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9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春  周磊 《猪业科学》2019,36(2):38-40
我国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养猪数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2018年,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就畜牧兽医行业与生猪产业而言,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均是一件大事。与非洲猪瘟相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瘟等疫病尽管依然影响养猪生产,但已显得无足轻重。文章着重介绍非洲猪瘟的发生情况,同时一并简要分析其他主要疫病的状况,以供从事养猪生产和猪病防控的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议如何防控非洲猪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对家猪和野猪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和出血性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把这种传染病列为法定报告疫病,同时这种疫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动物传染病。基于此,本文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对我国养猪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提出我国养猪行业如何科学防治这种疫病的措施,旨在为推进我国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尽管农业部门、科研专家和养猪工作者通过提高生物安全手段防控非洲猪瘟,对恢复我国生猪养殖数量和猪肉自给能力取得了相应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猪群应激增加、饲料营养的有效性降低和猪群抗病力降低等问题。文章结合非洲猪瘟病毒特点和防控现状等,从饲料营养免疫的视角,分析如何减少猪群应激和提升猪群免疫力,以期为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致死率极高。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严重打击,也推动我国养猪生产模式、规模结构、生物安全体系等方面转型升级。本文简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养猪场在发现非洲猪瘟感染时如何有效应对、防止病毒传播扩大疫情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出血性、接触传播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我国作为养猪大国,非洲猪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可用的商品化疫苗,只有尽早地发现非洲猪瘟并严格实施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源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随着非洲猪瘟流行特征的变化,非典型临床病例、慢性感染猪逐渐增多,病毒血症不明显并且排毒不规律,仅靠病原学存在漏检可能,而血清学检测可作为病原学检测的补充,对于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病毒结构、诊断标识以及现阶段常用的非洲猪瘟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供非洲猪瘟血清学诊断研究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非洲猪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使得养猪行业的格局都发生了改变,所以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是当前生猪养殖场(户)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猪场生物安全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晶  王科文 《养猪》2019,(1):89-91
2018年,对于养猪行业最大的事件就是非洲猪瘟疫情在中国首次出现,并在全国蔓延。对于非洲猪瘟这个老病在中国首次发生,中国政府在疫病防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做法对养猪行业打击很大,但是对中国这么庞大而复杂的养猪和社会环境而言,整体的防控措施效果是不错的;毕竟,中国是第一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黄颛 《兽医导刊》2020,(2):56-56,174
当前,非洲猪瘟仍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养猪行业.在我国,长期以来散养殖户一直占据着养猪行业的重要的位置,由于散养户养殖条件差,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非洲猪瘟防疫工作上的一个难点环节,如果散养户爆发非洲猪瘟,一定会对中大型专业养殖企业带来巨大影响,造成对中国养猪行业毁灭性的打击.面对非洲猪瘟这一难题,广大的基层养殖户唯有加强学习,掌握防范非洲猪瘟的技术,共同防控,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本文通过对非洲猪瘟防控技术的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实在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付玉亮 《中国猪业》2022,17(2):95-98
摘要: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导致的猪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最早起源于非洲,是最复杂的猪传染性疾病之一。非洲猪瘟自首次报道至今已有1个世纪,但在没有疫苗和没有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该病毒的检测已经成为养猪企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最常用的方法,一些新型的核酸检测技术也被开发用于病毒检测,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法、荧光重组酶介导等温扩增法等,均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及不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简单的比较,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宝友 《猪业科学》2020,37(3):128-129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养猪业更是农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猪肉是人们日常餐桌上不可缺少肉食品,在中国农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8年8月份,我国沈阳出现第一例非洲猪瘟起,非洲猪瘟疫情自北向南迅速蔓延,随着非洲猪瘟的发生和蔓延,许多偏远地区的规模场也被非洲猪瘟感染,引来一片哗然。非洲猪瘟面前人人平等,几乎所有的养猪市县都没有逃脱非洲猪瘟的魔爪,尤其大型养猪集团更是损失惨重,而散养户也频频倒下。  相似文献   

11.
