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蔬菜》2021,(5):7-7
姜撞奶是广东的一道非常经典的特色甜点,以生姜和牛奶搭配而成,这款小吃不仅可以驱寒、养颜,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家里的大人和小孩都可以吃。姜撞奶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1盒牛奶1块生姜便可,制作的姜撞奶比豆腐脑还要嫩滑。  相似文献   

2.
菜用嫩姜,又名菜姜,即刚长成成姜时就采收的生姜,我国北方生姜多以传统的栽培模式为主,造成了生姜供应市场的时间集中、用途单一、种植效益低且不稳定。利用日光温室、配套设施实现菜用型嫩姜春、秋两季高效生产,可以填补春冬季嫩姜市场的空白,保障和实现北方地区生姜的高效生产。本文介绍了春季和秋季种植菜用嫩姜的关键技术,以期指导北方地区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3.
生姜的营养特性和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安丘生姜不同生长期的干物质累积规律和养分吸收规律,同时设置不同氮钾素水平,研究生姜高产的优化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生姜的干物质累积规律表现出典型的“S”型曲线,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率分别为,出苗期1.28%、苗期26.36%、旺盛生长期65.19%、转色期5.65%,生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于旺盛生长期.生姜对钾素的需求量最多,其次是氮素,对磷素的需求最少;地上部茎叶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2∶1∶5,地下部块姜的氮磷钾需求比例为2∶1∶2;每生产1 000 kg姜需要从土壤中带走N6.1 kg、P 2.36 kg、K9.4 kg.生姜的产量与氮钾肥的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只有适宜的氮钾配比和用量才可以增加生姜的产量并且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生姜获得高产的适宜氮钾肥用量为氮肥600~750 kg/hm2,钾肥750 kg/hm2.  相似文献   

4.
生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国果菜》2006,(2):29-30
山东省莱芜市被农业部命名为"三辣"之乡,而生姜号称"三辣"之首.近几年发展速度之快更是其它两辣所不及,随之而出现的病虫害使生姜产量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对生姜危害较严重的病虫害有姜腐烂病、姜斑点病、姜炭疽病、姜螟和姜蛆.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正祥  王丰  张昊  邓乐  周燚 《北方园艺》2013,(1):134-137
从无病的生姜块根中分离筛选出1株对姜瘟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内生菌SZ-1;通过利福平标记研究其在生姜根际的定殖动态;测定了菌株SZ-1发酵液对姜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SZ-1对番茄青枯病菌(Pesudmonas solanacearumSmith)、魔芋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 var.carotovora)及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等6种病原菌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Z-1在生姜根际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接种50d后从根际回收的数量为4.6×105cfu/g。灌根接种30d后,姜瘟病的发病率为23.47%,病情指数为12.56,而对照发病率为89.63%,病情指数为31.52,相对防治效果为60.15%。  相似文献   

6.
姜瘟病也称腐烂病或青枯病,是生姜主要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及时了解掌握田间姜瘟病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生姜姜瘟病菌流行发生症状,以便生产者能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应用姜瘟病综合防治策略,为生姜生产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稳固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7.
1选姜:宜选小姜、片姜,健壮、整齐、芽痕明显的姜种,不要大姜、病虫斑,畸形、色暗、干缩的姜种.宜选奶头多、充实的生姜做种.  相似文献   

8.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 1 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 1.1 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地区均有发生,严重时姜株成片死亡.流行性很强,一旦侵染24小时就能显现症状.病菌主要侵害姜的根部、地下茎和地上茎,尤其是危害肉质的地下茎,初期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组织软腐、发臭,最终病组织消解,仅剩表皮,可以挤出白色粘稠液体.地上茎受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纤维.病株叶片初期变黄,边缘卷曲,后期叶片萎蔫,以至整株枯死.是一种较难防治的由土壤传播的细菌病害.  相似文献   

9.
陈虹  许明 《长江蔬菜》2002,(Z1):35-36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现将我们近几年来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姜在四川盆地乐山、泸州和重庆等地种植较为普遍,以收获嫩姜为主.生姜双膜一网软化栽培是在正常栽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栽培密度、地膜小棚双膜覆盖、深度培土和遮阳降温等措施,促进生姜软化,从而达到采收嫩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生姜生产中长期采用无性繁殖,反复重茬,致使生姜体内积累多种病菌病毒,使生姜品质变劣、产量降低,减产幅度可达30%~50%[1~2];侵染生姜的主要病毒病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3],通过组培-热处理可以得到无毒种苗,脱毒姜种分为3代,即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生产种可在生产中应用,有效期为3年,3年后需要更换1次.所以如何高效、低成本地生产生姜脱毒种苗成为大面积推广脱毒种姜生产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唐纯 《长江蔬菜》2021,(13):1-3
来凤生姜无筋脆嫩、富硒多汁、品质独特,在全国生姜种质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是来凤县独有的特色资源.多年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凤头姜"这一土家传统特色产业的开发,1998年就把生姜列入规划,作为县农业支柱产业发展,逐步实行产业化生产,并且组建了加工厂.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及质检局、农业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高度关注和支持生姜产业的发展,对其进行了有力扶持、开发和宣传.2003年凤头姜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凤头姜先后获得了恩施州知名商标和湖北省著名商标,2007年12月来凤凤头姜由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10月来凤凤头姜获得"湖北十大名菜"称号,2016年凤头姜被纳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来凤县正式成为生姜特色产业县.  相似文献   

