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高热混感症"是一种以高热、多病原混合感染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引起猪高热混感症的病原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混合感染,主要有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2.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动物疫病.感染该病的牛会出现高热、皮肤结节等症状.该病的致死率较高,感染后可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母牛流产,对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归纳总结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症状、流行特点、诊断治疗及防控措施,以期更好的预控牛结节性皮肤病,减少我国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对有发热症状的猪病统称为猪高热病,所以,该病不是由单一病因引起的,可由多种病原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引发,病原包括多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猪特征表现为,体温高热不下,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常伴有呼吸困难、腹泻、皮肤发绀等症状,发病周期不长,病死率较高。目前,我国的散户养殖正在向高密度规模化养猪体系转变,猪高热病的流行也呈上升趋势,并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为了保障猪肉的食用安全和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并扩大产业化养猪业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猪高热病的相关病因以及诊疗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猪高热病是近几年养猪业高发性疾病,因为有很多猪发病后都伴有高热症状,也称此病为猪混合感染高热病。该病一年四季不分大小猪只均可发病,且死亡率高,对养猪业影响很大.该病治疗较为棘手,而且治疗效果较差。笔者于2009年9月至2014年6月,试治280头早.中.后期高热猪病,治愈226头,初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病因猪高热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有一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正>肉牛高热症是现代牛养殖场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疫病,一般是由于感染细菌及病毒等导致,该类疫病除了具备高度的传染性、快速流行外,还具有牛体持续高热,体温可达到40℃以上,且时间较长的特点,同时还会造成部分牛的呼吸道炎症,呼吸困难,走动缓慢,严重时可致死。由于病原不同会导致症状存在差异,具有较大危害,严重损害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故该疫病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牛高热症是多种原因引发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下体温超出正常的范围的病症表现。临床将牛体温超过39.1℃,低于41℃的发热症状称之为高热症。高热症在牛养殖中较为常见。可能引起牛高热症的疾病类型较多,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牛蓝舌病、流行热病等。不同疾病引发的高热症状病因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也有不同之处,治疗更需要对症用药,方能提高牛高热病的治疗有效率。本文就以最常见的病毒性腹泻、蓝舌病、流行热病为例,探讨牛高热症的诊断及防治措施。旨在为牛高热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多由病原继发性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属于高致病性、高致死性急性疾病。该病对生猪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对养猪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防治不当可引起疫病蔓延和生猪死亡,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治,减少或避免疫病发生,减轻疫病危害。本文主要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多由病原继发性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属于高致病性、高致死性急性疾病.该病对生猪健康具有较大威胁,对养猪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防治不当可引起疫病蔓延和生猪死亡,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必须重视对猪高热病的有效防治,减少或避免疫病发生,减轻疫病危害.本文主要对猪高热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1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以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严重等特点。由于该病的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导致治疗成本增加、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范围内流行的以高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特征的高热综合症造成母猪、仔猪、育肥猪大批死亡和淘汰。该病除了继续蔓延外,原先发过病的猪场也有重新发病,而发病很重。猪高热综合症的病原主要为多种病毒和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该病由于病因复杂,病猪一般预后不良,应坚持预防为主,通过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促迫,流泪和消化器官的严重卡他炎症及运动障碍。感染该病的大部分病牛经2~3d即恢复正常,故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但多为良性经过。过去曾将该病误认为是流行性感冒。该病能引起牛大群发病,发病率高,传染性较强,明显降低乳牛的产乳量,直接影响到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牛流行热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牛流行热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无名高热综合征在猪群各生长阶段、各个季节均有可能发生,具有发病急、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等特点,危害巨大。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其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本文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症状及引起该病发生的诸多病因,如猪苗、环境、饲料、免疫、保健,并从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和接种等预防工作、灵活运用中草药、提高营养水平、减少应激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笔者就“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做一介绍,希望能对该病的综合防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肉牛患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因为感染了牛支原体所导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坏死性肺炎。病牛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等将病原排到体外,如果健康肉牛和感染牛近距离接触,就有可能感染该病。只要牛群之中有个体感染了该病,就会持续带菌而成为传染源。继续感染其他的健康牛。因此只要出现该病,就很难将牛群之中的病原进行彻底的清除。为此,本文主要就肉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期为该病的防止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母猪。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多为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不理想,使猪场和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猪高热综合征的病原较复杂,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一旦感染容易导致猪死亡,感染率较高的一般是成年猪和母猪。该病病原复杂,再加上各地区地理环境各异,给该病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因此,养殖户应增强防疫意识,尽量避免该病的发生,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广泛出血为特征,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各种年龄牛均可感染。该病一般为散发,有时也呈地方性流行。多为急性经过,若救治不及时可造成较大损失。2013年3月,笔者成功诊治了一起牛出血性败血症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的发病是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规模猪场一旦爆发高热病,往往因为该病病因复杂,临床控制较难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造成病猪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碎、生长速度以及猪群躯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该病可导致母牛不正常发情,长期空怀,受精卵无法着床和胚胎早期死亡。现结合实践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1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途径导致子宫内膜发生炎症。外源性感染是病原微生物通过阴道和子宫颈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处理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和子宫颈炎时,消  相似文献   

20.
高热症状疾病是目前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疫病类型,牛感染高热症状疫病后,容易传染给牛群中其他牛,进而致使牛群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整个牛群都会感染该疫病,从而给牧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待这种传染疾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减少和避免高热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