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细胞凋亡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生物医学将细胞死亡分为坏死(necrosis)与凋亡(apoptosis)。细胞坏死是细胞突发性病理性死亡或生理环境骤然改变引起,由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而引起大量细胞外水分和电解质进入细胞内,造成膜性系统如线粒体膜、溶酶体膜、胞浆膜发生破裂,释放的内容物中的溶酶体酶诱发相邻组织发生炎症。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细胞自杀活动,  相似文献   

2.
李向军  刘玉锋 《猪业科学》2004,21(12):30-32
现代生物医学将细胞死亡分为坏死(necrosis)与凋亡(apoptosis)。细胞坏死是细胞突发性病理性死亡或生理环境骤然改变引起,由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而引起大量细胞外水分和电解质进入细胞内,造成膜性系统如线粒体膜、溶酶体膜、胞浆膜发生破裂,释放的内容物中的溶酶体酶诱发相邻组织发生炎症。细胞凋亡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基因调控下的细胞自杀活动,是多细胞有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稳定,由基因编码程序的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凋亡细胞有其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化学特征:细胞核染色质固缩,DNA广泛降解断裂;细胞膜全面皱缩、并出现起泡现象,细胞膜包裹细胞…  相似文献   

3.
对猪细小病毒(PPV)、牛疱疹病毒2型(BHV2)和犬腺病毒1型(CAV1)3种动物DN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释放方式以及所致细胞结构的变化,通过电镜进行了观察比较.(1)这3种动物DNA病毒的复制和装配过程均发生在细胞核内,以毒浆结构(Viroplast)或核内包涵体为增殖场所和物质基础,但并非都形成结晶样结构.(2)有囊膜的BHV2,其核壳体在细胞核内装配完成后,从核内膜上以出芽方式获得囊膜,然后进入核周池,聚集的病毒使核外膜向胞质方向隆起,形成病毒性包涵体而脱离核外膜,并逐渐向细胞膜的方向移动,最后从细胞膜的破损处以病毒包涵体形式释放到细胞间隙.而无囊膜的CAV1,核壳体在细胞核内装配完成后,从细胞核膜破损处或细胞核崩解后进入细胞质,待整个细胞崩解后才能释放出来.无囊膜的PPV,在核壳体装配完成后,成堆地以病毒流的方式,从扩张的核孔释放到细胞质中,待细胞崩解后再释放出来.(3)3种病毒增殖时,宿主细胞的固有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以及溶酶体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变化,并能诱导宿主细胞出现一些新的结构,除毒浆结构外,还有管状结构、细纤维样结构、周期性结构和髓膜样结构等,其中周期性结构仅见于BHV2感染.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的非选择性孔道,它的开放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色素C、凋亡诱导因子和Ca2+及膜间隙中的胱冬肽酶原等凋亡因子释放到细胞质中,致使细胞整体结构破坏、功能紊乱,发生凋亡。以前普遍认为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是导致细胞凋亡的关键点,但一些新的研究结果表明,MPT与细胞凋亡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作者结合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着重就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的生物学功能和腺嘌呤核苷酸转位子、环孢素A 结合蛋白D及Bcl-2家族蛋白定位、转位在通透性转换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行概括性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由基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由基是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它是线粒体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可使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保持在极低的动态平衡水平上,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当体内蓄积过量自由基时,它能损伤细胞,导致动物组织或细胞的氧化,损害细胞膜上的脂类和蛋白质等,从而使细胞膜黏度增加,流动性下降,抗氧化酶丧失活性,造成膜内外离子交换紊乱等,致使细胞内钙离子超载,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升高,又进一步加速自由基的产生.为提高自由基对动物机体损伤的诊断效率,近年来自由基检测方法在病理学、生物学中发展迅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GTPP)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活性氧和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与细胞突变或机体衰老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细胞代谢过程中连续不断产生的具有高度活性的自由基和细胞自身的抗氧化酶不断消除作用的失衡,致使体内自由基过剩,自由基及其诱导的氧化反应会引起细胞膜中含量丰富的脂类物质发生氧化作用,产生过氧化脂质(LPO)。LPO的产生和积累,导致生物膜功能障碍和膜酶及其他生物大分子的损伤,从而影响细胞活性物质的正常代谢,促进衰老和诱发疾病。这种过量自由基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的非组织特异性,使得体内重要脏器如肝、心、脑等都有受害…  相似文献   

