空肠和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4.3%~22.5%和7.52%~20.0%,乳酸杆菌数量增加10.7%~26.4%和1.71%~7.98%;使42日龄肉鸡空肠和盲肠内大肠杆菌数量减少3.6%~7.68%和11.7%~18.5%,乳酸杆菌数量分别增加1.01%~5.78%和3.74%~12.6%。其中无论从对肉鸡肠道有害菌群的抑制和对有益菌群的增殖作用看,酸化剂均有较明显的效果,乳酸宝的效果优于富马酸,且乳酸宝的效果随其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找抗生素替代品,以减少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以7日龄海兰褐蛋雏鸡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和肠道菌群培养,研究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数量的影响。对于蛋雏鸡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大豆寡糖组和抗生素组均好于对照组,可相互替代;大豆寡糖组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显著增加了盲肠和回肠内容物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数量。在饲料中添加大豆寡糖替代抗生素药物,能够促进蛋雏鸡的生长,显著增加盲肠和回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  相似文献   

16.
李丽 《饲料研究》2012,(6):38-41
为了探讨甘露寡糖和益生茵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环境的影响.将36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试验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Ⅱ组为基础日粮+0.1%甘露寡糖(推荐剂量),试验Ⅲ组为基础日粮+0.3%益生素(推荐剂量),试验Ⅳ组为基础日粮+0.1%甘露寡糖+0.3%益生菌,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Ⅳ组1~21 d的平均体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和料重比差异显著.能明显降低1~21 d十二指肠和盲肠的pH、21和42 d肉鸡空肠和盲肠的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增加21 d肉鸡空肠和盲肠乳酸杆菌和双岐杆菌的数量.表明甘露寡糖和益生菌能提高肉鸡性能并改善肠道微环境,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50只1日龄体重均一、健康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益生菌、异麦芽寡糖、金霉素研究其对肉仔鸡盲肠菌群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益生菌、异麦芽寡糖显著降低了肉鸡盲肠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提高了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而抗生素在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说明益生菌、异麦芽寡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有助于动物建立正常的微生物区系。②益生菌、异麦芽寡糖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改善了饲料转化率(P<0.05),效果优于金霉素,都是比较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③益生菌和异麦芽寡糖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但与单独使用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旨在考察甘露寡糖(MOS)对枯草芽孢杆菌在AA肉鸡肠道内的排出及其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180羽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灌喂无菌水,处理组灌喂芽孢液或含0.2%MOS的芽孢液各1.0 mL;每12 h采集粪样测定芽孢数,并在芽孢排完后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测定粪甘露寡糖样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涂布平板法测定肉鸡盲肠内大肠杆菌、总好氧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与灌喂芽孢组相比,添加MOS 72 h后,能显著提高肉鸡盲肠内乳酸杆菌(P<0.05),降低总需氧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但对排出的总芽孢数无影响。PCR-DGGE的分析表明,MOS对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无影响(P>0.05)。提示添加0.2%MOS不影响芽孢杆菌在肉鸡上发挥作用,并能提高其益生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取450只1日龄仙湖肉鸭,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鸭。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和0.1%酵母培养物,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体重提高4.3%,平均日增重提高4.4%,料肉比下降4.9%,差异显著(P0.05)。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提高63.6%,双歧杆菌数量提高2.1倍,大肠杆菌数量减少20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组生长性能优于对照组(P0.05),盲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提高54.5%,双歧杆菌数量提高2.1倍,大肠杆菌数量减少1倍,差异极显著(P0.01)。肉鸭空肠中菌群结构与盲肠中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440-1445
本试验通过探讨不同剂量灭活的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盲肠主要微生物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确定其应用于肉仔鸡的最适剂量。将体质量相近、健康的1日龄(d)AA商品肉仔鸡300只,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A、B、C、D组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8‰,1.6‰,3.2‰和6.4‰的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21和42d分别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1~21d,D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和D组盲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P0.05),B组盲肠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42d,B组ADG、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盲肠内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B组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42d,与对照组相比,B组肉仔鸡ADG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6‰的灭活植物乳杆菌培养物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盲肠双歧杆菌和血清生化指标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