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管理与现代管理、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从“数字流域”的概念人手,通过“数字流域”在水土保持工程综合应用过程中建立数字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其措施,并概述在开发“数字流域”信息系统中的理论模式和“数字流域”对水土保持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土保持是“数字地球”技术和思想在水土保持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是数字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数字水土保持”可以为各级水土保持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平台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实施“数字水土保持”要有一个科学的框架体系 ,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数字信息管理系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数字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现代高科技数字信息技术对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然反映。它是应用“3S”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全面采集小流域的相关信息,并建立相关信息连接与平台,可以在可视的状态下把小流域的地理信息、自然信息、土壤侵蚀信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信息及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信息输入计算机,实现为政府、相关部门、用户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数字支持与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资料收集和典型调查,基本摸清了黄河上游生态用水的基本情况与分布状况,查清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生态用水对黄河径流的影响,特别是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提出黄河上游生态用水与管理对策措施,可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砖排水沟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砖排水沟是一项新型水土保持工程型生物措施。该技术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于一体,具有“施工简便、成本经济、生态效果良好”的突出特点,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应用于深圳市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重点介绍了生物砖排水沟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管理。规范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和信息编码工作,实现数据共享,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组织编写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和《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代码编制规定》,并经审查批准为“数字黄河”工程标准。为了使该标准在全流域内尽快得以实施,现将其汇编成册,由黄河水利出版社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综合管理主要是指涉及水土保持工作内容的数据管理。包含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划设计、效益评估、行政及科研管理等。“3S”技术是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手段。利用RS、GPS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各种地面信息,利用G IS建立和更新水土保持数据库。“3S”技术的应用,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综合措施,科学执法,科学决策,提高水土保持工作水平提供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由航片扫描系统、硬件平台和配套软件组成.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资源调查、工程勘测等领域.基于Intergraph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以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区的典型小流域为例,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研究.经过研究认为该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可以实现从航片扫描、航测内业空三加密、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水土保持专题图制作、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措施动态监测、新增水土流失监测等工作的全过程,完全可以满足水土保持高精度动态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试论将“水土保持”改称“水土生态保持”的科学性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我国“水土保持”一词的提出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治理水土流失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公元前16~11世纪)。水和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因子,而以水和土为首要立地条件的生态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也是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直接承担者,所以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是水土保持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生态保护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愈来愈成为水土保持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从水土保持的历史和当今不断丰富的水土保持实践来看,应将传统的“水土保持”称谓改称“水土生态保持”,这样更符合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的需要,能够反映当前水土保持实践,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认知度,有利于水土保持的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深溪河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能力,结合流域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提炼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和诱发因素后,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并构建针对性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体系。结果表明,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施工期以人为活动为主导因素,自然恢复期以自然因素为主。通过统筹布设生态防洪堤、植物措施及永临结合等水土保持措施,强化水土保持管理,可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也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水土保持”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发展学科前沿技术的需要而启动实施的一项战略性创新工程,其主体是建设现代化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监测站网、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信息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等6个部分组成。通过周密规划和精心实施,一期工程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以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为研究区,通过无人机遥测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对生态果园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图斑化、信息化管理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遥测技术获取的不同阶段的航飞影像可用于生态果园改造的动态监测;利用Agisoft photoscan软件处理航飞影像可生成高分辨的数字正射影像(DOM)以及数字地表模型(DSM)数据;利用生成的DO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获取生态果园水土保持措施的分布、数量、长度等信息,建立生态果园水土保持措施数据库,并输出报表和专题图.经与实际量测长度验证,基于DOM提取的长度平均精度为97.99%;与实测坡度验证,基于DSM数据提取的坡度平均精度为88.91%.无人机遥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自动获取地物的面积、长度、坡度等指标数据,可满足当前水土保信息化的要求,提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监测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施工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在2007年3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表示,实施水土保持数字化工程是加速实现水土保持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快速、准确、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高预测预报的能力,及时公告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科学评价工程建设成效,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鄂竟平副部长说:我们必须把数字水土保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和重大工程切实抓紧抓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呈现数量多、分布广、水土流失强度大、治理难等特点,给水土保持管理和生态重建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结合辽宁省矿区水土保持生态重建工作,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优势,选用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Basic 6.0、数据库Access和GIS软件RegionManager4.0建立“矿区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矿区水土保持信息的存储、更新、查询、统计分析等多项功能,提高矿区水土保持管理的工作效率,并实现矿区水土保持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动态管理,为矿区水土保持生态重建决策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资料,加快了矿区水土保持生态重建步伐。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 ,四川省凉山州从实际出发 ,明确了加快生态州建设的具体目标 ;针对新形势 ,提出的措施是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水土保持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治”工程与其他生态建设项目相结合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强力推进全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房地产开发项目成为重要的水土流失源。水土保持监测可以监控和监管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从而有效遏制项目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本文通过对深圳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分析,以及过去几年的水土保持监测实践,从监测内容、方法、重点监测区域和数据采集方法等方面对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运用3S技术手段,研究鲁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4种生态修复措施下土壤侵蚀强度与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区域土壤侵蚀状况明显改善;各种生态修复措施都具有明显降低区域土壤侵蚀强度、减少土壤侵蚀面积的作用;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类型防治土壤侵蚀作用最大的是残疏林补植,其他的依次为经济林退耕、荒坡造林和有林地封禁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评价生态修复工程效益和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措施类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作为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转变。通过对已实施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可以客观反映出重点治理工程在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今后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工程项目布局、规划编制和工程实施提供决策依据。结合2017年开展的青海省"图斑精细化"管理工作,基于高分遥感影像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重点对项目实施前和评估年的流域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措施、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保存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土壤侵蚀转移矩阵,对流域水土流失消长情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到 2 0 10年要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2 .1万km2 ,初步在 2 5条重点支流(片 )建成较为完善的沟道坝系 ,基本遏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其工作重点是以淤地坝工程为切入点 ,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退耕还林为主要措施 ,加快生态自然修复和植被恢复。各省区须切实加强领导 ,坚持科学规划 ,推进科技创新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 ,加快淤地坝和“五荒”资源经营权的合理流转 ,并在完善配套法规 ,依法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建设与管护的关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项目效益货币化评估有助于政府确定最优的投资额,可以促进我国生态资源商品化及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改革创新,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以黑龙江省青冈县幸福大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为例,选用易于货币化计算的蓄水保土指标和直接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水土保持措施效益的货币化分析,结果显示5种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货币化后年均总产值为99.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