13.
冯国宣  向军  周煜 《长江蔬菜》2004,(12):31-32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属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凤头姜是湖北省来凤县农家品种,是闻名全国的十大生姜优良品种之一.姜皮黄白色,表面光滑,肉质细嫩,纤维少,香辣味浓,品质优良,适于蜜饯加工,每667m2平均产量1500~2000kg,最高产量可达4000kg.然而,由于姜瘟病的危害,致使姜农损失惨重.2001-2003年,在实施科技扶贫"姜瘟病防治研究"项目过程中,首次发现了类似姜瘟的生姜白绢病,并研究了姜白绢病病原的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宜宾市翠屏区地理和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生姜栽培,生姜常年栽培面积在400 hm2以上,总产量1万t以上,产值达4 000万元以上,是全区主要的蔬菜产业之一。近几年,我区改变传统栽培方式,采用专用工具在介于壤土至轻粘土的土壤上打蜂窝式深窝栽培生姜,栽培密度每667 m2由传统埂子姜的8000窝提高到10000窝,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平均单窝质量可以由传统埂子姜的0.36奴增加到0.40kg,667m2产量由传统埂子姜的3078.5kg增加到4257.5kg,并促进生姜的软化生长,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生姜品质,增加了菜农的经济效益,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生姜不仅营养价值高,是一种药食兼具的食材.姜具有的功效与作用很多,比如暖身,减轻手脚冰凉症状,减轻痛经症状,还可以增进食欲,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姜含有丰富的姜酮,姜烯,补充这两种元素,可有效地止住呕吐.姜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又带有刺激性香味,醉酒的人食用姜,可以清醒头脑,保持情绪平稳.姜中含有一些植物挥发油成分,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肤修复损伤,达到祛痘印祛斑之功效.  相似文献   

16.
尚金凤 《吉林蔬菜》2013,(Z1):43-44
莱芜市莱城区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的三辣之乡,而生姜又居三辣之首,生姜的生产在莱芜受到各级政府及科技人员的高度重视,近几年,莱芜市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农业技术人员在本单位的科技示范园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生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在生姜的病害防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经验仅供参考。1姜瘟病(又称青枯病、腐烂病)1.1发病症状:姜瘟病是生姜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产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瓜菜》2016,(2):50-51
鲜食嫩姜早春促成栽培是安丘生姜栽培的一项创新技术。一是通过品种适合性试验确定了安丘黄姜这一当地传统品种最适合做鲜食嫩姜栽培,并通过改良栽培设施,开发应用了大拱棚4膜1苫的栽培模式,实现了大量鲜食嫩姜提前上市,填补了我国大陆早春没有鲜食嫩姜的空缺,满足了南、北方消费者对鲜食生姜的需求;二是该技术的应用将生姜栽培时间由210 d缩短110 d,为姜—姜、姜—葱1年2作栽培提供了充分的栽培时间,颠覆了生姜1年1作的传统模式;三是目前安丘种植面积达1 300 hm2以上,每667 m2产值达4万元左右,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生姜性温,口味辛辣,具有解表驱寒、止咳化痰、温中止呕等功效,是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重要的天然原料.本文介绍了生姜中的姜精油、姜辣素、黄酮化合物、生姜多糖等主要营养成分,总结了姜的药效(如解表驱寒、消炎抗菌、防衰老等),并对姜粉、姜汁饮料和姜酒等主要加工产品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展望了生姜药效及加工前景,为生姜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姜肥料氮、磷、钾合理配比,并配合生物农药青萎散.进行了对产量的影响和姜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机肥比较充足的条件下,1 hm2配施尿素163.5 kg,普钙250.5 kg,硫酸钾300 kg,生姜产量较高;采用青萎散浸种+泼浇处理,防治姜瘟病效果较好,较对照增产55.5%.  相似文献   

20.
脱毒生姜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姜为无性繁殖作物,病毒侵染是生姜种性退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大田采集病叶样品进行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证明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由于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使姜的优良性状退化,生长势减弱,导致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据调查,生姜因病毒病危害一般减产5%~45%,给姜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用脱毒姜生产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