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6年春季至今,猪蓝耳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反复发作,并引起大量猪只死亡。特别是以高热为特征的"猪高热病",国家研究表明"罪魁祸首"为高致病性蓝耳病。蓝耳病可造成猪的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细菌、病毒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2.
炎热的夏季,极容易爆发猪高热病,导致大批量的猪生长不良,乃至死亡,给养殖专业户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作者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探究猪高热病的发病原因,发现猪高热病主要原因在于猪只感染蓝耳病病毒等其他病毒,或者是由于猪感染的寄生虫、病菌、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而引发。面对夏季的猪高热病,如何做好防控工作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工作。作者根据自己对猪只高热病的研究,对高原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等特点,病猪表现为呕吐、腹泻、脱水等症状。本病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一但发病会造成大批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安岳县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发病情况对本病综合防治措施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有效防治本病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是由野猪感染鼠动脉炎病毒后所产生的异种病毒,最早源于中欧地区,随后传入各地,并对各地区尤其是我国畜牧业中的养猪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减少该传染病造成的损失,各猪只养殖用户首先应将养殖的体系和方法科学化、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将对养殖场所及各猪只用具的消毒清理工作落实到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对所有猪只的疫苗预防工作,将该疾病的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以确保所有猪只的健康性。  相似文献   

5.
<正>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也是一种免疫抑制疾病,由于发病后部分病猪耳部及躯体末端皮肤有发绀现象,故称为"蓝耳病"。该病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所引起,可导致孕猪流产、死胎、早产,仔猪呼吸困难,育肥猪呼吸异常,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蓝耳病是常见的接触性传染病之一,病猪的病死率非常高,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的发生记录,现阶段针对猪蓝耳病还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基于此,本研究深入了解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有效预防与控制猪蓝耳病,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目前危害世界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和母猪不孕、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1996年猪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出现,经过两三年的时间便由我国南方传入北方,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再经过十多年来的流行,猪蓝耳病病毒发生了变异和毒力的增强,致使本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情况。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我国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发病新特点以及综合防治等进行了分析,并对PRRSV分子流行病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在我国被列为二类传染病,该病毒是中欧的野猪被鼠的动脉炎病毒通过伤口感染之后产生的变异病毒,后来传入我国,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此,通过论述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观察其发病特点,提出了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猪蓝耳病是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自蓝耳病于1996年在中国首次报道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猪群中普遍持续感染已被证实,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国内外猪蓝耳病的研究进展,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危害与防治对策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被称为新猪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该病是我国二类传染病之一,具有接触传染性强、危害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猪蓝耳病是目前我国养猪业较为流行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猪一旦患上蓝耳病,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加强猪蓝耳病的预防工作,本文就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各生长阶段猪的致死性的传染病,该病2006年夏季在我国南方流行以来,给我国的养猪业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仍没得到根本性的控制。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病因、病理、流行病学、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期望对养猪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由猪繁殖跟PRRSV病毒所引发的,死亡率高,给国内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在介绍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提升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猪瘟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海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42-7843,7845
[目的]为了弄清河南省猪瘟的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猪瘟强毒株感染情况,查实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情况。[方法]使用ELISA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方法对301份病猪的样本进行猪瘟强毒抗原及细菌感染情况的检测,分析猪瘟在河南省猪群的感染、流行范围情况及同细菌病的混合感染情况;对猪瘟阳性猪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对采取措施后没有效果的猪场进行了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检测,确定混合感染情况。[结果]猪瘟在河南省流行广泛;猪瘟病毒的平均检出率为26.25%;细菌感染占猪瘟病毒总阳性样本的25.31%;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与猪瘟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综合性防治措施实施后对大部分猪厂效果明显;但对混合感染的猪群效果不好。[结论]猪瘟与细菌、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是造成猪瘟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是净化猪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NVDC-JXA1株)引发的一种以体温高热不退、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烈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变异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不仅给养殖户带来猪只死亡和大量药费支出的直接损失,而且还影响到幸存猪的生长发育缓慢,引起母猪的流产和不孕,给养猪业带来了难以估算的损失,对养猪行业的打击是相当巨大的。本文通过对本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临床症状、病理解剖、诊断及防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观察实验和总结,采用清热解毒、凉血、通便的中草药处方,以中草药药汁替代饮水进行该病的对照治疗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特点,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为养猪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极易扩散,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常多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造成猪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呼吸困难,高热,耳朵、腹部发紫、出血,严重者甚至瘫痪、死亡。本文对猪蓝耳病病因进行分析,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更好地防治猪蓝耳病,降低养殖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每当秋季来临",猪高热病"异常活跃,由南向北逐步发展,流行相当严重,一旦发生,很难控制,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不佳,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猪高热病"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病,而是多为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蓝耳病)、猪圆环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猪流感、支原体肺炎、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猪弓形虫等。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由于本病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发病也较多,且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同时.由于猪圆环病毒能干扰猪的免疫系统,造成免疫抑制。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使猪只变得对多种感染十分敏感,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成为普遍的发病规律。导致猪群发病后临床症状更趋复杂,病情加剧,确诊困难,  相似文献   

18.
流行情况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1987年在美国首次发生,1990年传到欧洲,以后疫情很快 的遍及加拿大、德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英国等许多欧洲国家。1993年传到日本、韩国,1996年传到了我国并分离出猪蓝耳病病毒,目前,世界上主要养猪国家均有该病发生.在国际上将蓝耳病已列为法定控制、消灭的疫病.我国已列为2类动物疫病。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蓝耳病较大的流行,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畜牧业也在不断地完善,种猪的养殖量迅速的增多,养殖密度大大增加,售出猪的运输频度增多,种种因素导致猪只的接触机会增多,这就加大了猪只传染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几率,如何在猪只高频率接触的情况下,预防相互之间的传染,降低致病性猪蓝耳病给商户造成的经济损失,现今科研界对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进展如何,是人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称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疾病。本文主要对该病的主要特征、发病机理、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以及必要的防控措施做一介绍,为有效防控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