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金瓜为葫芦科美洲南瓜(西葫芦)的一个变种,又称搅瓜、金丝瓜、面条瓜等.金瓜自然成丝、色泽金黄、清脆爽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上海崇明岛的传统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2014年崇明金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近年来,金瓜作为特色蔬菜产业的优势品种得到长足发展,应用现代保鲜加工技术,开发出了真空包装金瓜丝等系列产品,进入超市、宾馆、饭店销售,初步形成了崇明金瓜产、加、销一体的产业链.由于长期以来农民随意选种留种,使金瓜品种混杂和退化,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商品率不高、不适宜加工等,使崇明金瓜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加工.上海崇明特种蔬菜研发中心广泛收集国内外金瓜种质资源,在分离纯合的基础上,用崇明金瓜优良地方品种 CM05作母本,从山东引种搅瓜 SD02作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瓜型大,瓜丝色黄、脆嫩,出丝率高,适宜加工与鲜食的金瓜新品种崇金2号,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认定(沪农品认蔬果2019第012号),近年来在上海市崇明岛及新疆、云南等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崇明金瓜是西葫芦(Cucurbita PaPo L.)的一个品种,瓜肉经蒸煮后能搅成丝状,故又有金丝瓜、搅瓜、面条瓜、素海蜇等名称。金瓜的瓜肉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及腺嘌呤,葫芦巴碱等,也是一种食疗兼备的蔬菜。近年来,不少地方已作为特色蔬菜种植,崇明县已将金瓜加工产品销往日本、南亚等地。  相似文献   

3.
金瓜分类地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明金瓜在崇明民间已有百年以上零星种植的历史,近年来发展为大面积的特色蔬菜。崇明金瓜在上海地区简称“金瓜”,因其老熟后的皮呈金黄色而得名;又由于它的果肉经蒸煮后能搅成丝状,故亦称“搅瓜”(在北方称西葫芦)。加工后的金瓜产品已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地,是崇明县创汇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是上海崇明岛的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矮生型金瓜新品种崇金1号,是崇明县蔬菜科学技术推广站用崇明金瓜品种的短蔓变异株"505"作母本,从台湾引种分离而成的"TW221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10月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沪农品认蔬果,2006第23号)。  相似文献   

5.
金瓜(Cucurbita pepo L.var.medullosa Alef.),又名金丝瓜、搅瓜,属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变种。金瓜是上海崇明岛的著名传统特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金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天门冬素、葫芦巴碱、瓜氨酸、精氨酸及磷、钙等成分,且含有一般其他瓜类蔬菜所没有的葫芦巴碱  相似文献   

6.
金瓜又名搅瓜,属特种蔬菜,因其色泽金黄,清脆爽口,营养丰富而成为宴席上的佳肴。在崇明,金瓜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但白粉病的发生亦日趋严重。1987—1988年,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忠南 《蔬菜》2002,(12):44-44
营养与保健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茭瓜、面条瓜等,是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西葫芦)的一个变种或类型,因果皮和丝状果肉色泽金黄而得名。金瓜原产于南美洲北部,西汉时期由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目前在上海、安徽、湖北、辽宁、山东、台湾等地均有一定面积的栽培,其中以上海崇明岛的栽培面积为最大,每年约在1000hm2左右。据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在公元1600年前后)崇明岛就有金瓜种植,当时称之为珠瓜。清朝时期曾将金瓜作为贡品进贡宫廷御用,栽培历史悠久。台湾岛从1985年开始引进种植金瓜,当地称之为“海蜇皮南瓜”。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将金瓜作为特种蔬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邱源  朱忠南 《中国瓜菜》2009,22(5):20-22
通过对53份金瓜种质资源加工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拟为加工型金瓜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金瓜瓜丝色泽与瓜皮色泽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以CM005为代表的第2类6份资源,在瓜丝脆度、色泽、成丝率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加工性状,是加工型金瓜新品种选育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9.
日前,沪郊崇明早熟葡萄品种"黑夏"、"藤稔"开始上市,同时还有金瓜、油桃、网纹瓜、小西瓜、小南瓜等10多种时令生态瓜果在沪上超市、卖场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0.
瀛洲金瓜     
瀛州金瓜是崇明的珍稀蔬菜,明代就已开始栽培.由于食用价值高,风味独特,被誉为天然蔬菜罐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岛上莱农栽种金瓜的兴趣更浓,年种植面积达5—6千亩,产量8—9千吨左右,已成了崇明岛出口创汇的特色蔬菜.一、特征特性金瓜植株蔓生,茎长而粗,长约350—410cm,中空,表面有棱沟,并有刺毛.茎节叶腋间生有侧蔓和卷须,分枝性强.叶绿色掌状浅裂,叶柄长15—20cm,花杏黄色,异花,雌雄同株.以主蔓结瓜为主,单株结瓜3—5个,幼嫩瓜黄绿色,成熟瓜淡黄色,单瓜重1.4—2.2kg,果长21.5—23.5cm,横径11.5cm,出丝率58.6—59.1%.该品种忌渍怕涝较耐旱,喜温,最好种于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可搭架种植,也可爬地栽培.  相似文献   

