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消化道传染病创新团队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逃逸宿主天然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首次证实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以利用自身的非结构蛋白nsp2拮抗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为防控猪流行性腹泻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9月8日以"Innate Immune Evasion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through Degradation of F-box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 7 protein via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为题在线发表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王笑梅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一直从事禽免疫抑制病的病原基础及防控技术研究。近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的资助下,团队王永强博士和韩春燕硕士在禽类重要免疫抑制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宿主蛋白VDAC1通过增强RNPs复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呼吸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胜旺研究员近日在国际杂志《感染、遗传和进化》(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发表题为"一株新的重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JL/111054株的起源及其特征鉴定"文章,阐述了不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型在同一鸡群中流行导致病毒重组现象从而产生了一株"新"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研究结果对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近日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考察时强调,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思想上要警钟长鸣,在行动上要常抓不懈,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全面强化各项防控措施,扎实有效地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学者在禽白血病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结果近日在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在线发表。这项研究阐明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进入细胞的分子机制,为研发抗病毒新药和制定抗病毒新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月25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抗猪瘟病毒活性的干扰素刺激基因"鸟苷酸结合蛋白1",并阐明了其抗病毒机制。团队首席科学家仇华吉研究员解释说,该分子发挥抗病毒作用主要依赖其GTPase活性,而猪瘟病毒恰是利用自身NS5A蛋白与干扰素刺激基因相互作用,抑制后者的GTPase活性,进而干扰"鸟苷酸结合蛋白1"的抗病毒功能。专家说,此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宿主抗病毒机理,也为揭示猪瘟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天然免疫反应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入侵的第一道免疫屏障,目前关于B型流感病毒感染诱发的天然免疫应答机制研究较少。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选取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早期进行了病毒的入侵和复制机理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病毒感染早期宿主细胞为了应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14,(8):19-1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病毒学杂志》。该研究表明,一种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这一发现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病毒学杂志》。该研究表明,一种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这一发现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以病猪皮肤和耳部出现蓝紫色为典型症状。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列为B类传染病,世界各国均出现过该病的流行。自2006年以来,我国出现以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专家发现了"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新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近期美国微生物协会主办的《病毒学杂志》。该研究表明,一种金属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可影响"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的侵袭能力及疾病的发展进程,这一发现为该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的研究学者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的研究范围广泛,但是针对其感染、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致病机制仍未  相似文献   

11.
<正>A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的病毒,人类和多种动物均易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有效复制,其根本在于病毒在不同的感染阶段与宿主的多种不同蛋白发生相互作用,以抑制或促进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在转录后调控中,SUMO化蛋白(小泛素样修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肠道栖息着数以亿计的共生细菌,在与宿主共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微生态系统,称之为"全功能体".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肠道细菌作为一个整体,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诱导、学习及调节至关重要;而菌群失调将导致多种免疫失衡相关的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细菌代谢产物,包括食源性代谢产物、经菌群修饰后的宿主细胞代谢产...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应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快速传播给畜牧养殖业造成的危害,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研究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细菌在抗生素长期使用下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的英文杂志《抗菌药物和化疗》上。据了解,该项研究揭示了细菌中携带的质粒在不同抗生素使用条件下,通过基因重组的方式不断获得新的耐药基因,以  相似文献   

14.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2021年4月8日报道,兰州兽医研究所口蹄疫与新发病流行病学创新团队揭示非洲猪瘟病毒的MGF-505-7R负调控cGAS-STING通路的分子机制,证实MGF-505-7R通过自噬蛋白ULK1降解STING,从而抑制I型干扰素产生,为非洲猪瘟疫苗设计提供新的靶标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研究员主持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灭活疫苗(LG株)",经过十年的科技攻关终于获得成功。该疫苗新兽药注册近日通过了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评审,获得了二类新兽药证书。疫苗毒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猪业》2011,(2):13-13
本刊辑:据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报道2011年1月19~20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农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一次会议暨农业实验动物标准化研讨会在哈兽研所召开。约40名农业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哈兽研所副所长王笑梅出席了研讨会并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相似文献   

17.
<正>流感病毒(IAV)为分节段的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感染后可以激发很强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流感病毒基因组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及片段的重组而不断产生新毒株。通常来说,流感病毒感染后,CD8+T细胞约需要5~7 d才能达到肺部发挥作用,而在此时间段先天性免疫就显得尤为重要。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作为体内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流感病毒活性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20,(2):330-335
甘草酸作为甘草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已经被证实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活性。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甘草酸二铵(DG)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证实250 mg/L DG即可明显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并且其抗病毒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DG对流感病毒复制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DG主要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阶段,而对吸附和进入细胞的过程没有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DG一方面可以上调IFN-γmRNA表达水平,通过其免疫调节功能抵抗流感病毒感染;另一方面下调炎症因子TNF-αmRNA表达水平,减轻其诱导的炎症反应,降低宿主的免疫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DG可作为潜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为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A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和动物流感的主要病原,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生活形成巨大威胁。A型流感病毒亚类较多,感染宿主较广,且可以跨种传播进而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A型流感病毒的跨种传播机制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转录与复制的物质基础,在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需借助某些宿主蛋白来完成病毒的转录和复制过程,目前已经发现有多种宿主因子  相似文献   

20.
肽聚糖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蕾  张朝晖  王圆 《饲料工业》2006,27(13):54-56
肽聚糖是细菌等原核生物细胞壁的特有成分,但它在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作用长期被低估。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肽聚糖识别蛋白是一类与肽聚糖结合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入侵细菌,激活相应的免疫反应,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免疫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肽聚糖在医学、畜牧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