7.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中心,而细胞色素C(Cyt-C)从线粒体的释放则起着关键性作用。细胞色素C释放到胞质后可激活Caspase,引发级联反应,从而导致凋亡;Bcl-2蛋白家族具有调控细胞色素C释放的功能;凋亡诱导因子AIF保证着凋亡的有序进行;内质网(ER)通过应激、招募、活化等提高线粒体对促凋亡因子的敏感性,从而使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线粒体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IMS)释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为生物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增殖规律和致细胞病变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PRV能诱导ST细胞发生明显病变,细胞的病变程度与PRV感染时间密切相关。PRV Ra株感染ST细胞,病毒吸附于ST细胞表面,以膜融合内陷的方式进入细胞和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复制,出现包涵体结构,以出芽方式离开细胞核,在高尔基体等细胞内膜结构处完成病毒粒子的囊膜化过程。感染前期,病毒通过膜融合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完成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感染后期,细胞溶解,大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嵴面积减少,核内出现包涵体,细胞融合,细胞内空泡化严重,溶细胞现象。  相似文献   

9.
真核细胞能够启动多种不同的自杀程序,非炎性的和促炎性的细胞死亡程序均可引起细胞应答,从而导致重要系统生理反应的发生。焦亡是一种由caspase-1依赖性介导的新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伴有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并诱发级联放大的炎症反应,对控制微生物感染非常关键。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病原体为增强自身引发疾病的能力出现了抑制焦亡的机制,即通过宿主细胞和病原体的竞争关系控制焦亡的发生,竞争结果可直接影响宿主细胞内炎症的爆发甚至细胞的存亡。论文对细胞焦亡的机制和特征、NLRs与炎症小体、炎症因子的形成和分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炎症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细胞凋亡的过程中,线粒体起着主要的作用。线粒体外膜(OMM)上的VDAC-ANT复合物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PTP)的主要成分,调节着膜两侧的电位,是线粒体凋亡蛋白释放的主要通道。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Cyt C)的释放可通过一种新的通道MAC直接进入胞质,而且OMM的结构不发生破裂。另外,其他因子诸如Bcl-2族因子、Cyt C、AIF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调节PTP或线粒体凋亡通道(MAC),令线粒体的通透性改变,将各种促凋亡因子释放,从而激活caspase的水解反应,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犬埃立克体(Ehrlichia canis,E.can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犬或人类生命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其可通过皮肤表面的伤口或节肢动物的叮咬侵入机体,进一步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导致犬埃立克体相关疾病。此外,由犬埃立克体引起的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较多疾病的临床症状相似,在快速诊断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犬埃立克体为严格的胞内寄生病原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吉姆萨染色为紫色。目前已能成功分离该病原,并实现体外传代培养。犬埃立克体可诱导宿主细胞自噬,夺取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利于自身存活和增殖,并可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致炎因子,引起机体发热和对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犬埃立克体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逃避机制,能避免被宿主溶酶体或其他免疫因子清除,并在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破坏宿主细胞内的抗炎因子,进而破坏宿主的免疫功能。然而,犬埃立克体夺取或破坏宿主细胞营养成分或存活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且如何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追踪”有待研究。治疗方面,犬埃立克体仅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等部分抗生素敏感,预防该病的最佳方法仍是定期清除体外寄生虫。笔者对犬埃立克体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超数排卵免排卵前后卵泡壁中的酸性磷酸酶(ACPase)进行了研究,发情盛期卵泡壁中ACPase含量很少,只是在固缩行将脱落颗粒细胞中有较强的酶反应;排卵初期溶酶体和细胞内ACPase增加,并参与排卵过程;排卵开始后15小时,卵泡中白细胞及细胞溶酶体增多,均含有大量的ACPase,此时ACPase参与细胞的清除和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机体通过酶系统与非酶系统产生氧自由基,自由基能攻击生物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引发脂质过氧化作用,并因此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其中丙二醛(MDA)就是生物体内自由基作用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是膜脂过氧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它的产生能加剧膜的损伤,引起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大分子的交联聚合,导致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具有细胞毒性。因此,MDA含量常被作为了解膜  相似文献   