11.
朱忠南  叶年玉 《蔬菜》2003,(7):12-12
金瓜是上海市崇明岛的传统特产,色泽金黄、自然成丝、营养丰富、清脆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崇明绿色食品园区在传统加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崇明金瓜丝真空软包装产品的加工,生产出味道鲜美、口感脆嫩、食用方便、货架期长的优质食品,为特产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一、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切瓜→盐渍→取丝→脱盐→硬化→生物保鲜处理→调味→装袋→真空封口→杀菌、冷却→检验→成品。二、工艺操作要点1.原料选择 选择春季生产的、瓜形圆整、瓜皮黄色、光滑、无病虫斑,单瓜质量在1.5 kg…  相似文献   

12.
金瓜是崇明四大特色农产品之一。崇明地处长江口 ,三面临江 ,一面沿海。海岛土净、水净、气净。岛上产出的金瓜是无公害绿色产品。近几年 ,由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有关科研和技术部门对金瓜的深度开发研究 ,崇明金瓜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具有丝细色黄、味美脆嫩、营养丰富的特点 ,深受消费者青睐。金瓜的含“金”量得到了提升 ,从原来的 667m2产值近千元上升至近万元 ,使崇明金瓜成了岛上的一大特色产业 ,驰名全国 ,被誉为植物“海蜇” ,圆了岛上人多少年来特色种植的“金瓜梦”。据测定 ,金瓜果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 10 0g干物质中 ,含蛋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崇明金瓜种质资源和研究现状,认为崇明金瓜存在着种性退化、品种抗病性弱、栽培技术和采后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打好种源基础、推广高效栽培和发展产业能力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金丝瓜,别名搅瓜、面条瓜、天然粉丝等,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美洲南部,我国仅在江苏、上海、河北等地有少量栽培,其中以上海崇明县的瀛洲金瓜最为著名。我校于1999年作为稀特蔬菜引入栽培。金丝瓜是瓜类蔬菜中的稀有品种,嫩瓜老瓜均可食用,但以食用老瓜为主。成熟老瓜皮色金黄,将瓜横剖,除去种子,放入锅内蒸煮10分钟或放入冰箱内速冻,取出后用筷子搅动瓜肉,即可获得面条状金丝。凉拌、炒食或做馅均可,口味清香,脆如海蜇,有“植物海蜇”之美称。金丝瓜不仅味道鲜美,并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瓜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  相似文献   

15.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是上海崇明岛著名的特产蔬菜,享有“植物海蛰”美誉,深受人们的喜爱。崇明岛金瓜传统习惯春季露地地爬栽培,但由于采收时受梅雨的影响,贮藏期病害严重,烂瓜率一般在40%~50%,严重的达到80%以上,经济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金瓜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茭瓜、面条瓜等,是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西葫芦)的一个变种或类型,因果皮和丝状果肉色泽金黄而得名。金瓜原产于南美洲北部,西汉时期由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目前在上海、安徽、湖北、辽宁、山东、台湾等地均有一定面积的栽培,其中以上海崇明岛的栽培面积为最大,每年约在1000hm2左右。据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约在公元1600年前后)崇明岛就有金瓜种植,当时称之为珠瓜。清朝时期曾将金瓜作为贡品进贡宫廷御用,栽培历史悠久。台湾岛从1985年开始引进种植金瓜,当地称之为“海蛰皮南瓜”。近年…  相似文献   

17.
本刊前身《武汉蔬菜》先后刊出《瀛洲金瓜》一文及封面照片,不少读者来函询问栽培方法。现将《崇明金瓜的栽培技术》一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提来崇明宝岛,是长江口外的明珠,据县志记载,崇明古称“瀛洲”,金瓜种植历史甚为悠久,史料中曾记载远于三百年之前,明朝万历年间农夫已有栽培,到了清朝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御善时竟品尝到其中一种金黄铮亮的凉拌瓜丝,就是由金瓜制作的,食后清脆爽口,风味别致,大为赞叹!  相似文献   

19.
金瓜又名金丝瓜、搅瓜(cucurbitapepo L.),属葫芦科。植株一年生,嫩瓜及老瓜均可供食,但本品种以食用老瓜为佳。老瓜皮色金黄,经冷冻或蒸煮后搅开,瓜肉如同金丝一般,且脆嫩适口。风味独特;含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对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因此有“天然粉丝”和“天然健康食品”之称。金瓜耐贮藏,供应时间长,也是调节市场蔬菜淡季优良品种之一。 金瓜在涡阳约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长期未重视开发利用,一直发展很慢。1980年全县零星种植面积共约50亩左右。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种植面积不断扩…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崇明区委、区政府围绕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农业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崇明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宣传、蔬菜规模化基地建设的推进,崇明绿色蔬菜的产销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季节性蔬菜的销售难题,王波果园专业合作社、上海崇明晖远蔬菜园艺场、上海日鑫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享农果蔬专业合作社和上海净达蔬菜专业合作社在调整品种保产出、优化布局促均衡的同时,自谋销路,依托崇明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