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山区贫困县阜平县是河北省特色种植和特色林果产业的优势产业区。本文从面积、人口、气候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阜平县优良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资源优势,并从发展规模、政策优化、精准扶贫三方面分析了阜平县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提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生鲜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及培训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阜平县地处太行深山区,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较多,易地搬迁任务重.通过探讨总结阜平县易地搬迁中存在的扶贫产业、社区治理及拆旧复垦等问题,提出优化后续扶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符合实际的社区社会治理模式、统筹推进加快拆旧复垦等对策,为完善易地搬迁政策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决策圈     
正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2016年1月10日,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北省阜平县召开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内涵,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选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合理确定不同类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资讯看点     
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
  2016年1月10日,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在河北省阜平县召开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内涵,充分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选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合理确定不同类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以阜平县为例,通过对其5镇8乡的实地调研,统计并分析其贫困现状及原因,并结合自身优势特征指出,阜平县的脱贫工作重点应从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技能型劳动力、加快社会发展、完善干部培养等,有针对性的完善扶贫工作,也试为其他贫困山区的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自中央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各地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最基本的抓手,投入大量资源扶持产业发展。保定市阜平县以食用菌为主导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承担、农户收益"三方联动,实施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7.
宋伟  赵邦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75-21477
分析了我国以及河北省阜平县的枣资源和红枣产业的市场前景。针对红枣作为阜平县的主要支柱产业,存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深加工产品少,红枣营销体系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从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做大做强阜平县红枣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阜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阜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食用菌、林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水产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农业具有资源、政策、后续发展优势。文章针对其地理条件局限、农业基础薄弱、技术承接能力不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三产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科技支撑发展能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农业人才队伍等促进阜平县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曾是著名革命老区,属于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面对近11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梦想,面对产业基础差、发展底子薄的现实状况,当地政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提出了发展高端食用菌产业的目标。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县的食用菌产业已经成长为覆盖带动4万多贫困户,带动比例95%以上,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的扶贫"大产业"。  相似文献   

10.
霍邱县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扶贫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是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乃至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支撑。近几年来,产业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确保了脱贫攻坚顺利进行,但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农业发展模式,确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扶贫发展方向,发挥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参考,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产业扶贫实际情况,对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测度特色产业地区的扶贫效益,以“世界名果县,区域明星县 ”南丰县蜜桔产业为例,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带动发展、产业扶贫参与程度、环境效益、减贫效果五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体系权重,并通过加权分别计算出产业扶贫前后扶贫绩效的评价值。对比发现,南丰蜜桔产业从多个方面对当地贫困问题具有很大改善作用,同时,也存在经营主体产业带动不强,参与程度不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桂东县是国家的重点扶贫对象,属于典型山区旅游地。文章基于PPT发展战略,将旅游业纳入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范畴,对桂东县旅游扶贫开发条件进行分析后,针对旅游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精准扶贫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扶贫方式,给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一项符合国情、顺应民生的好工程。青河县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以来,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各项政策,于2016年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需不断巩固脱贫摘帽成果,以保证在脱贫摘帽基础上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现状进行简单调查,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精准扶贫实施效果满意度和样本特征之间的相关度,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提高青河县精准扶贫实施效果贫困户满意度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扶贫开发为出发点,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扶贫开发带动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贵州省正安县"整县推进"扶贫开发模式为例,突出说明了"整县推进"扶贫开发在正安县新农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遇到的问题,最后指出正安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壶关县精准扶贫的成效,从山西省壶关县脱贫攻坚的现状出发,提出当前山西省精准扶贫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包括人口文化水平不够、缺乏长效机制产业、天生困境难以改变、个别情况需要保障。并探讨了主要解决措施,即教育解决代际脱贫、产业解决稳定脱贫、搬迁解决异地扶贫、保障解决兜底扶贫。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西贺州烟草产业贫困县精准扶贫现状的实践调查,构建了广西贺州烟草产业精准扶贫影响机制的多元回归估计模型,并得出结论,(1)扶贫资金对贫困县精准脱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2)从资金来源结构看,中央和地方财政扶贫资金(产业扶贫)对脱贫效果更加显著;(3)从扶贫资金投入结构来看,农业项目、教育及培训项目的扶贫投入与脱贫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研究结论,构建了广西贺州烟草产业资金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扶贫产业的地域品牌特色形成则是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因其受到特有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民族特点等因素影响,而与中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条件具有很大的不同。总体上看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较东部地区竞争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扶贫产业发展的模式为例,探索西部民族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形成地域品牌特色之间相互促进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省溆浦县的实地调查,从电商发展的软硬条件、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路径等方面分析了农村电商扶贫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村、电商企业、和政府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就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喀左县地处辽宁西部,一年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非常适宜果业发展,多年以来,虽然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全县果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好多经济林园无水电房配套,交通闭塞,制约经营和长远发展;二是产权分散,一家一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贫富分化严重”;三是缺乏管理技术,凭天由命,弃管现象较多;四是品种单一,蜂拥而上,苹果园基本是韩富,梨园多为安国梨。价格低廉,滞销较为严重;五是缺少示范作用的“龙头”。 随着为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林果产业扶贫成为县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重要力量。一是鼓励贫困户通过参与果园建设,取得务工、管理等额外收入,扩大增收渠道,并不断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强化部门技术服务。二是继续推动扶贫标准化果园建设与农业共营制建设相结合,新组建一批以种植果产品为主的合作社,以实现特色产业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三是进一步强化果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配水、配电、道路修建等工作,确保达到标准化果园要求,真正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四是结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及“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工作,全方位推动林果产业向绿色、有机方向迈进,把喀左打造成为有机果产品供给基地。五是将扶贫标准化果园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相结合,将果园采摘及乡村旅游发展成最直接、最稳定、最持续、最生态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李娜  羊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216-218
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江苏泗洪西南岗地区20多年的科技扶贫历程,通过对西南岗地区基本情况的剖析、对不同时期科技扶贫方式的总结和反思,归纳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农业科技产业扶贫工作中的产业规划、人才队伍、资金投入、资源利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探索适合当下扶贫新形势的农业科技产业扶贫模式,为具有同质性的国内连片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