14.
机体的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它涉及自由基对机体连续性损伤及修复的交替反应。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机体组织中持续进行的活性自由基反应引起的有害作用积累的结果。活性氧自由基可以引发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氧化反应,损伤膜结构和功能,导致功能和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易使生物大分子产生交联作用,除形成常见的“寿斑”外,还可导致酶的失活或DNA的变质,乃至诱发细胞的癌变。H2O2是活性自由基反应的前提,参与自由基反应,是引发人体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15.
为解析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orcine hemagglutinating encephalomyelitis virus, PHEV)复制和溶酶体酸性环境的相关性,本研究以PHEV感染神经瘤母细胞(N2a细胞)为模型,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进行检测,发现PHEV感染神经细胞后溶酶体关联膜蛋白1(LAMP1)表达显著升高,病毒能与溶酶体共定位,并使溶酶体体积增大。其次,用溶酶体荧光探针Lyso Tracker Red DND-99标记活细胞溶酶体,结果发现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后溶酶体的酸性增强。再者,用巴佛洛霉素A1(BafA1)阻止神经细胞溶酶体酸化后接种病毒,发现与未处理的细胞感染组相比,胞内病毒含量显著降低,表明抑制溶酶体酸化能够阻碍细胞内子代病毒的产生。本研究结果表明PHEV感染神经细胞后能定位于溶酶体,影响溶酶体的酸性环境,并且揭示了子代病毒的产生依赖溶酶体的酸性环境;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溶酶体与PHEV复制的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病理形态学上明确山羊痘弱毒细胞株的致病性和免疫效应而进行的这项研究,共用试验山羊22只,随机分为三组:强毒对照组、弱毒组和试验组。强毒对照组接种山羊痘强毒后,全部发生山羊痘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且在注毒部皮肤呈现显著的炎症反应。弱毒组接种细胞毒后不见山羊痘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在注毒部皮肤出现轻度反应,即在真皮血管周围见少量的外膜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试验组接种细胞毒后不同时期攻击强毒,结果全部获得保护,仅个别羊见注毒局部皮肤有轻度反应。即使个别羊攻毒局部的皮肤有微弱的损伤,但却能使免疫后540天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与强毒对照组有悬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肉的成熟指动物宰后由肌肉变为可食用肉的过程,是肉品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动物屠宰放血后,肌细胞处于缺血缺氧的环境中,肌细胞主要通过糖酵解供能,代谢产生乳酸导致肌细胞pH下降。与此同时肌浆网钙离子的释放导致细胞质中钙离子浓度升高,线粒体膜的功能紊乱释放多种促细胞凋亡因子而激活细胞凋亡酶,引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1 病因 富含感光物质的植物种类很多,白猪一旦大量食入某种感光青饲料,经日光照射体表,就会引起感光过敏,特别是在炎热的暑天,日光直射时,更会加重过敏反应症状。感光物质存在于皮肤或其他组织中,可吸收日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转变放射能为分子能,以分子氧的方式积聚于组织中,使皮肤表面发生坏死,最常见的感光物质为叶红色素。2 发病经过与症状 1997年4月16日,浙江省江山市外贸供港猪场1头2岁长大母猪,由于长期饲喂富含感光物质青饲料黑麦草,使大量感光物质沉积于皮肤或其它组织中,母猪在运动场饮水,拉大、小便,…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合成的主要场所,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一种结构最简单的多功能生物信号分子,在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和疾病的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NO可以影响呼吸链中ATP的合成、促进氧气在组织中的扩散、介导自由基和神经损伤、促进细胞的凋亡等,对线粒体信号的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玉梅 《饲料广角》2012,(18):41-43
引言:当前,日粮的组成形式对畜禽的健康、生产以及繁殖性能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畜禽日粮中,天然抗氧化剂对其生产性能和繁殖、免疫特性起着特殊的作用,抗氧化剂可以通过减少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有毒代谢物质,从而有利于畜禽的生产性能。动物和人的健康开始于细胞水平,因此,预防细胞损伤就可促进和保持健全的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动物在疾病、衰老和应激的情况下体内会产生多余的氧自由基,它们可以和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DNA等一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抗氧化剂可以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