李秀生 《猪业科学》2020,37(5):131-133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影响巨大。该病一旦发生必须依法全群扑杀,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养猪户们谈"瘟"色变,即使猪价在高价位徘徊,但人们也心存余悸,不敢扩大养猪规模。但是,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体系,既要做好生物安全防控,又必须全面提升猪群免疫力,才可以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急性猪疫病,控制不及时死亡率可达100%。受2018年非洲猪瘟的影响,我国养猪市场迅速紧缩,大部分小规模的养殖场损失惨重,直接以破产的方式终结。研究非洲猪瘟的诊断及其防控对于控制非洲猪瘟疫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9年,防控非洲猪瘟已经进入了持久战,疫情的散发将常态化,养猪业更需要简便有效、可持续和可操作的防控措施。随着非洲猪瘟疫情的蔓延,2019年猪病防控的聚焦点是非洲猪瘟;尤其是8月31日《农民日报》刊登了全国生猪产业体系专家提出的《防控非洲猪瘟恢复生产的九项关键技术》后,极大地鼓舞了猪病专家和养猪企业探索防控非洲猪瘟技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2018-08-03国内首次确诊非洲猪瘟,随后在国内多地出现疫情,严重威胁我国养猪生产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与疫苗可用,抓住关键点,建设完善、可靠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护猪群免受非洲猪瘟病毒侵害的有效途径,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背景下更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8月初,我国沈阳市发生了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疫情传播迅速,我国多地省份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给当地养殖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一、非洲猪瘟简述非洲猪瘟(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野猪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有点类似虹彩病毒和痘病毒。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养猪的基数极大,超过世界总数的一半,从进出口贸易上看,猪肉消费的占比能高达62%,因此非洲猪瘟的危  相似文献   

16.
当前,猪价疯狂飙升,之前不少发生过非洲猪瘟的猪场被迫清空,没有生猪可卖。所以猪场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复养、快速恢复养猪产能,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面对疯涨的猪价,很多发生非洲猪瘟的猪场急于尽快复养,只进行了简单消毒和清洗后,便引入大量保育猪。没过多久,再次发生非洲猪瘟,复养宣告失败,从而使养猪人出现强烈的挫败感,对养猪丧失了信心,那么对于发生过非洲猪瘟的猪场,是否能成功复养?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当前,全国已经出现很多猪场成功复养的例子。为了帮助更多猪场成功复养,本文简单总结梳理了猪场成功复养的重要措施,希望能够为养殖户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琪  于永生  张树敏  李娜 《猪业科学》2022,39(1):103-105
作为世界上人口大国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地方猪种曾占据主导位置,但国外瘦肉型猪的引进,造成地方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甚至很多品种濒临灭绝.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引进部分种猪,伴随着国际间的贸易战及新冠、非洲猪瘟双疫情的发生,猪种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生猪育种,对引进...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年出栏生猪7亿头左右,超过世界总出栏量的50%以上;中国也是世界上猪肉消费大国,占世界22%左右的人口消耗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生猪.在这个庞大的产业中,各式各样的猪病一直困扰着中国养猪业发展,旧病未除,新病不断,猪瘟长存,"蓝圆"入侵,非洲猪瘟肆虐,以至于养猪大国一直在与这些错综复杂的猪...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产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饲料原料以及产品作为非洲猪瘟病毒的良好载体,成为规模化猪场中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并且会延长致病性。因此,规模化猪场对于饲料的生产安全管理越来越严格。文章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特征及耐受性,综述了规模化猪场饲料生产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以及饲料的生产、运输及投喂等环节的关键点,为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止非洲猪瘟病毒从饲料途径感染猪群,以及怎样在非洲猪瘟背景下保障猪场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高致死率、高抵抗力、严格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对所有年龄段的家猪和野猪均具有感染性。我国非洲猪瘟传入疫情的出现,对养猪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必将冲击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介绍ASF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并总结防控措施,以期为ASF的进一步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