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哺乳动物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阳离子多肽,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1].迄今为止,已在许多生物包括昆虫、鸟类、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600多种内源性抗菌活性肽[2].这些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而且有的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型系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人与动物的红细胞表面都有特异性抗原,这些抗原形式多样,并由一定位点的等位基因控制.一系列血型等位基因(两个或几个)构成一种血型系统[1].猫的血型比较简单,只有一种AB血型系统[1].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2):84-92
卷首语1张仲秋.新年致辞[J].中国动物检疫,20110,28(1):0.2张仲秋.新年致辞[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2):0.科技管理1邵华莎,康威,汪明.美国兽医科研管理制度研究及其启示[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1):1-4.兽医经济1翁崇鹏,毛娅卿.浅谈重大动物疫病损失补偿制度[J].中国动物检疫,2011,28(6):1-5.  相似文献   

4.
我国把小反刍兽疫症状归为一类动物疫病,同时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LE)归为法定报告的A类动物疾病.我国在2007年首次在西藏的阿里地区发现这种疾病[1],又在2013年的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省区再次发现这种疾病[2],2014年3月安徽也发现此病[3].为了促使养羊产业的健康生产,农业部对此非常重视,并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以下,是对小反刍兽疫疾病的提出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蜂胶提取物对山羊虱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虱病是多种动物的多发性体外寄生虫病,轻者影响发育,繁殖率下降,皮毛失去经济价值,重者导致死亡,且多呈群体性发病,经济损失严重[1].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等药物防治本病[2].但这些药物毒副作用强,残留量大,残留期长,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国内外已限制生产或逐渐淘汰. 蜂胶是养蜂业的副产品,是由蜜蜂上颚腺分泌物和采集来的天然有机物、无机物和蜂蜡组成,具有抗菌灭虫的生物学特性和良好的成膜作用[3,4].蜂胶对动物体表螨虫病有较好的疗效[5],而且安全无毒[6],是一种天然有效的生物灭虫新药.蜂胶对动物虱病是否具有治疗作用,为此我们进行了其对山羊虱病的疗效试验.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引起人兽共患的弓形虫病.弓形虫呈世界性分布,估计全世界至少有1/3的人感染弓形虫[1],中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7.88%,并呈逐年上升趋势[2].  相似文献   

7.
绵羊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绵羊体内的寄生虫,包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1].绵羊内寄生虫病大多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不像传染病那样发病迅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得不到重视.然而,由寄生虫病所造成的家畜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等间接经济损失常比那些引起急性死亡的疫病所引起的经济损失还要大[2].新疆石河子垦区绵羊存栏达20多万只,养羊业已经成为当地畜牧业中的支柱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动物寄生虫病已经成为制约当地养羊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68年Mebus等[1]首次从犊牛粪便中分离出轮状病毒(Rotavirus,RV)以来,人们逐渐发现该病毒是引起婴儿及多种幼龄动物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2].  相似文献   

9.
砷和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为有毒有害元素,动物摄入过量砷和镉时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骨骼造成损害,而饲料是动物摄入砷和镉的主要来源.所以,对饲料中砷和镉含量制定限量标准已成为饲料卫生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饲料中砷含量测定的现行国家标准是GB/T13079-2006[1].饲料中镉含量测定的现行国家标准是GB/T13082-1991[2].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于1887年在意大利首次被发现,现已呈广泛性传播和全球性分布,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此病列为一类动物疾病[1].  相似文献   

11.
铁是人和动物体内红细胞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是许多酶的辅酶,与多种物质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但是铁的过度积累也可造成机体实质性脏器的损伤,继而影响这些脏器的生理功能[1]. 一般动物的铁中毒( iron poisoning)多发生在补充铁剂过量的畜禽中,比如猪、狗和禽类[2].临床上初期以出血性胃肠炎为特征,伴有腹泻和呕吐,后期以出现休克、惊厥及急性肝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小型猪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医学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克隆、核移植、异种器官移植、胚胎移植和胚胎着床等尖端医学科研的过程中,而合理的麻醉已经成为这些科研项目必须解决的难题[1-2].  相似文献   

13.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1].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动物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意义[2].近年来,在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中,我国动物防疫体系暴露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明显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畜禽养殖业以牺牲动物福利换来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1].福利恶化对生产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改善动物福利对降低应激水平,增强动物机体免疫机能,满足动物行为需求,提高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了动物福利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透明带是卵子被覆的糖蛋白,含有多种抗原性物质.透明带抗体可以使动物长期不育[1].据报道,人的透明带抗体与不孕症相关[2].抗卵巢抗体是一种靶抗原在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黄体细胞和间质细胞内的自身抗体,见于卵巢早衰等不孕症[3],与接受体外授精密切相关[4].以上两种抗体的检测在人临床中引起广泛关注.家兔作为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关其透明带抗体、抗卵巢抗体的检测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检测了家兔透明带抗体、抗卵巢抗体的阳性率,以期为动物实验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通用型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动物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排在A类传染病的首位,为各国检验检疫部门和农业部门重点监管的疫病之一.口蹄疫病毒血清型复杂多变,目前已发现7个血清主型,为检测带来了较大的难度[1].我国目前使用的口蹄疫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鉴定,病毒中和试验(VNT)等一些常规方法,但均存在着周期长和敏感性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口蹄疫监测需要[2].  相似文献   

17.
结症,又称便秘或秘结,是马属动物胃肠运动机能减退粪便积滞于某一肠段引起肠管阻塞不通的一种腹痛起卧疾病.此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虽最近几年马属动物逐渐减少,但临床上结症病例时常出现.若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死亡率很高.另外,药物治结历史悠久,<元亨疗马集>中的续随散、九龙转江散、马价丸[1].<活兽慈舟校注>中的大承气汤[2]<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中的大承气散、丁香散加减、加味承气汤[3]等都是治疗马属动物结症的良好方剂,但这些方剂的组成都比较复杂,代价较高.为了寻求疗效高、见效快、使用方便的较为理想的方剂治疗马属动物结症,我们根据<伤寒论>大承气汤的组方原则以及家畜用药特点,用木香和槟榔代替大承气汤中枳实和厚朴,组成了"木槟硝黄散"(木香、槟榔、芒硝、大黄)来治疗马属动物的结症3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食道肿瘤(Esophageal Neoplasia)是指异常的、非炎性的细胞在食道内增生的现象.动物食道肿瘤的病例报道较少见[1-2].2010年12月,本院门诊发现1例犬食道肿瘤,经组织病理学观察诊断为良性黑色素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日粮营养显著影响瘤胃上皮生长[1].摄食高能量日粮的山羊其瘤胃上皮表面积加大,血浆IGF-1浓度升高、上皮IGF 1型受体数量增加、整体生长加快,表明日粮营养调节瘤胃上皮和动物整体生长是经由体内IGF系统介导的[2].  相似文献   

20.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是从健康人肠道分离出的1株乳杆菌,是人类研究最广泛的益生菌之一[1].近年来,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证明,LGG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2].目前国内并无LGG应用于幼犬的报道,为此本试验通过研究LGG在幼犬肠道内的存活率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变化,探讨LGG对幼犬肠道菌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