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口蹄疫是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传染病,被OIE列为A类传染病.随着我国畜牧业总体经济的发展,牛、猪等偶蹄类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畜牧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牲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口蹄疫的控制已成为重中之重.口蹄疫是牛、猪等偶蹄动物的共患病,该病发展迅速传染力强,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影响动物采食,生...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泡和溃烂.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临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发生水泡和溃烂.  相似文献   

4.
偶蹄家畜在进行口蹄疫苗免疫接种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应急反应,给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该文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对口蹄疫苗应急反应的认识、处理程序、预防措施、脱敏救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针对疫苗免疫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以传染性极强、流行区域广、发病率高、防控难而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本文介绍了偶蹄兽口蹄疫的病原学特征、流行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主要病理变化和诊断技术,并提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给予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日本和韩国日前暴发的牛口蹄疫传入我国,农业部部长陈耀邦4月5日发布了第35号令《关于禁止从日本和韩国进口偶蹄动物及其产品的规定》,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从即日起实施。其规定如下: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日本和韩国输入偶蹄动物(包括偶蹄动物的胚胎和精液)及其产品;禁止邮寄和游客携带日本和韩国的偶蹄动物产品及偶蹄动物的胚胎和精液入境,一经发现,一律做销毁处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凡截获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偶蹄动物(包括偶蹄动物的胚胎和精液)及其产品,一律就近销毁;请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好…  相似文献   

7.
8.
为有效堵截外疫,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吃“放心肉”,1999年6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决定对省外调人偶蹄动物及其产品实行“准运证”制度。6月9日浙江省农业厅就执行该制度颁布了具体实施办法,并于6月11日邀请安徽、江苏、江西、广西、云南、河南、山东、湖南八个产地省区畜牧局、兽医卫生监督所等有关单位的同志参加恳谈会,共商实施“准运证”制度的有关工作。8月1日起,该省统一启用‘领江省动物(产品)难运证”。其主要规定是:第一,任何地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需从省外调入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及其产品时,应预先…  相似文献   

9.
为防止日本和韩国日前暴发的牛口蹄疫传入我国,农业部部长陈耀邦4月5日发布了第35号令《关于禁止从日本和韩国进口偶蹄动物及其产品的规定》,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从即日起实施。其规定如下:禁止直接或间接从日本和韩国输入偶蹄动物(包括偶蹄动物的胚胎和精液)及其产品;禁止邮寄和游客携带日本和韩国的偶蹄动物产品及偶蹄动物的胚胎和精液入境,一经发现,一律做销毁处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凡截获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偶蹄动  相似文献   

10.
草食偶蹄动物魏氏梭菌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内野生和家养动物魏氏梭菌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收集了近32 a间的文献资料,设立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区域、动物种类、细菌血清型等因素,统计分析流行病特征。结果:①魏氏梭菌病每隔4 a左右就会有高发病出现,各种血清型发病高峰的年际不一样,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高发病的年际、血清型有差别。②魏氏梭菌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各季节的发生率不同,春季是高发季节,家养动物尤为明显,秋季野生动物的发病较为明显。4个季节中,D型菌引起的发病较多,在春季和夏季中D型菌发病尤为明显,在秋季中仅A型菌和D型菌有发病记录,冬季中都不突出。③魏氏梭菌病在1 a 12个月中均可发生,3、4月是高发病时期,6、11月的发病比率次之。3月西部区域发病较多,4月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发病为多,6月长江以南区域发病高,11月则是黄河以北区域发病较多。野生动物发病多集中在6月和11月,家养动物4月发病较突出。2月C型菌引起的发病较明显,11月A型菌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D型菌则全年发生的较多。④黄河以北、黄河与长江之间、西部区域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季,长江以南则主要在夏季发病。黄河以北区域D型菌最高,A型菌其次,C型菌最低。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A型菌落高于D型菌,C型菌仍是最低。长江以南区域D型菌为主,A型菌其次,没有C型菌发病。西部区域则是D型菌明显高于A型菌和C型菌。结论:魏氏梭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每间隔4 a左右会有高发病出现。不同区域,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有差别。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发病的时间和致病血清型有区别。疫苗接种预防是有效的,综合措施是较好的预防措施。预防时慎用磺胺嘧啶和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兽医诊断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兽医导刊》2007,(8):68-68
财政部8月1日发布消息说已研究制定了促进生猪生产和稳定猪肉市场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拟从五方面加大对能繁母猪的保险保费扶持力度,努力促进生猪生产和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口腔、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烂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形物(如饲料、饮水、用具、运输工具等)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黄”,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传染很快,发病较速,往往一畜患病,即引起同槽、同室、同村的动物均患同样的疾病,动物感染本病将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约25%,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口腔、乳房、蹄部发生水泡和烂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传播快、流行范围广。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形物(如饲料、饮水、用具、运输工具等)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高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发生烂斑。1流行特点传播迅速,流行猛烈,几天便可波及全群。比较容易从一种动物传给另一种动物。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也表现一定的季节性。春秋较容易发生,夏冬季较少。同时,常伴有一定的周期性。有时呈地方流行性。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潜伏期的后期和痊愈期能向外排毒,病毒通过水泡皮和水泡液,以及发热期病毒的奶,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动物病毒。口蹄疫在全球许多地区都有发生。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专门侵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人也可以发病,并易引起大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将其列为众多动物疫病之首,在中国大多数农户养殖方式较落后,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18.
<正>口蹄疫俗名口疮、蹄黄,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是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本病传染很快,发病较速,往往一畜患病,即引起同槽、同  相似文献   

19.
据农业部发布的疫情信息,动物口蹄疫近几年来在我国时有发生,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探索其发生的规律,以便更有效的防控口蹄疫,笔者对2013~2014年两年来我国发生的口蹄疫疫情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并进行了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