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优质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4个优质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中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在依据各性状对品种的重要性不同给出不同的权重系数时,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优质小麦品种,对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和推广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山东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高肥甲组l3个品种(系)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烟475表现最好,其次为潍62036、烟278、荷26-5-39和聊9518。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山东小麦新品种(系)综合表现的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加2001~2002年度山东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高肥甲组l3个品种(系)的7个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描述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中烟475表现最好,其次为潍62036、烟278、荷26-5-39和聊9518。与等权关联度排序相比,加权关联度排序的评估结果更能反映品种(系)产量等多个性状的实际表现,构造参考品种和赋予不同性状以不同权重是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4.
烤烟新引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出适合湘东烟区生态条件并达到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烤烟新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2006年引种浏阳的10个省外烤烟新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依据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顺序进行的综合评估与各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云烟203的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其次为云烟202和金海一号,中烟90、中烟201、豫烟3号、V2和NC82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浏阳烟区推广。与等权关联度相比,加权关联度结果与品种(系)的实际表现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5.
试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油菜区试品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范士杰 《种子》1997,(3):53-56
本文试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0年—1992年贵州省常规优质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的8个品种(系)14个点次的试验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作出综合评价。其结果表明:8904综合性状最好(r_1=0.89372),ZD220,006次之(r_2=0.78398)(r_3=0.72298),87010综合性状最差(r_7=0.63530),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作物新品种选育、审定等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烤烟品系比较中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烤烟新品系的选育和评价以及品种审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烤烟品系进行主要经济性状的综合分析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品系2002005-8和2002004-11综合表现最好,其中有8个品系都好于对照K326。等权灰色关联分析与加权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分析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一致。优于对照的8个新品系综合性状都具有相当的优势,可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合理评价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情况,全面了解新品种的综合表现,本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2019-2020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区试16个新品种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关联度排序与产量排序有部分差异,关联度较高的品种有漯河68、涡麦169和周麦37号,综合表现与实际相符。7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容重、千粒重、株高、全生育期、穗粒数、穗数、成穗率。灰色关联度法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单一产量评价的不足,但受到权重赋值比例及品种适应性的制约,尚有优化空间,在未来的品种筛选及实际应用时,应结合实际进行评价指标优化和性状指标细化。  相似文献   

8.
灰色系统理论在小麦新品种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2005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的17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矮抗58表现最优,温麦19号、周麦18、豫麦49-198、温麦18、郑麦004和濮麦9号也优于对照,其他品种较差,综合评判结果与各参试品种的生产实际表现基本一致.该分析方法为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更直接的量化指标,对作物新品种的审定、筛选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大麦区试品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薇  曹连甫  吕新  李天林 《种子》2000,(1):21-22,25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995~1996年新疆自治区大麦品种区域试验中的6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943品系综合性状最好(r1=0.7785),POLAND次之(r2=0.7671),HARRINGTON综合性状最差(r6=0.6901)。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1998~1999两年度参加全国北方片区域试验的9个春播花生早熟新品种(包括对照品种)的优劣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郑86036-26-1的加权关联度最高,为0.7287,综合性状优良;95-3位居第二,加权关联度为0.7223;位居第三的是邢8715,加权关联度为0.6730。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烟草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烟草不仅作为卷烟的原料,更向着多用途和综合应用发展,具有抗癌、免疫等多功效的烟草硒蛋白保健品已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笔者论述了烟草硒蛋白的基本特性、提取方法及应用价值,并分析了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筛选和评价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以黄淮南片试验中16个小麦新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的排序结果和产量排序结果大体上一致;生育期、饱满度、株高等指标与参考数列关联度最大,关系最紧密;相关性分析表明千粒重是关乎产量与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产量、品质均较好的3个小麦新品种(系),分别为‘轮选146’、‘安麦1350’、‘苑丰12’。这两种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分析小麦新品种(系),为高产优质小麦的选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番茄品种综合评价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筛选适宜南通市设施栽培的番茄品种,同时探索综合评价品种的新方法;对8个参试番茄品种的12个性状分别采用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粉9号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最优,可在南通地区推广应用;采用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DTOPSIS法中Ci值的最大差异达到80.2%,灰色关联度法中加权关联系数ri的最大差异仅有11.0%;DTOPSIS法是综合评价番茄品种的新方法,且比灰色关联度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近10年来河南省推广的黄淮南片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的情况,揭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对2005—2014年适宜河南省推广的63个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南省推广的国审小麦新品种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6533 kg/hm2。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公顷穗数>穗粒数>株高>千粒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数。产量三因素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都为正值:千粒重>穗粒数>穗数。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河南省生态条件及当前的栽培习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应注重公顷穗数与穗粒数的协调,将大穗和大群体有效结合,稳定千粒重,同时注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进一步了解江苏省冬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江苏省冬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本研究对2005—2019年江苏省审定的109个小麦品种进行产量、品质与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审定的小麦品种平均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年增产量为134.43 kg/h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较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株高>穗粒数,呈负相关;产量三要素之间的偏相关均为正值,偏相关程度表现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审定品种中有27个品种的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达到中筋小麦品质标准,有15个小麦品种达到强筋标准,有54.12%的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低于中筋小麦品质标准,下一步应把提高湿面筋含量作为提高小麦品质育种的主攻方向。在审定的小麦品种中,没有可以兼抗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3种病害的品种,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品种为‘淮麦21’、‘宁麦17’、‘镇麦9号’、‘宁麦18’、‘扬麦21’和‘扬江麦586’。江苏省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应在保持适宜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同时进一步引进新的抗病、优质种质资源,以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小麦品种组合对小麦壳针孢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小麦壳针孢叶枯病发生日益严重,为了寻找和发现该病的新抗性品种材料,通过人工接种法和病情分级法对44个小麦品种(系)及4个常规品种的抗性水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48个小麦品种(系)中对壳针孢叶枯病免疫的品种有8个,占供试品种的16.67%;表现抗病的品种有23个,占供试品种的47.92%,其中高抗品种19个,中抗品种4个;表现感病的品种有17个,占供试品种的35.41%,其中,中感品种8个,高感品种9个。病情指数和病叶率结果显著正相关(r=0.9817),表明二者均可用作品种的病情评价指标。研究得出,所测试品种中多数(64.58%)对壳针孢叶枯病表现抗性,这些抗性品种(系)为未来小麦壳针孢叶枯病的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抗性材料,也为小麦生产品种的选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新疆不同春小麦品种的品质特性,建立可靠的小麦品质评价体系,为新疆春小麦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种的推广、选育及大规模的品质评价奠定基础。以9个新春系列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相关的14个指标进行测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品质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相关性分析,14个单项测定指标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关性,从而导致它们所提供的信息发生部分重叠;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单项指标转化为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5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4.46%,涵盖了原始测定指标所携带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隶属函数分析结合权重系数,得到不同小麦品质的综合评价值(D值);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小麦品种按品质优劣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品质一般的1个品种,品质良好的4个品种,品质优的4个品种。‘新春37号’、‘新春41号’和‘新春38号’品质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可为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DTOPSIS法在亚麻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准确地、有效地对亚麻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此文以2004~2005年度云南省亚麻区域试验汇总资料为分析材料,应用DTOPSIS法对区试的10个亚麻新品种的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与传统单纯产量评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 值排序结果比单纯产量排序结果有所不同,但DTOPSIS法分析更为合理,它在全面评价亚麻品种的综合性状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文还对DTOPSIS法在亚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